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校园文化与工业企业文化对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校园文化与工业企业文化对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校园文化与工业企业文化对接

0引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处理工作事务的主要参考标准,也是员工适应企业工作必备的素质。虽然不同的企业,其文化是有些差别,但其核心的内容基本相同。高职学生要想融入企业工作环境,必须尽快融入企业文化,如果高职校园文化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在校园学习的过程中,领会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文化内涵,学会掌握和适应企业文化,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就业,还更好地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促进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企业文化如何能够进入校园,能够持久保留到校园中,不仅要靠学生一届届的传承,更需要高职教师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断地潜移默化,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在校园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备企业文化技能,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

1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文化技能上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精神面貌的表现,也是一个企业处理工作问题的标准。学生不能融入企业的文化,也就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在多年来企业工作经历中,经历了数以万计的人员离职,其中也有很多大学生。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工作能力是优秀的,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适应企业文化,在工作中无法接受管理而离职。这就是在大学生活中,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接受不够,当然,也是当今高职教师对企业文化的学习不足。最重要的是,当前高职教师对企业文化掌握不足,也就无法在课堂上传授企业文化。虽然经过前一段时期大国工匠的宣传,人们对职业技能人才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文化技能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理论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不愿意学习企业文化。多数高职院校有相当规模的教师,是从高校出来再进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前,是处在我国精英教育时代,只注重理论教育,根本不了解企业工作,加上中国数万年的传统轻商观念,造成人们对学习企业管理的不认可,导致部分教师不懂企业文化,不愿意了解企业的管理工作,也不愿意学习企业文化。其实,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教师不学习和传授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会阻碍企业文化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通过学生学习来掌握和传承企业文化,会约束企业文化进入校园传播,形成学生培养中两种文化的断裂,造成高职校园文化无法与企业文化对接。

2)校企合作的浅层次,造成教师与企业的脱节。当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工作在企业,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建构桥梁,把学生送进企业后,由企业进行工作管理,教师仅对学生的工作情况了解,多数带队教师只是管理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企业的技术能力等,很少接触和了解,更不会学习企业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技术能力要求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仅仅是解决学生的意外问题,对企业的技术与文化管理了解很少。其实,在校企合作中,教师应该是核心作用,不仅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工作技能要求,还要了解企业的管理工作、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通过学习企业的管理工作,掌握企业的技术要求,才能领会企业的文化精神,将企业需要的技术与文化素养带到课堂教学,更好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素养。

3)教师管理制度的限制,约束了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能否很好地进入校园,还要有管理制度来保证。当前高职教师管理中,仍然是重理论、轻技能,在众多国家示范院校中,教师招聘的要求还是以学历为主,职业技能为辅。前一段时间,对广东省的高职院校招聘教师的要求整理中,发现公办学校中只有一所学校要求高职称,没有严格的学历要求,多数院校虽然要求是硕士,实际上是只有博士学历才能有入职的资格,就这一所学校所要求的职称,还是要求教学的职称。在这种教师招聘的学历限制中,广东有着众多技能型人才,但无法从事职业教育,相应的每年高职院校毕业的数万学生中,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很少。当然,这种高职教师管理制度下,造成职业教育无法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造成高职院校教师对企业文化理解的片面性,产生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隔阂。

2解决当前高职教师企业文化缺失的主要途径

从以上的问题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职教师才是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的重要一环,培养出具有企业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是更好实现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保证。然而,在当今高职教师管理的模式下,校企合作的无法深入,必须有一些建设性举措,才能促进高职教师学习职业技能,掌握企业文化知识,更好地服务高职教育。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技能教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可。专业核心技能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没有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老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要提高教师的技能,必须将职业技能提到相应的高度,建立教师职业技能激励机制,以调动职业院校教师主动学习职业技能。通过教师对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好地了解和深入学习企业文化,形成教师对职业技能和企业文化重视。当然,必须是有效的机制,有很多院校多次提出教师职业技能的激励机制,真正在教师学习职业技能时,没有任何的支持与资助,相当一部分学校还对职业技术职称不认可。建立激励机制,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促进教师学习职业技能,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可。

2)深化校企合作,利用企业资源培养教师技能,促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师企业文化管理培训。校企合作是最好的培养技能的途径,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够培养教育学生学习企业文化,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其实,如果能够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出满足职业教学要求教师,将更好地深化校企合作,更好地培养具有专业对口的职业技能人才。只有教师具有专业技能和企业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更好地实现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毕业生。通过对学生几年假期工作调查,发现97%学生不愿意再从事假期做过的工作,这说明了企业对假期工作的学生管理不足。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地正确指导,就会产生学生对职业工作的误解。其实,如果高职教师具备企业文化素养,能够更好地深化校企合作,更好地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

3)构建高职教师管理体系,突出职业技能管理。职业技能是高职学生就业的根本,也是高职教师的主要工作,高职教师管理应突出职业技能要求。从产业发达的国家来看,无论是第一梯队的美国,还是第二梯队的德国和日本,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职业技能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其中,CBE模式和“双元制”模式,为高职教师管理提供了体系建设模式,以工作岗位技能为学生培养目标,以企业评价为学生质量标准,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备这两方面要求,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因此,构建高职教师管理体系,必须注重教师的职业技能管理。教师深知“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如果只有理论知识,没有专业技能,怎么能够给学生技能上的一碗水。当然,进行高职教师专业技能管理,也是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实现技能教学的需要。

3结语

为配合国家制造产业升级,实现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有一大批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高职教育作为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要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高职教师必须以企业需求为根本,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文化素养,才能培养出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才能实现人才培养国家战略目标,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文化,作为一个组织的精神,两种不同的文化在转换的过程中,必将产生矛盾和冲突,通过文化的对接,将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师生的职业技能。通过专业技能学习,领会工业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学习,深化专业技能学习。当然,还有很多方法和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职业技能,实现两种文化对接,离不开对接中的双方共同参与,高职教师的职业技能与文化素养的提高,将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更有利于高职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作者:宋永 王世红 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