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3篇

(一)

一、校园文化活动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在实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面,2004年10月到12月之间,我国团中央学校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详细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和“三下乡”活动是最受欢迎的载体。其中,校园文化活动由于开展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所以最受学生青睐。确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挖掘学生潜能、启发学生智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也是促进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轨的助推力。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活动,使其成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如何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积极构建内涵丰厚的校园文化

首先,要努力营造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我国著名教育家毋母光说过:“办学校其实就是办一种氛围。”如今,学生对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识比较到位,但是缺乏对学校精神的认识。学生沉浸在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中,可以有效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所以学校要加强研究和宣传学校文化、学校精神,在提升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再营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出充满人文气息和高雅情趣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成长。其次,不断夯实校园文化理论基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活动载体系统性不强/理论支撑不足的问题。所以学校要夯实校园文化理论基础,通过深入调查学校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性措施,以此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性。学校还要抓好学生社团建设,注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选派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担任社团建设指导,引导学生的社团活动走上正轨,发挥社团活动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引领作用。再次,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只有在社会大潮中,人们才能磨练成型。学生的成长也是如此,学校要不断打造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开展主题创建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而磨练意志,提升情操。学校要扩大文化教育和文化活动的覆盖面,使学生即是文化活动的组织主体,又是受教育的主体,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二)不断推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不断普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急剧变化。如今,网络已经成了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载体。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特别强,所以可以通过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学校要重视校园网站和网页的建设,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性、学术性和服务性,针对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网页建设,解决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借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加强校园BBS、QQ群的建设,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论,关注他们的思想走向,并及时剔出网上的不良信息,努力使校园网络建设成积极向上、文明宽松的交流空间。同时还可以开辟设计校园生活的各个版面,比如情感交流、生活娱乐、学术竞赛等信息,满足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三、结语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收到明显的积极作用。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他们所普遍关心的问题,跟踪他们的思想动向,在实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面,2004年10月到12月之间,我国团中央学校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详细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和“三下乡”活动是最受欢迎的载体。其中,校园文化活动由于开展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所以最受学生青睐。确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挖掘学生潜能、启发学生智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也是促进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轨的助推力。学校要重视校园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作者:陈宇 单位: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二)

一、基于校园文化平台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行为,必须根据时展、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对校园文化进行整合与建构。对校园文化的重新建构可以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变分散的德育力量为一股强大的德育洪流,以达到1+1>2的效果。

1.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高度重视,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教学手段不够新颖、学生实践活动过少等问题。首先,学生实践活动参与性不够。一些院校往往组织少数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存在以点代面的现象,实践教学的开展带有较明显的局部性和偏向性,甚至某些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组织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没有实践基地,没有固定的实践场所,导致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简单的校内实践活动等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方式单一性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的要求。“90后”大学生的性格、心理、行为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更喜欢针对性强、丰富生动、切合实际的、双向的教学方式。而现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为大班授课,分小组进行实践教学活动难度较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方法难以实施。再次,高职院校“职业性”定位理解偏颇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职院校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这就决定了很多学校“职业为本”的发展定式,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非主要课程,在建设发展中处于边缘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往边靠”的现象。

1.2依托校园文化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面对新形势,在努力促进观念的转变、抓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以和谐环境为追求,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校园文化是学校一门重要的“隐性课程”,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校受到的教育,除了课内教学外,还有课外教育,而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典型的课外教育,也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新生入学工作相结合

在新生入学之后,根据新生刚离开家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学院的传统和优秀文化,让新生感受学院对他们的重视,使他们身处异地却能感到家的温暖,同时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大学生活,使他们尽快地在大学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确定目标,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随之,积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省情校情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等,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科学的奋斗目标。在新生军训工作中,加强国防教育、军队条令条例、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等教育,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和法纪观念,为新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1.2.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教研室牵头,成立学生社团,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实现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一是指导学生成立社团,结合学院的校史、校情和重要节日开展参观校史陈列室、主题宣讲和专题研讨等各种形式的校内实践活动。二是指导学生社团利用本地教育资源,结合周边农村的发展成果,开展红色之旅、热点考察和社会调研等主题鲜明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具体化和感性化。三是开设论坛讲座,学院定期组织校内外专家、教授开展各类讲座,其中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开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类报告,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四是将重要纪念日、节庆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以纪念建国、建党、建团等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座谈征文、歌咏大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为主要形式,适时开展“爱国·成才·跨世纪”“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等主题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影响。

1.2.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网络教育结合

依托学院校园网络优势,积极主动占领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门应以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着力点,大力投入课程网站建设,不断更新学生最感兴趣的时政要闻,并通过BBS、QQ群等网络互动平台,确保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课程内容动态,使之成为广大师生获取知识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1.2.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知识点的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策划、组织、表演实践成果汇演活动。在此类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度高,从策划、主持,到编排、表演,全员参与,没有一个人是纯粹的观众。小品、快板、话剧、手语、拍客、访谈等节目的内容都是来自学生原创,围绕校园生活展开。通过此类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撰写剧本、精心排练的过程中接受了生动有趣的理论知识教育。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1.2.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社会调查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前拟定调研提纲,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课余时间,结合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热点、专业实际或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并形成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调查报告,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产生的疑惑以及思想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小结

总之,校园文化是职业院校所应具有的精神氛围和文化气氛。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因此,校园文化在当今职业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途径就是从校园文化中汲取营养。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率。

作者:蔡岩 唐敏 单位: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65951部队二中队

(三)

一、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过程中存在问题

1.1大学生价值观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通过网络、手机等多媒体传播,文化,已经变成可以无国界的进行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不同的外来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相互碰撞,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我国。其中,校园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的同时,西方不良思想也在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基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成熟,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将诱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产生消极态度情绪,甚至是产生负面的极端心理。如何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帮助引导高校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是受到持续关注和研究的。

1.2校园文化建设偏重物质文化,轻视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校园精神文化涵盖了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应当起到辅助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作用。然而如果高校过分的注重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过度注重外在硬件条件,即教学要件、生活要件、活动要件、人文环境要件等的环境文化和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生活设备等学校必要设施的设施文化,轻视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的建设,将会导致“空有其表”的高校校园文化。

1.3忽视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财富,是大学生思想信念的重要范本和精神方向引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能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起到加强其民族责任感和加深其爱国之情的作用。然而大学生存在对“传统事物”抛弃的现象,错误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存在认识的偏差,往往会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1引导大学生新时代价值观的形成

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校园是文化产生的重要阵地,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历史重任。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教育引导的作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以主流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化氛围中,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确立正确的方针路线。校园文化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的熏陶,使生活在校园中的个体在潜意识对其思想意识、观念形态、行为习惯、价值观取向等多方面对所处于的校园文化模式产生认同。强大的校园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生活在校园中的师生形成的文化价值观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利用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将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时代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活动中去,形成正确有效的价值导向作用和校园舆论正确引导作用,以此对学校师生产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持久作用。

2.2积极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校园文化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要途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的开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校园文化生活中,便于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得高校大学生在文化活动中更易于主观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和感染。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指导路线,使学生主动自发的感知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的思想积极影响。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也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2.3活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校园文化这一特殊的社会亚文化动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逐渐扩大,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到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校园文化生活活动能有效的活化带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泼力、吸引力、感染力,脱离死板呆滞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形象生动、直观易懂等特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校园文化建设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3.1思想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化先进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党的理想信念为核心,建设优良的校风校纪,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导向,努力建设具有社会主义文化特色、新时代文明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注意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精神动力,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凸显高校校园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2文化育人—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同时,精神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发展方向。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的建设,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改变以往忽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的传统教育观,确立创新教育观和合作教育观,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促进大学生创新思想的形成。其次,建立促进个性发展的教学观。例如启发式教学观、研究式教学观、吸引式教学观、自主学习教学观等等。最后,引导学生树立实践创新人才观。如,树立实践成才观、创新人才观等等。

3.3管理育人—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即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高校的文化传统内容、仪式和各项相关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重要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高校在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的同时,必须设立相关的组织机构予以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执行落实。由此可见,加强建设相关组织机构和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制度文化建设包括三个方面,即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起到保障作用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使制度建设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进行相关校园文化的监督管理职能,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3.4环境育人—完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首先要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景观,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是在明确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基础上,通过环境文化建设和设施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创新诉求,从而形成一种鲜明的创新物质文化氛围。对校园成员情操的陶冶,对校园成员心灵的美好塑造,对校园成员开拓进取精神的激励,对校园成员的不良风气的约束,对校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都有着积极、奋进的作用。

3.5实践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的同时,形成和巩固集体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可以就目前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了解社会、学校和自身能力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个人能力。通过学校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更好的从实践的角度,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作者:高原璐 何润霞 梁婧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