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母语教育与校园文化关联性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母语教育与校园文化关联性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母语教育与校园文化关联性构建

摘要:母语教育,是人出生以来就不由自主接受的一种文化熏陶;校园文化,是人在求学受教阶段接受的一种文化洗礼。从母语教育和校园文化的互通性入手,建构两者间的互动性关系,对母语教育的实施和校园文化的创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母语教育;校园文化;互通性;互动性

在中华大地上,我国的母语毋庸置疑就是汉语。在我国,对于母语教育的普遍认同就是汉语教育,通常称为语文教育。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汉语及其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和诗韵文采等代代相传。母语教育不仅要体现其工具性特点(完成对学生民族语言的相关技术训练),更要体现它的人文性特点(完成对学生文化传承等相关文化教育要求)。母语教育在学生民族性格的塑造、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树立、开放心态和兼容并蓄文化情怀养成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校园文化属于一种群体文化,其以学生为主体,囊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层面的内容,并以校园为主要传播空间。校园文化是学校各成员价值取向的侧面反映,涉及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学风、校风等。[2]校园文化是树立良好学校形象,增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力量,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正常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一、两者异曲同工之处:互通性

(一)时代环境之所趋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于世的个性化特征,它的继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存亡。母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博大精深且浓郁丰厚的文化滋养着年轻的生命,塑造着年轻公民的民族个性,培养着他们的民族性格,陶冶着他们的民族精神,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年轻人的生命成长同行。母语教育肩负着在多元化的全球文化中树立民族文化特色的使命,创造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标识的重任。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必然要适应时代主题变化、弘扬时代旋律。校园文化培养的对象是社会建设主力军,决定了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必须相辅相成,与时俱进的特性。校园文化的发展不仅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还会反作用力于社会文化。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趋势的共同影响下,校园文化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教育和引导好国家年轻的一代,产生超越一代人的社会文化效应。

(二)本质属性之所求

全球化强化着认同意识,而认同的本质是一种为获得归属感的定位。[3]对于文化认同,首先体现在母语认同上。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不复存在了,那么这个民族就将面临灭亡的危险,充分表明了母语在一个国家及民族中的重要性。母语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有个深刻的认识,为民族精神及性格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的个性化在社会的共同体中得到最大化的认同,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而把无数个个体最大能量聚集在一起,创造非同凡响的归属感价值。校园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校园里的每一个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是在学校自身不断发展中,在摸索和积累中形成的一种不约而同的文化认同,是师生个体在学校群体中获得归属感的定位。一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认同,对于师生个体内在的潜能开发、个性塑造、道德提高,都有巨大的作用。

(三)自我发展之所向

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使得本民族的风采得以充分展现,应注重自我的壮大。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主要方式的母语教育,应注重其实效性,充分发挥母语教育的影响力。母语认同既包含对本民族文化的崇拜和认可,更包含着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肯定和尊重。因此,在处理本民族文化的时候,就要用全球性和发展性的眼光来对待母语教育及母语文化,更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来对待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并在融合中创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因此,母语教育任重而道远。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相互的竞争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办学规模等方面,隐形的校园文化实力的竞争日益凸显其更重要性。校园文化在巩固科学文化传播的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特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提升校园内涵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它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竞争中,最富有特色的一张压轴底牌,因此,发展校园文化势在必行。

二、两者相得益彰之妙:互动性

(一)校园阅读是支点,推波助澜创新高

校园阅读文化隶属于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和阅读文化的融合点,所以,校园阅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将校园阅读理解为校内阅读。校园阅读立足于校园,以校园阅读为中心,并且与家庭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校园阅读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学校可以通过母语教育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用。母语教育的开展,对校园阅读文化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阅读文化的形成又会促进母语教育的发展。阅读是一个支点,阅读是一种媒介,在寻找同伴、获取共鸣的过程中,用他人的经验助力自己成长。

(二)传统文化是支撑,与时俱进谋新篇

校园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学生是传承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校园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且是促进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及延续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在母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母语教育的作用体现在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上,关键在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作用。因此,在母语教育中不能用狭隘的功利主义观点来评价它,要在课程和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创建校园文化最坚实的基础;虽然,它来自遥远的过去,但是在与时俱进的教育中一定会有新的篇章。母语教育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传承形式,博大精深的母语教育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应该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更应该让其发光、发亮。

(三)现代公民是目标,携手共进促发展

教育是社会生产、经济、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必要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母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文明社会里有担当责任、自觉理性的现代公民。校园文化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更是希望通过融入骨子的自觉性行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社会公民。母语教育担负着“成人”的重要使命,“成人”的重要意义在于在文化启蒙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批判思维能力。[4]考虑到言语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母语教育过程中采用独立评论的形式,是促使养成创新性思维及独立思维的重要方法。通过独立评论的母语评论能力的养成,有助于激发学生主体产生意想不到的独立思想,并经过不断的社会实践,使这种思想逐渐成熟。文化建设的出发与最终,均应以人为核心。校园文化建设归宿应为学生的优秀、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人类社会的文化影响校园里的众多学子,反之,这些优秀的学生又能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且得以健康与持续发展。正是因为校园文化的辐射性使得校园文化在致力于培养社会的现代公民目标上有生机、有活力。

参考文献:

[1]潘涌,蓝蕊.全球化背景下母语教育的文化使命(续)[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8):4-5.

[2]吕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成尚荣.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J].教育研究,2007(2):22-25.

[4]潘涌.母语教育:以独立评论造就现代公民[J].南京社会科学,2011(3):118-125.

作者:沈芸 单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