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下高校教师线上教学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前,“互联网+”与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渗透、融合。新冠疫情对传统线下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线上教育由此开始挑起大梁,面临着一片叫好的形势,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后疫情时期线上教育的常态化及高校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的提升,本文对高校教师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帮助高校教师更好地适应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线上教学高校教师
引言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各高校将春季学期学生教学统一调整为线上教学,以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相关部署安排。随着“互联网+”教育在我国的大力提倡,融合了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优势的线上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现阶段发展的大势所趋。传统教学的模式化人才培养在当前环境中出现了脱节问题,线上教学的发展使得教育天秤开始从“教”向“学”倾斜,弥补了以往教育中对“学”的缺失,教师利用网络打造了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智能化、创新性学习环境。这足以说明“互联网+”教育的推广赋予了后疫情时期教育变革的新常态。教育不再是坐井观天,而是将视野扩展,让教师及学生体验无时无刻处处能学的在线式课堂,知识越过了高校围墙,触手可得。线上教学的兴起,与当代教育理念及现实诉求不谋而合,本文以疫情后高校教师应如何组织线上教学为契机,分析线上教学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以期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及线上教育的常态化建设。
一、高校教师线上教学的现状分析
1.线上教育平台的应用频度显著提高
疫情期间,在线下教育难开展、投入大的背景下,线上教育一跃成为支撑全国各大高校教育不掉队的最佳选择。目前,全国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室比例从不足40%增加至92%,且7000门国家级线上线下精品课、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1万门省级线上线下精品课,形成了示范课例的辐射效能,教育信息化已取得了巨大成就,疫情当前,线上教育平台的应用频度又被再度提升。统计发现,大部分高校采用的线上教学方式是先选择线上教育平台,再辅助线上教学工具的多元化线上教学模式。2020年3月,壹零财经对疫情暴发前后1月13日至2月23日六大在线教育平台的周下载数据进行统计:疫情暴发之前,六大在线教育平台的周下载总量峰值为12145.81万次;1月27号疫情暴发后,六大在线教育平台的周下载量随着复教复学逐周递增,在2月底达到了峰值17196.82万次。以上数据表明疫情暴发后六大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量明显增加,远远超出了疫情前平台的应用频度,可见,高校教育的需求刺激了线上教育,令其呈暴发式增长态势。在“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及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SPOC、MOOC、微课等网上教学模式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线上教育,为今后线上教育的常态化发展打好了坚实基础。
2.在线教学重塑了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因“信息不对称”而“地位不平等”,教师往往是把握知识信息源头的一方,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单向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只能选择被动接受,而线上教学扭转了这种不平衡的现状。“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向学生展示了获取知识的各类渠道,获取知识的源头不再仅仅被教师掌握。相较于以往的线下学习,线上学习对学生的自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设计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尝试利用不同工具增加线上教学的“现场感”,但囿于技术的局限及客观条件的限制,较难判断学生的在线听课效果及状态,从而无法依据学生的反馈对课堂进行适应性调整。所以,思考在线教学设计如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在线上授课中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根据在线学习的特点及规律重构课堂,以保证在线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的质量实质等效。
3.线上教学具有碎片集成优势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各校教师均掀起了一场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浪潮。线上教育平台的授课多为任课教师提前布置好章节预习内容,上课期间教师再进行内容梳理,并讲解学生仍存在的疑问,以达到知识再度复习和巩固的效果。教师多通过直播、录播、直播+录播、慕课+研讨等途径开展教学活动。经统计发现,各大高校名师课堂的录制时长大抵都在半个小时之内,给学生留足了充裕的时间去进行相关学习内容的查询及兴趣的扩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任课教师在进行某一课程的线上教学时,可以将网上的优势教学资源碎片再度拼接,使其与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契合。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教师在进行课堂建构时,需结构化、系统化地审视该门课程,认真梳理所需要教授的知识点,合理重组网络资源,使碎片化的教学资源可以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二、高校教师进行线上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1.技术有待提高
虽然“互联网+”的融入会高效辅助教师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线上教学方式不同以往,面对新技术,许多教师会有“信息化陷阱”的难题,常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因过度使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反而难以突出教学重点。在线上课堂中,使用恰当合理的信息化方式是目前大力提倡的,但不能为使用技术而舍本逐末,忽略了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师在繁重的科研任务及新兴技术操作难的双重压力面前,无法真正实现“互联网+”与课堂的融合,难以使教学效果实现质的飞跃。对此,高校应为教师保驾护航,为教师提供教学方式的普及和培训,帮助他们将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向多元化转变。只有教师与高校共同助力,一起革新“互联网+”所带来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实现线上教学的“实质等效”。
2.互动性不足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多处于主导地位,注重“教”但忽视了“教”与“学”之间的平衡,难以适应目前社会大环境对人才提出的高需求和高标准。现今,“互联网+”教育遍地生根,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线上教学虽提供了师生平等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但仍有一部分教师只根据电子课件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并未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及其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其实就是直接照搬了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单向地对学生输入知识。因线上教学方式的独特性,师生双向互动比较薄弱,线上监控留有空白,教师难以随时监管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线上教学的单向输入会直接影响学生主动性及自觉性的发挥。在课堂之中,学生的知识习得不仅来源于教师的传授,更多来自于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学习,因此,良好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应成为高校教师关注的重点。
3.创新资源的丰富性不够
“互联网+”给予了人们可共享各类教学资料的平台,大家能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下载观看,教师也可从其中获取到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若单纯地将网络资源照搬至线上课堂,就难以实现网络资源与教材的深度融合,甚至可能出现教材与课程不匹配、重点知识不突出等现象,会大大影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导致学生对线上课堂不信任,甚至会产生排斥心理。正如1+1有时会小于2,就是因为简单知识的堆砌难以达到初期预想的结果。为了保证线上资源与课程同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合理梳理知识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教师既要面临繁重的科研任务,同时还要兼顾教学任务,致使教师创新线上教学资源的动力不足。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师线上教学提升策略
1.提高课堂互动性
面临教学的大环境变革,高校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思维,认真进行线上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以疫情为契机,加速推进线上教育的发展,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互补及融合。高校必须认识到建设信息化教育平台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投入更多精力去挖掘与利用数字化资源,同时,要倡导教师转变思维,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普遍性。疫情时期,我国高校的线上教学以“云班课”为主阵地,融合了超星、爱课堂和毕博等多个平台,确保了线上教学的质量。高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工具的培训,让教师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搭建教学课堂,如何进行线上讲解及课后答疑,如何用腾讯会议、钉钉或学习通等进行教学互动。
2.角色多元化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转换自我定位,跟随时代潮流不断审视自身存在的价值。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学生逐渐从被动式学习转换成主动式学习,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兴趣与学业的融合更为紧密,自主学习时间不断增加。但学生因受到心理、生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及影响,其自主学习会出现较大的随意性。此时,教师正确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转变知识传播者的身份,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或不良行为。教师可利用优秀的慕课教学资源在课前采取网络教学;课中以师生交互讨论或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通过自我发问来获取知识,而非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思索如何利用互联网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以满足所有学生的期望,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解惑者。
3.资源内容创新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资源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让“互联网+”为教育保驾护航,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曾表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的微观问题,解决的却是战略大问题。”“建设中国‘金课’,没有旁观者,都是建设者。”对此,高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如何建设“金课”,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课程内容兼具时代性及前沿性、教学形式兼具互动性及先进性、学习效果兼具个性及探究性。在课程制作上,教师可利用已有的线上教学资源,在现存基础上积极进行知识创新,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及授课模式。
四、结语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及新冠疫情推动的背景下,线上教育开始呈现出无穷活力。高校教师可以此为契机,针对目前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弥补自己的短板,高度重视线上教学的开展、在线教育平台的应用、优质教学资源的重塑等,不断强化自己的线上教学操作水平,以保障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同时,高校也应加快完善相关教育平台的构建、创新教学资源,为之后线上教育的常态化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2]叶晖.“后疫情”时代下教育模式新常态探究[N].韶关日报,2020-07-18(A04).
[3]赵晓庆,姚琛,魏范青.“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0(4):60-61+64.
[4]黄亚平,蒲德彦.“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6):20-21.
[5]张广斌,刘瑾,周洁,张玉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2):1-3+7.
[6]叶玲,高荣.“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湖北××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4):232-233.
作者:李妮 计晓钰 单位:长安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