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

摘要:站在小学音乐教师的角度看核心素养,重点是要启发并解放学生,让学生去经历与音乐相关的且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有了这样的历程,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有了广阔的空间。小学音乐教学应当遵循从音乐核心素养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途径,要让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过程,让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目标;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音乐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在追求音乐核心素养达成的基础之上,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同时又表现出循序渐进特征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理解;培育

学科教学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相联系,是教育教学的一大原则。教育历来讲究以发展学生素养为先,任何一个学科教学都必须拥有发展学生素养的元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通常都是通过显性的方式进行的,这在一定阶段当中起过作用,但是对于当下的学生而言,效果越来越不显著。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就要通过相对隐性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要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隐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这对于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而言,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众所周知,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正式发布,在这个时刻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通过学科教学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更具实际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以这样的观念去看待小学音乐教学,笔者以为,站在小学音乐教师的角度看核心素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启发并解放学生,让学生在拥有了创造力之后去经历与音乐相关的、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有了这样的历程,也就意味着核心素养的培育有了广阔的空间。要想设计出这样的学习历程,教师自身必须对核心素养有一个准确的理解,要认识到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认识到:音乐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审美,感受音乐的本质,提高音乐的感知力。从这些分析来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抓好核心素养这一关键,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素养,而对于音乐教师来说,也可以在核心素养与日常的教学之间形成一条通路。当然,这条路径能否真正打通,很大程度上又与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有关,核心素养毕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当中,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有非常详细的阐述,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理论的学习,还必须有相应的实践。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才能够让其后的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起到效果。基于上述理解,笔者尝试从如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解以及培育思路。

一、从音乐核心素养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在基础教育的语境里,素养一直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发展学生的素养也包括在音乐教学内。随着对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学生发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发现影响学生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是素养当中的一些关键组成部分。在这一发现的驱动之下,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步显现出来。与此同时,国外发达国家对教育的研究当中也不约而同的提出了核心素养,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点。我国的教育专家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如林崇德教授及其所带领的团队,该团队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核心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核心素养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在认识核心素养的时候,既要认识到核心素养并非一个崭新的概念,在学科教学的视野里,曾经有过核心素养以及音乐核心素养的概念。同时也要认识到,在当前的背景之下,理解核心素养必须要遵循林崇德教授的定义,即认识到音乐核心素养是个体学习音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认识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音乐使个体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般认为,音乐核心素养归属于音乐学的学科分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归属于教育学学科分类;音乐核心素养负责人应具有音乐能力、音乐技巧,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负责人应该全面发展。这个理念对于绝大多数小学教师来说都有着启发作用,可以让音乐教师对音乐核心素养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准确的区分。而这也保证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学行为有准确的界定,也就是知道自己哪些的教学努力是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的,哪些教学努力是可以促进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在“音乐核心素养”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与区分中,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也会变得更强。与此同时,如果要从理论上建构起完整的认识,笔者以为可以梳理从音乐核心素养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逻辑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音乐核心素养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关系:两者都与音乐有关,无论是发展音乐核心素养还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都必须以音乐知识的积累以及音乐知识体系的建构为基础;但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音乐核心素养侧重于音乐,强调音乐能力的发展与音乐技巧的掌握——如果能够达成这两点目的,就认为音乐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则强调作为人的学生的发展,其与课程改革中所强调的“用音乐教”的内涵一脉相承,其强调的是通过音乐的学习来促进人的发展。因此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音乐核心素养重在音乐,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重在学生。在理解音乐核心素养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时候,可以同步考虑“音乐”与“音乐学科”之间的区别。很显然前者是相对于音乐这一领域而言的。后者则是在教学的视野之下看待音乐,可以认为“音乐学科”是“音乐”的下位概念,是“音乐”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厘清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准确的判断,也有助于教师基于相关的依据判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否得到了有效培育。由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明确了。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也应当经历从音乐核心素养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让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过程,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目标。这一认识与作为上位概念的核心素养是一脉相承的,关联着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是真正具有目标意义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

二、在音乐教学中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如前文所述,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音乐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在追求音乐核心素养达成的基础之上,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同时又表现出循序渐进特征的教学思路。有研究认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有二:一是聚焦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融为一体形成音乐学科素养;二是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品格,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使之具备良好的素质与修养。认识到这样的价值所在,并且结合以上的分析,就可以在日常的实践当中铺设一条通往核心素养的大道。例如,小学音乐教学中有一类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运用音色和力度的变化,来展现音乐中的情节与角色。实施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往往都是结合具体的歌曲来进行的。如歌曲《田野在召唤》(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就是一首节奏轻快、学生喜欢的歌曲。如何使学生突破直觉上的喜欢,在这首歌曲学习的过程中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还有许多重要的细节需要设计。这里重点阐述两个环节:其一,给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形成初步感知。《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是一首曲调欢快的意大利民歌,歌曲采用4/4拍,由两个乐段组成。在学生初步聆听的时候,关键就是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节拍,只要准确的把握住了这一节拍,再结合具体的音调,那么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的感知不只是面向音乐的,也是面向生活经验与想象的。在小学生的生活当中有着关于青蛙的诸多经验,学生也常常基于青蛙展开丰富的想象。有了这些关联之后,学生所形成的初步感知会更加丰富。通过在教学现场进行的调查研究,相当于我们学生在这个环节都能感知到歌曲旋律的特点,不少学生都能说出这首歌曲的旋律是“前紧后松”,还有学生感觉到这首歌曲的旋律是欢快活泼的,让人听起来有动感;也有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说这首歌特别适合边走边唱,让学生说出理由的时候,学生会说这首歌本来就是“田野在召唤”,在田野上人肯定是边唱边走的。当然也有学生会说,正是因为这首歌曲听起来具有动感,所以才适合边唱边走、边走边唱。其二,在教师范唱之后,再给学生提供伴奏,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其中的片段。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教学进入了学生对音乐的直接体验环节,这就是学生学唱。其前提是教师的范唱,保障条件是提供的伴奏。在具体教学的时候保证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感知去选择喜欢的那一段进行演唱。将这一自主权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与歌曲之间达成更好的匹配关系。

在教学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令笔者印象深刻,在第二声部的旋律模唱中,笔者组织学生视谱进行记忆演唱,并且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二声部合唱,也就是学生唱到第二声部的时候,教师也演唱声部……通过这些方式的组织,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沉浸于歌曲的学习当中。这个时候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就会有很多精彩呈现,比如有学生在倾听歌曲的过程中,会用比较抒情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学习感受。有学生会说:“听到这首歌曲,就想到柔和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仿佛感觉到春天在向自己召唤,春天不是抽象的,在田野里就有着春天的很多风光,因此春天的召唤就是田野的召唤,那我们作为少年儿童,就应当伴随着这种春天的旋律,去感受大自然和田野的美。”应当说,学生能够说出这样的一些感受,充分说明了这个教学的环节是有效的。由这样的教学事实也可以证明:像上面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有助于学生积累音乐知识,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学生可以通过这一音乐学习过程,去满足自身的音乐需要,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情感体验,并且可以从中领略到基础的音乐文化。进一步讲,经历了感知、体验之后,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都能逐步得到满足,那么核心素养的发展自然也就可以得到保证。

三、核心素养培育中音乐教师的作用发挥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思考小学音乐教学,笔者以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而满足了自身的成长需要,作为音乐教师也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专业成长。陶行知先生说:“大众是长进得很快的,教师必须不断的长进,才能教大众。一个不长进的人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这样的朴素表达,给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小学音乐教师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作为音乐教师,不能游离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之外,不能脱离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音乐教师应当认识到随着现代教育对人才需求的门槛增高,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将“呵护童趣、润泽童心、启迪童智、协同童力”不断的创新升级,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优化,最终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也只有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得到实现。因此,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语境当中思考音乐教师的作用,笔者以为这种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与帮助上——引领学生正确的行走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之上,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扶上马,送一程”。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与价值虽然看起来没有传统教育语境中的那么显著,但是实际上这种作用的发挥更符合学生的需要。作为当下的小学生,其所经历的音乐学习历程,是其核心素养发展的助力之一,相应的音乐教师也是学生成长的推手之一,这样的准确定位,或许更有利于教师在音乐与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虽然学生是核心素养培育的主体,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核心素养不同于具体的学科知识,学生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体验到核心素养的存在,体验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存在……这些体验感的出现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小学音乐教学还有较为明显的制约因素,小学生的感知能力相对偏弱,信息输出能力也就是表达能力也不强,因此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生身上的落地,具有相当的不可描述性。这也就意味着,培育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所追求的应当是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也是教师应当关注的内容。基于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去判断体验感与获得感,同样应当是音乐教师的教学关注点。

参考文献:

[1]侯乐萌.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反思与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45-46.

[2]资利萍.音乐核心素养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辨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0(01):74-80.

[3]王欢,赵建红.关注核心素养营造尚美文化——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与教学落点[J].中国音乐教育,2017(11):15-19.

[4]滕桂海.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探究[J].华夏教师,2019(14):16-17.

作者:石萍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