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文化建设优化路径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含了多个子系统和组成要素;高校文化建设又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必须科学把握各文化要素之间的联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应将文化建设作为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分步实施。坚持重在建设、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原则,发动全员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全校共同参与的格局。
丰富精神文化。要对高校精神文化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和宣传,明确办学思想和理念,树立学校精神,发扬高校传统;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断丰富高校精神文化的内涵。首先,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文化建设,使师生员工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次,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风,通过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发挥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吸引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促进学生增强创造力,丰富知识;形成良好的学风,营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和开拓有为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建立融洽的校风,使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激励,使师生关系变成朋友关系,形成生动活泼和健康向上的文化境界。再次,积极营造人文关怀的校园氛围,形成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的良好风气,努力实现和维护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制度文化。高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必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成为全校师生员工自觉接受、广泛认同的思维定势和言行准则,印刻于脑海,付诸于实践,高校文化建设才能持之以恒,长盛不衰。积极探索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科学规范、以人为本、学术为先的管理制度,并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高校制度创新和依据制度的管理,是制度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两翼。抓好制度文化创新: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对个性的宽容、对创新精神的激励和保护,形成独特的高品位的高校制度文化;二是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原则,鼓励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制度创新;三是坚持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本化目标,不断增强师生员工创新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四是坚持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稳定性,发挥制度的引导、保障和规范功能,着眼于促进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行政系统、后勤系统的互动互补,创新现代高校制度,为高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学术文化。高校是学术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场所,高校的学术文化构成了高校文化的基础,显示出学校的学术品格和学术地位。高校学术文化倡导民主、科学、独立、自由,在包容和开放的环境中实现创新和发展。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风范,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和抄袭剽窃的不良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倡导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学术水平,形成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支持和鼓励教师撰写学术论著、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广泛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取得更好更多的学术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组建学术社团,开展学术活动。
优化环境文化。高校环境文化建设应着力提高校园规划和建设的文化内涵,体现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特色,通过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师生关注自然、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美好情操。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在校园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作品等文化景观,营造高尚健康的文化环境和氛围。重视教学设施建设,建设好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场所,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不断满足学生学习成材的需要。规划、建设和使用好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的场所,不断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各项设施,为广大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充分发掘和利用优秀文化资源,弘扬文化传统,建设独具特色的环境文化。培育行为文化。高校行为文化建设要以育人为宗旨,学术性与娱乐性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师生在行为文化活动中提高素质,增长知识和才干。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彰显行为文化特色;组织学生开展文明修身活动,培养公共意识、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师生情操;开展评先评优树典型活动,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作用;加强行为文化研究,倡导文明、和谐、高雅的高校行为文化。
构建文化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文化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大力加强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宣传媒体、学生社团、网络文化等在内的各类文化阵地的建设。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对校园电视、广播、校报、宣传橱窗和各种自办刊物等校内宣传媒体的规范管理,增强校内宣传阵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引导社团正确地开展活动和开展高尚的活动,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对师生网络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引导师生正确处理虚拟主体与现实主体的关系,共同营造学校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本文作者:闫学林 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