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新发展理念范文

新发展理念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新发展理念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各州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2年,曲靖市全面启动实施了“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力争推动各项工作一年实现新的开局、两年实现质的提升、三年实现新的跨越,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先进制造基地、高端食品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云南副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解放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

以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近年来,曲靖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关键在于引导干部群众持续加强对新发展理念的认知、领悟,运用新发展理念破除不合时宜的陈规旧俗,跳出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发展思路,沿着新发展理念的方向开拓新知、升华理念,达到“知之愈多、行之愈深”“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效果。以新发展理念校正航向。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自觉对照新发展理念检视发展问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自觉调整不适应、不合适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行为和行动。对标创新发展理念,检视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根除的深层动因,反思科教资源多而不优、大而不强、僵化不活等问题,把被抑制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对标协调发展理念,检视全市经济社会不平衡不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及症结所在,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解决区域、城乡以及社会各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对标绿色发展理念,检视全市生态负荷居高不下、“两高”企业转型发展、水污染持续存在等老大难问题,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对标开放发展理念,检视作为全省的第二大经济体在开放深度、高度、质量、效益、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开放升级。对标共享发展理念,检视人民群众在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中面临的实际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脱贫攻坚、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为重点,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新发展理念闯出新路。经过多年努力,曲靖在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但站在全省、全国的发展大局,对标相邻州市还有诸多不足。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曲靖立足自身优势,明晰差距不足,始终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发展新路;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分析判断发展形势、准确定位发展目标、科学看待发展机遇;坚持用新发展理念谋划重大产业、推动重大工作、落实重大任务。全市上下擎起对创新的高扬、对协调的倡导、对绿色的坚守、对开放的自觉、对共享的追求,从多个维度共同塑造起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要素支撑。

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曲靖高质量发展实践

新发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曲靖在贯彻实践新发展理念时,一体坚持、一体贯彻,坚持科学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突出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一方面,围绕打造先进制造基地、高端食品基地目标定位,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绿色铝精深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大力发展有机硅新材料、稀贵和液态金属、高端钢材深加工、高端精细化工、其他装备制造、烟草6个百亿级产业;打造高端食品基地,粮食、蔬菜、蚕桑产量及生猪、肉牛出栏量稳居全省第一,认定“绿色食品牌”基地267个,居全省第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麒沾马”中部现代康养旅游区、以罗平为龙头的南部休闲观光旅游区、以会泽为核心的北部历史文化旅游区。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曲靖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1.02%,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35户,建成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星创天地”10家。加快建设“数字曲靖”,推进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用数字为经济赋能、为发展提质、为治理增效。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智慧停车”全面推广,“城市大脑”上线运行,5G网络加快布局,企业数字化改造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先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强化统筹协调,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曲靖市聚焦打造云南副中心城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深入实施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按照“一主一副、多点支撑”的城镇空间布局,突出兴产、强城、聚人,做强中心城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加快云南副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生产服务型物流、金融、科研创新6个功能性中心。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国土空间布局全域化、产业发展协同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产业优势互补、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城镇空间布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能耗“双控”“两高”清理,有序用电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实,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三年行动,坚决抓好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力争用3年时间解决全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以全方位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要素市场化等改革,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内外双向开放、经济社会全方位开放,曲靖海关开关运行,曲靖经开区入选第一批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富源获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富源出口监管仓开工建设,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推动园区招商协同联动。以开放的思维,构建招商引资和园区发展闭环机制,按照“集群集约、错位发展、优势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确定园区主导产业,推动园区规范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改革的办法,建立服务企业和项目统筹推进“三项制度”,在全省率先实行县级“一颗印章管审批”。全面实施营商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大力培育更利于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的“肥沃土壤”,让“曲靖服务”成为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坚持共建共享,持续改善民生。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教育强市加快建设。扎实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断提高,中心城市小学生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高中教育质量稳居全省前列,职业教育成为曲靖的一张亮丽名片。加快建设“健康曲靖”。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曲靖肛肠医院开诊运营,心脑血管等4个专科医院加快建设。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省领先。推进科技、文化、体育、养老等事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可靠的社会保障。

作者:张景喨 杨庆辉

点击查看全文

新发展理念助推乡村振兴对策浅析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积极探索、有序进行。以新发展理念作为基本遵循推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探寻乡村振兴的路径,使两者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对策建议

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认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以此来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五个要素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应时代之变和发展新要求,新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指导,开启了乡村发展的新局面。因此,要以新发展理念助推乡村振兴,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坚持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乡村振兴要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着力点,促使农业朝着更加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提高农业产出效率,激发农业产业的发展活力,推动农村经济新发展。第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大课题,目的是改变我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针对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从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现阶段农业生产的重点是提质增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农业生产端入手,发挥农业生产的根本性作用,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为根本遵循,延长农业产业链,围绕农业发展专业化组织化,改变农业要素投入比例,从而围绕生产内容和生产方式达到供需平衡,充分激发农业经济潜力,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第二,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兴农。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同时要创造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通过打造多种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制度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完善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人才在农业中的作用,注重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科技贯穿于农业生产中,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体系,利用好电商平台对农产品进行宣传与推广。

二、坚持协调发展,补齐农业发展短板

发展不平衡是乡村振兴中的现实问题,不仅表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表现在不同区域乡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应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强弱项、补短板、缩差距,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潜力,为乡村振兴打下扎实基础。第一,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比较薄弱的环节,如果治理主体有所缺失,就会凸显治理碎片化的问题。要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能力,坚持党管农村工作不动摇,保证农村建设的政治方向正确。同时,乡村治理内容要全面,要根据客观情况和农村新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不仅关注经济,还要关注其他方面,同时要避免基层治理行政化,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性。第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点击查看全文

新发展理念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浅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治国理政能力,为扎实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新发展阶段的“指挥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新时代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更加突出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思考谋划“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性问题,对不适应、不符合、不到位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苗头要坚决予以及时纠正。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取向,既倡导把发展的“蛋糕”做大做优,又主张把发展的“蛋糕”分公平、分到位;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依靠人民,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人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通过辛勤付出实现梦想,以人人奋进汇聚发展磅礴力量;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由人民共享,统筹考虑人民的需要和期盼,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发展理念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特别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定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又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能简单以增长率论英雄、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上。

二、构建生态多元现代产业体系

全面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要树牢集约节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重点在压降能耗、煤炭消费替代、节约用地等方面发力突破,进一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和峰值目标管理,完善招商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强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标准约束,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大全社会节能减排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绿色车轮”计划,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替代。加快建立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低效城镇用地和产业用地再开发,合理确定并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节约集约水平,保障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工程。面对资源要素约束和环境容量趋紧的双重压力,沛县牢牢树立“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光伏绿电、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为主导的环境友好型产业,紧扣引领未来的“脉搏”,争取跨越发展的主动。在装备制造业方面,依托恒辉编织机械、徐工精密等龙头企业,深耕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车间等领域;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牵引作用,支持骨干企业协同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形成“关键核心零部件—系统总成—整机装配—生产性服务”成套产业链。在光伏绿电产业方面,合理利用近3万亩采煤沉陷区,变废为宝推广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建设总容量2GW的光伏发电基地,年均发电量2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消耗75万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万吨。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方面,依托润康医药产业园,重点突破生物技术、新型中药、高端医疗器械、医疗健康及保健等新领域,形成集药品研发、成品药生产、医药流通的全产业链,打造多位一体的医药健康新业态。前瞻性布局一批零碳、负碳技术产业,探索发展面向碳中和的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生物转化、矿物封存等新技术,主动抢抓机遇占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制高点。催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动能。传统产业未必就是夕阳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只要持续不断注入活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传统产业也可以“老树开新花”。煤焦电产业曾是沛县的主导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条、推进综合利用”的思路,加快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真正把原煤“吃干榨尽”,实现资源高效循环综合利用。冶金铸造产业因煤起步、靠煤发展,要按照“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加强智能管理”的思路,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方面,依托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主动构筑“生态种植—食材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配送—群众餐桌”全产业链,做大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基地,打造优质生态产品重要供给区和集散地。

三、多措并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果。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要以建设美丽沛县为引领,全面打造“生态沛城、沿微山湖百里生态旅游走廊、沿大沙河百里绿色农业走廊”的“一城两廊”生态体系。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绿线规划、生态红线保护规划、湿地生态修复规划等专项规划,全力构筑以碧水绕城为基础、以大汉文化为主题、以蓝绿空间为脉络的生态空间系统。同时,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三线一单”要求,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发挥县委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高位统筹作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倡导推动环微山湖2省7县(市、区)协同发展,持续深化微山湖“边界治水五联机制”,推动南四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沛县,是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一是出重拳防治大气污染,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压紧压实大气“点位长”责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持续开展工业烟气、“散乱污”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秸秆禁烧等六个专项治理。深入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二是下大气力提升水环境质量,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和断面长制,加强徐庄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开展国省考断面支流水质提升行动,全面清理河道“两违三乱”,提升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能力;分步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坚决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加快补齐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三是零容忍防治土壤污染,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普查、溯源调查和风险评估,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调研时强调:“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作为煤炭资源枯竭地区,沛县必须树立正确生态观,筑牢“生态修复+”底线,按照“一核心、三组团、大片区”整体思路,统筹推进沛北“三镇一区”协同发展。一是把修复生态环境作为沉陷区转型发展的前提条件。三位一体推进农田整理、沉陷区复垦、湿地景观开发,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够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实现土地综合利用,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举三得”的效果,使沉陷区变成可耕种的农田、清波荡漾的湿地和风景宜人的旅游区。二是把搬迁集中居住作为沉陷区转型发展的扎实基础。逐户摸清群众居住现状、住房改善意愿,精准制定搬迁和安置计划,打造形成“地矿融合”生态发展、“大汉寻根”古村复建、“田园乡村”集中居住等三种模式,推动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是把促进群众就业作为沉陷区转型发展的持续动力。依托沛北省级经济开发区、宜沛工业园南北共建省级特色园区、龙固镇工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打造“10分钟就业圈”,实现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产业的良性互动。通过系统化推进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为全国资源枯竭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成功经验。

点击查看全文

村镇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马婷婷)今年以来,冀州区南午村镇扎实开展“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活动,对重项工作逐一进行分解并制订了清单台账,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该镇运用多种方式盘活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同时,该镇高标准完成南范家庄等18个村的标准化建设,打造以中丰备、刘丰备、前丰备3个村为核心,覆盖冀李线、午解线沿路沿线村庄的党建示范带。

坚持发展为要,着力抓好经济建设。为突出招商引资,该镇加强与雄县安琪胶业和天津滨海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两个工业项目和百川生物、科芯生态农业两个农业种植项目的对接,争取项目尽早落地;推进3个在建、技改项目建设进度,力促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谋划对接北京航天科工相关项目,力争实现突破,引入亿元以上项目两个以上。

坚持以民为本,持续做好民生工程。该镇积极推进河渠连通,与衡水市华泽设计院沟通联系,做好全镇域河湖水系连通总体设计规划;计划围绕冀吕渠及支渠开展疏通清淤共计10.8公里,扩挖坑塘两个,新建涵闸3个。截至目前,已清淤4.3公里,东北角坑塘正在扩挖;加快农村户厕改造及公厕建设,今年计划完成户厕改造85户,新建农村公厕13座,实现一村一公厕,户厕应改尽改;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开展外来人员预排查、续排查,全面防控疫情。

坚持谋划在前,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该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今年在马瓦窑、王瓦窑、刘瓦窑和赵家伯舍等10余个村通过种植花生、高粱、甜叶菊等特色农作物5000余亩提高农民收益;持续优化“公司+”“合作社+”发展模式,加快推进魏村1000余亩、后瓦窑村900余亩、南齐家庄村1300余亩土地托管或流转,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同时,他们大力提升乡村面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村庄街巷硬化和美化;统筹植树造林,充分利用微信矩阵、村广播等多种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植树氛围,并谋划地块1000余亩,为后续植树工作开展打好基础。

作者:马婷婷 单位:衡水日报

点击查看全文

浅谈新发展理念下的科学发展

党的报告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必须“增强科学发展的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按照党的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一、新发展理念是引领科学发展的总遵循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党的进一步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是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对于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增强科学发展本领,核心是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本领

增强科学发展本领,说到底就是要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本领,也就是要增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本领。

1、增强创新发展本领。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发展重在解决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问题,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难以做到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和国际竞争格局调整,创新是背后的重要力量;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18世纪以蒸汽机和动力机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带来了世界上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英国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19世纪中期以电机和内燃机为代表的电气化技术创新,带来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德国跃升为世界工业强国,美国到19世纪末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20世纪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次产业变革,使美、德、法、英等国进入工业化成熟期,日本抓住了此次机会实现了经济腾飞。由此可见,坚持创新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也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可以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增强创新发展本领,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一是要善于培养创新人才,即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二是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府要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深化科技创新的体制改革,用制度激发科研活力。制度创新是增强创新发展能力的保障。要强化制度供给,建立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打通体制机制中的障碍,提供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倡导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四是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2、增强协调发展本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协调发展理念,是认识把握协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是总结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提出来的,是正视我国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提出来的,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