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艺术进展状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王莉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涅槃一词源自佛家用语,来自古印度,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从一种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在印度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涅槃有个很著名的传说,即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载:“保护神毗湿奴点燃熊熊烈焰,垂死的凤凰投入火中,燃为灰烬,再从灰烬重生,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自尼采“上帝已死”的哲学宣言伊始,各文化领域也开始随之步入死亡与终结的热议之中,而艺术在这热议的浪潮之中亦难幸免。相对于当下的艺术而言,其发展的过程亦如浴火中的凤凰般,正试图在灰烬中寻求重生的辉煌。据此,本文拟就现当代艺术生存发展状况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在“穷”的意味中思变
当代著名的行为艺术家宋冬在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中,就他的最新展览图集《穷人的智慧》说道:“从‘穷人’本身这个词来说,我认为所有的人都‘穷’过,它跟财富无关,它是一种困境,这个‘穷’指的是一种困境下的一种生存状态。物质匮乏是穷、无路可走是穷、江郎才尽是穷,甚至地球上资源的滥用结果也是穷,当我们面对这种困境时,穷则思变。”[1]“穷则思变”可以将其看成是生活的变更性条件,没有真正走入绝境,没到穷途末路的地步,很难有人会想到变。艺术亦然,在它可滋生养的空间之中,其自身只会在可供发展的这个空间当中追寻它的完满性,很难有艺术家会冒着嘲笑与被排斥的危险去创作那些不合时宜的作品,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冒险者的存在,这样的冒险者往往在他的那个时代注定是个不被理解的孤独者,如果幸运的话,或许能够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只有当它开始步入困境之时,才开始反思和怀疑它所固有的合理性,犹如宋冬所言“我认为所有的人都‘穷’过,它跟财富无关,它是一种困境,这个‘穷’指的是一种困境下的一种生存状态”。当今的艺术似乎也陷入了一个难于应对的困境之中,即艺术的价值该如何评判?以什么为标准?在这个以商业为中心的时代,艺术更多的以商业的价值来衡量艺术的价值。同时,印象主义,抽象主义等等流派的兴起,解构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固有理解,颠覆了古典时期固定的理论模式与创作风格,艺术作品大多晦涩难懂,求奇,求新,不停地在解构中创作,使得人们在一片混乱当中难于分辨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而艺术评论家也很难对优秀的艺术作品制订出行之有效的评判标准。就拿玩游戏来说,一种游戏必定有相应的评判规则,如果这个规则一味被指责,被颠覆,且随心所欲地为这个游戏来定位自己所设定的规则,可想而知,这只能让游戏陷入混乱当中,在规则的争论中无止无休,要想最终完成游戏,必须为此商定出一套可供遵守的游戏规则。所以,规则本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适时在争论中修改、完善,使其更能适应自身的需求,但如果只因它的不合时宜就试图取消它的存在是极其荒谬和愚蠢的,这也使得当代的艺术更多的只能靠商业化的运行模式来维系艺术自身的生存价值。
二.在颠覆的逆反中寻求突破
现代的很多艺术家,对于他们所努力创作的艺术作品似乎都有着无可置疑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的存在源于他们成功地颠覆了传统的不合时宜性,也就因传统的不合时宜难于跟上时代的巨大变迁,使得艺术自身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艺术家也开始寻求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来试图振兴渐渐低迷的艺术领域,从野兽派到达达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直至后来的波普艺术,这些艺术流派都以其极端的创作方式和宣言显赫一时。野兽派的初衷是对学院派的背叛,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可以明显感觉到那令人惊愕的颜色,扭曲的形态,完全与自然界的形状全然相悖,其特点是完全凭主观去改变对象形体,使美成为纯粹感觉的象征,就因这种极端使得他们只盛行三、四年的时间便宣告夭折。而达达主义对于传统艺术则采取了更为极端的方式,主要特征是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并宣称:“艺术伤口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毁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这种极端反艺术的态度最终遭致了强烈的抗议与仇视,但影响却极为深远,如其后兴起的波普艺术,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就是对达达主义的一种继承,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代言者,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就我和汉斯•贝尔廷(HansBelting)的理解,艺术应该充满活力,其内部没有任何已然耗尽的迹象。我们的主张是:一种实践情结(complex)是如此让路给另一种实践的,纵然新的情结的外形不曾清晰———而且现在仍然不清晰。”[2]艺术从来都是充满活力的,也应该是充满活力的,那些认为艺术终结的人,包括丹托本人,所提出的艺术之终结,并非是至今尔后不再有什么艺术,他们所终结的是那些已然陈旧过时的叙事方式。而以上所提及的那些极端的艺术流派,已经充分说明了艺术“内部并无任何已然耗尽的迹象”的正确性阐释,虽说他的手段与方式对于传统而言过于粗暴和残酷,但这对于艺术自身的发展,即从历史的演进这一角度来看,是极为有利的,也是必须的。艺术的重建正是在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中试图再建的另一个新的传统,也就是“一种实践情结(complex)”即传统艺术,将“让路给另一种实践”这个“实践”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理解为现当代那些极端的艺术流派,虽然这些流派的新的实践外形“还不曾清晰———而且现在仍然不清晰”。但这并不等于它永远不会清晰,这正如涅槃中的凤凰一样,在自焚的过程中人们所见的只有惶恐跟绝望,但这确是它重生所必须历经的磨难。
三.在工业文化的运营中磨合发展
“实际上,艺术作品越是为人所理解,它越是不被享受。相反,如果我们只是追求感官快乐,只是希翼艺术甜美怡人,那么艺术很可能就不是一种沉思的对象,思考也就被废除了,艺术也就沦为商品了”。[3]现当代艺术自波普艺术开始,便将艺术与商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使得艺术开始步入大众化的轨迹,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是美国波普艺术的创始者,1962年所展出的《汤罐和布利洛肥皂盒》是他最为知名的作品,其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被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因而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复制品,试图用无数的复制品来取代原作的地位。这样的创作风格引领着之后美国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遍及世界各国的艺术领域,流行与时尚成为了艺术所关注的核心,而所有以艺术之名打造出的流行时尚,都可以借助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大批量复制,相对来说,如果大众长时期处于这种大量的复制性产品中,势必会寻求另一种更为出众的个性个体,因为批量性的复制将会让人慢慢厌倦那种乏味的、无趣的、千篇一律且毫无特性可言的审美期待,从而走向一种另类的反叛之中。因而,艺术如若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只是一味追求感官的满足,也将失去艺术自身所独具的魅力所在,简单的艺术商品难于与真正的艺术品相等同。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正处于高科技,高智能的高速信息时代,文化工业的发展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如何使艺术在文化工业的包裹之中保持住自身的艺术审美特性,则成为了时下众多艺术家们潜心思索的核心问题。所谓的文化工业,是指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标准化就是一种缺少独特的内容与风格,但适合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批量生产,机械复制。程式代替了一切,雷同代替了个性,平庸代替了高雅,低俗代替了崇高。整个文化工业把人类塑造成能够在每个产品中都可以进行不断再生产的类型,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消融到文化产品的程式化和齐一化模式的表现中,每一个体极富有生活情趣的个性特点以及创造性都因顺从这种齐一化模式而变成了泡影,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媒介极力推崇的样板生活的拷贝。艺术作品被彻底世俗化、均质化、商业化。文化工业是新世纪的新兴产物,这种产物就其自身而言代表着新兴文化的发展趋势,而它所具备的特质并不完全等同于否定性的发展模式,只是他的出现相对传统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个差异需要艺术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去慢慢填平。所以,艺术或许会饱受工业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但一旦历经艺术家不断的努力与磨合,必然以其内部深邃的感染力去融合和化解工业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最终使艺术在涅槃中重获新生。
结语
每一个时代都会拥有属于那个时代独有的艺术特性,而时下高端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艺术形式难于跟上时代的步伐,致使艺术自身的发展陷入了极大的危机之中。然则,也就是这种危机意识使得当下的一些艺术家在“穷则思变”的反叛与颠覆中,试图为艺术自身的发展开拓出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