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文学中英雄人物的抗争精神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文学中英雄人物的抗争精神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文学中英雄人物的抗争精神

摘要:中国文学进入现代文学阶段,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都有很大的发展,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优秀的英雄人物形象,从20世纪20年代反抗封建桎梏的英雄人物,到30年代勇于参加社会革命,融入集体的英雄人物,再到40年代投身民族大义的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们经历了从个人走向集体,从家庭走向社会、走向民族的过程,逐渐得到了认同,悲剧性色彩逐渐减弱。这些英雄人物敢于向罪恶的旧社会挑战,反抗封建桎梏,具有为了国家、社会和民族舍生忘死的抗争精神。

关键词:现代文学;英雄人物;社会革命;民族大义;抗争精神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英雄人物形象。如鲁迅笔下的狂人、夏瑜、过客等敢于反抗封建传统桎梏的英雄人物形象;如高觉慧、杜大心、三小姐、梅行素等义无反顾走上革命道路的英雄人物形象;再如钱默吟、水生嫂等大义凛然投身革命的英雄人物形象。这些英雄人物形象不同于西方文学中如古希腊神话英雄阿喀琉斯的神性色彩,而是与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紧密相连。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是时代转折时期,新旧思想相互撞击,英雄人物多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反叛传统,张扬个性,企图启蒙民众,尽管压在他们面前的是黑暗的军阀统治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以及愚昧的民众,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将拯救黎民苍生视为己任,勇敢地去对抗整个社会。第二个十年中,共产党积极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和革命文学,随着政治革命意识的广泛传播,英雄人物开始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革命者转变,由个人融入到集体、社会革命中;第三个十年随着抗战的爆发,强烈的爱国主义使英雄人物们跨越了阶级和身份,建立了统一的抗日战线,投身民族大义之中,这些英雄人物既有知识分子,也有农民,得到了国家和民众的支持和敬仰。因此,现代文学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具有为国家、社会、民族勇于抗争精神

一、反抗封建桎梏的英雄人物

五四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西方的新思潮、新思想广泛涌入我国,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封建社会的弊端和封建制度对人的戕害,开始致力于对封建桎梏的反抗和批判,此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反抗封建桎梏的作品,如鲁迅的《药》《狂人日记》《过客》、郭沫若的《女神》等,同时也塑造了许多勇于反抗封建桎梏的英雄人物形象。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其尖锐的反封建斗士,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致力于对封建桎梏的批判,其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狂人这一形象,既是病态的,又是清醒的。从日记中来看,他确实是精神错乱的,早上出门时,觉得赵贵翁的眼色很怪,似乎是害怕,又似乎想害他。路上有七八个人在交谈,便觉得是在议论他。但是,狂人又是一个清醒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英雄人物,文章的第三部分狂人意识到封建礼教和仁义道德的吃人:“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a狂人是个敢于反抗封建文化的英雄。在第四部分大哥请了一位大夫何先生,名义上是为狂人看病,实际上是为了看看他肥瘠的刽子手,狂人识破了他的阴谋,毫不畏惧地大笑起来,这大笑里有的是勇气和正义。狂人不仅敢于反抗,而且敢于揭示吃人者的罪恶,耐心地劝吃人者觉醒,规劝他们一同反抗罪恶的封建社会,如第八部分狂人问那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吃人的事,对么?”“从来如此,便对么?”如第十部分对大哥的规劝:“吃人的人,什么都可以做得出来,今天吃掉自己,明天便会吃掉大哥,最后大家也会被吃掉,只要人人都能改掉吃人的恶习,才变成了真正的人。”再如他对陈老五等人的发自肺腑的规劝:“将来的世界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的。”但是他得到的是年轻人的不耐烦、大哥的愤怒和陈老五等人的冷笑,没有人理解他的用心良苦。狂人看清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敢于揭示社会的黑暗,直截了当地抨击整整一个吃人的封建历史,劝大哥觉醒,想要唤醒愚昧的民众,却无能为力,尽管如此,狂人还是在文章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表现了他对社会的关怀以及企图解救民众的反抗精神。鲁迅的《药》同样是一篇反封建主义的力作,作品中的夏瑜,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英雄,致力于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因为亲叔叔报官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仍然坚持宣传革命,试图启蒙愚昧的民众,他规劝牢头:“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而牢头只是一心想要搜刮他身上的钱财,搜刮无果便给了他两个嘴巴,但他毫不畏惧,反而认为牢头可怜。夏瑜是个具有先进思想,仇视传统文化的启蒙英雄,但是他不但没有唤醒愚昧的民众,反被他们视为疯子,他的所作所为也被当成谈资和笑料,而且在他死后,又被当作人血馒头吃进肚里。钱锺书曾说:“真正令人恐怖的,不仅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命被杀害,而在于即使牺牲了生命,其价值也得不到社会的体认,只成为闲人们饭后的谈资,甚至连自己的母亲也不能理解,连自己流淌的鲜血也要被无知的民众利用。”夏瑜是个悲剧的人物,也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一心推翻封建统治,唤醒愚昧的民众,即使面对殴打、死亡也毫不畏惧,具有高尚的抗争精神。再者,鲁迅也一直关注女性的生存和精神问题,他的作品中也出现了对女性形象和命运的书写,如《伤逝》中的子君、《离婚》中的爱姑、《祝福》中的祥林嫂。子君是一位敢于反抗封建传统婚姻制度、勇于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新女性,也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一位女英雄。子君和涓生初识的半年,她常常到涓生的住所,听他谈论男女平等,谈推翻封建专制,谈外国文学……子君是在封建专制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没有完全摆脱旧思想的束缚,在看到雪莱的半身像时会害羞地低下头,但是她很欣赏涓生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两人也常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涓生的影响下,子君终于说出了那句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面对涓生的真诚求爱,子君很勇敢地回应,并从当时居住的叔叔家搬出来与涓生同居,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是一件偌大、引起人们注意和议论的事情,正是因为少见,才更加显示出子君的勇敢和抗争精神。子君来找涓生交流思想时,女人们总是从自家的窗子里偷看,这时子君便会目不斜视地从她们的目光中骄傲地走过去,二人走在路上,涓生总是感到有各种异样的目光在注视着他们,感到浑身不自在,但子君却很镇静,这或许是一种无声的反抗。面对爱情,子君勇敢地回应,昔日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甘愿住拥挤的小屋,做无聊的家务;面对旧家庭,子君坚决地反抗,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叔叔、父亲等人决裂;面对社会的嘲笑和议论,子君无声、镇静地反抗。尽管最后子君和涓生的爱情产生了裂痕,她又重新回到了旧家庭中,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子君身上,拥有着女性勇敢、坚定的一面,她称得上是一位女性英雄。此外,鲁迅的《过客》中的过客、田汉的《获虎之夜》中的莲姑、郭沫若历史剧合集《三个叛逆的女性》中的卓文君、王昭君、聂嫈,都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中所塑造出来的这一类反抗封建桎梏的英雄人物形象。他们敢于向封建制度发出挑战,强调个性解放,争取婚姻爱情自由,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他们将拯救黎民苍生视为己任,热切地追求人生的意义。但以个人的力量去对抗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文化,显得势单力薄,而且多数英雄人物们只有满腔的热血,空虚的幻想,并没有实际的措施,当时的多数民众也还处于愚昧之中,无法接受新的思想,所以这些斗志昂扬、积极向上的英雄们坠入了孤独、苦闷、忧郁的深渊。尽管如此,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正是这些英雄人物的努力反抗,勇于斗争,才掀开了中国反对封建桎梏的篇章,对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走上社会革命的英雄人物

大革命失败之后,我国革命陷入低潮期,许多进步的革命知识分子流落上海,和一些来自日本的留学青年积极倡导革命文学,如丁玲说:“我原来并不想当作家……所以根本不是什么‘为文艺而文艺’,也不是为当作家而出名,只是要一吐为快,为造反和革命”b,作家们沉痛的反思,并用文学的形式记录了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也塑造了许多积极走向社会革命的英雄人物形象,这一时期的英雄人物已经具有了群体的力量。巴金虽然不是左翼作家,但是很多革命青年表示受到了他的影响,有许多人是读了他的《家》才走上革命的道路的。《家》不仅是一部反抗封建专制、倡导青年勇于走出旧家庭的作品,它也号召青年走向革命的道路,将自己的命运和集体的、革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其中高觉慧便是作家塑造的从旧家庭中出走、投身社会革命的英雄人物。高公馆是个极度封建的大家庭,高觉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后来他学习了西方的新文化、新思想,认识到中国封建制度、家族礼教的弊端,他追求恋爱、婚姻自由,蔑视包办婚姻,他爱上了和自己身份地位不相称的婢女鸣凤,帮助二哥觉民逃婚。在走出旧家庭之前,他便开始参加社会活动,丘八去戏院闹事,还打伤了学生,学生们便自发去督军署请愿,高觉慧便是其中的一员;同学张惠如和黄存仁等人创办了进步刊物,介绍进步的思想,抨击旧制度和旧思想,高觉慧常常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文章被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阅读,进步的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而且也时常收到响应的回声,他已经热情地将社会革命的重担放在自己的肩头了。之后,觉慧在见证了鸣凤因抗婚跳湖自尽、李瑞珏因传统陋习惨死、梅表姐因包办婚姻而死之后,终于选择离开旧家庭,前往上海,毅然决然走上了社会革命的道路,投入到更广阔的革命天地。高觉慧在上海的生活境况在作品《春》中有了答案,他仍然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抨击家族礼教,向旧社会开炮,经常将一些关于社会变革的更先进的书籍寄给张惠如等人,而且在给妹妹淑英的信中鼓励她勇敢地出走,投入社会革命的浪潮中,高觉慧是个勇敢、热情、积极的青年革命英雄。在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也出现了女性英雄人物形象,如茅盾的《虹》中的梅行素,身姿温柔,眉目间却有着些许的英爽,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和表哥相互爱慕,但是父亲为了金钱将她许配给柳遇春,柳遇春是个保守、迂腐的男人,梅行素不甘于这样的婚姻,便逃出家庭,来到一所师范学院任教。在教书期间,受到惠师长的骚扰,不得已又前往上海,当时上海的革命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荼,在革命者梁刚夫、黄因明的影响下,梅行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阅读《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等马列主义的书籍,积极参加妇女协会的工作,并参加“五卅”运动,在街头游行示威,摇旗呐喊,大声地演讲,逐步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主义者,是一位社会革命英雄。此外,巴金的《灭亡》中的杜大心,丁玲的《田家冲》中的三小姐、《韦护》中的韦护,蒋光慈的《冲出云围的月亮》中的王曼英、《野祭》中的革命者陈季侠,都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所塑造出来的这一类走上社会革命的英雄人物形象。这一时期的英雄人物仍然勇于反抗封建传统文化和封建专制制度,不过此时他们已经克服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势单力薄,他们在出走旧家庭之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融入集体,投入社会革命,为了革命事业,勇于献出青春和生命,具有强烈的抗争精神。

三、投身民族大义的英雄人物

1937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全国被划分为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孤岛区等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的文学面貌也各不相同,艰难时世催生了各个区域的英雄叙事,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如《四世同堂》中的钱默吟,原是一位“闭门饮酒栽花,以苟安懒散为和平”的诗人,后来因为儿子钱仲石摔死了一车日本兵,钱先生被捕入狱,在狱中他遭遇了严刑拷打,全身血肉模糊。出狱之后,家破人亡,他对日本人充满了愤怒和憎恨,自此这位和善、干净的诗人开始穿着肮脏的白布裤褂、又破又脏的布鞋,拖着受伤的身体,在大街上秘密散发宣传抗日的诗歌。这些诗歌已不再是文采斐然,赏心悦目,它们甚至称不上是一首好诗,但足以鼓舞人心。遇到他熟悉的小崔、刘师傅等人,便鼓励他们逃出北平,去加入抗日的大组织中去。不仅如此,这位过去连一只蚂蚁都不肯伤害的诗人,开始劝人们杀敌,遇到拉车的便让他们把车一歪,摔死日本兵;遇到学生便让他们用刀子去刺日本兵的咽喉。钱老先生冒着再次被捕的风险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进行反抗工作,在民族大义面前,舍弃了士大夫的作风,成为一位杀身成仁的民族战士。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的形象,创作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强调文艺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解放区积极践行这一政策,作家们开始与农民进行对话,出现许多工农兵英雄形象。如孙犁《荷花淀》中的水生嫂等人,丈夫离家抗日后,她们便挑起了照顾家中老少的责任,在一次去看望丈夫的路途中,看到了丈夫作战的过程,便决心也要成立一支队伍,文章最后写她们都学会了射击,“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帮助子弟兵们作战。她们既是勤劳的家庭妇女,也是扛枪作战的女英雄,她们心中都充满了斗争的必胜信念,都内蕴着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此外,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中的黑老蔡、牛大水、杨小梅,老舍的《蜕》中的厉树人,刘白羽的《无敌三勇士》中的闫成福、“老油条”、赵小义,都是现代文学第三个十年中所塑造出来的这一类投身民族大义的英雄人物形象。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极大的政治影响,各个阶级、各种身份的英雄人物都投入到抗日战线中,出现了许多知识分子英雄形象,也有很多工农兵英雄,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实为壮举。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英雄人物,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风采和内涵,从第一个十年勇于反抗封建桎梏的夏瑜、狂人、过客,到第二个十年走向社会革命的高觉慧、梅行素、杜大心,再到第三个十年投身抗战事业的水生嫂、钱默吟,英雄人物的塑造经历了从个人走向集体,由家庭走向社会、国家的过程,政治性逐渐加强,英雄人物在走向群体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同,悲剧性色彩逐渐减弱。虽然他们所处的年代不同,性格各异,也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是他们在封建势力面前,都表现出大无畏的反抗精神,在黑暗中抗争、在艰难中前行,国家有难,他们冲锋陷阵,勇往直前,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民族的事业慷慨赴死,生死度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抗争精神令后人敬仰。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古大勇.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作家“英雄榜”问题研究[J].求索,2015(8).

[4]张文东,王东.中国现代文学革命叙事的“大众化倾向”[J].求索,2009(12).

[5]陈琳.解析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的塑造[J].北方文学,2017(3).

[6]杨新刚.新中国建立前老舍作品的英雄叙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7).

[7]卢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学兴盛原因再考察[J].中国党史研究,2020(3).

作者:魏丽丽 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