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ISM与AHP绿色供应链循环农业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ISM与AHP绿色供应链循环农业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ISM与AHP绿色供应链循环农业论文

1ism模型的建立

1.1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

已有的研究表明,循环农业中的行为主体包括涉农企业、农户、政府和中介组织。但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循环农业的内核是产业链延伸与生产、消费的统一,因此应将消费者纳入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体中。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产生影响的是链内因素和链外因素的综合作用,链内行为主体包括涉农企业、农户、消费者,链外行为主体包括政府及中介组织,各行为主体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见表1。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中,内外因素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任何单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因素从而影响主体行为的选择,这种相互作用可以使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同时还受到反馈行为的纠正,这些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1.2ISM模型建立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ISM模型法利用图形这种直观的方式来描述和阐明问题,这对于理清思路、明确问题,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都极为有用。

1.2.1确定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

基于吴锴对参与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分析,并将消费者纳入其中,将表1中细分的17个因素,使用方格图分析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影响因的相互关系。,A表示方格图中行因素影响到列因素,∨表示方格图中列因素影响到行因素,X表示两因素相互影响。

1.2.2根据方格图建立可达矩阵

根据方格图建立邻接矩阵,利用Warshall算法得到可达矩阵M。Warshall算法是一种求二元关系传递闭包的高效算法,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设在n个元素的有限集上关系R的关系矩阵为M(即方格图的邻接矩阵的布尔矩阵),置新矩阵。

(2)置i=1。(3)对所有j,1≤j≤n,执行如果A[j,i]=1,则对每一k=1,2,…,n,置A[j,k]←A[j,k]∨A[i,k]。即当第j行第i列为1时,对第j行每个元素重新置值,取当前值与第i行的同列元素之和;否则对下一j值进行同样步骤。(4)i增1。(5)如果i≤n,则转到步骤(3),否则停止。可达矩阵表明了不同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在矩阵M中,如果2个因素之间有着直接或递推的关系,在矩阵相应位置上规定值为1,否则为0,且默认因素对其自身有影响。

1.2.3对可达矩阵进行划分

对可达矩阵进行级间划分,就是将影响程度不同的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这些因素之间有一个轻重先后的框架。其步骤如下:

(1)寻找最高级要素

受要素Si影响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可达集M(Si);影响Ri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Ri的先行集U(Si);如果M(Si)∩U(Si)=M(Si),则Si为第一级最高级要素。

(2)寻找其他各级要素

找出第一级最高级要素后,从可达矩阵中划去该级所有最高级因素所在的行和列;再从余下的可达矩阵中寻找第二级最高级因素;以此类推,可找出每一级所包含的最高级因素集。这样逐步分析就可以将不同的因素划分出层次。根据以上步骤,求出第一级最高级因素集L1={S18},在M中去掉18行和18列,依照上述方法寻找第二级最高级因素集,以此类推,得到各级最高因素集如下:L2={S5,S6,S7,S10};L3={S12};L4={S4};L5={S1,S2,S3,S11,S13,S14,S15,S8};L6={S16,S17};L7={S9}。

(3)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由按级顺序排列的可达矩阵去掉单位矩阵后,可清晰看出各因素的层次关系,以此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影响因素的ISM模型。

1.2.4结构模型分析

可直观了解到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这是一个具有多层递阶结构的复杂系统,影响因素主要分为3个层次: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深层原因。直接因素主要和企业有关,包括技术水平、资金支持和经济绩效。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行为的发生与发展主要根植于系统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动和干扰归根结底只有通过系统内因才能起作用,同时内因也有主次之分。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农业企业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它是管理系统内因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农业企业的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自主行为直接影响到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性质及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当外因转化为内因时,整条供应链才会将环境保护因素纳入系统化、一体化的管理过程中,企业在观念、资金及技术上是否有能力对环境压力(外因)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也是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的关键。因此,企业获得技术指导和经济支持将有助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此外,经济绩效是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原动力”,将环境压力通过供应链管理转化为企业的经济绩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这才真正符合了链上各主体的根本利益。间接因素关系到中介组织、农户和消费者3个主体的行为。农户和消费者对绿色市场的反馈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行为,这些反馈行为受到认知、市场价格、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农户、消费者和企业这三者之间关键的链接点就是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可以将分散的农户、农户与企业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有效链接起来,并在生产、销售等环节为各方提供服务,比如知识、信息的传播、技术指导、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资金服务、监督协调等。作为绿色供应链利益相关者中的重要一员,政府在建立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系统有效的制度环境、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绿色供应链上行为主体自利性行为的存在,如果缺乏外部的规制者,仅仅是通过市场竞争行为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会导致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中环境友好的原则与目标不能实现。此外,因为负外部性的存在,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也会导致行为主体之间产生信用危机、逆向选择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提供法制上的规范和保障。与此同时,政府也肩负着引导绿色消费的重任。

2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分析

间接因素涉及到中介组织、农户及消费者3个行为主体,他们之间行为的协调有助于绿色供应管理的实施。该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间接影响因素重要度进行排序,以利于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政策的提出。AHP方法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其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并按照一定规则量化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影响力。

3结论与启示

第一,基于绿色供应链的角度将消费者纳入循环农业行为主体,从农业企业、农户、中介组织、政府和消费者5个方面,分析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包含17个要素;采用ISM方法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和计算,得到了影响因素体系的ISM模型。该模型为7级递阶结构模型,包含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深层因素3个层次。直接因素主要和企业有关,间接因素关系到中介组织、农户和消费者3个行为主体,深层原因则来源于政府行为。第二,地方政府收入和政府人员的素质及决策能力作为深层的因素,其影响是基础的、深远的。有关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认为政府法规是制约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法规是企业开展环境管理最主要的压力;国家和地方法规是影响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重视绿色供应链的政策引导,制定强有力的、灵活的、以科学为依据的法律法规,在控制污染发生源、防止食品污染、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等方面建立行为规范,并完善相应的有效监管体系。此外,政府还应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铺平道路,为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友好的制度环境,从而有效地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第三,通过AHP法的求解,确定出中介组织在其与消费者、农户三者关系中的重要性,在间接影响因素中,其影响权重为0.7306。而与中介组织相关的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中介组织的制度支持,指标组合权重为0.4059,排在首位,这点也说明了制度对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影响因素的作用层次和相互关系的分析结论,将有利于绿色供应链的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同时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范瑾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