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园文化顶层设计下人文教育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园文化顶层设计下人文教育现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校园文化顶层设计下人文教育现状

【摘要】文章从高职校园文化顶层设计视域分析了高职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并从教风、学风、文化活动、育人环境建设四个维度分析了当前高职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旨在从精神、物质、行为、制度等不同文化顶层设计层面探索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人文教育;发展困境;实施路径

1高职校园文化顶层设计视阈下人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跟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相比,在发展历史、课程设置、师资构成、人才培养方案上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决定了高职人文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人文性”[2],即培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既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又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的人才。归结起来就是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忠诚敬业、务实勤勉、人格独立、开拓创新,能自信掌控职业生涯,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效统一[3]。

2高职校园文化顶层设计视域的四个维度

广义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生活形式的总和,包括学风、教风、校园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等。因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教风、学风、文化活动、育人环境建设。教风是学校教职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所体现的精神风貌;学风是学生学习和研究学问的风气;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是校园文化滋生和发展的平台。部分师生将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校园文化,将校园文化的内涵缩小,这对在顶层设计视域界定校园文化,发展校园文化,繁荣校园文化,构建完善的育人体系是不利的。在高职校园文化顶层设计视域下思考人文教育的发展,就是要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风、教风、文化活动、育人环境建设的各个环节,构建顶层设计合理、上下联动、执行到位的育人体系。

3高职校园文化顶层设计视阈下人文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3.1部分院校存在理念上重技术理性轻价值理性的现象

技术理性是技术时展的新形态,它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前提下,追求分解化约、同一性、定量化和功能效用的形式合理化逻辑。价值理性包含丰富的鲜明的价值判断色彩,是纯粹的、排他的、无条件的或特定价值观念决定的行为方式。当代企业发展创新的动力———“工匠精神”即是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结合的产物。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办学能力、办学水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能力主要以可量化的具体指标衡量,因而高职教学从顶层设计层面到逐级执行趋于追求学生学习成果以项目、产品、奖项的形式呈现,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育人过程的价值指引,如精益求精的精神、艺术美感的体验、理想的追寻、生命价值的思考,及自省能力、自信品质和求新意识等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所模铸的产品,普遍有知识而无识见,缺乏艺术判别鉴识与审美能力[4]。

3.2部分院校存在管理上重实务轻规划的现象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是部分高职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当前的工作常态,也是部分学生的学习常态。“教、管、学”三忙的现状容易造成师生“忙于埋头拉车,难顾抬头看路”,不利于自省意识、宏观意识和大局意识的培养,人文教育缺乏整体规划。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抽离出来,结合时代、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对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教风学风建设、文化品牌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进行各维度的纵向梳理与内在关系的横向梳理,对高职人文教育进行全盘审视,形成有代表性节点的战略发展规划,是高职院校顶层设计层面必须要深入研究和扎实推进的一项工作。

3.3部分院校存在项目上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文学科正面临逐渐弱化为边缘学科的危机。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加入各类社团,希望在追求个性的过程中减压。在这一背景下,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社团与校园文化活动项目迅速发展。部分院校在技术支持和经费支持投入有限的前提下,社团创建准入资质不够高,活动的参与面、影响力、思想性、内涵性有待整体提升,活动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

3.4部分院校存在发展上重速度轻内涵的现象

高职院校处于高速发展中。部分院校规模求大、专业求全、教学求稳,导致陷入重扩张而轻内涵的误区[5]。虽然部分高职院校体现专业建设实力的科研课题与项目越来越多,师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获得的奖项也越来越多且级别越来越高,校企合作质量稳步提升,校园文化活动与日俱增,但师生的职业满足与职业自信依然不够足。职业满足与职业自信是人类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与永恒追求的一个折射点。在教育发展顶层设计层面,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须两手抓。既要用制度对教师行为作出合宜约束,又要关心教师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世界,为教师职业发展创设平台,让教师安心乐教;学生学习一门技术既要讲究工艺技术的精深,又要赋予技术实操过程以文化张力;管理者组织一项活动既要关心学生专业技能的增长,又要关注活动的思想性、价值性、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4高职校园文化顶层设计视域下人文教育实施路径

4.1加强精神文化的思想引领,构建人文教育的精神内涵

第一,将人文精神融入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6]。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归根结底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展开的。鉴于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围绕“职业”为中心,应将以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规划为核心的职业人文教育融入办学理念,从顶层设计上提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将人文精神渗入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体现人文教育的顶层设计思路,将对学生语言、逻辑、人际等智能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第三,用人文精神指引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在顶层设计上注意以下三个原则:(1)强化活动的思想性。掌握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将传统文化精神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2)强化活动的多元融合性。将专业知识、艺术修养、团队合作、职业操守等高度融合,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3)强化活动的系统性与长效性,将重点活动做成认知度高,参与面广,受益面大,能濡养良好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的文化品牌[7]。

4.2加强物质文化的体验引领,构建人文教育的物质载体

在校园文化物质载体的建设上,润物无声渗入人文精神。第一,在阵地建设上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多种传播载体,如校报、橱窗、横幅、板报、电视、广播、立牌、警示牌、LED,及以手机和电脑为载体的校园网、微博、微信平台,将传统方式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传播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第二,在VI识别上做好顶层设计。校园视觉识别系统VI是校园静态的识别符号,也是具体化、视觉化的识别形式。如,学校名称、学校名称标准字、学校外观布局;校服、校旗、校徽;信封、信纸、文件夹、手提袋、证书;路标指南、禁止标志、通告栏;横幅、板报、海报等活动宣传品……在VI的顶层设计中体现人文设计的多元、和谐、创新。第三,在环境建设上做好顶层设计。将校园建筑、植被绿化、雕塑造型、校园区域规划等环境元素纳入色彩、造型、材质、功用的整体设计,使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一房一瓦等,都散发出“以人为本”的个性魅力。

4.3加强行为文化的过程引领,促进人文教育的行为渗透

行为文化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第三种”文化,高职院校在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的传承与传播过程中要重视师生行为文化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做思想高尚、敬业乐业的人,做精益求精、务实创新的人,做有奉献精神、有远大理想的人。另一方面,学生的行为举止折射出学生的人文修养。从远处着眼、从微处着手,引导学生修正不当行为,鼓励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优秀文化的践行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4.4加强制度文化的准则引领,促进人文教育的制度规范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公认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契约精神,它折射出一个单位能否营造按规章办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和谐、协作的工作环境。因而制度在制定之初就应该兼顾合法性、合理性、现实性和前瞻性,体现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使其成为规范师生行为、推动教学进展、促进单位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制度一旦生成,所有成员必须维护制度的公信力,营造执行有纲、奖惩有据、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曾维华.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灵性拓展[J].铜仁学院学报,2018(1):37-44.

[2]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5):54-60.

[3]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1-7.

作者:肖华碧 单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