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园文化中的红色基因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争取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红色基因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在精神力量,高校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通过社会实践锻炼、班团组织建设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等不同形式和手段来改进培育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红色基因研究
一、红色基因的概述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解放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气魄,在这长达一个世纪的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气魄,在今天仍然能够被我们开发和利用。从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都可以体现出红色基因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红色基因的强大力量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核。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都能在红色基因中有所体现,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精华之所在。我们只有激活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流淌在人民的心中,才能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激发全社会奋发向上。
二、传承红色基因存在的问题
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对培育有理想、有抱负、能够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青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信息,调查的范围仅限于汕头大学校本部的本科生。我们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收回463份,有效问卷438份,有效率达到87.6%。参加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分别为46.78%和53.22。参与此次调查的成员中,2018级的本科生占总人数的3.24%,2017级的本科生占38.56%,2016级的本科生占31.45%,2015级的本科生占26.75%。在专业构成方面,文学院的学生占所调查比例的7.47%,理学院的学生占21.39%,工学院的学生占25.26%,法学院的学生占8.04%,商学院的学生占19.73%,艺术学院的学生占8.3%,新闻学院的学生占9.81%。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发现参与此次调查的理工科类的学生和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数量是相当的,数据比较科学,可以用来分析研究汕头大学传承红色基因的状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一是对于大部分的大学生而言,对红色基因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大半的同学还是比较认可红色文化,只有极少数同学对红色基因比较陌生,仅在思想政治课上听老师提到过。二是汕头大学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虽然偶尔会通过“红色文化”活动或讲座形式来传播红色文化,但总体上这种活动形式并不多,一个学期仅一两次。可喜的是汕大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汕头大学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比较强上。但是,汕头大学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这种方式比较古板,效果并不是很好。虽然偶尔组织学生去看红色电影,参观革命老区,但并不会深入讲解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意义,有些老师甚至只是在完成学校给予的任务,并不认真地教授红色文化。而其他传承红色基因的方式,比如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物质建设等方式均未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网络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每天都要在网络上花费数小时,通过网络推广红色基因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很多高校的红色网站建设并没有得到重视,存在网站内容不能很好地贴合现实、不及时更新、未能突显其本身的特色等问题。另外,还存在红色网站上的内容形式单一、千篇一律、缺少吸引力等问题,这些都体现了高校在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2.学校不够重视
现在高校还没有专门从事红色教育的教师,红色教育还未建立单独的体系,建设专业的红色教育师资团队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高校中从事红色教育的老师很多都并不具备专业的红色知识。而在教育经费方面,一方面,政府没有设立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专项基金拨款项目,另一方面,高校自身的教育经费对红色教育这方面的有效投入也不充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校开展红色基因教育需要有资金投入,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高校想开展一场红色文化讲座都很困难,更不要说会组织其他生动活泼的红色文化活动了。传统红色教育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无法有效地领悟红色精神的精髓。另外,很多高校并未开发能够体现自身特色的红色教育硬件与软件资源,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深刻地意识到红色教育的重要意义。
3.校园氛围不浓厚
当前高校还并没有为了营造浓厚的红色基因教育氛围去采取一些实际的行动。从根源上讲,还是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际上良好的教育气氛可以提高传承红色基因的效果。但就现在而言,高校一般不会积极主动地做红色基因教育,只有在面对领导检查的时候才会迫不得已做一些宣传,且形式还比较单一,要么只是张贴几张海报,要么就挂几条条幅等。学校不会标新立异地宣传,就更不要指望学生能够关注红色基因教育。另外,学生社团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但是当前红色基因教育在社团文化中并没有得到体现。高校的学生社团虽然呈快速发展的趋势,但仔细了解发现,与红色基因相关的社团还是非常少的。红色基因教育的资源在校园文化中没能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红色教育的校园气氛的贫乏,必定对红色教育的实施产生影响,既然没法很好地影响高校学生,那么高校就不得不抓紧解决这一关键性问题了。
三、解决传承红色基因问题的对策
针对高校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效果:
1.内外联动,形成合力
课堂不仅是老师对学生传播知识、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的主要平台。把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中是传承红色基因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来传承红色基因,相关的教育部门可以把一些红色文化编入教材,进而把红色文化带到课堂中去。当然老师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古板的授课方式,以灵活、有趣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并将其合理地与思想政治课相融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红色基因与所学专业知识恰当地融合在一起,并与时俱进地解释红色基因的当代意义。我们要特别留意刚刚入学的新生,因为这部分人群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引导使其接受红色基因文化教育。另外,红色资源的传承不能仅仅寄希望于高校,高校应当与社会各部门、政府组成一股合力,一起重视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特别是传承红色基因不仅需要有政府有关机构的财政投入,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去努力挖掘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点明其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将更多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深入至高校中去。当前不少学生表示红色文化场馆的建设与免费力度不够,政府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应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2.整合资源规划宣传
要想把红色教育落到实处,高校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教育师资团队,高校可以聘请老红军、红色后代或者是党史专家来担任校红色文化宣传及教育的教师,让他们定期宣讲红色故事,或者围绕某个小知识点开展专题讲座,这样对学生而言比较有说服力,能够加强学生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我们都知道在每个高校,共青团员都是一个很大的团体,充分利用这一团体,对推进高校红色基因教育将会有很好的效果。另外,现在每个高校都至少有十几个社团,有些高校甚至有几十上百个社团,高校也要充分发挥社团的优势,支持和鼓舞学生创立红色社团,把红色文化引入到校园社团活动中,这不仅可以加深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内容的理解,还能从思想层面上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最后,我们不能忽视班级的作用,虽然班级是一个小集体,但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特别是从学校整体而言,学生数量庞大,没办法把所有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班级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去宣传红色基因,这样开展红色基因教育就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3.革新方式提升有效性
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它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也能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要想传承好红色基因,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创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也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式来开展红色基因教育。总之,高校不能消极被动地把传承红色基因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高校应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的忠实发展者与自觉传承者。另外,高校可以把红色文化与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比如,在校园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上雕刻一些蕴含了革命含义的图画或者文字,也可以把一些典型的革命事件雕刻于其上;在教室里或者走廊上悬挂一些英雄人物壁画;采用历史人物来给校园道路命名等。总之,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最大限度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最后,21世纪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就必须利用好网络,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消费的过程中,都与网络实现了高度融合。高校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来宣传红色基因,当前新媒体发展势头很猛,高校应积极地运用网络的优势创立“红色文化”建设的平台,采用正确的舆论与观点来指引学生,使其变为红色基因教育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夏康康.9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南昌三所高校为例[D].河北大学,2014.
[2]王伟,刘家桂.传承红色基因与实现中国梦[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2).
[3]杨娟.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J].黑河学刊,2017(1).
[4]聂丽君.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
[5]时玉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探究[J].克拉玛依学刊,2015(5).
作者:魏惠丽 单位: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