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专业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高校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专业文化又在校园文化的塑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描述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了解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发现专业文化建设能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促动作用。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能体现学校的特色,应进一步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将专业文化建设作用于当代校园文化建设中。
【关键词】专业文化;校园文化;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校园文化概述。“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构成部分,基本作用是体现出校园的人文氛围和内涵。如果把大学文化当作一个整体,那么校园文化就是其中的具体表征。宿舍外观、教学楼设计或者学校标识,礼堂规划等等个别元素,都可以视为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大学文化的构成部分。
2、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发意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也变成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1)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大学对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形式主义,以形象工程来作为表象。除此之外,对校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使用简单的组织管理活动取代文化建设内容,认为宿舍或教室的卫生检查就能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殊不知仅是完成了最基本的校园管理行为,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任何推动性作用。2)制度不健全。校园文化建设制度是保障其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有利工具。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少有高校会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专门建立制度,几乎都将校园文化建设笼统地归于院系管理工作中,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3)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外部表征上,还体现在内涵上。高校学生的学习氛围、文明礼貌以及课余活动,无不体现着高校的学风学貌。如果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甚至会给高校现有的品牌形象抹黑。对学生而言,不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甚至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并且对高校校园文化带来恶劣影响。4)缺乏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普遍缺乏特色和创新。从办学目标和办学模式可窥见一斑。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学校的学科建设及普适教育并未强调人文化和内涵化。从课程设置上就无法实现对学生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致使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千篇一律,无法实现特色和创新。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专业文化建设现状。专业文化主要包括专业的核心校园文化,专业文化建设就刻不容缓。目前普遍的专业文化建设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专业文化没有结合专业特点,缺少文化育人意识。虽然强调了专业文化建设,但在实际的专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真正结合学生所选择的专业进行文化建设,而是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对所有专业实施类似的专业文化建设,导致专业文化无法依照专业特色呈现不同的专业特点。2)专业教师没有投入和参与到专业文化建设中来。部分高校都在强调去行政化,但实际上,学校规模较大的学生活动任然以学生管理部门组织的居多。专业教师并没有参与到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中。校园活动应该是专业文化建设的有利载体,例如通过举办与专业相关的或能操练专业技能的竞赛、演出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将专业技能与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通过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而不是将普通校园活动等同于专业文化活动。
2、专业文化建设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校园文化塑造的重要环节,专业文化建设又从学术和内涵上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支撑。完美的实现了以专业文化建设支撑校园文化建设,又以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校园文化品牌形象,向外界传播输出信息和信号,使更多人对该学校有高认同感,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专业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载体。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中成长,教育环境尤为重要。专业文化不仅体现了不同专业的特点,也成为了校园文化多姿多彩的构成要素。没有个性鲜明的专业文化,就没有人文内涵和特色。2)专业文化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构成部分。专业文化体现了专业建设的水平,而专业建设水平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校园文化是否和谐,是否能体现高校的人文内涵,专业文化建设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要将专业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统一步调,才能培养出品学兼备的合格人才。3)专业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重要影响。高校为了彰显办学特色,在办学类型上有不同的类别和方向。专业文化在学校的个性特上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尤其是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鲜明的办学特色、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的专业,其专业文化往往会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嘉禾.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的应然求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
[2]陈克文.高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21)
[3]上官敬芝.论高校专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J].江苏高教,2017(02)
作者:刘茜 单位:贵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