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史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史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校史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讨

摘要:校史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校史与校园文化的定义与关系,阐述了校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史实际,探究了校史文化推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校史;校史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史是高校建设及发展历史的见证与最原始的记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高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发展,校史研究呈现出表现形式多样、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式多元、研究成果显著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对校史研究的相关产品与校园活动的关注度逐步上升,高校校史研究工作逐步走向成熟。

一、校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教育作用校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关于先进人物的记录、学校发展所获的荣誉与成就、表现突出的个人与集体,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向师生开放,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教育作用。长期的校史教育、文化熏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同时,形成清晰的文化认知与强烈的校园归属感,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实现育人目的。

(二)传承作用校史清晰地记录了学校发展的脉络,以史实和史料为支撑,将高校成长历程、发展轨迹、办学成就等全方位地展出,体现了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精神、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正是在学校的历史发展中积累而来的校史资料,长期形成的校史文化才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历代传承,使得高校办学精神发扬光大。

(三)凝聚作用校史类型丰富,如大事记、组织沿革、专题史、名人录等等;校史载体多样,有纸质史料、电子文献、实物档案、音频资料、视频影像等。丰富多样的校史通过多元的形式展示着学校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壮大的历史进程,每一个进步都凝聚了师生的辛勤付出,每一处闪光点都体现着师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笔无可替代的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史文化逐渐形成合力,凝聚成师生的文化认知与认同,并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作用,给人以精神上、心灵上的震撼,也使得校园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辐射度进一步扩大。

二、我校校史及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校训理念深入人心从职业中专成长为卓越校,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而校园文化则为“软件”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学校的发展壮大中,形成了我校独有的文化理念。“修德砺能,自强笃行”的校训,激励着师生以奋发向上的风貌、不屈不挠的精神,踏踏实实投身于社会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政治教育独具特色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04]16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专兼结合的思政工作队伍,构建了“四化”工作机制、“五为”育人体系,形成了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两大活动”“三个课堂”“传统四节”“五个中心”“六化”育人特色,构建了“参与——体验——感悟”大学生道德素质实践阵的育人模式,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六化”特色。

(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挂牌成立三湘大讲堂,邀请省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全校师生讲学,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大学生就业创业系列讲座,鼓励怀揣梦想的学生勇敢迈步,为其保驾护航;“踏寻先辈足迹,重温价值追求”激发广大师生的正能量,振奋精神,承担责任;汉字听写大赛,感悟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厚积文字基础,提升文化内涵和底蕴;“你读书,我买单”的好书推荐活动,倡导广大同学“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欲望,增强校园的读书氛围;“红色之旅——韶山、花明楼”感受红色文化,激发师生珍惜生活,奋力前行的热情;“心理健康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自我,悦纳自我,提升自我。一系列课余文化活动,学生在参与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在领悟后提升。

三、校史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4个层面,即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校史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从这4个角度入手,结合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具体表现如下:

(一)校史推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1.将校史融入校园环境中。校园建筑、校园雕塑、校园景观、校园标语等一系列实物能够使师生感受到文化美和思想美,并潜移默化地促使师生形成对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1960年创办的长沙市商业学校,建校历史久,秉承办学传统与优势,确定了“立足长沙、服务‘三湘’(湘菜、湘商、湘旅)”的办学定位。2.推动学校档案馆的建设。学校档案馆保存学校发展历史进程中遗留的珍贵资源,包括照片、录像、手稿、实物等校史资源,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切入点,从中可以追寻学院的历史,感悟学院传承的精神。我校一直将档案工作置于重要位置,2007年,颁布学院档案管理办法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2015年,我校着手新建档案馆,规划面积为1 000m2,同时配备现代化设备推动工作开展。新馆将设立实物陈列馆,将建校以来的实物档案陈列于架;将照片档案收集入册,清晰重现学校发展进程中重大活动的剪影;设立阅览室,为学校师生提供档案阅览服务。此外,加强学校档案网站建设,通过网络媒介传承校史文化、学院精神。3.积极开展校史的编研工作。校史编研将学校从事的教学、科研与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进行编纂,展现了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成和积淀过程。做好校史的编研工作应注重两点:其一,积极响应、参与上级组织的编纂工作。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组织教育系统开展《湖南省教育人物志(1978~2015)》编纂工作,将教育系统内贡献突出的个人收录入志,充分发挥教育史志“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作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参与编纂工作,充分挖掘校内优秀师资,将其先进事迹加以公布表彰,发挥代表的模范作用。其二,组织专业团队,开展编研工作。校史编研是一项系统工作,特别是对建校历史悠久的学校,成立专门的校史编纂的科研团队,对学校档案进行梳理后编纂成册,及时记录学校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成就及师生感人事迹。

(二)校史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1.紧扣历史,凝练校训。我校发展谨遵校训,聚多方之力,从职业中专逐步发展为湖南省首批卓越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具有历史渊源的校训激励着我校师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而努力,推动学校从职业中专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成长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高等职业院校。2.结合校情,凝练校风、教风、学风。文明的校风和优良的校园文化个性是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建校以来,围绕学校建设发展,在校训的指引下,继承优良传统,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德业双修,知行合一”的校风激励着师生知礼知德,脚踏实地;“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教风鞭策着教师时刻发挥模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志存高远,学至精深”的学风则指引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成才意识。凝练良好的校风、教风与学风能够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培养师生爱校爱岗的家园情感。3.突出特色,打造文化校园。高校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基地,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的文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我校以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文化校园的建设。文化校园建设包括书香校园、绿色校园、特色校园、平安校园及和谐校园,通过一系列专题活动及竞赛,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展示学生魅力风采。结合校史,则可以开展“知国情,懂校史”知识竞赛、“我爱我校”演讲比赛、“校史建设研究”征文比赛等活动。师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校史,弘扬校园文化。

(三)校史推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运行中的各种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中部分观念层文化的具体化和规范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运行规则。1.构建与落实完善的档案馆、校史馆制度。档案馆与校史馆是保存校史、传承校史的重要机构,推动档案馆与校史馆的建设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层面的措施。在馆舍落成后,应着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馆与校史馆在传承文化过程中的作用。学校应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机构、人员、经费上加以落实,为两馆在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作用奠定基础。2.以校史文化为依托,促进柔性管理。对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而言,中心问题不在于“制度”本身,而在于“人”,管理取向不在于制度的“刚性”,而在于制度的“柔性”。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其向师生传达的是一套清晰的价值系统、崇高的精神追求、严格的行为准则,其对于师生员工具有最为稳定、最为持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实现对师生员工的精神感召与行为约束,使得全校师生员工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学校保持一致。因此,在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的前提下,发挥校史文化的感化作用,实现柔性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佑成.校史研究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培训,2016(16).

[2]鲍育育.以校史研究推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14).

[3]张艾利.校史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J].安顺学院学报,2013(01).

作者:鄢嫦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