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现代文学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1我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1.1现代文学教学方式生硬
当前现代文学的教学方式仍以老师传授、学生听为主,老师生硬和晦涩难懂的言辞严重影响现代文学教学质量。我国高校现代文学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避免炫耀深厚的文学功底,应该用朴实易懂的讲述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文学作品之中,对于一个刚刚进入高校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是有限的,所以老师需要给予很好的引导。另外就是有的高校现代文学老师没有全面、深刻领会到现代教学的实质,过多强调“认识论”,忽略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说教,淡化了现代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说教式的授课使得课程变得没有生气,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长此以往,学生对现代文学的热情自然会降低。
1.2学生缺乏对现代文学的兴趣
当前社会十分浮躁,学生急功近利。高校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大多以就业为导向,其判断一个专业好坏并不是处于自己爱好,而是为了毕业后谋取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市场对中文学科专业的学生需求较少,中文学科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这样的学科就成为了冷门学科。即使是就读于中文学科的高校学生,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热衷于考取计算机、英语或者其他专业技能证书,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兴趣不大,在课余时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即使专业课程也是为了应付考试。
2我国现代文学教学对策
2.1提升学生处世能力
一、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首要因素。作为整体的文学有两个大的构成系统,一是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意,二是结构形式,这两部分共同组成文学。传统观点认为,“文以意为主”,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辞章是次要的。现代文学理论则过多地讨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在二者之间总是对抗多于统一。文学语言较之普通语言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迥然不同的差异。作为普通语言的强化,文学语言超越了生活,进入文学实质,成为文学难以割舍的一部分。正因为这样,我们在接触到文学语言的时候,就进入了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从字里行间里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心理状态。因此,一部优秀的作品所要表达的感觉和情绪是融合在形式里的,二者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东西。人类的心理与语言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文学语言以文学的实质形式出现,表现的是人类的思想与情感,从语言中人们看到文学所要表达的内容。人类的思想因语言的丰富、细腻而不断地改进、优化,而优化的思想又对语言有了更多的、自觉的创造与追求,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现实生活不断地衍生出新的词汇,新的词汇反过来影响生活。中国的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也是这样,从西学东渐后出现的翻译词汇和新造词汇,到学者、政治家对白话文的尝试,接着是“五四”时期对白话文的提倡,到后来白话文的最终定型成为文学主流,文学的发展与语言的进步密不可分。从明朝末期起,西学传入中国,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并没有受到重视与关注。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西方书籍的翻译在中国也兴盛起来,各种翻译词汇的涌入使中国人民接触到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在人们的思想上也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变法思潮首先在政治领域引领了语言的变革,学界开始初试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白话、文言二者并行的语言观出现在晚清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得到大规模的提倡,最明显的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
分歧、争论、交锋,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学界同人们关注,变与不变同样关系到民族身份的焦虑。晚清时期的“言文合一”为五四“文学革命”提供了基础,新文体的大量输入,新词语的大量使用,对晚清时期白话文做了弥补。五四时期文学观念的变革才是晚清时期所没有的。晚清时期的白话文仅仅是作为启蒙大众的工具,五四时期确立了“白话文为正统”的观念,白话文名正言顺地取代了文言文,鲁迅、胡适、钱玄同、钱钟书等人对白话文成为现代文学最主要的书写文字功不可没。进入当代,我国开展了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的活动,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的运用有不同程度的规范。此后的韩少功、于坚、贾平凹等人共同继承开拓了中国当代文学语言本体论。
二、文学语言的艺术特性
如果把文学作品比做是一幅生动的图画,是人们审美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那么文学语言就是画笔,是传达审美意识形态的手段。为了满足文学审美的需要,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就占据了突出的地位。文学语言指向的是自己自身的内在,它可以天马行空任由作者想象发挥,不需要与生活现实相符,可以传达出作者的感情、感受就可以了。可以说文学语言的审美艺术性把它区别于生活语言、科学语言,这也是文学语言最显著的特征。
(一)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与科学语言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科学著作的主要手段是判断推理和逻辑论证,其特点是高度的思辨性。这一特点就决定了科学语言的抽象性。而文学语言的主要手段是形象的描绘,其特点是感性、具体。因而文学语言要能够绘声绘色、逼真描绘现实生活,要能使读者在读到作品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情绪。其次,科学语言的特点是逻辑性,是把客观世界当做理性的实体来看待。因此,科学语言具有严密、严谨的特点。而文学则不同,每个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文学所要传达的信息因读者的理解而有差异,这就是文学语言所发挥的作用。它给读者带来的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方面的体验。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总特征。
一、现代文学的创新
与古代诗歌相对应的是现代文学,大致是从“”开始产生,并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得到广泛的推崇。虽然在形式上,现代文学在很多角度都延续了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类型结构,然而纠其本体来看,现代文学与古代诗歌是大不相同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中,现代文学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更多的时代特征,如小说、新诗杂文、散文诗歌,新的文学题材不断产生,并加强了抒情、议论、描写、叙事等多种方式的完善,在叙述手段方面也是更加多种多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大量普及,并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工具迅速产生,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的现代文学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我国的现代文学正在以一定的发展速度向世界范围内融合,通过体现现代思想的白话文和科学民主思想的带动和支持,现代文学正在积极地“走出去”,向更广阔的舞台发展。纵观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其风格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国外的先进文化传播,如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也都为我国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经验奠定了基础。现代文学作品已经从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分析角度体现出了独特的文化传承内涵,在作品的情感坐标和价值取向上都让广大读者产生了共鸣,一些现代文学作品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发表途径来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谓我国的现代文学的地位和影响是多么的不可估量。
二、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
(一)古诗的思想发祥性代表
古诗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能代表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无论人们追求的或憎恶的是什么,总是可以通过某篇章或某一类型的诗歌得到恰当的体现,如《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在诗歌中的绝大多数篇章都是记录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人的审美欣赏,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经典语句,无一不显示出作者所处社会的和平与美好。而《离骚》诗中却形象阐释了作者对小人的厌恶,对社会恶劣环境的不满,比如在看到秋天花落之时会让人情不自禁联想到生命的脆弱。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里秋深,屋外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当时杜甫已经处于晚年,报国无门的那种悲凉的心境通过诗中进行流露彰显,表现除了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通过他的诗,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深思,吸引人们探究杜甫的生活现状,也进一步现实出了古诗的思想发祥性,这一点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创作有很大的作用,当前有大量的人都将屈原、杜甫或其他的古代著名诗人作为论点进行分析,融入现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让人们领悟到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及其发祥地。现代文学作品的很多境界都是从古代诗歌中的诗境和思想中吸收进来的,由于古代诗歌层次鲜明、内容大方,且作者在写作时大多善于结合自身的处境和经历,能将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让现代学者不断领悟不断当时的思想和文化发源,也为历史文化的传播和现代化推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写作方法的运用
在古代诗歌的写作中,十分注重虚实结合,无论是对人或事物形象的刻画还是对情感的表达,都是本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原则,给人以无限遐想,且这种写作方式融入了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如拟人、排比、形象比较等,有时还会采用留白的方式让读者自行理解,这些写作方式都沿用到了现代的文学作品当中。古代诗人注重寓情于景,经常是在欣赏到优美的景象或饮酒之后有感而发,如“诗仙”李白,他一生创作990多首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酒后所作,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辞采高华,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自由奔放,不受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尽情抒发自己的内心,灵活采用乐府诗和古风体的形式创作了大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如我们熟知的《将进酒》,李白借酒消愁,并通过诗歌发泄出了自己的愤懑不平,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和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显示出了他奇特的想象力,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人间的事物、天上的星辰自由发挥并淋漓尽致地运用到了诗歌中,形象鲜明,引人深思。不仅如此,我国古代大量的诗歌创作者都注重写作方法的运用,不同的诗人有着自身独特的写作特点,但是大体都是采用特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等,为诗句本身赋予了形象化的表达,让诗歌渗透到生活中,让大自然为之敞开怀抱。古代诗歌大多强调对仗工整,而现代诗歌也是在这一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线索并立,让议论文的写作更加注重起承转合,通过古代诗歌想象力的指导为现代文学作品增添了新的韵味,也为现代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打开了大门。
一、徐訏被认为是“小说、新诗、散文、戏剧,样样都来,也样样都精”
的全才作家。正因样样都精,徐訏才可以在各种文体之间自由穿梭,创作出令读者叹为观止的文体互渗作品。徐訏的作品,总是在有意无意间,露出那么点文体互渗的味道。徐訏的一些小说,虽被编在小说集里,但读来却不大像小说,如其《时与光》、《星期日》、《字纸篓的故事》、《黄昏》等,大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果严格按照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环境)来考察,这些作品是不能称之为小说的,而更像独语散文。反过来,徐訏的有些散文,我们又完全可以当作小说来读。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徐訏文集》(第12卷)(该卷是散文集,主要收录了徐訏不同时期的散文)中,收录了一篇《英伦的雾》。这篇散文写“我”与妻子为了声援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参加了伦敦的一次义演。在义演上,妻子结识了一位西班牙青年,并堕入情网。妻子觉得对不住“我”而内疚痛苦。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我”极为大度,果断地与妻子离婚,成全了妻子和那位西班牙青年。后来,西班牙青年在反法西斯战斗中牺牲,妻子满怀伤感地回到伦敦,恰好遇上“我”正与一名英国女青年举行婚礼。为了不影响丈夫,妻子决定回国照料孩子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全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丰满,完全符合小说文体的特征。其类似的作品还有《马来亚的天气》、《打赌》等。徐訏的有些戏剧也不完全是戏剧。他的戏剧创作,“不是从现实,而是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人生,从纯美学的角度表现人生,而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剧作家的主体意识极强。这些表明,徐訏剧作是诗,是‘诗化之剧’”,如其《多余的一夜》、《雪夜闲话》、《独游》等。他还有些戏剧又可当作小说来读,如《月亮》。剧中三个男人李勋位、张盛藻、李闻天都喜欢女主角月亮,李勋位想娶月亮做姨太太,张盛藻想邀月亮私奔,李闻天则把月亮当作自己的理想,追求纯洁的爱情。全剧就在一女三男的爱情角逐中展开,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性格有棱有角,颇像篇小说。相反,徐訏的有些小说又充满了戏剧味道。《阿刺伯海的女神》是在海轮甲板上上演的一场爱情故事。
全篇充满了男女主人公的对话,俨然一部独幕剧。其《风萧萧》在卧室、赌窟、舞场、夜总会、咖啡厅、餐馆等场景的置换中,演绎着一场爱情故事兼间谍战,又似一部多幕剧。而其《彼岸》,则是一部杂糅了散文、诗等多种文体元素的小说。该小说不注重情节的描写和人物刻画,全篇笼罩着一种强烈的哲理探索和生命追问。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小说,还不如说是一种杂糅了散文和哲理论文的新品种。读徐訏的小说,你总能感觉到因各种文体混杂而带来的魅力:小说中既有诗歌的语言与意象,散文的蕴藉与意境,戏剧的对话与布景,还有哲学的沉思;既有低俗文体向高雅文体的渗透,高雅文体向低俗文体的渗透,也有各种文体的混合互渗。以诗歌的诗情画意入小说,营造小说的诗意氛围,是徐訏小说文体渗透的一大特色。徐訏的小说具有浓厚的诗化特征。在整体审美趣味上,他追求的是一种纯美和谐的诗化境界。一个意象的裁剪,一幅意境的营造,一种色彩的选择,在徐訏小说中都颇具匠心。他要以他写诗的笔来写小说,以他诗人的气质来浸染小说。他的小说故事,都是在诗意的背景设置中展开的:《鬼恋》在一个“天空上有较好的月亮,稀疏的星星,还有幽幽的西流的天河”的静谧月夜发生奇遇;《阿刺伯海的女神》故事发生在“天色发白,海色发蓝,那金黄的阳光掀起了闪耀的金波,像绣金的路毡一样,从天边直到船边”的神秘的大海上;《荒谬的英法海峡》的背景则是“天上有零乱的云彩,太阳发着黄色,天空里飞翔着海鸟,海上点点的金波,翻成一条灿烂的大道……天象征着博爱,云象征着诗,太阳象征着热情”。月亮、星星、太阳、云、海水、海鸟等这些古老而永恒的意象,共同营造出一幅幅优美而静谧的意境,再配上各色颜色,俨然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真正有一种诗歌才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从而使小说获得了诗歌才有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应。由此可见,在小说文体中渗入诗歌元素,将诗歌的思想因素、文化因素、美感因素、音乐元素输入小说中,不但扩大了小说的张力和艺术感染力,还能带给读者一种迥异于小说的审美感受。
二、徐訏小说文体渗透的另一特色
是小说中戏剧性因素的介入,即将戏剧文体中的矛盾冲突、对话、独白、场景等因素引入小说中,使得小说呈现出戏剧化倾向。《阿刺伯海的女神》中,单一的场景,单纯集中的情节安排,清晰紧凑的时间设置,恰如搬演了一出独幕剧。其作品中,神秘莫测的人物和超然诗意的对白,再加上跌宕回环的情绪之流,这些戏剧性因素更是不容忽视;而这一切,又都糅合在爱与死的剧烈冲突之中。对话、独白、戏剧矛盾的加入,使得小说更有戏味,更好看。场景的不断转换,改变了小说固有的封闭性,使小说更灵活更自由。此外,将散文的文体质素渗入小说中,也是徐訏小说文体渗透的一大特色。其小说《时与光》由主人公“我”的回忆与自白构成。这是一个彻底弃置生命的孤独灵魂向上帝的忏悔,一个刚把痛苦的肉体遗留于尘世,而在虚空中飘荡的灵魂向神的倾诉,一个虚掷于“时与光”中的偶然生命的诉说。其小说《星期日》写一个待字闺中的未婚女青年,星期日早晨醒来,无事可做,由此展开由眼前到过去乃至未来的胡思乱想。在徐訏看来,小说也可以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小说可以像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散文质素的加入,使其小说打破了原有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的限制和束缚,从而获得了散文文体才有的形散而神不散的韵味。徐訏的小说完全打破了各文体的界限,呈现出一种各体兼备、混融交杂的状态。徐訏以他出色的文体渗透能力和跨文体创作能力而赢得了赞誉。
“徐訏对多种艺术门类均有涉猎,并均有建树,各种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融,大大丰富了徐訏的创作素养和艺术表现力。”这是对徐訏勇于打破陈规,努力进行文体创新和实验的最好的赞誉。徐訏是个出色的文体渗透专家和文体革新专家。他一生都在进行着文体实践与创新。他的小说中渗透进了诗歌、散文、戏剧、哲理论文、游记、新闻、电影、绘画等各种艺术的质素;不仅如此,他还把眼光投向异域,从异域寻找文体因子,从西方哥特小说中寻找文体质素,以充实中国传统的聊斋小说。在一种文体中进行如此多的文体渗透与实验,这在现代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徐訏小说打破了各种文体之间的壁垒,扩大了文体的张力,真正实现了不同文体之间的互渗互融,互利互惠。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訏小说的文体渗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意义重大。其成功的文体渗透经验告诉我们,对文体互渗现象,我们应该用一种开放包容的积极心态,客观辩证地看待它:一方面,我们要反对那种一味地追赶时作潮流,或为了求新求异,无视文学独立的审美地位和角色,而把文学创作蜕变为肤浅的文类拼接和文体杂糅的不良倾向;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因固守文体的独立性,而拒绝文体渗透和被渗透,尤其是在表达媒介日益丰富,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凡是那些有助于情感表达,有助于文学生命力张扬的文体渗透现象,我们都是要提倡和鼓励的。
作者:余礼凤 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父亲在场,父爱缺失
在家族制度中,父亲的权威是不容置疑、不能反抗的、必须顺从的,否则就是违背了伦理,就是不孝。父亲强调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是不是就完全可以证明父爱的缺失呢?答案是否定的。父亲的权威在爱的角度上考察,其实是不可或缺的。依据迪克•戴依的理论,权威因为父母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专制型和关系型。专制型的权威是控制、支配和操纵孩子,孩子没有任何自由意志,成为家长的傀儡;关系型的权威是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让孩子明白规矩的约束,进行指导,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很明显,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父亲的权威是专制型的,一味地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规矩做。“规矩若不是建立在良好的关系上,就会导致反抗”。父亲的专制型权威导致父爱缺失的文本数不胜数,下文以典型文本作分析。虎妞和小福子是老舍《骆驼祥子》中的两个女性形象。虎妞替父亲管理车行有条不紊,各色人等的车夫都被管得服服帖帖,休想占她的便宜。首先,生活的环境和父亲刘四的言传身教,使她养成了不可移易的市侩习气。虽然虎妞喜欢祥子的勤劳、诚实和健壮的身躯,但其中夹杂了太多情欲。她不懂得尊重祥子,视其为自己的猎物,而祥子和她在生活等观念上完全不同,这些原因都为她婚姻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她想获得自己理想的生活而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对祥子的骗婚,虽然卑鄙,却又有几分令人同情。虎妞被父亲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使用,得不到丝毫父爱。她的父亲只是在虎妞顺从、达到自己要求时,才接纳她。描写刘四想到虎妞要结婚时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老头子把这点事存在心里,就更觉得凄凉难过。想想看吧,本来就没有儿子,不能火火炽炽地凑起个家庭来;姑娘再跟人一走!自己一辈子算是白费了心机。”由此可见,刘四对女儿更多的是利用。虎妞在父亲那里没有得到过关爱,而婚姻没有带给她真正的幸福,反倒加速了她的死亡,最后因难产而死。小福子的父亲二强子虽然和刘四不一样,处于贫民市民阶层,但是对于小福子的父爱,在文本中也是无从体现的。生活艰难,二强子把小福子卖给军官;小福子回来,又逼着她出卖肉体养活他和家人,最终小福子自缢身亡。这可以解读为对社会的最后的抗议,也可以解读为对父亲的无声的反抗。
二强子虽然也在喝醉酒郁闷的时候打两个儿子,但在清醒、内疚时,还怀有一点内疚之情,会买一些吃的补偿儿子,但是他把小福子当成私有财产。他给儿子的父爱是缺失的,给小福子的父爱更是缺失的。二强子作为父亲虽然在场,父爱呈现出了严重缺失的状态。自觉努力地步着鲁迅后尘的张天翼,运用讽刺的艺术手法继承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高尔基在《谈谈小市民风气》中指出:“小市民的心灵特点之一就是奴性十足,对权威顶礼膜拜。”写于一九三四年的《包氏父子》提供了这样的父子形象。善良的、处于社会底层的老包,在家中没有自觉地使用父权制的权力,在外也没有像阿Q一样向更弱者发泄,但是也没有对现状做任何反抗。生活的一切希望寄托在上洋学堂的儿子包国维身上。他对儿子包国维倾注了所有的爱。那么,包国维是什么样的呢?在家从来就没有给过好脸色,开门总是用脚踢开,对自己的父亲说话永远是连喊带叫,没有丝毫尊重。但是在郭纯那里,他是奴性十足的可怜可悲的奴才形象。出现这样的反差,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有父亲方面的原因。因为在文中讨论的论题是父爱的缺失,所以原因中的父爱是要讨论的重点,但不意味着这是唯一的原因。老包没有如《家》中高老太爷那样对家庭成员实行专制,没有家长制的影子,对小包百依百顺。他为有这样上洋学堂的儿子而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他在内心是全面、无条件地接纳小包。他对小包通过具体的事件倾注了关爱和时间,他也在别人面前夸赞自己的儿子,虽然有着浓重的虚荣心的缘故。在父亲的如此呵护下,小包对父亲却没有丝毫尊重可言。小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是与他的父亲有着重要关系的。老包对于孩子的爱没有任何的约束力,孩子的成长没有呈现出理想的状态,恰恰是缺失父爱中权威原则造成的。
父爱中的权威原则能对孩子持守长久的道德秉性,辨别是非起着决定性意义的作用。可见,权威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判断力。从《包氏父子》这篇短篇小说中可以看出,虽然父爱有所呈现,但是小包的性格特点还是更多地凸显了父爱的缺失。父亲在场,但父爱缺失的状况,不只在张爱玲的诸多小说中是普遍的存在,在其散文《私语》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她的父亲是个典型的封建遗少,吸鸦片、养姨太太,用封建家长制的专制和冷酷对待孩子,对孩子的爱一开始也是极少的。在一次受到挑唆后,对张爱玲疯狂地大打出手,给孩子的童年带来梦魇般的记忆。张爱玲的出逃,是对自己父亲的彻底的绝望和无声的还击。父亲的残忍让张爱玲没有父爱可言。张爱玲的爱的缺失虽然不只是父爱,但是在出逃以后,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对于父亲,她都很少正面提起。父爱的缺失性体验,使张爱玲的作品中,传统文化意义的高大有权威的父亲形象被肢解、被颠覆。在文本中,父爱亦是缺失的。曾被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高度评价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⑧”的《金锁记》,曹七巧的残疾丈夫作为长安、长白的父亲有着短暂在场,但是对于孩子的爱却是文本中没有出现的。父亲在场,但是父爱缺失对于长安、长白的性格及人生有着深刻的内在的影响。父亲本是男孩的典范,是男孩的模仿对象,但是没有父爱的存在,就造成了文本中孩子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
二、结语
在上述例子中,在中国现代文学出现的父亲缺席或者父亲存在但父爱的不完整都导致了文学作品中父爱的毋庸置疑的缺失。父亲存在,但大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父亲这一角色应该肩负起的责任,即使有一部分父亲有意识地付出了一定程度的父爱,但与接纳、赞赏、关爱、时间、责任、权威原则仍有一定的差距,对于父爱这一概念而言,仍然体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
作者:苏慧 单位:聊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