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岭南民间手工纸的现代艺术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岭南民间手工纸的现代艺术特征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岭南民间手工纸的现代艺术特征

摘要:岭南自古手工艺发达,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及文化体系是民间工艺发展的沃土。在众多手工艺中,岭南手工纸具有鲜明的特色,且目前在多地均有留存。岭南手工纸独特的材料与工艺使其质地、纹理、颜色都具有丰富的艺术特征,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重大作用。本文通过田野考察、文献分析、实操应用等多种方法,详细研究了岭南民间手工纸的现代艺术特征,分析了它们在书籍、广告、包装、工业产品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现代艺术、民间手工纸、应用方法、岭南

一、岭南民间艺术的概况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原是唐代行政区岭南道之名,指中国南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及曾经属于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岭南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三省二区,其中广东、广西是岭南文化发源地。古代岭南由于山高岭峻的阻隔,与中原沟通困难而开发的较晚。但正是“山高皇帝远”,较少受到中原政治风波的影响,经济发展一直较为平稳。岭南自古手工艺发达,如广州彩瓷、潮州刺绣、佛山年画、高陂瓷器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岭南以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及文化体系,滋养着民间工艺的产生与发展,并在其现代社会功能的发挥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与融合作用。

二、岭南民间手工纸的现存状况

据调研考察,岭南地区多地均存在手工造纸,如20广西百色六为村、广西灵川兰田瑶族乡、广西都安五里桥街、广西龙胜马海村、海南儋州中和镇等,具有一定的规模。我国古纸及传统手工纸所用纤维原料以非木材类的韧皮纤维和禾草类纤维为主,种类繁多[1]。所造的纸张都是以黄竹为原料(如图1所示),加上各种不同的少量辅料制作而成。岭南民间手工纸的制作方法是传统的捣浆造纸法,工序较复杂,可以概括成8个主要的步骤:1.砍料,先把黄竹砍下,裁成小段,然后捆成小捆,室外叠放,自然风干;2.泡料,经过大概10-20天的一段时间后,把已经风干的竹料放进石灰池里用碱或石灰水溶液浸泡;3.洗料,把浸泡了100天的竹子在清水中冲洗,把杂质除去;4.打料,把已经洗好晾干的竹料通过水车石碓或其他机器打成粉碎状;5.捣浆,把打碎后的竹料放在纸浆槽中用人力或机器充分搅拌,形成粉糊状;6.抄纸,用竹帘将纸槽中的纸浆均匀捞出形成湿纸;7.晒纸,如图2所示,把整叠湿纸搭在竹竿上凉干;8.分纸,把已经晾干的纸一张张分开,并整理捆扎。这些工序还可以进一步细分近20多个工序,非常复杂,尤其是在抄纸方面很讲究经验与技巧,年轻人需要经过老艺人长时间的传帮带才能掌握。

三、岭南民间手工纸的肌理特点

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滑不一的纹理,也指人们对物体表面粗滑、软硬等特征的感受。所有物体如木头、石块、布料等都具有不同的形态、表面组织,因此都具有各自丰富而独特的肌理。肌理是视觉艺术的重要语言,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利用肌理以及色彩、线条可以对物体进行丰富的造型,使艺术作品中产生丰富的审美效果。纸张特点是由制作材料和工艺决定的,通过手工抄造的纸张普遍都较为粗糙,但正是其粗糙的质地使其具有优于其它纸张的肌理和颜色,富有深刻的艺术美。岭南民间手工纸的纹理主要是竹纤维随机分布而形成各种复杂多变的形态,是一种介于人造与天然生成之间的半自然肌理。因纸张中的纤维较粗,部分较长的纤维束在纸张中随机分布,交错堆积,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表面肌理。这些肌理构成了纸张的丰富层次与质感。当把纸张对着光线来看时,纤维的形态更加突出,有如万千线条随机游动,点线结合,充满轻灵隽永、意犹未尽的朦胧美。岭南民间手工纸表面比较粗糙,因此有非常多的肌理细节。粗看,纸张如天然般整体存在;细看,各条纤维便如千军万马跃然纸上,形成各种形态奔腾涌动。岭南民间手工纸的肌理使人不仅触摸到自然气韵之美,还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带来丰富的精神联想,甚至还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如图3所示。这种肌理的形态美和精神美应该在现代设计应用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四、岭南民间手工纸的色彩表现特点

色彩是人们对物体的第一感觉,是一个艺术作品给人们的最直接感知元素,并引起人们情感的联想和共鸣。色彩还可以对人的生理产生复杂的影响,在设计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研究如何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岭南民间手工纸的颜色是竹纤维的天然黄色,这是一种未经漂白和染渍的颜色,这种黄色不是固定的,每一次抄的纸都会有细微的变化,但都是同一种色系。岭南人一直把手工纸作为祭祀时的火纸使用,也是因为这种纸的颜色跟谷物、果实等丰收与富足的含义相衬,与人们的祈福思想吻合。正因为岭南手工纸能以最简单的工艺和最低的成本达到如此高的效用,所以能历经几百年一直流传不衰。当然,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手工纸的一些缺点也暴露无遗,如果不加改进,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3]。岭南民间手工纸的一直无法在现代印刷中大范围应用,除了纸质问题还有其白度问题,白度过低的手工纸在印刷中容易造成偏色,在很多高质量的印品中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我们需要在后期的设计应用与产品开发中充分利用手工纸颜色的正面效果,消除负面影响。

五、岭南民间手工纸的艺术应用

手工纸张的不同厚度、颗粒与密度,标记线的方向,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偶然痕迹……所有种种使它在作品中起着主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4]。岭南民间手工纸因为其肌理和颜色的特点,使其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能在书画、包装、书籍装桢、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并在民间的民俗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也是民间手工纸至今还能在现代机械造纸中得到生存空间的原因。在对岭南手工纸的艺术应用中,作为书画纸的使用是最简单可行的,并有防虫蛀的优点,可得到长久的保藏。我国很多知名书法家都有用手工纸写字的历史,都其表现效果都赞叹有加。另外还可把手工纸用在包装设计上,在内包装上使用手工纸将极大地提升产品层次。此外还可以将手工纸当作背景或辅料制作各种工艺品或日用品,就是以手工纸为背景印刷制作的具有全新视觉效果的日历,手工纸的传统艺术美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六、结语

岭南手工纸一直是作为民间祭奠时的火纸使用,在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被现代造纸技术赶超了,如果不寻找新的应用方向,将很快被抛弃。但岭南民间手工纸又具有独特的艺术与审美特征,在追求生态与环保、传统与关怀的今天是多么难能可贵。因此我们对其艺术特征与设计应用的研究将给岭南手工纸新的发展方向,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有效的保护,找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易晓辉.我国古纸及传统手工纸纤维原料分类方法研究[J].中国造纸,2015:10

[2]钟周.广东民间手工纸的工艺特点与应用研究[J].设计艺术,2014:1

[3]刘仁庆.关于我国传统手工纸的现况和问题[J].纸和造纸,2015:1

[4]廖家萍.手工纸与现代艺术[J].艺术设计研究,2014:3.

作者:钟周 龚敏 麦志芹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