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循环农业的实践与发展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我国第一个由省份提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标志着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有序良性发展阶段。张掖市抓住这一大好发展循环农业的机遇,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依托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形成了“制种玉米种植-农作物秸秆-生态养殖-屠宰加工(乳制品生产)-粪污物制沼气-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还田”的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2张掖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
目前张掖市比较成功的循环农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玉米制种-养牛-粪尿还田模式
张掖市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制定了张掖玉米种子质量地方标准。成功注册了“张掖玉米种子”农作物种子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张掖市有玉米种子企业59家,总资产达37.4亿元,2014年本市落实玉米制种7.2万hm2,占全省玉米制种面积(9.7万hm2)的70.7%,占全国制种面积25.5万hm2的27%;产种量4.4亿kg,产值22亿元,占全国玉米制种总产量13.6亿kg的32.4%。张掖市农民人均玉米制种纯收入达1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产生秸秆5.28亿kg、玉米芯1.01亿kg。在5.28亿kg秸秆资源中,循环利用率为89.2%,循环利用量为4.71亿kg,按照一头肉牛一个育肥季饲用玉米秸秆量1170kg计,可为40.25万头肉牛提供秸秆方面的饲料,占目前张掖市牛饲养量(56.80头)的70.86%。可产生牛粪尿14.67亿kg,以每亩施用1000kg有机肥料计,可为10万hm2耕地提供有机肥源,占张掖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9.13%,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2.12亿kg。为耕地提供氮、磷、钾的总量为0.124亿kg,占当年化肥总用量1.005亿kg(折纯量)的12.33%;提供氮、磷、钾的量分别为0.066亿kg、0.036亿kg、0.022亿kg。
2.2“玉米制种-玉米芯生产糠醛-糠醛渣还田”改良盐碱地模式
2014年张掖市生产玉米种籽4.4亿kg,可产生玉米芯5.28亿kg。目前有糠醛生产企业4家,年生产糠醛500万kg,产值3500万元。需原料玉米芯约5000万kg,占玉米芯总量的9.46%,玉米芯销售收入2500万元,平均每公顷制种田增加收入363.15元。产生糠醛渣450万kg,糠醛渣可用作肥料或盐碱地土壤改良剂,以每公顷施用1500kg糠醛渣计,可施用0.3万hm2。可为每公顷盐碱地归还有机质600kg,归还氮、磷、钾的量分别为51kg、42kg、28.5kg。
2.3“玉米制种-养牛-沼气-沼渣沼液”还田模式
至目前张掖市累计建成户用沼气6.9万户、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8个、大中型沼气项目10个。6.9万户用沼气,年节约原煤1.03亿kg,需消耗牛粪8.83亿kg;8个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年节约原煤48万kg,可供320户农村居民用气,需消耗牛粪409万kg;10个大中型沼气项目,可供3000户居民燃料之用,年节约原煤450万kg;年需牛粪6000万kg。以上3种形式可供7.9万户农村居民用气需求,可节约原煤1.08亿kg,需消耗牛粪9.47亿kg。同时产生约10亿kg的沼渣沼液,以每公顷施用15t沼渣沼液计,可为6.3万hm2农田供优质的有机肥源。为每公顷耕地提供6t有机质,提供1.5t的腐殖酸,提供氮、磷、钾的量分别为114kg、58.5kg、93kg。
2.4基质-食用菌-菌渣还田模式
食用菌产业正在快速成长为张掖市新兴优势产业,已建成食用菌菇棚4227座,工厂化生产基地4个,年产草腐菌1.4万t、木腐菌2000万袋,年产值达1.5亿元。栽培种类有双孢菇、茶树菇等10多个。在食用菌生产中,使用麦草、牛粪、玉米芯作为培养基质,以每平方米用麦草原料10kg、牛粪原料10kg计,需麦草1480万kg、牛粪1480万kg;生产木腐菌2000万袋,以每袋0.35kg计,需麦草原料200万kg、玉米芯原料150万kg、牛粪350万kg。食用菌生产中合计使用麦草原料1680万kg、玉米芯原料150万kg、牛粪1830万kg。产生菌渣2562万kg,以每公顷地还田1500kg计,可还田1.7万hm2。
2.5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模式
张掖市现有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28家,2014年农膜使用量为18925t,其中地膜11762t,棚膜7163t。地膜覆盖种植16.8万hm2,占播种面积的67.6%。废旧农膜回收量利用量为8821t、棚膜回收量为7091t,回收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75%和99%。回收的废旧农膜加工成塑料粒子,再用塑料粒子加工成滴灌带、给排水检查井盖、建筑材料、塑料桶等,达到了废旧农膜循环利用的目的。
2.6尾菜回收利用模式
2014年张掖市蔬菜种植面积为4.1万hm2,产生尾菜量约为85万t,处理尾菜66万t,循环利用率达78%。目前张掖市尾菜处理利用方式以饲喂牲畜、翻压还田、高温堆沤肥、半堆半沤池、沤肥袋尾菜处理为主。通过处理达到了养畜、肥田的目标。
2.7“有年”模式
“有年”模式为甘肃省主推的示范模式,张掖市有年金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个法人企业,总资产6.5亿元,净资产5.3亿元。现已建成6000t雪花全粉、6000t颗粒全粉、1万t精淀粉、3000t酒精、5000t浓缩果汁、1500t休闲小食品等6条生产线。循环模式为:马铃薯种植-马铃薯“三粉”生产-废弃物(边角料、皮渣、残次水果)生产酒清-二次废物弃物(废水、粪便、秸秆)生产沼气-沼气燃烧锅炉、发电-沼渣沼液还田(所产生的酒糟用于畜禽养殖、鱼池养鱼-鱼池肥水浇灌园林)。实现了节能减排、吃干榨净和零排放。循环生产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年节约燃煤2万多t、节约用水50多万m3、节约用电950万kwh。利用沼气发电2000万kwh,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达到了农产品加工、能源生产、肥料生产、环境治理和生态农业的多重发展目标。
3张掖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张掖市循环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一些良好的循环模式,还有一些模式正在总结规范当中,但是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规划滞后、措施不细不实、投入不足,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的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抓好落实。
3.1贯彻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制定循环农业发展措施
以规范、引导、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为目的,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甘肃省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国家和省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张掖市循环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把循环农业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
3.2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绩效考核
市上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张掖市循环农业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各县(区)都建立相应组织,设立办事机构,健全管理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市上把循环农业建设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3.3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把循环农业建设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列出专项资金支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循环农业建设,形成“政府扶持,农户自筹,社会参与”的循环农业投资机制。
3.4建立示范园区,搞好辐射带动
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企业,按照循环农业的建设要求,县区至少建立一个示范园区,确定示范户,确定适宜的循环农业模式,率先在示范园区推广应用各项先进适用技术,从而树立样板,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循环农业发展。
3.5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素质
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将农民培训列入循环农业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围绕循环农业工作,做好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户科技素质,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赵怀勇 李宏斌 杨毅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