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校企合作中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现状和问题,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内容和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提出了校企文化对接的有效模式,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实证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
近几年,高职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众多的高职院校过于强调硬件建设,不重视软件建设,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社会、企业很难适应,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职业素养的培养。目前,校企合作出现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脱节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目标,就要融合现代企业的优秀文化理念,树立品牌意识,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让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高职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它是发生在高职校园里的,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学校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高职校园文化除了职业性以外,还具有先进性、教育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等,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具有社会性、人本性、统筹性和创新性等特征。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共同属性,两种文化都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从而为校企文化的对接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可能。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两者又存在着差异。
1.1文化的主体不同
高职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和全体教职员工,其中以学生为主。高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将来更快地融入到企业中。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职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1.2文化的目的不同
高职校园文化的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高层次技能和管理人才,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职工,优秀的职工将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也是保持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是企业职工的重要来源。校企文化对接,高职学生就能学习企业的先进文化和管理理念,企业也可以走进校园,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为以后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提供了可能。
1.3文化的具体内容不同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高素质的具有一定技能的高等人才。而企业文化是向职工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和各种规章制度,传导企业的特色价值文化,树立自己的品牌,使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和更好的发展。
2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2.1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担负着向社会和企业输送具有专业技能和一定职业素养的高级应用人才的历史使命,但很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却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造成了毕业生缺乏职业素养,不具备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创新意识等企业职工必备的基本素养。高职毕业生就业后,遇到与校园文化不同的企业文化,往往感到迷茫,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企业,不能很快融入到企业中。校企文化对接,高职院校可以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只有校企文化对接,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声誉,才能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自己先进的企业文化。“一流企业卖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职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通过校企文化对接,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随着他们的加入,必然会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企业文化的提升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2.3高职教育的服务功能需要
高职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企业培养一线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区经济,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校企文化对接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宗旨,服务经济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和教职工的服务意识。通过校企文化对接,融合企业的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毕业生尽快适应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内容
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主要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两种文化的对接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去对接和融合,在高职校园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3.1物质文化的对接
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最大程度上体现企业文化的特色,学生在校园中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校园建筑最能体现企业特色,建设先进的教学楼和实训室,突出职业特点,呈现企业文化色彩。在学校的灯以及路边的指示牌上可以写上企业家的名言,在学校的宣传栏中可以刊载企业家或者校友的创业故事。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去感受企业文化,对优秀的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对以后就业,适应企业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精神文化的对接
高职校园精神文化体现了校园成员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高职办学宗旨、治学理念、价值观和校风、教风、学风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持。新时代高职精神文化建设应以弘扬工匠精神为重点,打造“专注、精益、卓越”的职业文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借鉴和吸纳行业企业的价值观、职业规范、经营理念等,把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以及敬业创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治学理念中。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合到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中,形成高职独特的文化体系,突出文化中的职业特色,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快速适应企业的文化价值,实现“零距离”就业。
3.3制度文化的对接
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高职院校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为了实现和企业制度文化对接,高职院校制度文化融入了企业的一些制度文化。例如学生在实训实习期间,穿工作服,模拟企业对职工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严格劳动纪律,建立评价激励机制,体现团队精神和奉献责任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
3.4行为文化的对接
高职院校的行为文化为校园文化提供现实指导。高职院校可以以教师成长工程、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和学生社团活动为平台,以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行为规范为抓手,着力引导教师和学生两大行为主体在精神状态、行为规范和文化品位等方面体现学校的价值观和精神特质,达到“知、行”和谐统一,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建立双师型的教师团队,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素质的专业人才,使毕业生就业后迅速融入企业。依托先进的企业,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文化。
4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模式
4.1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就是学校根据专业特点,瞄准行业前沿,与国际国内相关知名企业进行合作的一种模式。高职院校依托知名企业的品牌、文化和资源优势,共建二级学院,推进规模专业与企业间开展专业合作,打造与职业要求一致的教学内容和职业环境,深化基于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的培养方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将企业文化中的优秀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实力。另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也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传授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等优秀职业道德的培养。
4.2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培养过程的模式。订单班一般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方案、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开发教材,实现了“招生-培养-就业”校企合作一体化,培养出的学生有着技术高、适应快、归属感强的特点,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签订协议的企业就业。目前广泛地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还有一定的难度,政府为校企合作的企业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4.3工学结合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是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将学校教育和校外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内根据专业要求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在校外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种对接模式能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边学边实践,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基本实现学生就业和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工学结合模式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技能,实际工作中重视理论的应用,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尤为重要。
4.4创新的校企文化对接模式
“导师——项目实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化管理、公司化经营、工作室育人”的标准建立工作室,打造集人才培养、文化创意、社会服务三项功能于一身的文化创意中心。这种模式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工作室为平台、以项目为依托、以任务为驱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杨燕.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0(11):31-32.
[2]李敏辉,王群生.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7):167-168
[3]刘世余.“定向培养”中文化对接的案例研究[J].成人教育,2014(1):55-57.
作者:宫业琴 单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