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思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思

摘要:现代艺术设计是一种艺术呈现方式,它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在产品中完美结合起来。随着时代的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艺术设计也正在逐渐的丰富。为此本文从现代艺术设计的概念入手,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纵横关系重新审视思考,以便对未来发展有所参考。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审美实用

一、关于现代艺术设计概念

现代艺术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创造,它的产物是融合了审美元素在内的关系处理,设计对象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结合程度便是艺术设计着重解决的问题。因此,现代艺术设计水平和效果需要接受受众的评判,这种关系处理得当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工业品的实用价值需求,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审美需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长期以来我国关于艺术设计的概念定义大部分都是为了方便教学而开展的学术讨论结果[1]。关于艺术设计的全面性理解以及艺术设计与工业社会,产品包装的联系没有很好的完成。本质上是一种偏于理论化的现象,实践成分在这一概念的发展中所占比重较低。这就导致了我国对于艺术设计理论的完整度尚需完善。

二、现代设计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纵横关系

现代艺术设计最早产生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它是将艺术设计元素在工业品设计中相结合的一种产物,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已经与工业社会深深的联系在一起,从纵向发展来看,传统的艺术设计走出神圣的殿堂,与工业社会的媾和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毕竟阶段。而且这一阶段的完成中融合了设计师们的大量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成为影响和提升关键艺术设计的一项重要理论。从横向发展来看,艺术设计与工业设计的结合是其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他不仅将时代元素吸收,而且在表现设计对象的手法上也在不断的创新更新,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成为影响和提升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脱离了艺术审美的设计是没有生命的。同时正是因为这种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才使得工业设计的诉求得以满足。因此艺术设计要想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走的更加宽阔,必须从以艺术为基本方向,再次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和受众对艺术设计的多方面需求。[2]艺术与设计之间的互补关系是这门学科确立并且存在的基础,这门学科本身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学科。而且,发展到现在,艺术设计还应当以更具时代感的艺术设计元素为发展成本的提升做出实际的贡献。不论是艺术还是设计,它都是为人的艺术和设计,应当从人的需求出发,当人们对艺术设计的需求层次,需求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艺术设计若不对自己的发展脉络做出调整,那么最终会失去自身的魅力。从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开始,是艺术设计新作不断的源泉,艺术审美性是随着人类制造的第一件工具产生的,砍砸器、投枪、骨针、兽皮衣裙、陶器等这些最初产品的问世都融合了创作者的设计思维和审美元素。大多数艺术设计都是在不断的积累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艺术设计思维。这种思维下产生的作品也代表了不同时代消费者对艺术设计审美的需求。人工制品既是工艺品又是艺术品,他的产生过程是融合了创作者对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结合。远古时期的人工制品大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的,它的实用功能要远远大于审美功能,但是随着大批量生产的增多,在实用功能已经基本为使用者接受的时候,制造者开始重新思考审美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成分比例,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思考便成为一门独立的工作,那就是艺术设计[3]。同时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艺术理论的完善,制造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也正在逐步缩短,现代艺术设计就是两门学科的一次完美结合,它在保留艺术思维和审美特征的情况下,各自将自身最为精华的元素表现出来。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是赋予实用价值“艺术形式”的一个过程,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实用价值与艺术形式之间的比例在设计对象上占据的不同。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基本关系,同时这也成为影响和提升这项基础和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基因与媒介、观念与形式、感觉与表现、主体自由化与客体自由化这些都是在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和融合的关键因素。而且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也必将成为影响和提升关键艺术和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观念。它是非物质的,以意识的形式存在,明确一点说的话那就是一种基因感觉,设计因素在其中的存在就是充分表现这种基因感觉。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型的”,这一论点说明审美也是一种客观事物,他的存在和产生以及发展也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而且这种客观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人们物质生产的一个规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艺术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创造,它的产物是融合了审美元素在内的关系处理,设计对象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结合程度便是艺术设计着重解决的问题。因此,现代艺术设计水平和效果需要接受受众的评判,这种关系处理得当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工业品的实用价值需求,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审美需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参考文献:

[1]石海涛.视觉艺术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创新影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2).

[2]孙宇.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金田,2014(3)

[3]周碧华.高校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J].金田,2016(1).

[4]郑旭东.“三大构成”课程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3).

[5]靳鸽.河南创意产业背景下的数字艺术设计教学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6(3).

[6]唐帆.“右脑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书文摘,2016(14).

作者:傅娣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