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作用因素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作用因素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作用因素分析

教师个人因素

职业幸福感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个体在自己工作中的一种主观感受。所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教师的个人因素。1.人格因素人格,亦称个性,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幸福感主要依赖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不同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而各种人格特质中,外向性和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和幸福感显著负相关。[1]2.身体因素身体健康是干好工作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作为前提,谈幸福是不切实际的。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腰背痛、咽炎、颈椎病、痔疮和胃炎或胃溃疡是排在教师职业病前五位的疾病,而有大部分的老师患上了以上一种或几种职业病。这将大大地影响着教师职业的幸福感。3.职业理想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所以它的实现将受到诸多主观情感的制约。赵汀阳说过:“幸福不是产生于基础性需要的满足,而是产生于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之中,产生于有意义的可能生活。可能生活是理想性的,总是合目的的生活。尽可能去实现各种可能生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最基本条件”。[2]所以作为一个教师,他对自己的职业应该有一定的规划,有一定的理想,也就是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当中自己将要达到的水平,否则在他的职业生活中必然就缺少了动力。故有的学者指出:“教师若有了一颗善良之心,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劳动过后就要有回报的职业来看,终身地去追求它,就能真正体会到做教师的幸福感。”[3]因而如果一个教师只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进行工作,而不是把教育当成是自己一生的事业,那么他将永远体会不到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快乐。只要有了职业的理想,即使在工作中出现困难,也能迎刃而上,体会着在职业征途中不断奋斗的快乐与幸福。4.个人职业能力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该职业的相应能力,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你职业的成败,从而影响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能够有效地掌控课堂,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得学生获得新知,是教师获得自我效能感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教师获得的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但要完成这项工作,一是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素养。(2)教学研究能力由于学生对象的差异性以及教育教育情境的无法预设性,决定了教育具有创造性。而且,科研是高等教育的第三个职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4]所以,更要强调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地开动脑筋,不断探索,不断地获得创造带来的刺激感、新鲜感和成就感。当教师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指导实践取得了实效时,会获得一种无可比拟的欣慰和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幸福。(3)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教师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需要有效处理好与学生、同事、领导、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些关系当中,最基本的一组关系便是与学生的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一定要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理解、信任、关心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尊重和信任老师,才能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也才会体现到和学生一起的快乐与幸福。成功的教育并非是某一个老师的劳动成果而是一个集体的力量,所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职业院校强调和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还要具备和教育系统之外人员的沟通能力。

校园文化

教师职业是在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和谐的文化可以给教师带来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促进教师幸福感的形成,相反,不良的文化会给教师带来消极情绪,抑制教师幸福感的获得。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而教师主要的文化场所是校园。所以,本文主要探讨校园文化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1.物质文化校园的物质文化指的是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等以及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学校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情绪,保持学校的整洁和干净,优化学校布局是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作为大学校园而言,最能体现其文化氛围的就是图书馆,图书也是高校教师进行科研教学的必要材料,所以一定要注意图书馆藏书的丰富性。2.制度文化学校的制度文化,包括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是为达到学校培养目标制定出来的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例如学校的人事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喜爱、被认可,教师也同样希望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而判断自己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并藉此获得幸福。正因为如此作为学校的管理制度中的评价制度,它一定要公正公平,一定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不是科学;二是评价的过程是不是民主,教师是不是能够参与。只有用普遍的、公认的标准去评定了教师的行为,教师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以获取新的成就,从而获得职业上的幸福。3.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5]它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理想成分。认知成分是学校人员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规律的认识,它是校园文化的理性部分,将直接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工作。情感成分将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依恋、同事之间的认可。试想,在一个充满合作,认同的环境中工作,能不满怀欣喜吗?价值成分即在学校中体现的价值观。学校价值观一经确立并成为学校教师的共识,就会对学校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其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教师完成本职工作。最后一个是理想成分,及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理想追求。有了共同的理想,这将有助于教师形成将职业理想变成教育实际的动力,在工作中不断前行,不断获得突破的快感。

社会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第29条: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描述中提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层面,已经把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国家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规划中,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社会企业希望通过学校的培育可以招到能立马上手的员工。而教师是这些希望的直接观测者,高职教育能否达到这些目标,就在于教师。如果高职教师不能实现家长和社会的期望,社会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将不满意的态度传递给教师。故而,社会给予的过度期望和舆论的压力会让教师在长期的不安状态下,久而久之,就会因为工作而烦恼,影响幸福感的获得。

学生

学生与教师整个专业生涯密不可分的,教师的幸福主要还是来源于学生的成人与长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面对的对象都是青年人。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与变化,以及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便是高职教师的幸福所在。1.学生的成才徐特立老先生曾经说过:“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啊!”是啊,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其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各行各业的能手。当看到自己所教的学生由一个专业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内行人,在社会上能够通过自己在校的学习找寻到热爱的职业变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作为教师那该是有多么幸福,多么骄傲。正如陶行知所言:“教师工作的最大幸福就在于培养能够超过自己的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桃李满天下,看到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2.学生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条件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基础。作为高职教师,他所面对的是一群具有独立意识的、情感丰富的个体。在与高职学生交流中,往往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当学生有困惑时,乐意找你聊天,这时教师是幸福的;当每年的教师节,学生一句“老师节日快乐”,教师是欣慰的。和一群阳光四射的青年人一起成长,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永远被年轻的心态所包围,能不体会到幸福吗?!

教师待遇问题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对个体的重要程度排列,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生理的需要。对于教师而言,如果经常还需要为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担忧,那么其体验幸福的能力必然是有限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仅是教师社会地位提升的外在表现,而且是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的物质条件。所以,稳定的工资、较好的福利奖金等都是教师取得幸福感的重要原因,教师的生理需求得到了满足,缓解了人的生存压力。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安心工作,才能更投入本职工作,从而感受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感。(本文作者:吴荣英、胡江水 单位: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南昌教育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