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与创新培养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目前,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也越来越显著,在广大学生之间形成了显著的影响力。培养新时代文化建设思维,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文化建设能力,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提高教学的影响力。
一、引言
国家高层领导提出,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的高校教育,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责任感,为教育事业开天辟地。而高校社团的力量就在于对某方面的人才汇聚优势,以“团结、友爱、文明、和谐、自由、平等、诚信和友善”至上的合作理念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以团体的形式进行合作,正好弘扬了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得益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影响,以及学生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较高,但因社团文化建设由学生自发组织、自发形成,因此在文化建设方面,又存在一些局限性。本篇文章立足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以及社团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展现,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提高社团建设的能力,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二、高职院校的社团重要形式
高职社团,是高职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场地,是营造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的主要成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社团形式较为丰富,一方面汇聚了学校大量对本社团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另一方面是学生中具备相关职能的综合性社团,比如学生会等,由学校内部的各个年级组成。较为常见的社团,比如常见的安全、卫生、纪律、住宿等相关部门,彼此部门之间相互融合,为学生的日常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学校目前还有一些常见的公益性的组织,比如红十字会、志愿者、心理、户外、汽车等相关的协会。除此以外还有较多的组织,比如舞蹈、魔术、爱心、书法协会等。社团的种类较为繁多,有社会科学类的,有学术类协会、比如英语、演讲、辩论等相关的协会。除此以外,还有乒乓球、足球、篮球等等,举不胜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大计是人才的培养和教学形式的创新[1]。首先,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基于高职院校内人才的筛选,是对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视。通过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可以增强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发展力度。另外,社团文化的建设侧重于允许学生对思维的发散、表达自我观点、张扬自我个人。当代社会人才的表现形式更趋于多元化,而且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发展的前提,丧失个性的人才培养,很难凸显人才的智慧。当代社会的人才创新,是立足当代社会而充分面向未来发展。需要具备以下几大因素:以创新为核心的特长与能力发展;以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为中心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积极的人生理想与奉献精神。学生的社团文化建设,则是所有社团创新元素实现的必经之路。相对开放、和谐自由的社团文化,可以充分的释放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社团是不同的社会思想、社会意识与社会形式的融合。不同社团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促进社团的发展以及人才素质的提升[2],有利于校园人才的输送。社团文化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首先是一种导向价值。由于社团文化包含丰富的教育目的,因此能全面而充分的影响学生的个性思维形成。各个社团的活动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创立目标,并且不断的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扩大、丰富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学校社团文化的提升。学校内各社团开展的活动需要学生有正向选择和创新目标,并培养为此目标不懈努力的创新意识和高度的责任使命,更好的发挥高职学生的才干。再者,就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意识。以丰富的社团文化为载体,一方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养。社团的形式多样,可以组织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建设,与此同时,更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的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最为重要的是,意识的品质优化与升级。社团是学校生活中最为锻炼学生个人集体意识与思维创造力的阵地,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坚韧性,更增强了学生面对磨砺的勇气,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素质。
四、高职院校的社团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一)加强社团内部文化建设从某方面来说,一个社团组织,代表着一种文化领域,有其对应的文化知识与学习材料。因此,在基于高职学校人才自发组织形成社团的前提下,已经经过了初步的人才筛选。而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能力有了初步的认可[2]。部分学生在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之前,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投入。比如,舞蹈社团、书法社团,意味着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开始在相关的舞蹈与书法方面,进行深究学习,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学习,因此要想发挥同一兴趣学生的最大价值,需要学生从实际出发,在社团内部,优化组织构架,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水平,发挥自身的潜能。另外,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内部的文化学习,比如相关的舞蹈、书法政策,最新的教学视频和研究方向等,将社团内部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才,在时代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外延的扩张,以此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加强社团之间的配合与交流高职院校里社团虽然是独立的存在形式,但是同样具备互相兼容性。因此,在社团的创新意识培养方面来看,要尽可能的从社团之间的链接方向进行过渡,确保社团与社团之间有激烈的竞争意识的同时,增强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任何人才和组织都不是脱离群体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因此,人才的创新需要借鉴当前的跨界思维与跨界趋势,进行互相融合。社团文化建设需要社团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能力与组织之间的转化,为学校学生的课余生活输送更为有价值、意义非凡的活动主题,增强活动社团的多样性,促进学校人才的培养。
(三)促进高职院校之间跨学校的交流合作以高职院校中较为常见的社团即志愿者社团来说,这些学生大多数具备良好的品格与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较强,而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有良好的服务心态,以利他心为荣,并且有了为他人服务的理念与经验,那么如何将此社团的优秀人才,转化为学校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呢?即需要通过优秀人才的能力进行输出。因此在人才创新培养方面,就需要以改革开放的思维和政策,让学生加强与其他学校人才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思维碰撞和社团文化建设,确保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面,丰富干枯的认知思维,从而实现思维创新。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动,以便于将社团打造成为社会发展与能力结合的人才培养策略。
(四)定期在社团内部组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虽然在社团创立以及活动组织有序开展的过程中,会呈现出较好的趋势。能力较强的学生会担任相应的管理角色,但忽略了组织成员的发光体。因此,在活动组织的环节,要在组织内部定期的由成员为大家进行培训学习。让每个人身体内部的潜能都能得到及时的发挥和运用。而且组织成员定期培训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社团成员在丰富自己的培训内容时,会对相关的资讯以及材料进行搜集,便于学生进行知识创新。高职的学生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让自己散发光芒,成为集体的焦点。因此在活动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给予每位成员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机会越多,锻炼越多,自身能力与观点输出的机会就越多。
五、结语
社团文化的建立需要以人才为核心,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发挥以生为本的教育主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校社团的特色进行延伸,以专业技能特长为维度进行扩散,以此增强学校生活的实践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为学校社团的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武立勋.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研究生,2012:46.
[2]王瑜.高职化学与生物技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5-78.[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126-129.
作者:陈晨 单位:山东省聊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