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校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包括中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院校等,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各行各业输出专业型技术人员。汽车维修专业是职业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都很高,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善教学内容落后、教学资源不足和学生实践能力缺乏问题,适合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应用。首先阐述了校企合作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开启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进行分析说明,提出未来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在教学中的改革方法与策略,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0引言
近年来,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职业院校也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口的增加,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保障人们出行安全与便捷,提高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效率。正是因为不断增长的汽车需求,带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提高,因此增加了汽车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汽车维修是对故障发生车辆进行故障检测与分析,明确故障发生位置及原因,通过专业的技术修复或排除故障,最终恢复车辆的正常运行。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汽车维修专业,以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专业汽修技能人才。由于汽车维修专业与传统的汽车专业存在较大差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汽车维修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很强的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很难在汽修专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很多院校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汽修专业人才,为学生创造更有利的就业形势,积极探究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1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的需求与现状
汽车维修专业是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实用的技术操作为基础并综合运用各相关学科的先进方法来解决汽车技术状况的维护、性能指标的恢复及使用寿命的延长等问题的技术与实践的专业,在职业院校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掌握汽车基本结构,熟悉汽车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驱动系统的检查、维修及保养技术,学习相关的电气电工技术,如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汽车电控系统检修等。汽车维修中为了提高技术创新性与先进性,还需要学习汽车专业英语、汽车营销、汽车的保险与理赔及相关金融信贷技术等,培养从事汽车维修与营销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课程设置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将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二者缺一不可,是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必要条件。目前,在多数职业院校中,教学能力及课程设置情况参差不齐,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主要依据理论考试为主,缺乏相应的实训基地与实际操作经历,学生毕业后无法及时适应社会工作,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是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精准输出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更好地掌握了汽车维修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与企业配合能够更合理地设置教学工作,有效摆脱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方向不准确、学生实践能力不充分、知识体系不系统等问题,有效缩短了毕业生参与汽车维修工作后的适应时间,也避免了大量的维修企业入职培训工作。从校方角度看,校企合作丰富了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思维扩展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从维修企业角度看,有利于招聘的毕业生更适应企业需求,能够在短时间胜任本职工作;从学生角度看,校企合作使学生提早了解行业需求,增强了就业信心[1]。目前,职业院校的很多专业都与企业展开了相关的教学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但从校企合作的要求和汽修行业的人才需求来看,校企合作的优势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系统合理的教学指导,存在很多院校尽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合作的形式、深入程度仍不尽人意,校企合作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展现。
2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实施难点
目前,职业院校教育的产教融合理念逐渐深入教职人员内心,汽车维修专业教职人员也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促进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但在校企合作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差强人意,从教学实施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因素导致的。
2.1校企合作匹配性不理想
由于校企合作关系建立的时间短,导致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校企双方尽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双方缺乏默契配合,使企业与院校的合作仅建立在提供实训基地、提供顶岗实习岗位等方面,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到企业后的实习、实训与传统教学没有产生明显差异。但是汽车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汽车技术、维修技术都在快速进步,对于汽修这一应用型专业而言,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远远达不到教学的需求。
2.2缺乏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成员之一,目前关于“双师型”教师定义及概念较为模糊,如“双能力”“双证书”或“双素质”等,但是其本质是要求教师在职业院校教育中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实践技能,其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在校学生的教学及社会培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任务。职业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在高校毕业后直接参加教学工作,长期从事汽车维修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教师缺少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教师不具备汽车维修的专业技能导致教学过程中力不从心。从现阶段职业院校的教师培养来看,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仍不充足,教师缺少企业师傅的传帮带能力,导致学生在实践学习环节获得的能力不足。同时,由于教师偏理论,导致与企业的合作沟通难度增加[2]。
2.3教学资金与教学内容落后
一方面,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校方对于实训实习过于依赖企业场地,缺少专用资金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导致校方在实施自主实训教学过程中缺乏主导性,教师到企业指导实训存在环境不熟悉、设备设施不会使用等问题,同时,企业提供的实训场地在安全性方面往往缺乏考虑,不适于学生的基础实训;另一方面,汽修专业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与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教材内容与教学形式都相对滞后,影响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
2.4合作企业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
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常常存在着单纯依靠校方作为主导,大多数教学活动的开展仅依靠校方进行设计,企业员工仅作为配合的角色,这造成了校企合作过程企业参与度不高,有专业技术的专业工作人员没能参与到汽车维修的教学中,企业中的工作经验、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等很多宝贵的经验、财富没能有效传达给学生,导致了教学质量不尽人意[3]。
2.5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较低
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文化素质及学历较低,在教师自身学习经历中科研水平能力较低,科研经历也较少,因此学术创新水平较差,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设计及应用水平较低,理论基础水平较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实践教学,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较少,其课程设置内容较为狭窄,教学内容不够深入,因此导致科研水平较低,其成果产出也较少。
3校企合作教学的改革途径
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经验优势,建立系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主体思路如图1所示。
3.1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程度
汽车维修专业在进行产教融合改革过程中,应重视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为职业教育提供的优势条件,有效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主体方案,校方以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与汽车维修企业共同研讨现阶段的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往届毕业生参与工作的常见问题,听取维修企业专业人员的建议意见,改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与企业联合制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由校方提供场地、设备、教学车辆,企业专业人员负责指导实训场地布置,还原实际工作条件;三是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使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接受多元化文化影响,既形成系统学习、专研知识的习惯,又养成一丝不苟、认真敬业的企业精神。
3.2持续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
校企合作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提供基地支持,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让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可以充分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学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后,进入到企业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在企业的参与度,提前适应社会岗位,学习先进的技术,提升科研成果的产出;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可以为企业工作人员分担相关技术任务,增强企业的运转能力。企业作为主体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结合市场发展前景,与职业院校进行强强合作,在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的同时,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课程、教材开发、联合培养等方面,随着市场的变化动态引导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培养侧重点,可以选拔优秀学生毕业之后直接进入企业任职,既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求,又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3.3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企业、接触维修工作的机会,也为教职人员提供了走进企业参观学习的机会,有利于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校方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途径聘请维修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合作开展教学,专业技术人员为教师提供教学的建议,帮助教师修改教学方案,辅助教师开展教学,并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和建议;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深入企业一线实习和学习,持续提升自身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并鼓励教师率先考取部分职业等级证书,促进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4]。
3.4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的新教材
校企合作的联合教学不能单纯依靠原有教材开展,应具有新的特点且更符合教学需求。一方面,学校应以现有教材为基础,整合现有知识内容,及时更新过时的知识体系,听取企业的意见引进行业需要的知识点,并将教材与实际工作典型案例相结合;另一方面,教材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摒弃一成不变的教学体系,将知识内容分为固定知识和可更新知识两大部分,可更新部分要时刻结合汽车行业发展、新车型技术特点、企业技术与设备变化的情况进行变化,确保学生获得最符合行业需求的知识内容。
4结语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职业院校应积极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改善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不合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优化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为社会持续培养高质量汽修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贵鑫.谈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的改革与探索[J].广东蚕业,2017,51(5):66.
[2]贾会星.“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汽修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1):55-58+62.
[3]陈李军,吴飞.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汽车实用技术,2019(14):215-217.
[4]韩玉科.校企合作下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开发及建设[J].智库时代,2017(8):167-168.
作者:杨文康 单位: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