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思考

摘要:高校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是专业知识教育的拓展与强化,尤其是对于农业高校,如何提高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度,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与匠人精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农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为例,重点对课程思政目的、课程思政改革目标、课程思政重点实施手段等3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找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可行路径,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科学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农业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1“课程思政”的含义及目的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通过学习的讲话,更加明确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中心环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应只停留在思政课程教育的层次上,还必须贯穿于高校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农业高校应充分响应国家号召,培养新时代思想上成熟、政治上过硬、能力上卓越的农业科技人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2]。

2农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目标

农业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新时代知农、爱农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重任,在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由于传统农业给人的固有印象,导致农业院校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就业环节受重视度不高,教育环节存在问题是主要原因之一。就农业相关专业学生本身而言,在学校更多学习的是本领域专业知识,缺少将所学专业知识与人生理想和规划紧密结合,学习目标性不强,难以形成长久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没有从根本上被激发出来。因此,在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上往往对农业相关岗位热衷度不高,导致行业技术人才流失,宏观上不利于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在专业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可以说是做人的工作,那么高校的思政教育必须围绕学生开展细致的工作,学校和教师应在教学和生活中注重关照和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觉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畏困难的勇气,树立学习农业的信心和热情,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

3课程思政重点实施手段

3.1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需同向同行

高校思政课程承担着对全体在校大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但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有亟待改进之处,不能把思政课程单纯的看作是一系列基础理论课,应注重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各专业领域,充分发挥其生命力。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进力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以课堂专业教学为载体,在各门课中都要深入挖掘各自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程各自独有优势,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

3.2加快构建思政课程及教材体系

我国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这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独特性,为将课程思政这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深入推进,必须要有更加科学完备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5]。

3.3加强引领,以文育人

从学校管理层面上,课程思政的建设并不是要新增几门思想教育类的课程,也不是增加现有课程的学时、学分,而是科学设计实施的总体思路。创造课程思政的教学氛围,建设品牌课程起到引领作用,并提倡以文育人,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6]。从教师层面上,提出和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后,教师的课堂育人不再是个体行为,而是有组织的行为。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更明确,行为更规范。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教师的新要求是对专业课内容、方法的重新挖掘、梳理和认识,课程思政不是要教师把思政课的内容简单照搬到专业课程中去,不是专业课“思政化”,只有做到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才能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贯彻下去。

3.4科学运用,注重实效

课程思政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的自主性。因此,在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中,应探求“活”的思政,而不是刻板的思政。在实践手段上,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4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的一次重大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将有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也符合农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需求。农业院校实施“课程思政”需要明确办学目标、建立科学思政教学体系、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使“课程思政”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辞.农业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35(3):118-122.

[2]刘淑明,严菊芳,张丁玲,等.论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5):44-46.

[3]宋伟.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5):104-106.

[4]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5]李柳,王晓红.高校理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引入和研究:以电路分析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20):183-185.

[6]牛东红,汪桂玲,张宇峰,等.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50-51.

作者:邹安妮 李宇飞 胡军 单位:八一农垦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