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大学生能力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大学生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大学生能力培养

摘要: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培养大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应有之责。我国农业领域工作条件相对艰苦,赢利小、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具有相对独立的创新创业体系和特殊的人才素质要求,大学生不愿、不敢、不会在此领域创新创业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因此,更新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善创新创业生态,教育引导学生立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坚定信心,重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素质,持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实现生态农业的当务之急,也是发展之势。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大学生;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高速发展,世人瞩目,用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越[2],为世界减贫脱贫事业提供了“中国范式”。然而农业领域长期积累的粗放式消耗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低效低质等根本性问题仍没有解决。为此,建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为破解生态、能源危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共同响应。一是人口压力要求发展方式转变。有研究显示: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生育率越高[3],人口自然增长越快,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越大。短时间内人口惯性增长不会消减,在2050年前世界人口总量仍会持续增长。因此,巨大的人口压力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形成。二是粮食短缺要求提质增效。据2017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4]:2015—2016年全球粮食短缺人口由8000万人增至1.08亿人,并呈增加之势。全球生物燃料增长,工业用粮增加,生活物资运输成本急剧上涨,加重了食用粮危机。我国更是如此,粮食进口依存度高达40%。全国1.3亿公顷耕地,人均占有0.08公顷耕地,仅占世界人均的三成,并在持续减少。淡水资源仅有世界人均的25%且浪费严重[5]。人类的生存受到严峻挑战,建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已成必然之势。三是资源浪费要求重复利用。传统农业资源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循环使用率低,浪费严重。比如我国每年农用化肥使用约5900万t,而实际利用率不到40%;农药使用180多万t,实际利用率不到30%[6];每年秸秆可利用量约6.8亿t,而大部分被直接焚烧而浪费;地膜残留率达20%,污染超过180万hm2土地[7];每年农场动物粪便产量约38亿t,利用率不足60%[8]。如此种种,迫切需要建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四是环境危机要求重塑生态。据统计,全球25亿人仍生活在无基本卫生保障的环境里,11亿人无安全饮用水保障[9]。每年有400多万人死于接触环境颗粒物(PM2.5)。化肥农药过度使用、作物秸秆焚烧、生活垃圾暴露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膜残留及畜禽粪便污染等亦加重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也要求尽快建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农业。

2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内涵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基本原理,坚持生态优先,利用现代科技及管理手段[10]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特征有:1)4R原则,即资源的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污染或废物减量化(Reduce)、可控化(Regulate)。强调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11]。严控有害物、废弃物的产生和投入,倡导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节约消费,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2)3H特质,即高产量(High-production)、高质量(High-quality)和高效益(High-efficiency)。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体现农业整体价值,实现高质、高产和高效。3)三性样式,即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跨学科、跨行业、跨空域的综合性农业,集种养、加工、经营、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于一体,其生产经营对象既包括宏观世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鱼虾蟹虫等,也包括各类微生物、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世界,既有生命个体,也涉及空气、土壤、机械等非生命对象,还囊括了社情、民情及心理活动分析等人文知识,其综合性、复杂性、多样性是一般行业领域难以企及的。

3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较长,条件相对艰苦,领域也比较宽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一定的特殊要求。

3.1知识结构更加综合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一个多维的复杂体系,它基本叠加和融合了工、农、信息、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因此,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既要懂得植物种植、动物养殖,还要懂得食品加工、贸易物流;既要学会土壤改良、环境控制,还要学会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既要懂得资源整合、生产营销,也要会组织经营管理。知识内容涉及理工农医经管法等多个学科门类,非“通才”难以胜任。同时,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一个人要想精通农业领域的全部知识也不太现实。因此,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分为三个梯度:精通本专业、熟悉农业全领域、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3.2能力架构更加多元

主要包括五种能力:一是持久的学习力。课堂学习、在校学习远不能满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庞大的知识需求,必须学会学习、持久学习。二是娴熟的实践技能。包括实验技术、生产实践、成果快速转化及管理经营技能等。三是科学的资源整合能力。整合政府、企业、社团、学校等多种资源,利用互联网、物联网、金融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资金、技术、平台、人才的最大效能,创造出更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四是敏锐的机会识别能力。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善抓机遇,能够科学地对创新创业环境和机遇进行识别、评价和选择。五是组织管理及运营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合理进行企业定位及宏观规划、团队组织与管理,微观决策与执行、激励与利益分配等。

3.3素质要求更加苛刻

由于农业生产基本远离城市中心,工作苦、累、脏,生活枯燥单一。因此,没有一定的精神境界、生活定力和坚定信念是很难坚持的。这就要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人才必须要有学农、事农、兴农的专业精神和情怀,要有创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执著信念,能够坚守道德底线,抵御利益诱惑,永不掺假制假,不损人利己,不利欲熏心,不短视邀功。要有敢为人先、吃苦耐劳、久久为功的艰韧个性和毅力,具备善学善思、善谋善用、善做善成的创新品质。

4基于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具有4R、3H等多种特性[12],其创新创业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与之相适应的培训体系更应科学、系统和全面。

4.1先进理念是培养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采取的是“苏联模式”,高校培养的是“又红又专”的高级专门人才,强调人才的专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人才培养开始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强调学科基础夯实、知识面宽泛、素质和能力综合。进入21世纪,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应调整,强调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前瞻性以及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13],把是否具有宽厚基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作为人才评判的基本标准。这一教育理念的变化,突破了单一学科的限制,是一种从局部调整到全面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变化,与当前倡导的“创新创业大时代”相吻合。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变化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我国本科教育均是按照二级甚至三级学科细分专业进行招生和培养。这种专才培养模式为“三农”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及生态循环农业进程的加快,精细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多学科视域下“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校,特别是世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全面推行大类招生,放开转专业和第二学位申请限制,大力削减专业教育而增加通识教育,打破专业知识边界,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农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兴起,也促进了现代农业教育逐步从以生产技术为主向综合开发利用自然与人力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向发展。基于专业的“通才教育”理念成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想基础,得到高校的普遍认同。

4.2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生态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根本保证

将“生态循环农业”理念植入专业学习及创新创业意识引导中去,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14]。

4.2.1重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多学科复合知识,甚至要了解全产业链、全学科领域,要覆盖生态循环农业的各个方面,比如土壤保护、绿色种植、安全养殖、遗传育种、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现代物流、餐饮文化、农业机械、环境保护、资源经济学、人工智能、智慧农业等相关知识均要学习了解。因此,农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应按照我国未来农业及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来进行顶层设计。在夯实基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增加其他农业领域的概要性课程,全面介绍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基本情况,如种植学概论、养殖学各论、动物医学各论、农产品加工与储运实务等;也要让学生辅修诸如新创企业、企业经营管理、农村社会学、农民心理学、互联网与互联金融等课程,尽可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切实做到精通本专业,熟悉“三农”、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4.2.2打破专业壁垒

当前我国高校农业创新创业教学的课程组织大多受限于专业壁垒和学时限制,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大多游离于农科专业课程体系之外,其系统性、专业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跨学科、跨专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15],因此要打破学科、专业、学院、学校等区域限制,实现课程体系全面开放,学生可自主利用海内外互联网资源,自由慕课、自主选课,辅修专业、辅修多学位,以实现学生知识重构,一专多能、多专多能,个性化培养。

4.2.3采取多样化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专兼结合,理论-实践-创业互通。建立和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机制,采取探究启发式、情境体验式、专题研讨式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活力,寓教于乐,寓教于研,寓教于创。通过短期访学、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学习借鉴以色列、荷兰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第二课堂,可依托成立农学俱乐部、农业技术推广俱乐部、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创业联盟等学生组织平台,以学术交流、工作坊、企业生产调研以及课题联合攻关等方式鼓励学生组团参与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活动中去。

4.2.4坚持选优培优

支持和鼓励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创新、范式创新。引导和帮助学生立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现项目、培育项目、优化项目。对创新、创意和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可遴选进入更高层次的训练营,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培养。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和优秀创业团队,进行一对一导师指导和帮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实践孵化平台,同时在创新创业软环境上,如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及时帮助。

4.3贯通实践平台是培养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条件支撑

对高校现有创新创业资源、实践平台、孵化平台进行重组和优化,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布局,打通各领域屏障,实现各平台间有序无缝对接,构建集开放、共享、实效于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平台和运行机制。一是依托学校资源。整合集成零散的创新创业资源,建立大型的农业集成创新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生命科学中心、新创企业模拟中心等,为学生提供综合化的实践平台。二是依托校外资源。联合企业、高校及政府共建综合性的教学实习基地、科研协作基地、农科教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为大学生提供观摩或岗位体验[16]。有条件的可参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创意策划等,为大学生创业实训提供有效载体。三是依托创业孵化器。政府、高校、社会财团及基金会等都建有扶植小微企业成长的创业孵化基地,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孵化器提供的资金、政策、信息、法务等优惠条件,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顺利完成孵化成长。

4.4塑造高尚品格是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动力源泉

“病从口入”“食在农业”,农业产品大多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产品如人品,质量即生命,没有良好品性的人是很难为人们提供绿色食品和健康服务的,也很难做好生态农业。因此,塑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尚品格对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尤为重要。一是要以文化人。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育人工作首位,把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为主线,不断增强学生报国兴农、科技强农的信心和决心。通过邀请袁隆平、牛根生等创新创业“牛人”献身说法,讲好中国农业创新创业故事,传承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家国情、名人事、奉献志感染学生、启迪学生、陶冶学生,不断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创业意愿和学农信心。二是要实践励人。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鼓励学生到农村去、到农业企业去,通过职业体验、项目调研、名企名人访谈等,亲身体察我国农业行业发展的现状。鼓励和支持学生到农业发达国家短期访学交流,或邀请世界农业名企名人讲学,追踪世界前沿农业,拓展知识视野,在相互比较借鉴、相互交流碰撞和亲历实践中增强责任、激发灵感、找准差距、有的放矢。三是要活动育人。立足生态循环农业,鼓励和支持学生跨专业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办创新创业论坛、沙龙、系列报告等日常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创意、参与竞争中不断增强创业自信,培育企业家精神。

4.5浓郁创业氛围是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环境很重要。浓郁的创业环境必将孕育大批创新创业者。一是要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舆论宣传圈。鼓励创业,包容失败,创建积极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宣传创新创业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发挥成功创业者的榜样引领作用,增强创新创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自信心;探索名企名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创办创新创业人才试验班,让每名试验班的学生都成为一张名片,让每名学生都是一粒创业的种子,以点带面,星火燎原,不断扩大创新创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二是要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创业人才培养生态圈。改革教师聘用和晋升条件,不仅强调教师在自身研究领域的成就,还必须从事与学科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17];改革学生综合评价方式,把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新创企业、创新创业竞赛等纳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其成果应与优秀毕业论文等效。鼓励和支持非农科类学生进入生态循环农业圈创新创业。教师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学生实行弹性学业制,形成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和制度体系。三是要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创业人才成长学习圈。依托各高校的创新创业学院、新农村研究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等,利用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生态农业创新创业知识学习、研讨、辅导、虚拟仿真训练等于一体的平台,汇聚专家、企业、政府、学生,群策群力,群建群用,实现教育学习资源化、网络化、常态化和自主化。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8]。培养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服务“三农”和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因此,积极探索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路径和实现方法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张厚美.尊重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N].中国环境报,2018-01-24(03).

[2]李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9-06(05).

[3]朱秋莲.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4]朱旌.全球1亿多人面临严重粮食安全问题[N].经济日报,2017-04-11(09).

作者:周靓 田进 饶家辉 单位: 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