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循环农业模式构建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循环农业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本文以循环农业为基础,探索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构建技术。
关键词:循环农业;构建技术;资源利用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党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甘肃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提出了发展十大生态产业的战略布局,发展循环农业是其中之一。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一、甘肃省种植业、养畜业和养鱼业简介
(一)灌溉种植业简介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属于内陆地区,总的来说,是一个缺水的省份,但是,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得甘肃省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且类型多样,水质状况良好。
1.河西地区的内陆河流域。包括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五个市。主要是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由于祁连山的千年冰雪,河西的地下水源也比较丰富。灌溉农业发达,由于灌溉要求季节性强,水源分配又不均,因此,供水与需水矛盾非常突出。2.黄河流域。主要是临夏、兰州、白银、定西提灌黄河水来灌溉。由于提灌扬程高,费用高。而且用水高峰还受黄河水利委员会制约。
(二)畜牧养殖业简介
甘肃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牛、羊、猪养殖发展较快,特别是日光温室大棚环境造成污染威胁较大。
(三)池塘养鱼简介
甘肃省池塘养殖主要集中在酒泉、张掖、临夏和白银。集中连片的较少,主要以分散经营为主。
(四)种植与养殖结合
种地效益集约化养殖是目前养殖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养殖规模大,排泄物多,需要水均匀供给,而且需要肥料。养畜需要饲料,需要处理大量的排泄物。养鱼效益较高,可以调剂水源均匀分配。因此将种植与养畜和养鱼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达到共赢。在用水淡季,将水存于鱼塘,到灌溉季节,根据需要灵活掌握时间浇地,养畜的排泄物发酵后是种植的最好肥料,种植的秸秆和粮食是养殖的饲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鱼塘、养畜、种植的人工生态系统,而且将养鱼的水用来浇地,饲料投喂养殖对象,排泄物发酵后再施入田地当肥料,种植的产物又是养殖对象的饲料,这样就实现了水、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
二、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的优势
甘肃省地处内陆地区,水资源较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受水资源的制约很大。如何将有限的水资源达到最有效利用,使种植业和养殖业共同发展,而且减少排放,达到循环利用,生产健康食品,是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使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甘肃省水资源缺乏,灌溉农业对水的利用率很低,供水和用水矛盾非常突出。种植业灌溉用水时,不仅是用水高峰,而且水资源是最少的时候。因此灌溉农业区修建了蓄存水的水库,灌溉时将水放到农田,水只用了一次。如果修建鱼塘,在用水淡季,将水存在鱼塘,开展养鱼,养完鱼的水再浇地,不仅在用水淡季存了水,而且使水利用了两次。所以建设该项目,充分挖掘水资源的利用潜力,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
(二)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生产出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食品安全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无公害是最低保障,而绿色和有机食品是最终的要求。本项目开展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构造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生产的产品可以达到绿色和有机食品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安全问题多的现状,所以建设该项目,顺应经济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发展规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是发展我省生态产业的战略
中共甘肃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提出了发展十大生态产业的战略布局,发展循环农业是其中之一。循环农业发展就是减少投入,降低消耗,实现多次利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式。通过建立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实现种植与养殖一体化发展,达到少投入、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零排放。种植与养殖生态循环农业经营模式的实施,为发展我省的循环农业增加了一个新的模式。
(四)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是脱贫的有效途径
甘肃省的大宗农产品种植是农民生产的主要方式,效益比较低,采取的新技术基本发挥了土地最大生产力,再想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难度很大。单独的畜牧养殖受市场影响大,效益也很不理想。如果开展种植—养畜—养鱼生态循环利用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农村“三变”改革,整体生产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变废为宝,实现物质、能量循环多次利用,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全省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乡村振兴作出样板。
(五)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加快了农民土地流转
在农村每人平均耕地2亩左右,由于年轻劳力出外务工,让留守人员经营土地难度较大,单纯种植效益低。开展种植—养畜—养鱼生态循环利用模式,每个生产单元占地200亩,组建田园综合体或兴办家庭农场,需要经营管理人员15人就可经营100人的耕地,把土地集中起来使用,每个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的单元就是一个车间,吸纳贫困农民务工,收入稳定增加,达到稳固脱贫目的。
(六)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减少农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开展种植—养畜—养鱼生态循环利用模式,把土地集中起来使用,经营者有较高效益,失地者有收入,少数人经营多数人的土地,让无力经营土地的人不经营土地,让不愿经营土地的人也不经营土地,让那些愿意又有能力的人去经营土地。无力、不愿经营土地的人就可以集中起来居住,或者到城市去长期居住。
三、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的构建
(一)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技术简介
1.种植养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建设技术。以200亩土地为一个单元进行规划,按照养畜场建在最高处,鱼池建在最中间,耕地在低处的原则建设,尽量使鱼池的水以最少能源进入耕地。养畜建设日光温室,鱼池建成高产高效鱼池,耕地灌溉建成节水灌溉设施。2.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在用水淡季将水存放到鱼塘,开展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养殖用过的水再用来灌溉,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3.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技术。养殖需要投入饲料,而养殖对象对饲料不可能完全转化,将养畜的排泄物经过发酵等方法处理就是种植的最好有机肥料。养鱼塘的水用来灌溉既有营养,又提高了灌溉水的温度,有利于植物生长。种植的粮食是养殖业的饲料原料,而且秸秆也可以喂养畜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种植养殖生态系统,使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减少了排放。4.日光温室养畜技术。养殖对象的新陈代谢和水温有很大关系,要提高生长速度,提高环境温度是最主要的条件之一,因此建设日光温室是非常必要的。5.吨塘万元养鱼技术。养鱼池塘是一个立体水域,单位面积可以实现高产,按标准化建设鱼塘,按高产配套设施,最终实现每亩鱼塘生产商品鱼一吨以上,产值达到一万元以上。
(二)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主要技术参数
1.养殖技术参数。养殖商品鱼,每亩放养100g/尾以上的鱼种2000尾以上,饲料系数控制在1.5以下,产量达到1000kg/亩,产值超过10000元/亩。养猪规模达到年出栏500头以上。或养牛年出栏达到100头。2.种植技术参数。种植的饲料粮食产量达到1000斤/亩以上,秸秆利用率达到100%,灌溉节水50%以上。
(三)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模式主要工艺流程
1.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工艺流程。水→鱼池→养畜温室→农田2.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技术工艺流程。饲料→养殖对象→养殖对象排泄物→农田
(四)生产技术方案
1.静水土池塘高产高效养鱼。建设高标准鱼池,配套增氧机、投饵机、发电机,投放优质鱼种,投喂全价颗粒饲料。2.日光温室养畜。修建日光温室养猪或牛,养猪配套自繁体系,养牛以育肥为主,采取精饲料和秸秆相结合。3.节水灌溉种粮。修建节水灌溉系统,利用养畜用水发酵后灌溉和利用鱼池水灌溉相结合,以种植饲料作物为主,尽量不使用化肥。4.养畜排泄物发酵种粮。修建沼气池,将养畜的排泄物发酵生产沼气后施入农田当作有机肥。5.种植秸秆养畜。种植粮食作物的秸秆经过处理后用来养畜。进入新时代,贯彻新思想,迈入新征程,实现新目标,甘肃省全面进入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挑战,我省农业发展必须在汲取我国传统农业精华和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方式新的转变。大力发展种植—养畜—养鱼循环农业,从保护农业环境出发,运用生态理念、科学管理、绿色健康等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推动全面绿色发展。
作者:邵东宏 单位: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