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技术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技术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技术研究

摘要:研究了“沼渣沼肥、沼渣有机肥、沼液复合肥微生物肥、生物防治菌剂”综合利用技术,并研究形成了生态循环农业综合利用模式。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1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技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1计划目标任务

①2016年计划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吴忠市利通区、中宁县、平罗县等8个县(市、区)及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的6个专业合作社及5个农业公司(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立6.7~33.3hm2的示范点20个。②示范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技术,实施规模256.7hm2。③初步实现沼气工程原料来自于农牧业,沼渣沼液反哺于农业的循环发展模式,形成成熟的实用推广技术和应用模式。

1.2项目主要内容

①依托宁夏农业微生物(银川)技术创新中心的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并主推已取得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核发肥料登记证的、适用不同作物和不同生长期对营养需求的系列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料。②采用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技术;在节水农业模式中,喷(滴)灌专用沼液复合微生物肥;在设施农业模式中,冲施专用沼液复合微生物肥。③在基肥施用上,推广沼渣生物有机肥。④示范推广生物防治菌剂,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繁殖和对植物根部的侵袭,防止土传病害发生,克服连作障碍。⑤采取横向合作模式,依托宁夏农业微生物(银川)技术创新中心和宁夏五丰农业科技公司,为宁夏大中型沼气工程提供专门用于沼气、沼肥的系列功能菌剂核心技术、获得生物沼肥精加工成套设备专利的沼肥加工成套设备,扩大生产和示范推广。

1.3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

通过沼气工程有效处理畜禽粪便污染,利用农业微生物技术和研发生产的沼肥复合有机肥、其他沼渣沼液有机肥和生物防病技术,以示范点为载体示范推广,构建“养殖业—沼肥—种植业—养殖业”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控制农业用水量,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其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

2项目实施情况

2.1建立了20个示范点

依据项目任务和内容,按照农业科技基础好、技术应用见效快、示范带动能力强,以及尽量覆盖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方式的原则,考察确定了20个示范广点,主要是硒砂瓜、红树莓、有机枸杞、设施蔬菜、有机水稻、玉米、酿酒葡萄、鲜食葡萄、设施冬枣、苹果等,示范推广总面积为256.7hm2。

2.2示范应用主要技术及规模

2.2.1喷(滴)灌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施用技术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是以沼液为原料生产,过滤精度在200目以上,够适应各种滴灌设备,具有节水、节肥、省工、增产、改善作物品质等效果。与其他用于水肥一体化的化学肥料相比,肥效均匀,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率比较高[1];沼液的特殊气味,有一定的驱虫效果。项目在硒砂瓜、红树莓、枸杞、设施蔬菜等作物上示范推广,主要地点为中宁县鸣沙乡二道渠村硒砂瓜示范点、中宁县白马乡朱路村硒砂瓜示范点、兴庆区月牙湖乡红树莓示范点、南梁农场七队枸杞示范点、中宁县恩和乡秦庄村三队枸杞示范点、银川市西夏区芦花乡梁渠稍村三队蔬菜示范点、永宁县望洪镇农丰村五队设施蔬菜示范点、贺兰县立岗镇红星村五队供港蔬菜示范点、永宁县增岗乡增岗村三队设施番茄示范点、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一队芹菜示范点、灵武市郝家桥乡上滩村八队设施韭菜示范点等11个示范点,示范面积146.7hm2。2.2.2冲施沼泥复合微生物肥施用技术沼泥复合微生物肥是以糊状沼泥为原料生产,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腐殖酸、有机质、微量元素及有机胶体物质,作物灌水时与其混合在一起冲施,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土壤通气透水性能,达到改良土壤效果,特别适合沙荒地土质改良[1],是宁夏贺兰山东部葡萄种植基地的首选肥料。项目在葡萄、大枣、苹果等作物示范推广,示范地点为农垦玉泉营育苗中心设施葡萄示范点、永宁县金沙林场三队酿酒葡萄示范点、永宁县金沙林场一队鲜食葡萄示范点、永宁县望洪镇西玉村一队设施冬枣示范点、灵武市大泉乡大泉林场一队长枣示范点、吴忠市利通区吴忠林场二队苹果示范点等6个示范点,示范面积66.7hm2。2.2.3沼渣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沼渣生物有机肥是以沼渣为原料生产,分为粉剂和颗粒剂2种,主要作为各种农作物底肥施用,可以起到修复土壤、提高作物品质的效果[1]。试验示范的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等,在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一队有机水稻示范点、灵武市梧桐树乡李家圈村七队有机水稻示范点、吴忠市利通区孙家滩开发区石佳窑村二队玉米示范点进行,示范面积43.3hm2。2.2.4生物防病技术主要采用农业微生技术,通过应用解淀粉芽孢杆菌,不仅不会对人畜、自然环境造成危害,而且能够杀灭地下有害微生物,改良土壤结构,防止作物病害,可以替代或者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示范面积为256.7hm2,覆盖20个示范点的所有农作物。

3项目实施效果

3.1“一控两减”效果明显

施用沼肥控制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化肥和灌溉水用量。据各示范点综合对比分析,施用各类沼肥,与常规传统种植相比,可节约化肥用量60kg/667m2、节约用水500m3/667m2,减少70%的化学农药用量。

3.2节本增收效果明显

永宁县增岗乡增岗村三队示范点设施番茄采用喷(滴)灌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施用技术,与常规种植相比,种植成本由3523元/667m2减少至2605元/667m2,节约人工2~3人/667m2,采果期延长35d,产量由8t/667m2增加至10t//667m2。中宁县鸣沙乡二道渠村基地、中宁县白马乡朱路村风力发电厂基地硒砂瓜常规种植连作障碍严重、死苗率高、产量较低、品质较差,生产成本550元/667m2,产量1500kg/667m2,2018年销售价格为1.8元/kg,利润为2150元/667m2;采用“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技术”种植成本提高20%,平均660元/667m2,瓜苗成活率提高20%,产量提高20%以上,平均产量达1800kg/667m2。由于硒砂瓜品质提高,销售价格提高20%以上,利润提高至3228元/667m2,比常规种植效益提高了1078元/667m2。

3.3沼肥品类增加,档次提升

以沼气工程为基础,根据沼气残留物(沼液、沼泥、沼渣)的性状,筛选具有不同功效的微生物菌种,生产出8种性能各异的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料[1]。其中5种为广谱肥,3种为高档肥。剂型分为液体(叶面肥、滴灌肥)、糊状(冲施肥)、固体(粉剂肥、颗粒肥)。该系列产品可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求,提高了沼肥的使用效率,对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质,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效果明显。

3.4初步建立起综合技术模式

围绕构建“养殖业—沼气(沼肥)—种植业—养殖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进一步规范了种植技术、沼肥施用技术,完善并延长了沼肥研发—推广施用—绿色产品的产业循环链。3.4.1大田葡萄种植技术模式3.4.1.1基肥入秋后在葡萄根部施入沼渣生物有机肥300~500kg/667m2。3.4.1.2追肥按葡萄生长的6个关键期追施。①萌芽前用150kg/667m2糊状沼泥复合微生物肥冲施;②萌芽期用沼液复合微生物肥20kg/667m2与复合肥(17-17-17)20kg/667m2混合追施;③开花期用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料40kg/667m2与复合肥(17-17-17)10kg/667m2混合追施;④坐果期用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料20kg/667m2与复合肥(17-17-17)10kg/667m2混合追施;⑤浆果期用沼液复合微生物肥40kg/667m2与硫酸钾7.5kg/667m2混合追施;⑥着色期用沼液复合微生物肥20kg/667m2与硫酸钾7.5kg/667m2混合追施。3.4.1.3病虫害生物防治秋季施基肥时,用1000~1500倍液地菌清灌根,每株葡萄植株约400~500mL;萌芽前用1000~1500倍液地菌清灌根,每株葡萄植株约500~600mL;自开花期始,用稀释的叶面保喷施葡萄植株叶面,连续喷施10~15d,直到着色期。3.4.1.4生物保鲜采果前4~5d,对所采摘的葡萄果实进行生物保鲜,表面喷施生物保鲜剂稀释液,喷至表面有潮湿感即可。3.4.2设施温室番茄种植技术模式3.4.2.1基肥将600~800kg/667m2沼渣生物有机肥均匀施于土壤表面,然后旋耕施入。旋耕后起垄,垄高30cm,垄宽50cm,垄上布设2根滴灌管,上方覆膜,膜下栽培。3.4.2.2蘸根定植前1~2d内不要给苗盘灌水,将苗盘置于地菌清500倍液蘸根5~10s;定植后及时用地菌清1000~1500倍液灌根,每棵苗约10~20mL。灌根时把稀释液装在喷雾器内,取下喷雾器喷头,对准番茄苗根部喷洒。3.4.2.3追肥按番茄生长的3个关键期追施。①初生期,定植15~20d后,开始追施沼液复合微生物肥,追肥周期为7~10d,用量约20kg/(667m2•次),滴灌、冲施均可;②现蕾期,施肥周期、方法与初生期相同,用量增加到40kg/(667m2•次);③膨果期,每间隔7~10d,施沼液复合微生物肥,用量为40kg/(667m2•次);再过7~10d,施水溶全营养肥,用量5~8kg/(667m2•次),循环施肥。3.4.2.4病虫害生物防治定植30d左右喷施叶面保稀释液,以后间隔15d左右喷施1次。遇病害高发期,适当增加喷施次数,用量250mL/(667m2•次)。3.4.2.5生物保鲜采果前4~5d,对所采摘的果实表面喷施生物保鲜剂稀释液,喷施至表面有潮湿感即可。3.4.3温室芹菜种植技术模式3.4.3.1基肥将300~500kg/667m2沼渣生物有机肥均匀洒于土壤表面,然后旋耕施入。3.4.3.2蘸根与温室番茄相同。3.4.3.3追肥定植15~20d后,追施沼液复合微生物肥,用量20kg/(667m2•次),追肥周期为7~10d;定植后40d左右,用沼液复合微生物肥20kg/667m2与高氮全营养肥5kg/667m2混合追施;定植后50d左右,用沼液复合微生物肥30kg/667m2与高氮全营养肥5kg/667m2混合追施;定植后60d左右,用沼液复合微生物肥30kg/667m2与高氮全营养肥10kg/667m2混合追施。3.4.3.4病虫害生物防治定植30d左右喷施叶面保稀释液,之后的喷施与温室番茄相同。3.4.3.5生物保鲜采收前4~5d,将稀释50倍的生物保鲜剂均匀喷洒于芹菜植株全株。

4结语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按照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方式,采用不同的施用技术,不仅可以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和减少化肥用量,而且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对宁夏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虎,慕芳,王明,等.微生物技术在商品化沼肥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74-175.

[2]路学花,马英成.沼渣沼液在设施黄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11):80-81.

作者:王宏雷 单位:宁夏农村能源工作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