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议校园文化中企业文化的渗透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议校园文化中企业文化的渗透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议校园文化中企业文化的渗透路径

全程融合,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通过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将校企融合的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的方案中。我校以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构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育人方式上,把课堂搬到车间,围绕典型产品做训练,结合生产编教材,积极运行“2+1模式”等;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训中采用企业的看板管理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企业实际生产管理流程;将实习产品的检验改为企业的评定标准,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建立企业化管理运行机制,注重培养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等。通过多层次的产教结合,实现与企业的融合,我校工商管理学院与咸阳益利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用友—益利德”订单班。订单班的同学经过一个月的企业课程培训并考核合格后,进入益利德软件公司正式开始顶岗实习;电气学院与日本欧姆龙公司联合举办订单班,邀请日方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讲课,介绍日本企业的管理知识和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订单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欧姆龙公司上班。第二,在课程开发上,按照能胜任所从事职业必备的能力结构及其形成特点来开发课程,应用企业工作模式,通过工作项目和任务来展开教学,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突破了传统偏重知识讲授模式,体现职业导向的特点。如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需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心理学”等选修课;毕业设计的图纸为企业的真实产品;邀请企业各类士人开设相关讲座,进行就业和创业的辅导,我校“企业家讲坛”邀请了各商界名人来我校作了“当代大学生的信念与追求——从‘学生娃’到‘职业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大学生学习与职业规划”“树立梦想、扬帆起航”等讲座,效果甚好。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实行课堂教学熏陶。如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把优秀品牌企业的企业精神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精神专题教育。如企业管理中介绍长虹“以产业报国”“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在会计中介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先进模范等。

全面融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文化的各个方面

第一,渗透到精神文化方面。在学校精神文化培育、提炼和形成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把这些精华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从而使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如我校结合工科特点形成校训“明德、笃学、精艺、强身”;在信封、文稿纸、提袋、校服、画册、校内刊物、校园网、学校产品、交通与实训工具上等都印上学院校徽,体现工业职业院校特色。第二,渗透到物质文化方面。一是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与生产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并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我校在校内建立了铸造和机械加工两个生产实训车间,实训车间实施企业“6S”管理模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融教室、实训、实验、技术服务为一体,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置身于职业环境中,从而加深对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技能要求的理解,提高职业素质和创造能力。二是注重校园职业人文氛围的营造,校园内设置企业宣传栏,集中宣传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校友、优秀合作企业家,同时,及时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行业动态,让学生视线所及无不带有“职业”。我校在教学楼走廊、橱窗中展示创业成功的校友偶像、在各行各业表现优秀的校友事迹;介绍优秀企业生产情况、经营理念和宗旨等。第三,渗透到各项活动中。在校园活动中,定期选派相关人员、专业教师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鼓励他们积极主动走出去。我校利用暑假选派青年教师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顶岗锻炼,既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又感受企业文化,一举两得;大三学生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融入企业文化;另外,诚心诚意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到学校进行座谈交流,促进学校活动文化与企业活动文化的有效融通,承办各种技能大赛,以此为契机全面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

全员参与,推动校企文化融合

由于校企文化融合是全过程的、全面的,尤其是学风、校风与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有关系,因此,有必要调动校企双方所有人的力量,做到全员参与,共同建设。例如,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总之,校企文化融合是校企全员的共同目标,特别是职业院校全员的共同目标,只有每个人都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并为此做好自己的工作,校企文化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本文作者:王娟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