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消费金融公司场景建设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消费金融公司场景建设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消费金融公司场景建设浅析

[提要]自2008金融危机之后,国内需求不足,为了经济发展,刺激内部需求,消费金融开始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形成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传统的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三种消费金融类型,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不同主体面临消费场景建设基础参差不齐、场景暴雷现象频繁发生、跨场景联动效应、风险控制及合规建设等诸多问题。基于此类问题,本文从完善监管、金融科技、场景拓展、错位发展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消费金融;场景;互联网

一、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现状

(一)宏观经济刺激消费。消费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2014年之后重要性程度不断扩大,在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的今天,消费金融的地位将会更上一个台阶。后疫情时期国内经济复苏,国家为刺激消费出台一系列政策,“线上线下消费券”“购物节”等措施陆续推出,“地摊经济”“社区团购”等新的购物形式出现,同时伴随着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提前消费”逐渐变为常态,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消费信贷市场进一步扩大。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前景广阔。

(二)互联网大厂及电商主导。自消费金融公司出现以来,其背后出资方与合作方大多为商业银行、实体产业、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电商企业。早期得益于信用卡业务的不断扩张,商业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占据了消费信贷市场大部分。由于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科技(Fintech)的深入发展,这类以互联网大厂和电商为主导的消费金融公司以移动支付为导向,链接线上线下消费场景,通过对消费者历史消费数据多个维度的分析,获取其消费倾向和履约能力,并不断更新迭代;在数据获取和风险控制以及信用评级上有着其他消费金融公司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种优势则更加明显。

(三)业务不规范。消费金融公司创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激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剑走偏锋,“现金贷”逐渐演变成为其主要业务,并且还面临着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等问题,导致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此外,由消费信贷业务衍生出来第三方非法贷款套现业务游走在法律监管之外,同时滋生出来的灰色产业链严重损害消费者个人权益和企业信誉。

(四)发展迅速,竞争激烈。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8~2013年,国内消费金融处于起步阶段,先在一部分城市试点,并且准入条件非常严格,背后出资的大多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第二阶段是2013~2017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基于刺激消费的需要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设立的准入条件大大降低,故在这一阶段国内的消费金融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民间资本、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企业涌入,截至2016年已有2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第三阶段是2017年至今,在此期间消费金融公司的审批设立虽然进入常态化,但是由于“校园贷”“网络贷”等一系列不规范放贷手段的影响,其设立变得更加严格,进度也相应放缓;至今我国合计有28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表1)国内现有消费金融公司大致可以分为“银行系”“银行+产业系”“产业系”,他们通过各自的优势和途径获客,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依托于自身银行的客户下沉,产业系消费金融则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来进行客户获取;银行+产业系则二者兼有。但是,在此类模式下客户获取难易度就取决于线上和线下消费场景构建是否完善以及互联网企业和实体企业本身的客户流量。比拼的不仅是自身的资本,还有与其合作企业的客户资源。

二、消费金融公司场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下,在竞争非常激烈的消费金融这一片红海当中,消费场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苏宁消费金融公司、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公司,其分别依托自身线下实体门店和线上购物平台构建消费场景。还有一些自建消费场景,但与以互联网和电商为依托的消费金融公司在客流量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客户黏性度不高。在场景建设过程当中仍然会出现许多问题。

(一)场景化建设基础参差不齐。目前,有能力建设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公司数量较少,同时拥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已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则更少,场景建设的优劣势各不相同;商业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其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且拥有大量的线下网点作为依托,在客户数量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力度不足等问题。互联网消费金融,依托电商平台和互联网购物平台,线上消费场景建设已经较为完善,并且互联网借助金融科技能够更加精准的定位,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直接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但是,也存在用户数据泄露、资金来源是否合法等问题。传统消费金融企业,其客户数量和质量比不上商业银行,客户粘度与互联网消费金融存在差距,且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但是,可以利用其牌照优势抢占市场,同时贷款额度优于前两者。基于此等条件,消费金融在场景建设过程中依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消费场景暴雷现象频出。近些年来,消费金融公司在建设消费场景时弱化了对涉及到场景建设线下实体企业的相关财务状况、未来发展战略、内部组织架构等信息的关注;转而更加注重这些企业的消费群体的征信状况和还款能力。一旦涉及场景建设的企业内部战略发生问题或者财务状况出现危机,将会出现类似于“蛋壳公寓”租金贷模式下租户无房住且还要承担贷款、“韦博英语”教育贷模式下学员未上课就要还贷等情况。涉事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还将提供金融产品的消费金融公司推向风口浪尖。在场景建设中,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的实体企业的有关资质和发展前景将会成为以后场景建设的重要关卡。(图1)

(三)场景单一,跨场景联动效应差。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场景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租房、旅游、数码产品、房屋装修等方面;刚需消费场景获取的效益远远比不上非刚需消费场景,诸多消费金融公司并未将其消费场景串成一条线。而跨场景协同则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通过刚需消费吸引顾客,扩大流量;通过非刚需消费创造营收。在消费金融公司已有的消费场景之中大多比较单一,并未实现场景联动。能够实现跨场景联动的消费金融公司大多是以电商、互联网购物平台为依托,但是此类消费金融公司也并未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跨场景协同。

(四)场景化金融风险控制力度较差。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消费金融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对于消费场景平台的搭建,消费金融公司在风险控制、合规建设、征信数据等方面的监管力度较差。在场景建设中,部分企业一味地追求客户流量反而忽视场景业务盲目扩张带来的风险,消费金融用户群体当中有极大一部分是“长尾”用户,可能会面临信用风险。除了自建场景之外,金融机构与场景实体处于两个主体,场景实体的独立性较强,在场景中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员工可能会出现违规操作。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征信数据供给方较少,而大多数互联网金融机构则是通过大数据来统计征信情况,数据出处以及可信度受到质疑。

三、消费金融公司场景化建设对策

(一)完善监管体系,加大审查力度。消费金融是近十几年才逐步发展壮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尽管早期有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但并未对放贷合理性以及资金去向做出监管,且有关条款太过于笼统并不适合具体实施,从而出现利率上限导致的“高利贷”,利率不透明导致的“套路贷”,行业乱象不断发生。故应该从资金来源、公司运营、放贷管理三个方面完善其监管层面上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由于缺乏对放贷资金流向的监管,导致一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贷款不良率节节攀升,企业应加强自身监管,完善与之相关的自律条款,同时明确消费金融公司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管责任。消费金融公司缺乏对场景建设涉及的企业资质审核力度,导致场景暴雷现象频繁发生,要对构建场景涉及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定期审查场景行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中提到,要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制。金融管理部门督促金融机构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以夯实金融稳定的微观基础。故应不断完善在消费金融领域有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以及消费者有关数据和资料的保存,防止数据泄露。

(二)借力金融科技,培养核心竞争力。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基于5G、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消费金融领域定位更加精准,对于消费人群的需求和痛点把握更加到位,其产品也逐渐智能化,能够带给客户优质的消费体验;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寻求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进行合作(App合作、产品合作、信息数据共享、联合建模、人员合作),并将金融科技植入场景建设之中,在资质审核、信贷需求、精准营销、风控和贷后管理将会逐渐智能化,全面提升消费金融公司效益。与此同时,还要防止金融产品借助金融科技窃取用户信息,防止互联网金融产品游离在监管层面之外。金融科技将不断推进消费金融场景向着智能化、人性化、大众化发展。

(三)完善场景建设维度,推进场景一体化。场景化建设将会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必经之路,自2017年,金融科技背景之下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大多都会寻求电商平台、科技公司的合作,发挥其合作平台的优势;对于消费场景的扩展,需要最大限度延伸消费需求的相关链条,并围绕其进行消费场景布局,以此来提供丰富的场景基础和相关金融服务保障。(图2)在场景建设途中还是需要不断完善,可以从横向空间维度上来建设,包括了服饰、食品、家居、出行、教育、医疗等,用来涵盖消费群众在每一个时期的大部分需求;在纵向时间维度上来建设则满足一个人在幼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不同生命周期的消费需求。基于这种模式将能够实现跨场景联动,加强客户黏性度,使得效益最大化。

(四)错位发展,找寻新场景。对于已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场景主要集中在大消费行业,且竞争非常激烈;在诸如助农等方面却鲜有消费金融公司涉及,目前农村机械化程度日趋上升,对于农机产品的需求较为旺盛;消费金融公司如若在农具市场建立消费场景,竞争压力将会大大减小,并且在农业等方面还存在政策导向,这将会是不可多得的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倩,黄婷婷.场景化消费金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9(25).

[2]程雪军,李心荷.金融科技背景下的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困境与出路探析[J].金融与经济,2020(08).

[3]崔学敏,王本玺,于晓阳.我国消费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吉林金融研究,2020(11).

[4]刘银行,蒋越,吴德胜.商业银行场景金融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21(06).

[5]郭烁,李俊葶.中国深度场景金融风险监管探究———以享车事件为例[J].财会通讯,2021(16).

作者:卢锐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