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经济新增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经济新增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经济新增探析

“百遍清游未拟还”。乡村旅游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贴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机会,成为近年来人们外出游玩的首选方式。尽管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构建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体系,但囿于发展模式、运营及管理方面的不足,乡村旅游产业并没有发挥其最大市场潜力。各地应基于自身特色并将其作为发展优势,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经济新增长极,在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

突出旅游主题,打造“红色文化+绿色产业”的创新模式。第十一届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于2021年10月26—29日在井冈山召开,意在全面展现红色旅游的发展成果,并探索新时代红色旅游发展的有益模式,持续推动红色旅游“出彩、出奇”。产品与服务的雷同,不仅将降低游客的满意度,也将直接拉低当地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加上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也使得乡村自然与人文生态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红色文化+绿色产业”的发展模式,不仅能为乡村旅游找到最佳视角,同时也推动了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河南省信阳市就是采用这一发展模式。朱堂乡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曾是红二十五军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曾召开过重要军事会议,同时朱堂乡拥有茶园面积近3333hm2(5万亩),是信阳毛尖、信阳红茶的产区之一。用红色文化优势资源为乡村旅游注入灵魂,用山水茶乡风景激发旅游潜力,并与乡村民宿有机结合,朱堂乡实现了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迅速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推进乡村旅游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深度融合,保障乡村旅游发展后劲十足。农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且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无论是技术革新、产业集聚,还是市场连接都存在明显不足,在全国范围都在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提升乡村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0月30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其他3个部门印发《贵州省推进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贵州省将打造50个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深加工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产品,提升当地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力。贵州省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均居全国第一,通过加强乡村自然风光、人文建筑的保护,深度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不仅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也为多样化服务和特色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机遇,进一步延长和拉大了区域产业链,为当地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发展有生产、有生活、有生气、有生意的乡村全域旅游。各地应深入剖析自身区位、气候、物产、水资源及人文资源优势,塑造有影响力的文化IP,扩大乡村旅游的基本职能,把握时机,积极引入各类社会优质文旅项目,用社会资本推动文农旅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构建“互联网+乡村旅游”经济产业新模式,打造集休闲、体验、康养、观光、采摘、度假于一体的深度体验型旅游之地。在经济产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制定详细完整的规划,提供良好的旅游配套设施和硬件建设,并配套合理的维护手段和科学的管理监督机制,保障乡村生态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保护。丹灶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部,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是丹灶镇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最大底气,10月30日丹灶镇举行全域旅游启动仪式,现场签约了包含体育、农业科研、民宿、书屋运营及美术馆等优质文旅项目。接下来,丹灶将加快文旅产业发展的脚步,充分开发全域旅游资源,实现文旅产业发展为经济产业发展赋能。4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创新乡村旅游经济产业运营模式,充分挖掘乡村旅游经济产业自身的发展潜力,有效保障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应直面基础设施保障不到位、产业模式雷同且管理模式落后、旅游特色不鲜明和主题不突出等问题,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增长极,燃起乡村旅游的火热,保持乡村碧水蓝天,让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迅速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

作者:胡晓峰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