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逻辑角度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逻辑角度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逻辑角度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要具有时代精神,富有创新理念。从逻辑角度而言,任何词项、定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引起词项内涵的增减或改变。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亦然,应在坚持重点突出、富有特色的基础上和社会实际紧密接轨、进行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也有利于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素质的公民。从目前来看,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积极进行廉洁校园文化建设。针对当前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因素对学生正在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的负面冲击和对学生树立廉洁思想构成的潜在威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学生中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要求。这是将反腐倡廉前移,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任务,因此应结合社会实际,积极把廉洁教育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促进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学生中的诚信示范现象较为严重,既表现在学术论文的造假、考试作弊,又表现为助学贷款的违约、学历的掺水等,所以有必要把诚信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通过宣传、教育、建章立制等方式使诚信融入到校园文化,进而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言行。

第三,推动爱国主义校园文化建设。就目前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来看,可以说是和周边国家摩擦不断,尤其是2012年9月10日日本确定“国有化钓鱼岛”方针,11日日本政府签署“购买钓鱼岛”合同,企图把钓鱼岛国有化,这严重损害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因此,应适时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调爱国主义情怀,重温历史,激发出师生的爱国热情,保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可以说,适时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补充一些思想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不会削弱校园文化内涵的主体地位,反而会使校园文化建设向着更为积极的方面前进,更富有时代特色,更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外延是词项所指称的对象范围,内涵和外延是词项所具有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决定外延,外延反映内涵。所以,当确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之后,应进一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采取丰富多样的外延形式,有助于校园文化内涵的充分展现。

首先,要进行物质和制度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基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涵盖校园环境、图书资料、文化设施、教学要件及人文、自然环境等内容,是校园各种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校园制度文化,即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职能系统,完整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师生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应进行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唯有建设好物质和制度文化才有可能建设深层次的校园文化——精神文化,毋庸置疑,若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也必将内化于物质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

其次,可通过通识教育倡导、宣传校园文化。为打破专业教育对人的狭隘定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通识教育在我国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可以说其与专业教育互相补充,并与专业教育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如山东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国学教育、艺术审美、创新创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通过通识教育不仅可以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新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此,可以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融入到通识教育中去,可专门编写教材,也可和其他通识教育的课程相结合,积极加以宣传和倡导,以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再次,应把社会有益尝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河北省邢台市从2010年开始开展倡导的“学读唱树建”活动,即“学新知、读经典、唱红歌、树榜样、建绿网”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业已成为邢台人的文化自觉、生活时尚、工作内容。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更提升了士气,鼓舞了干劲,有助于提升公民的人文素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以此为契机,借鉴以上形式促进自己的建设。具体而言,可把其系统建设、加强领导、广泛动员、营造氛围、注重实效的理念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工程中,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种系统工程,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文化化人的作用。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一方面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或特有属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事物的对象范围,二者彼此制约、相互依存。当然,词项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科学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反映事物的词项也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不断得到补充和修改,使词项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也应该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做出更为丰富和准确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作者:李兰玉 单位:邢台学院法政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