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文章通过对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网络文化以及教学文化等方面研究,探究大学校园文化如何更好促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立德树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因子,承载着学生的德性成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
一、立德树人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各学校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旨,其主要完成三个教育任务:一是教授知识,二是传授技能,三是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使大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第一和第二可以看作是“育才”,第三可以视为“育德”,国家需要专业知识过硬的“有才之人”,更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有德之人”,培养“德才兼备”之才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方向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学校园文化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大学校园文化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大学校园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不可否认的是,西方价值观念的侵入,的确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从一元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处于价值观还未成熟时期的大学生,缺乏对多元文化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缺乏对文化资源进行筛选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很容易误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产生价值观模糊现象。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应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观念,坚持正确方向,引导大学生辨别不良的价值观念,不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高校师生矢志不渝地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前进。
(二)主体性
马克思实践哲学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内容及其实践活动,是“人化的自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本质上是校园人的自由本性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是“人化的校园”,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坚持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努力培养师生的主动性,促进师生作为生命个体潜能的发挥。即充分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文化人”,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在师生全面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批判思维、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第二层含义是依靠师生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即充分重视高校师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师生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能动作用。
(三)时代性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实现中国梦。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时代性原则,要求学校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找准符合学校发展的定位。找准定位,需立足于历史,结合学校的特色,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树立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背景中思考定位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国家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需要”[2],在文化输入-输出中反思自己,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校园文化。
三、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增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发挥精神文化立德树人功能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3],刘宝存博士认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基本内容应包括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优良的大学精神文化,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精神文化一旦缺失,大学校园文化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魂之躯。加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树立价值导向。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努力激发大学生心底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引导大学生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而奋发终身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发扬批判精神。科学精神要求大学人做到“真”,人文精神要求大学人做到“善”、“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可以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提高大学人的修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能够引导大学生敢于批判,敢于怀疑,这不仅有利于其追求真理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其发扬科学精神,也有利于他们在面对多元价值观时能做出正确而明智的抉择。
(二)美化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实现物质文化立德树人功能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是人们通过感官可以感受到的高校内部一切物质性对象的总和,具体体现在有形的物质载体中,常常以校名、校徽、校旗、校容校貌、楼宇风格、校园景观、地标建筑等形式存在。校园物质载体的整体风格体现了高校的文化传统、历史底蕴、育人理念等,加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发挥物质文化的立德树人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寓课程思想于物质文化建设。以饱含人文艺术气息的校园建筑为教科书,以颇具特色的校园亭台、草坪为讲台,以浓缩历史底蕴的名人雕塑为榜样,展现典范,垂范于师生。加强物型课程的建设,开发环境育人的新维度。物型课程“指向在物,关键在型,突破在课程,目的在育人,重在‘物’的文化塑型及课程意象。”[4]致力于从物质到文化,从文化到教育,从教育到课程的不断探索与生成。加强物型课程的建设,让原本没有生命的客观物质存在,与一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联系,浸润文化的灵气,启迪师生心智。其二,寓美学理念于物质文化建设。蔡元培说:“同一自然景物,在科学上为形体解剖,生理实验,用途改造等等,而文学家乃注重于色、声、香、味之观赏的描写与印证。”后者给人以美的感受。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融入美学理念,通过美育的方式,引导高校师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按照美学的规律对学校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计,使大学校园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呈现物质文化的整体之美、和谐之美,使高校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人文景观、完善的校园文化设施、科学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如此一来,物质之美对高校师生产生“其来也渐,其入也深”的心理熏陶,从而增强师生的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强化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发挥网络文化立德树人功能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相互融合为条件,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它是相伴网络技术的出现和进步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5]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综合产物,它重塑了校园的智育环境和德育环境,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网络文化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大学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并逐渐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容小觑的部分。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充分开发网络文化的智育功能。教育的信息化不仅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也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各高校在网站建设中,努力渗透学术性,将学术资源数字化,创设信息化的智育环境,形成高校师生良好的网络智育课堂。比如开设网络公开课,建立网上特色课堂,让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之余,可以自主、自愿观看并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拓宽知识面。第二,着力开发网络文化的德育功能。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在网络中相互激荡、碰撞、交流和融合,网上言论良莠不齐,“庞大的网络空间,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各种错误的思想观点和腐朽落后的东西就会去占领,给社会和学校带来不良影响”[6]。高校必须主动占领网络德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大学校园网络这一无形的德育课堂,需抵制各种不良言论,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德育环境,使校园网络成为高校师生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阵地。此外,大学德育网站的建立,需遵循“寓教于乐”理念,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使大学网络德育课堂既具有社会主义鲜明特色和学校特色,又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广大师生。营造大学网络德育环境,还要尽量打通线上线下,将网络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带到现实课堂中来探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观。
(四)加强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发挥教学文化立德树人功能
目前学术界对教学文化概念的认识并未统一。从研究现状来看,别敦荣教授等人认为:“教学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精神生态,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与现实再生产性的非物质环境。”[7]韩延明教授则认为:“教学文化,是指在一定价值观支配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于教与学的信念、理念、行为方式及支持性要素,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教学文本文化、教学环境文化、教学制度文化等。”[8]虽然对教学文化概念的认识存在着争议,但教学文化已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点不容置疑。2012年7月,教育部《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推动营造重视和研究教学的氛围,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文化”,为此,很多高校陆续设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强大学教学文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人师”培养力度。早就说过,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可以说,素质教育问题也主要是教师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就要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师。”[9]对于人师的培养,高校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高校教师既要懂得“授业”,又要懂得“传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一个教师只知道“授业”、“解惑”,不能很好地“传道”,就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那就只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所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人师”应该是“经师”和“传道”者的结合体,既精于专业知识,又善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为,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第二,建立现代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高校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大学教学文化应紧跟时代步伐,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教学模式。建立现代教学模式,需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找到突破口:一方面,要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代化。高校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授课能力,更应该能够做到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另一方面,要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现代化。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和书本知识的能力,更应该能够转变学习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肖红缨,姜胜耀.全球化视野下的清华大学发展战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43.
[2]陈吉宁.新年献词[EB/OL].清华大学新闻网.
[3]吴立保,唐赟.类主题视野下的立德树人的范式转换与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57-60.
[4]马斌.物型课程:环境育人的崭新维度[N].江苏教育报,2013-12-04.
[5]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85
[6]钟家全.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9.
[7]陈斌.建设教学文化服务教师发展———2014年两岸四地“大学教学文化与教师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07.
[8]韩延明,张洪高.我国大学教学文化建设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4,(2).
[9]龚克.素质教育知与行[J].中国高教研究.2015,(5):8
作者:朱洪娟 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