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技工院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校园文化一定具有其本身的特色,那么技工院校的校园文化的特色就是就业,紧紧围绕就业这一特定需求,从教育、学习和生活三个文化方面建设,更好地培养学校人才。

关键词: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就业

学校的社会形象,需要学校的文化底蕴的支撑,学校文化底蕴的体现最好的就是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会通过常年的教育、学习、生活逐步融化到学校师生的血液中去,体现到师生们的行动上去。因此,校园文化是每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竞争、生存、发展的基石。校园文化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也在不停的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就自然成为了学校永恒的主题。

一、校园文化的作用

1、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可以把全校师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荣誉感,转化为奋斗目标、人生追求、行为准则,是广大师生的精神动力。导向作用越有力,就越能统一全校师生,实现发展目标。

2、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像精神粘合剂,它是学校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意识的体现,使师生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理念,对全校师生都具有凝聚力及感召力。它能使大家团结一心、关心爱护学校,进而形成一种对学校的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3、激励作用

校园文化应该体现尊重、关心、培养和提高,满足师生们的精神追求,发挥其在学校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产生激励作用,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极大地激发出积极性、创造性。

4、辐射功能

校园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通过招生、培养、就业,毕业生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以及社会新闻媒体的正面报道会产生学校对社会的辐射作用。校园文化的力量,对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功能的发挥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构建技工院校的校园文化

1、教育文化

搭建教育文化的主体是教师。(1)要进行教育理念研讨活动,调整教育心态,强化教师对我们教育核心价值目标的认同。技工院校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是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不是学科体系;我们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这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是我们教育目标定位的问题。(2)要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要深化教学改革,形成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和方法论。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面向的岗位是什么,分析工作任务,完成对应的职业能力,按规律将职业能力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归纳总结再学习。才能构建技工院校教育课程体系。技工院校的广大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这种教育教学改革中去,明确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境,探讨教学方法,评估教学得失,推进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在整个取舍整合过程中,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和方法论。(3)要建立有特色的教学管理体制。技工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体系,肯定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管理体制,根据技工教育的特点,这个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应该是弹性的、灵活的教学模式。技工院校在教学管理上应该寻求个性发展,各具特色。只有教学管理体制与教学实践相协调,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井然有序,教师才能愉快地工作。学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4)树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教学理念。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教育在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有收集、分析及组织信息的知识与能力;计划和组织工作活动的能力;确认工作角色,运用合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的能力;独立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及工作评价的能力;较好的政治素质、思维素质、心理素质、体能素质、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较强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规范个人言行的能力及责任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人文常识、企业文化常识。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施教的空间从课堂扩大到校园,扩大到实习基地,扩大到用人单位。

2、学习文化

学习文化体系的主体是学生。(1)要建立强势的学习心理。技工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学习多处于被动状态。因此,要教育学生调整心态,明确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掌握专业技能、方法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2)要改进学习方法,注重实践的学习过程。技工教育的学习过程与专业面向的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学习方法主要是“做中学”和“学中做”,目标就是掌握完成岗位任务所需的各项技能。必须在新的学习理念下,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提高来学习。(3)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追求可持续发展。技工院校的学生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职业兴趣、态度、道德、竞争意识等等。这都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状况。学生应利用一切机会,使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趋于平衡。(4)培养团队协作的学习氛围。学生要讲究整体意识,讲究团队协作,将企业文化的精髓引入学习过程。团队协作的学习氛围才能形成,技工教育的学习特点才能彰显。

3、生活文化

生活文化体系的主体是学校的全体教工和学生。包括生活内容、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1)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生活上,要强调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团队协作,而组织纪律是团队协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类组织、协会、团队,并且促使其良好运作。严格执行早间操和晚自习制度。坚持文明寝室、卫生寝室评比制度。养成遵时、守纪、沟通协调、团结协作的生活习惯。(2)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技工院校生同样有自己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能产生自卑心理,盲目沉沦。通过理想教育、责任感教育、使命感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崇高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引导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培养服从意识和不怕挫折的坚韧意志。学生才能在顶岗实习及其后的实际工作中处理好各种关系,与社会生活相协调,为自己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技工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总之,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是就业,通过教育文化、学习文化、生活文化三个方面共同建设。这样的校园文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李琦 喻涛 曾凡毅 单位:江西省化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