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校园文化教育应用分析(8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校园文化教育应用分析(8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校园文化教育应用分析(8篇)

第一篇:越野行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应用

摘要:越野行走是一项激励精神力量的运动,将其运用在我国高校文化建设中,可以引导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培养其团队意识。本文主要探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越野行走的策略,旨在发挥越野行走运动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越野行走;校园文化;应用方式

越野行走最早起源于北欧,英文名称为“NordicWalking”,将滑雪运动中使用的拐杖作为身体支撑,在户外完成阶段性的行走运动,包括山地、沙丘、丛林、田地等多种自然环境的夏季徒步运动。参与越野行走运动,能够激发参与者的拼搏进取精神,通过克服运动极限,在对终点的渴望与追求中不断强化自身的精神毅力,进而为更远大的目标而奋斗。该运动体现出较高的团队意识,对于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极为有利,所以笔者建议将越野行走运动引入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一、越野行走运动的文化价值体现

(一)越野行走运动的“目标”价值

越野行走运动中的“目标”价值十分突出。心理学家对长期参加此项运动的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越野行走运动者的精神品质极为坚韧,无论在自然环境多么恶劣的情况下,都会以完成原定路线为目标,并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锲而不舍精神。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提出目标对于行为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原定目标的达成对于参与者的行为约束力。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戴尔•卡耐基也曾提出相关理论,他认为人生规划和事业规划必须建立在明确的目标中,才能通过明确的方向让自身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克服困难。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教育来说,培养其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极为需要“目标”价值的引导,因此笔者提出将此项运动推广到我国高校中,磨炼学生的精神品质,并融入到高校的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以目标为导向的奋斗方法与价值观念。

(二)越野行走运动的团队精神

越野行走运动,并非单人能够完成,其路线规划较长,皆以团队集体参与的模式完成既定目标。在运动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为同一目标相互激励与协助,才能在原定的时间内达成目标。这样的合作方式与现代企业的团队建设极为相似,多数企业也会在销售淡季组织团队成员参与类似的运动项目。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团队成员的集体意识,并在运动中不断提高成员的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进而上升到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现代教学的宗旨也是将学生推向就业岗位,在校园生活中树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其与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目标相吻合,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一致。因此,也能够明确,我国高校引入越野行走运动具备建设校园文化的优势,对于校园文化的构建也会产生相应的积极作用。

二、越野行走运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原则

(一)找准校园文化的契合点

每一所高校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都会形成自身的校园文化,作为校训不断传承,激励了无数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越野行走运动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上,首先要找准与高校历史文化,以及校训精神的契合点,以促进越野运动在高校文化建设上的落实。例如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指的是健康,可以与越野行走运动的健康追求相结合;“自强不息”要求学生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秉承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品质也是越野运动的文化内涵;“厚德载物”追寻的是学生内在的品格,越野行走运动也需要团队意识,同时其是对品德的基本要求,如果学生的个人品质不高,也自然不会在运动中帮助队友共同完成行进目标。高校在引入越野行走运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只要找准其与校园文化的契合点,就能发挥出越野行走运动的文化价值,反之则不利于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

(二)加深校园活动的体验度

将越野行走运动引入高校日常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建设校园文化,需要教师设计参与度较高的越野行走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体验感。如果学生的参与情绪不积极,完全是被动参与,那么校园文化与越野行走运动的结合也就失去了实际的建设意义。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和校方领导集思广益,为越野行走运动注入新鲜的活动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兴趣,以保障校园文化的建设。越野行走运动表面上是枯燥乏味的,要想在简单的运动中提高体验度,就需要为活动设计游戏环节或竞赛环节,进而提高运动本身的竞争魅力,发挥越野行走运动的“目标”价值。学生在目标明确的活动中,参与感会更加明显,可体验到运动乐趣,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运动中。之后,再为活动注入相应的文化主题与精神内涵,也就更容易创设校园文化。

(三)为越野行走运动注入精神价值

越野行走运动本身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并非显而易见,需要教师予以引导才能让学生从中领悟,并且需要为越野行走运动注入更多的精神价值,进而发挥出以运动为载体的文化引导作用。例如,越野行走运动和我国“长征”的历史文化相辅相成,越野行走的活动也可以开展为“长征精神的历史回溯”,引导学生体验在我国特殊历史时期革命前辈付出的艰辛与血汗,从而为越野行走运动注入更深刻的精神价值。加大对学生思想建设的力度,才能让校园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与我国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对于这种外来运动产生高度的认同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思想上认可越野运动,使校园文化成长对学生发挥出最大的引导力量,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心理成长。

三、越野行走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路径

(一)与校园文化内涵相结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3号),我国高校在引入越野行走运动时,要考虑相关的文化教育成分。[1]基于各校对校园文化的诉求点存在差异,笔者建议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以运动目标为导向,以运动精神为内涵,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运动目标的设立需要由体育教师根据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通过提前测评学生的身体素质,规划相应的运动目标,防止过激的运动目标导致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另一方面,以运动精神为内涵,需要高校教师和领导深度挖掘越野行走运动的文化价值,也就是目标价值和团队精神。在要求学生达成既定目标的前提下,激励学生养成锲而不舍的运动精神。在引导学生团队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进而形成互帮互助的校园文化内涵。锲而不舍的运动精神与互相帮助的内在表现,都会对学习和教育产生积极作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极为有利。[2]进而以积极的精神文化内涵,对校园文化达成共识,创设校园文化的雏形。

(二)与学生的成长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落实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而促进学生的体验感,引导校园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因此,越野行走运动也要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并且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的活动中才能为校园文化注入推广的力量。越野行走即是运动,也是校园文化活动。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形成了校园文化的主题。前文提出为越野行走运动注入精神价值的基本原则,也是基于校园文化的认同感而指出。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越野行走运动可以被注入不同的文化主题。[3]第一,大一新生入学阶段,学生对于大学生活充满憧憬,但不明确高校的学习目标。此时教师可以将运动目标与学生的四年学习规划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越野行走运动中通过自身不懈的坚持达到原定计划,从而以运动目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坚定学生的自信心。第二,在大二和大三学习阶段,学生在校园中与社会接触较为频繁,也脱离了新生入学的稚嫩,但依旧对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缺乏客观认知,在外界诱惑的情况下极易脱离原定目标与计划。[4]此时设立的越野行走目标,应以重温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主,让学生在此类活动中坚定对学业的信心,坚持不懈地为学习目标而努力。第三,在大四即将脱离校园生活步入社会的阶段,学生此时更加需要教师和前辈的鼓励,在实习岗位表现出专业水准。那么在越野行走的活动中,教师可为学生规划更为长远的路线,让学生体验到即便增加了运动难度,依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成原定计划,进而消除对于工作的心理障碍,以在实习期发挥出应有的专业技能。在越野运动的活动完成后,教师不仅要表扬学生的运动成果,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运动过程中学习到的精神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反思中总结自身的努力和目标达成的关系,反思在运动中受到同学的帮助和帮助他人的意义,进而形成团队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越野行走运动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找准校园文化的契合点,增强校园活动的体验度,同时为越野行走运动注入精神价值。具体的应用方面,需要建设校园文化的运动内涵,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校园文化的越野行走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深刻反思,汲取精神力量,引导学生树立锲而不舍的精神,构建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修艳.我国参与越野行走运动人群的调查[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244,246.

[2]于洋.高校推广越野行走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8):78-79.

[3]顾春先,邬红丽,肖波,等.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8):41-48.

[4]郑婕,齐云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7):85-90.

作者:杨晓敬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第二篇: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民族团结精神文化建设、民族团结物质文化建设和民族团结制度文化建设,这三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特点及其运作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工作的实际效果。本文主要探讨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校园文化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校园文化西藏高校建设民族团结的校园文化,可以在学校内营造民族团结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及精神上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民族团结精神文化建设

(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校风是广大师生在长期的教学、生活和学习中,经过共同的努力使一所学校形成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一种独特的、整体的精神实质和风貌。优秀的校风会激励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还可督促学生勤奋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价值追求,明确人生理想。学风和教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教学改革的支撑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与保证”[1]。在西藏高校,藏族和汉族学生在学习上有较强的互补性,所以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科研团队的方式来培育藏汉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教风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学理念,包括教学的方法、价值观、特色,等等。教师教学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传授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民族身份也会被学生关注,其言行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民族关系观,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规范言行,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理念,以影响身边的学生。(二)充分认识和利用广播、校刊、校园网络等宣传舆论阵地报刊、广播、校园网络是学校宣传主流价值观的主阵地,我们要充分发挥它们的舆论导向作用,占领校园文化宣传高地,广泛传播文明思想,抵御不良思想的影响。创建民族团结校园网络,融合教育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的思想理念,不断推进网络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比如建设相应的理论专区和学习互动专区,为学生答疑释惑,以及为学生的相互合作提供网络和现实平台。同时,还要利用校园网络借助校园论坛、聊天室等平台促进不同民族学生的交流。(三)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文明的内核,校园文化活动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离不开多样化、宽领域、重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所以在民族团结教育中,要善于利用重大节日、节庆,组织、吸引各民族同学共同参与,营造民族团结氛围;开展各种藏汉学生共同参与的文体活动,比如体育、舞蹈、书法等,在活动中加深彼此的文化认同意识。

二、民族团结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外部环境涉及的首要问题是校址的选择,这要充分考虑一所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环境。一座城市所在区域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愈是浓厚、久远,那么它就越能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交往提供厚重和坚固的历史和现实文化根基。建设高校民族团结的内环境,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族际交往的基本学习环境、生活区域、活动场所,为不同民族学生的学习交往、生活交往营造良好的环境。围绕不同民族学生的学习交往改善教学、学习的活动场所和扩充交流媒介;其次,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营造温馨和谐的寝室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家”的环境里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增进彼此的认同;最后,是活动区建设,比如体育场所、亭榭园圃、花草道路等等,这些活动要件的教育功能是隐性的,其在愉悦学生心情、陶冶心灵的同时,可促使广大师生走进彼此的心里,促进族际认同的建立,为民族团结奠定心理基础。

三、民族团结制度文化建设

民族团结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制度的规约,所以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和完善民族团结制度。首先,本着民族团结的原则,围绕公平、客观、科学、规范的目标,建立和完善民族团结制度。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这一制度所反映的利益主体更加广泛,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利益相对平衡。一所高校的民族团结制度所反映的民族利益主体范围越大,则该制度越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制度的设计要兼顾民族因素,尽量平衡民族之间的利益要求。其次,在民族团结制度中渗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民主性、平等性原则。“以人为本”的落实要求广大师生广泛地参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彰显主体地位。民族团结制度的建设要以教师为主导,因为教师工作在教学一线,最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所以要让教师拥有制定学校制度的参与权和质询权;同时学生是民族团结的主体,学生之间的交往因渠道的多样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族关系,学生既可以在学校的制度内展开交往,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班级、社团等群体内部形成“非正式制度”来扩大交往的范围,比如班级、社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梁承忠,秦昌盛,高林娜.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4.

作者:赵磊 单位:西藏藏医学院基础部

第三篇:台湾高校校园文化对赴台交流生的影响

[摘要]通过台湾高校校园文化对苏北赴台交流生的影响情况调查发现,大陆生对于台湾校园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同感,专业知识的培养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台湾高校校园文化更加注重社会实用性。文章从三个方面归纳了苏北赴台交流生对台湾高校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所在,分析了半年在台研习对学生素质养成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进两岸文化交流的建设性措施。

[关键词]台湾高校;校园文化;交流生;影响

大陆高校和台湾高校的校园文化,都较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基本精神,各校校训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1]。随着大陆与台湾高校之间交流的不断推进,台湾高校校园文化对大陆交换生的影响日益加强,为了了解台湾高校校园文化对苏北赴台交流生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到了何种程度,我们对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会职业技术学院共计6所高职院校的赴台交流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是在查阅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课题组以“台湾高校校园文化”“苏北赴台交流生”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数十篇文献资料并研读了相关论文论著,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综合设计了“台湾高校校园文化对苏北赴台交流生影响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台湾高校校园文化对赴台大陆生思维方式、社会公德和专业精神的影响等方面,并对淮安、徐州、盐城、连云港四市的典型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问卷,通过对205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苏北赴台交流生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台湾高校校园文化有较高的认同感:

(一)对台湾校园文化的关注度普遍较高

苏北赴台交流生对于台湾高校校园文化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在赴台交流生中,不关注台湾校园文化的只占8.8%,认为参与度更高的占67.5%。关注台湾高校文化的同时,大部分苏北赴台交流生对台湾校园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其中对台湾校园文化的精神来源于哪里,82.5%的人认为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

(二)台湾校园文化对专业知识培养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交流生通过观察、体验、比较发现,台湾高校校园文化的精髓体现在教育体制、课堂形式、社团组织、校园文化、宿舍文化等方方面面。其中,73.5%的苏北赴台交流生认为校园文化能够有效促进专业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师生课外交流,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无形中还能帮助学生在非正式课堂上巩固和运用相关专业知识。

(三)对于台湾高校校园文化的实用价值认同感较高

大部分苏北赴台交流生认为,台湾高校校园文化的学习和锻炼的确能很好地运用到平时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当中,与大陆高校相比,学生认为在台湾校园中影响力更大的占74.1%,对形成良好社会公德大有裨益的占72.5%。通过走访了解到,台湾高校义工工作相对于大陆高校而言,更加普遍、更加彰显实际成效,更加体现人文关怀。苏北赴台交流生认为台湾校园文化更加具有实用性。

二、对赴台交流生的影响

总体来看,台湾和大陆高校在校园文化理念,以及具体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上虽同宗同源,但仍求同存异。台湾学者更加倾向于研究校园文化的自由、自治和“接地气”,校园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个人的兴趣发展,社会公德的养成,专业精神的塑造,以及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大学的校园文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大同小异之处彰显了各自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教育理念,体现了不同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特色。例如,台湾修平科技大学在办学理念上就一贯强调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胸怀人文心”,注重学生的生活教育与规范,强化品德伦理、服务学习、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积极达成共同核心价值[2]。高校将通过建设校园文化精神、打造校园文化气氛、创建校园文化社团等形式来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对学生在校、走出校园、进入社会都存在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深入了解同根同祖但颇具特色的台湾文化

两岸高校都在较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强调通过教育教学来发展人的智力,以及个人品质的塑造和养成。但是,实地调研发现,苏北地区的校园文化的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重,而台湾的校园文化生活气息则更丰富。例如,在利用校报、宣传栏、校园网、主题讲座和课外活动等方面,苏北地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健康发展,注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重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弘扬,而台湾高校的大学校园文化则更接地气,更加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人和事,“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更加清晰。这对赴台交流生而言,都是一种个人思想的撞击和融合,能大大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二)体验同宗同源但颇具实践性的校园生活

大陆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社团每逢9月招生总要上演“百团大战”,以示其形式上的丰富多样,并且社团一直持续发展。但对于学生来说,通常只是将社团活动作为短期兴趣,难以持续发展,大部分社团只在新生进校时满足一下其好奇心,由于缺乏围绕文化核心开展一系列有影响力和实际意义的活动,导致其缺乏长期吸引力。台湾绝大多数高校中校园文化超出了我们所能想象的范围,各种社团活动每天都有许多,其学生社团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广泛。除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社团,还有很多关注社会问题的社团。另外,台湾的大学校园社团与企业的联系非常密切,绝大多数的社团活动都有企业赞助。交流生可以参加其社团,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真实价值所在。

(三)感受求同存异地域文化的素质熏染效果

大陆高校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一贯提倡以学习为主,其余活动只是为辅;而台湾的高校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更加关注个人兴趣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养成。通过走访调查,部分在校大学生认为,大陆高校学生注重在交往中进行合作,同时引入竞争,有时甚至更加倾向于后者。相比较而言,台湾高校校园里的人情味更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多依靠合作,课堂常态是分组讨论,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课后作业的完成形式也通常是小组共同探究。尤其在技职学校,更加强调学习合作共赢,技职学校校园文化既注重人本精神,又讲究团队奉献,师生均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明礼仪[3]。接受调研的交流生普遍认为可用“温良恭俭让”形容台湾师生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这很大程度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促进台湾与大陆校园文化交流融合的建议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是国家和民族认同中具备凝聚力和稳定性的因素。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现如今台湾高校与大陆高校的交流日益密切,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我们有必要持续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一)加强两岸青年学生之间的“体验式交流”

“体验式交流”核心在于体验,两岸青年在交流活动中可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去真实融入彼此的校园生活当中。因为长期积累形成的校园文化可以在优秀青年学生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通过增加互动,让两岸青年对彼此有更直观、深入的认知,感受异地文化气息,汲取营养。然而,两岸青年“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形式总难以给彼此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实,搭建桥梁让两岸青年深入去了解彼此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以此消除可能存在的误解,增进相互认知,互相取长补短,而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由两岸青年人来参与设计,组织策划应倾听年轻人的声音。

(二)举办两岸青年学生赛事活动、夏令营活动

通过各种原则共通的竞赛活动及其他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两岸青年更好地认同彼此,理解求同存异的社会价值观。在各项竞争、合作的活动中,了解彼此的思想文化、传统习俗,开阔眼界,各取所长,如两岸青年学生“一对一”互动、头脑风暴、思想碰撞,双方共同体验文化异同,促进文化共生。例如,还可借鉴台湾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义工文化”,通过加强两岸公益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邀请两岸青年一起参加支教、扶贫等各类公益活动,让大陆高校,尤其是在苏北部分对台交流效果并不明显的学校中,加速形成一股“正能量”。

(三)为学生打通台湾校园文化的正面宣传渠道

两岸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于本区域青年学生均有不同层次的影响,但赴台亲身获得经历和感受却只能是少数学生的“福利”,然而,从交流回来的学生身上,的确能看到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正面影响,这对于学生日后生存和生活均有着积极长远的影响。通过调查,苏北许多高校学生得知关于赴台交流的相关信息,大多都希望亲身感受台湾校园文化,但又基于种种原因难以实现,因此,高校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主动相关信息,多为学生寻求、打通、建立和维护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和认识双方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以及最新动态,从而即使没有亲身赴台经历,也能从各种真实宣传中了解和感受台湾校园文化。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是一种隐形课程,不论是高校校园的整体环境、规划建设、文化理念,还是具体的教育模式及方法,台湾与大陆都有众多相通之处,两者均较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基本精神,不但强调通过教育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还重视个人品质的塑造和养成。但实际上,两者校园文化在具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方面的侧重点,以及分别取得的实际效果却不尽相同。虽然台湾校园受到地域面积限制,但是每所校园的整体环境都显得清幽雅致,充满人文关怀,富有文化底蕴[4]。随着教育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大陆高校可以着力打造对大学生更具备吸引力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大学校园中广泛传播这股“正能量”,这对两岸的进一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加强两岸教育合作、青年互知、文化交流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晴.大陆台湾大学校园文化之比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6):32-34.

[2]杨迎春.台湾高校“全人教育”理念与内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向选择[J].肇庆学院学报,2015(5):35-39.

[3]李永红.台湾职业教育体系与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其启示[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3-27.

[4]施成.台湾技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探究[J].才智,2013(4):128-129.

作者:任李 徐珂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社会主义引领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摘要:高校是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碰撞更迭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一直以来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对象上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高校校园文化实践的指导依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物质方面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高校重视文化建设相应的就要加强相关的物质文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为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1.2制度方面

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是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制度建设,在学校规章、学生守则、场所使用规定等方面都明文规定,越来越规范合理,利于班风、校风等的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不适用的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完善,与时俱进的结合实际开展,为师生提供了保障。在这种环境下师生的价值观、道德修养也越来越趋近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1.3精神方面

高校都十分注重办学特色和理念,有自己的校风校训,还有承载其精神的校歌、校徽等,这些都历久弥新地传承着校园精神,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名片,体现着在校学生的价值追求,道德操守。高校一般都注重研究,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加强精神建设,拓展课堂延伸教育。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物质、精神文化缺乏统筹和规划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高校的物质基础、精神追求和文化建设确实得到了完善,但三者仍然相对独立,并没有相得益彰。大多数高校都认识到了显而易见的物质文化建设,甚至出巨资对校园绿化、雕塑建筑和硬件设备进行革新,他们简单地认为物质文化可以带动精神文化建设,学生待久了精神文化自然会提高;树立学校对外的好形象,更利于学校的宣传和发展。因此,高校无形中忽略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忽略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忽略了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底蕴的挖掘。

2.2制度建设有待提高

文化建设需要制度作为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体现为一些具体的制度,但校园制度建设仍存在问题。高校在制度文化建设上缺乏规划,没有从长远出发,缺乏整体观念及全局意识。其次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忽略以人为本,重管理,导致师生参与度不高,执行中产生阻力,实践过程中没有长效性的保障。学校制度应该常用常新,需要依据实际创新发展,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2.3方式方法陈旧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式方法陈旧,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来说方式方法需与时俱进。一直以来学生活动的形式基本以活动为主,由学生社团组织承办,场地也相对固定,久而久之校园中的文化渐渐缺乏关注。校园活动的组织多以学生兴趣为主导,有的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不密切,缺乏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网络盛行,高校也积极利用网络系统,但多为事务通知等,方法形式单一,难以利用网络引起学生对校园文化的重视,学校网络系统也只是为了方便工作,导致其中涉及的文化部分被忽视,参与度不高,只求完成任务,导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融入停滞于表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的路径

3.1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换为科学的意识形态穿插于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价值引导,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在融入的过程中可以从高校的建筑、人文景观等着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创新,对于高校的校园识别系统建设,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尽可能地体现在建筑或景观中,在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熏陶氛围,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拉近师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距离。

3.2发挥师生的主体性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互配合。因此要强调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师生,让他们由被动到主动,深化认同感,进而积极参与和探索,发挥广大师生的主体性作用,增强主体观念增强影响力和号召力,把思想价值观带到各项活动中去,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项目化的校园主题活动,宣扬和发挥校园典范的作用,努力形成开拓创新,求学务实的学风。

3.3与时俱进,重视校园网络载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日常学习生活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多为青少年,如此看来网络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网络载体的作用。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看到其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和传播迅速的特点,合理科学的利用网络载体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其次,需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的管理,让其真正发挥积极地作用。健全网络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成武,常珊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作者:朱阳莉 赵艳金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第五篇:高校属地管理模式中校园文化的建设

摘要:以萨提亚模式以及冰山理论为理论依托,探索高校在大类培养模式下的园区管理,旨在用“幸福园区”的建设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萨提亚模式;冰山理论;大类培养;幸福园区

近年来,高校不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培育和凝练校园文化品牌,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浙江大学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通识教育为核心,在属地化学生管理与培养上开拓创新。自2008年起,改革本科生教育体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学园制教育和管理模式。浙江大学求是学院是大类培养的主要载体,以宿舍楼为依托,下设丹阳青溪、紫云碧峰、蓝田三大学园,学生自大类招生到确认专业的前两年内,在学园中接受通识教育培养。学园文化建设对低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性格塑造和学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具有凝聚、激励、导向等重要功能,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成为更好的自己”,进而促进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一、萨提亚模式的相关理论及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适用性

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萨提亚治疗模式在国际心理治疗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利格曼认为,萨提亚模式是对积极心理学的补充,又是与其相一致的,因此萨提亚被称为积极心理学的先驱。目前萨提亚的相关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教育理念之中。1.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自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会在个人的行为中表达出来。萨提亚帮助人们看到改变的希望,学会积极接纳、欣赏、关爱自己,同时,要想成为更完整的人,更完满地去生活,我们要做出必要的改变,来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在从高中到大学的校园环境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转换之中,学生们常会因为抱怨而情绪低落,用萨提亚的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当外在环境无法改变时,内在的自我的改变是永无止境的,从而引导他们改变自己、适应大学,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积极正向和自尊自信的大学生的目的。2.“冰山理论”在心理学领域有很多代表人物提出过自己的“冰山理论”,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要想使自己有所成长和改变,就要充分地认识自己的冰山,充分地发觉暗涌在水面之下那些长期压抑并常常被人们自己所忽略的“内在”。萨提亚将“冰山”分为七个层次:行为、感受、对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这七个层次帮助我们看到个体外在行为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期待与渴望,人类在最深的渴望层面,也就是被爱、被接纳、被认可的需要是相通的[1]。在渴望的基础上,人们会有各种不同的期待,当期待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感受和行为。3.五种生存姿态萨提亚模式将人在压力下的反应分为五种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表里一致型。萨提亚认为人们在压力下,自我、他人和情境是三项重要的应对对象,只有表里一致型是建立在高自我价值基础上的,能够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和谐互动的沟通类型,这种模式的人持一种开放的姿态,表情流露与言行一致,内心平衡和谐,自我价值感很高,这也是萨提亚所倡导的人要达到的目标。而在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要素中一个或者两个失衡的情况下,会出现以下四种姿态:讨好型的人通常忽略自我,内在价值感比较低,因为他们会对他们在交往中的人和情境予以充分的尊重,但却毫不在意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常常以一种令人愉悦的面目出现,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来取悦他人。指责型的人则与讨好型截然相反,他们认为应该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借口、麻烦或者辱骂,同时喜欢藐视他人,认为只有自己和情境是需要考虑的。超理智型的人漠视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表现得超理智意味着仅仅关注环境背景,并通常仅限于数据和逻辑水平,显著特征是保持着非人性的客观,既不允许自己,也不允许其他人关注自己的感受。打岔型的人则经常企图将别人的注意力从正在讨论的话题上引开,打岔者不断变换想法,并且希望在同一时间做无数的事情,对他们来说,自我、他人以及互动的环境背景都不具有任何价值。每个人从原生家庭的成长影响出发,或多或少都会属于或倾向上述四种类型,而极少数人才能达到表里一致型,这几乎是一种完满的状态,也是我们决定能成为更加完善的个体的选择,而我们正需要一些行为的引导,使个体成长和改变,逐渐向表里一致型的状态而努力。萨提亚的这种思想不仅与我们“德才兼备,德育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相吻合,也与浙江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育人目标不谋而合。

二、萨提亚模式在“幸福园区”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分析

云峰学园“幸福园区”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服务广大的园区同学,促进学生们健康快乐成长,使他们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准自己的方向,以轻松快乐的姿态来应对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因此,云峰学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做学生知心朋友,帮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发展谋划,促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理念,将引领学生思想进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工作内容,全面落实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育人目标。1.通过自主建设外部环境促进学生寻找和增强自我价值感文化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精神性的活动需要物质载体来实现其内涵和价值,并通过不断更新载体,使文化进一步传承。为了让学生增强主体意识,真正发挥主人翁作用,找到自我的价值感,学园将所有学生活动场地和室外宣传场地都面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进行自我建设、修缮和管理。通过“幸福园区”场地建设修缮项目申报活动,将学园大多数活动室面向园区学生招募管理团队,共有14支团队100余人参与到活动室的建设和修缮项目中来。经过近两年来的不断建设,现在已经有投影仪、落地镜、栏杆、电钢等设备,有能容纳40人开会的省级示范“党员之家”,能排练舞蹈的“文体中心”,有淡黄色墙纸、沙发窗帘壁画的温馨的“心灵驿站”,藏书500多册,以及可自习可阅读可看电影的“悦空间”。大部分学生反映通过自己粉刷墙壁并在墙壁上创作的过程,感受到了快乐,找到了自身价值。因此,在活动室改造完后,学生们还“一发不可收拾”地给园区内所有车库的墙壁都画上了“新衣”。在宣传场地的自主建设中,由学生定期展出与更换活动宣传横幅和海报;设立了LED电子大屏幕,由学生团队负责收集最新最及时的信息,并进行公布和扩散;将办公区、宿舍区走廊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展出学生优秀书法绘画作品。让学生们自己做主来设计、完善学园场地建设的过程,就好像是让他们自己装修和打扮自己的家,从装修风格到布局、行动、管理,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和管理者展开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担任了领导者的角色,主动安排分工角色,统筹进度;有些学生言语不多却在绘画中展现了惊人的才能;有些学生在细节搭配和小物品摆放过程中特别细心;还有些学生一开始是被动的,后来越来越主动真正地成为了场地管理的主人。这些也印证了萨提亚的理论中“每个人都有或强或弱的自我价值的感觉,每个人也都有追求自我价值的能力”。通过对自己生活的园区的建设实践来激发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来寻找自我和更好地追求自我价值,效果显而易见。2.通过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普及促进学生探寻和了解自我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告诉我们,在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原因和观点。而我们常常忽视了挖掘深层原因这条途径。由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的紧凑和压力大,学生们往往会被表象所困扰,而无暇认真思考背后的真正原因,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内心探析不够,也对常与自己打交道的朋友、恋人和家长的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挖掘不够,导致常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佳而产生极大的困扰。因此,学园致力于通过基础性的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普及,让每名学生都能够认识自我,挖掘自我的资源,从而做出改变。在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在每个学生进入大学之初,都要分别接受一场新生心理健康普及讲座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以及心理和职业生涯的测评,针对测评结果给每个人建立一份“成长报告”,记录该同学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抗压能力等种种因素,并通过之后的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来不断完善学生的“成长报告”[2]。除了团辅外,个体的谈心谈话、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多种方法和手段都能帮助学生探寻自我的类型、明确未来的道路方向。3.通过菜单式选项提供选修项目促进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我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之后,学园还提供平台和途径帮助他们提升自我。学园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们提供菜单式选择,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不足和短板来加强训练,提升自我。比如针对讨好型特征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内向寡言,忽视自我,常常会敏感或被巨大压力压得透不过气,常常会因不懂得拒绝而让自己陷入无助和痛苦之中,或对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感到迷茫无力。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开展“名人堂”活动,邀请成功人士分享经历;制订“自信心提升三鹰计划”来促进他们重视自我、学会拒绝;开展“口才与沟通”培训,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敢于沟通,大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开展“礼仪与化妆”培训,提升学生的外在形象,增强自信。同样,针对指责型特征的学生开展“悦纳他人”专题系列活动,引导他们倾听和体会他人的感受,并能愉快地接纳他人;开展丰富的团体体育活动,如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针对超理智型特征的学生开展“幸福小班”活动,通过茶艺、诗歌等分享、体会和传递同窗的温暖;通过“手写家书”活动,鼓励他们书写和表达情感,懂得对家人、对师长、对同学的感恩;通过系列丰富的文艺活动,丰富他们的感性部分的生活。针对打岔型特征的学生,通过“大牛学长讲坛”学长的成长故事分享帮助他人消除迷茫感;通过结对自习、集体夜跑的“天天酷跑”活动,拉近他们与集体的关系,不让他们游离于现实之外,而是深刻地感受到“你是集体的一分子,你被这个世界深深地爱着”。

三、进一步加强“幸福园区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基于萨提亚积极心理学理念营造的“幸福园区”,在近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已经看到了明显的成效,创建了轻松怡人的校园环境,传播了团结互助的幸福理念,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风校风。但在建设“幸福园区”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也在进一步地思考和改进,以期真正成为学生们的精神家园。1.以参与为主,更加注重民主管理大学有责任从思想、学习、生活、社团、心理等多维度引导学生,而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却往往不愿意主动接受这种引导式教育,他们常常只关注自身的现实生活需求,对公共生活、组织活动等方面较少有参与积极性。在“幸福园区”的建设中,注重学生的民主管理尤为重要和突出。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空间,让他们自己说想法、提建议、组织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地位。让学生参与学园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运用学生的智慧,汇集学生的力量,“幸福园区”才能真正深入人心、传递幸福。2.以需求为本,更加明确发展需要“幸福园区”的文化建设要适应学生需求发展的变化,提高文化建设的适用性。目前的建设中对大部分有自我认识的学生来说,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需求选取不同的提升方法是效果明显的。但对于极个别对人生失去目标、网络成瘾严重的学生来说,“幸福园区”并不能引起他的注意,需要一定措施先引导他走下网络,走进现实生活中,能与人沟通和交流之后,才能进一步进行提升和改变。此外,大部分学生对于社会、教育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和认识,对于短期的各种实用技能培训趋之若鹜,而对于文化品鉴和品格磨炼类的活动参与度较少。因此,要对他们正当合理的需要加以满足,对不正当不合理的需求加以引导和改善,才能真正形成学生需要的校园文化。3.以成长为灯,更加坚定文化定位新时期的大学具有包容性与时代性,大学的开放性使得各种文化能够互相碰撞。“幸福园区”考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考虑了不同学生的文化诉求,坚持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为衡量的唯一标尺。在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坚定文化定位,努力打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家”一样的场所,努力增强园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指明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4.以教育为根,更加注重价值引导接下来园区的建设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文化宣传等各种方式,联系教育教学的目的,将幸福的理念传递到每名学生心中,将学生培养成价值明确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维吉尼亚•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理模式(第1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

[2]房超,王艳,达睿.萨提亚家庭治疗萨提亚模式应用于高校辅导员成长团体的探索[J].辅导员工作研究,2010(9).

作者:邵单 刘波 应伟清 单位:浙江大学

第六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性景观的设计方法

摘要:校园文化景观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性景观的设计,不仅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并且还能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使其发挥出独特的职业教育功能,所以在高职院校中进行文化性景观设计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性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几点设计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性景观;必要性;方法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性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1.1有利于高职院校特色职业文化的形成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性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会将企业文化渗透进去,这样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的特色职业文化。高职院校的特色职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精神文化。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是其办学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得以发展的支撑点。一方面,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学校自己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科研成果以及校徽等。另一方面,精神文化则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师生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哲学文化。不管是哪一方面,精神文化的力量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不仅能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会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使得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更加丰富。第二,制度文化。高职院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是为了约束广大师生的行为,巩固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企业中的一些优秀管理体系也逐渐被引用到高职院校中去,使高职院校能够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去培养人才。第三,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的是高职院校校园内的一些校园标识、橱窗等静态的景观,同时也包括校园的文娱活动、实训活动等。高职院校在文化景观的设计中,不能过分地追求建筑物的美观和教学设备的齐全,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2有利于表现出高职院校的历史文脉

学校的人文气息比较浓厚,其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和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些都承载着较多的校园历史文化。而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时候,又将这些历史渗透到建筑物、雕塑以及纪念碑等中去,这样不仅能够使全校师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还能够增加校园的凝聚力。此外,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也是从高职院校的这一历史精神中提取出来的,使得学校空间环境具有独特的魅力。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性景观设计的方法

2.1按照教育理念的要求进行校园规划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以及人才复合化的特点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规划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从教育理念入手,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与城市、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完善。此外,在进行校园规划的过程中,不能太过于拘谨,而应该自由开放。例如,对于理工科职业院校来说,其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其在教学方面应多以严谨的实证为主导,所以在校园布局方面较为拘谨。要想打破这一拘谨的布局方式,就需要设计者发散思维,将较为严谨的学术实证以艺术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更好地突显出院校的特色。以软件设计类高职院校为例,以软件设计教学为主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性景观设计的时候,可以从软件专业的学科特点出发,根据电子线路集成版的布局特点和要素进行设计。集成电路板是校园基地环境,电子元件则为校园中的一些功能性的建筑物,连接各元件的线路则是学校的道路网。此外,还应该加入一些软质的绿化带和水体,在营造严谨有序的校园特色同时,体现出软件类高职院校的学科特色。

2.2景观建筑物的设计要凸显出时代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校园建筑物不能只是以建筑物的形式存在,而应该赋予其生命,让其具有民族精神和教育意义,以艺术的形式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所以,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性景观的设计中,首先应该以搬迁移植、抽象重构的形式将其与地理环境的整体意象相融合,通过建筑材料、色彩的类同来表现建筑与地域环境的关联,从而达到通过高职院校特色建筑物来传达地域精神的目的。例如,南宁技术学院中组团型的连廊建筑群,这一建筑的景观设计主要是借鉴了广西传统民居清秀和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来设计的。此外,其校园建筑物的设计还采用了杆栏建筑、风雨桥以及架空等建筑手法,创造出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凸显地域文化的建筑景观。其次,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的认知视角不同,其校园氛围或是严谨,或是浪漫,这也是对学科文化的一个全面体现。例如,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性景观的设计应该留给人艺术想象的空间,建筑物的形式上应尽可能地形成简约、质朴的风格,来突出艺术类院校的学科特点。最后,对于文化历史底蕴较为深厚的高职院校来说,其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修复设计的手法以及文化符号提取的手法,使其建筑物在视觉上具有象征意义,突显出这一类高职院校的深刻历史文化意义。在设计的过程中,文化历史底蕴较为深厚的高职院校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在保留部分建筑物的基础上,对破损的建筑物进行修整,再现其原貌。而对于那些原物不存在的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则应该根据历史资料所记录的信息对其进行重建,并在建筑的过程中,提取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对建筑物进行创新,使其历史文化在建筑物中得以延续。

2.3对校园文化性景观的命名应凸显出其教育意义

第一,高职院校可以从校训校风以及学校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中选取,注重变现校园文化。例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旭东大道”,则是以学校创始人之一的范旭东命名的。第二,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文化广场以及道路的命名则可以选用企业家或者企业的名字来直接命名,从而凸显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例如,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远大路”,则是以其合作企业的名称命名的。第三,根据院校的行业背景进行命名,体现出其专业特色。例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中的“运铎广场”,主要是根据国防安全来命名的。第四,根据我国的传统文化来命名,从而表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例如,重庆职业技术学院的“明德路”,主要是根据《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得出。

3结语

在高职院校中,进行校园的文化性景观设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不仅要贯穿于高职教育工作的各个阶段,还应该从发挥教育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其设计工作进行引导和规划。此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巍.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2(26).

[2]…李永晶,等.黑龙江地区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0).

作者:刘丹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研究

摘要:学校要实施现代化教育,必须建构现代化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既是一种育人的氛围,又意味着一种全面的育人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它是在多维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辨证、批判地取舍,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学校精神,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变革,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的意识,成为学校培育现代化所具有的独特财富和资源。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坚持大学内涵发展等多重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它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性的创造,也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1]。一个有文化的学校,才是有魅力的地方,它能陶冶师生,它能提升学校。校园文化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关系着学校生存发展的特色、质量、品位和精神风貌。对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职业情感以及心理素质,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等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要服从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大目标。

一、校园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追求,是校园文化“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是“硬的约束”与“软的规范”的统一;是“外化他控”与“内化时空”的统一[2]。

(一)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良好的校园精神,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发生深层的调节和制约,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校园精神文化渗透附着在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对一所学校的意义,是从校园文化中凝练出的学校精神,也是理念性、核心性的部分,即“校魂”,犹如灵魂之与生命,思想之与人类,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精神文化传承的过程。学校精神应贯穿于校园文化的各层面,指导着学校的制度和文化,影响着学校的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要跟社会相适应,但要有自己的特色。北大和清华两校近在咫尺,但却有截然不同的校园文化,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有着不同的风格:清华的学生理性稳健;北大的学生思维开放、观念自由,这就是由他们各自办学特色、办学方向、专业人才的培养决定的,更是由他们百年的大学文化积淀所决定的。文化育人是一种既古老又崭新的教育理念,学校因文化而成名,学校因文化而恒远。各高校开始重视创建发展优秀的校园文化这一潜层教育资源,使之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教育环境广泛、久远而又深刻的教育作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让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学生都将这些以真善美为追求的校训内化为自己的品格,用以引导和规范自己对自我、对他人和对社会的态度与行为。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育人的感染力。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塑造完美人格的灵动空间,还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阵地。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中道德教育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同时,杜威再指出:“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灌输往往只是一种说教,只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容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在强化德育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审美能力,具有审美价值;促进人的智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意向、愿望和兴趣;健体功能,促进学生正常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等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不断丰富,将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给予有力支持并规范校园文化活动模式,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朝着现代化、规范化、个性化、艺术化方向发展。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必须以专业文化为引导,突出专业文化的建设,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为了彰显专业特色、体现专业风格、突出专业个性,在专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到特色显著、风格清晰、个性突出、氛围浓郁。

(二)校园物质文化的内涵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学院建筑及其造型、颜色、布局、教学工作的装备设施、校舍的大小、教室的空间安排、花草树木的种植、教职员工的服饰、校旗、校徽、校服,甚至包括文化传播的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宣传栏、张贴栏,等等。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时刻反映出学校文化的内涵,是学校形象的外部呈现,是校内外人员认识和感受校园文化的窗口。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对整个校园进行了全面系统规划和布局调整,全面实施校园“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同时高度重视校园管理与治安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学生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学生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有所诱导,有所启示。”有一位大学校长认为,“良好的校园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规范作用,它可以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斗志、约束人的行为。”[3]开展物质文化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如何才能更加倾注人文关怀、提升文化品位,凸显个性特色,激活审美张力,把校园建设成诗情画意的花园、爱心洋溢的家园、主动求知的乐园、全社会向往的精神家园。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可以起到教育人和感化人的作用。如何利用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突出主题。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人才培养,着力于精神文化塑造。每一所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积淀了一定的校园物质文化传统。首先,要重视凝练、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特别要大力挖掘利用本地、本校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其次,不断加强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与引导,构建科学严谨的制度保障。再次,及时选择、规范、整合时代文化,勇担维护社会价值观念、规范社会行为的使命,积极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使其对高等教育担负起载体作用,既需要领导者的重视、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更需要广大师生的热情参与。学校重视结合时代主题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突出教育引导和环境熏陶。如开展大学生纪念“一二•九”系列活动,以“青春赞歌”为主题开展配乐朗诵和有奖征文比赛,进行“十佳大学生”评选表彰等活动,教育青年学生爱国爱校;组织学生围绕大学生价值取向、人生信仰等话题展开深层次讨论,从而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发展,树立回报社会的理想。精神文化的建设,意在培养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园精神,意在培养学生们积极乐观、青春开放、健康向上、明理守纪德精神风貌。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看”,而是渗透到了每一堂课中,渗透到了课外活动中,渗透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之中,让师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教育、学习、生活、工作。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活动,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内容,深化校园文化主题,增强校园文化的厚重感,积极营造职业氛围,努力将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融入并渗透到精神文化建设中[4]。构建以企业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工匠精神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学校魅力。通过人性化的引导,初步建设一种“温文儒雅、朝气蓬勃、敬业乐学”精神氛围,并把这种校园精神通过师生的不懈努力不断做好,推向极致。

(二)彰显校园物质文化的教育理念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内容而言,主要有校园的选址;校园的建筑与布局;校舍内部的陈设布置;校园的绿化和美化。首先,校园环境的布置彰显职业教育理念。人和环境总是紧密相连的,没有离开环境而单独存在的人。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发展,但是人又区别于其他生物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认识环境、适应环境的同时又能主动改造环境。也就是说,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当学生漫步在校园中,无论是走廊,还是教室,一尊黄元培塑像、一幅成功人士画像等都可能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和学习之心。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可亲可敬的榜样,给学生注入了前进的源动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高职院校应该利用校内宣传栏、海报栏、主题景观、文化艺术隧道、文化素质教育长廊等媒介,宣传优秀企业精神、先进行业理念、高尚职业精神等,让校园重视校园物理环境的美化和校园活动仪式的完善,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校园各类建筑设施体现教育价值。建筑的设计和布局,楼房之间的协调与美观,校园的绿化与管理,文化设施的配套与完善,错落有致又彼此呼应,形成和谐的整体。无论是校标还是雕塑、图案等无不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这些标志物的研究,形成“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校园文化气息。比如,图书馆建筑应是一座有现代信息、人文色彩,具有生命力的建筑物。既要能反映学校的建筑风格、气候环境、历史文化底蕴等文化特色,又能使图书馆发挥最大的使用功能。这就要求图书馆建筑形体和外观的设计规划应与周围的空间环境、建筑风格、学校的文化氛围等相协调。教室的布置也各具特色,在教学走廊墙壁上有古今中外名人警句,有各个班级的班主任简介、教育格言、班级目标、班级精神、班级基本情况,等等;室内有图书角、优秀作业布置墙等。墙壁上一幅幅鲜活的书画,一句句精辟的话语,一个个深情的文字,都将成为校园文化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校园建筑布局的灵魂所在。高职院校应引入企业元素,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尝试以企业名称命名校内建筑、道路桥梁等,让优秀企业精神以显著的外在形式在校园中体现,让学生一进校门就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中成长为优秀的企业人[5]。

三、结语

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面,学校要做强,必须在文化建设的创新上做文章,以此增强学校的竞争力[6]。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发挥骨干的作用,做好高层次、高品位的活动,也要兼顾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使大多数师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建设校园文化是任重道远的事情,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同仁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希望每个学校都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营造出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红梅,王淑荣,孙晓东.人文素质教育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8.

[2]吴春丽.校多区格局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8):1.

[3]赵勇.基于校外教育的青少年国粹特色实践活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6):20.

[4]张欢.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6(12):1.

作者:刘玲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第八篇:高校党建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探究

摘要: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各高校工作的重点,教师和学校领导必须要意识到高校党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重视高校党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明确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并且做出相应措施,确保高校的正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校园文化建设方向。

关键词:高校党建;校园文化;作用

1高校党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1)坚持高校党建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能够保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先进性和正确性。我们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它决定了我国高校是社会主义性质高校,从而决定高校社会主义性质的校园文化。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主要体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贯彻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方针,并且充分体现了党建设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2)经过多家高校实践证明,坚持发挥高校党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是科学选择,它能帮助高校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增强校园凝聚力。首先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是要确定校园文化发展的性质,如何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同的高校有着自己不同的发展目标,但他们有着一致的最终目标,那就是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现在是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社会,在这种背景之下,校园文化建设很难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就如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也会有腐朽的部分,采取博采众长的文化发展方式时也会有一些不健康的外来思想文化乘虚而入,这些情况都会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2高校党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1给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正确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长期性、战略性和复杂性的任务,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之一。在这个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当前的校园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怎样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毋庸置疑,必然少不了党建工作的渗透,并且高校文化建设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规范和引导。现今大学党建工作的核心价值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学生经过党建工作的洗礼与熏陶,思想能够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且能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争当“四有”新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一份力量。

2.2提供思想支撑和精神支柱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师生双方,由于价值主体的不同,而导致其思想理念、行为利益具有差异性,不同主体之间也便难以产生一致的价值理念。要想高校长远发展,校园文化就必须在面对风格各异的个体时,让他们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作用的同时,能够相互包容、走向一体。高校教育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培养人,思想政治素质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应该拥有首要的、最起码的素质。大学生政治方向是否坚定、思想是否先进、价值观念是否与时俱进,关乎到校园文化多样主体之间能否和谐共生、共同促进。广大的在校学生自然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对象,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经由党建工作,培养出全面优秀发展的大学生,使之成为连接教师和校园服务员工的纽带与桥梁,对优良学术氛围的形成具有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3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党建的作用

3.1党建工作的任务和目标

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和首要目标。在高校教学之中,教师加强对党的理论教育,是顺应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例如增设《思想概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等课程,校园中的党的标语随处可见,为建设先进而正确的校园文化做好环境准备,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党的正确引导,从主体上去促进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3.2为党建工作提供载体和平台

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建设,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精神文化建设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载体和平台。高校校园文化,是由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经过长期的积累而自然形成的。若想要建设好校园文化,就必须坚持高校党建的主导作用,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建设为党建建设提供了平台,是党建工作的载体。

3.3为党建工作提供新路径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校园文化也是其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文化建设采取博采众长的发展方式,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但也会有部分不好的文化见缝插针,干扰我国文化建设,高校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之下,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会受到深刻影响。所以,若想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陶冶情操,不断完善自己,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保证校园文化的高品质,而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大学生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团结在一起,共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提高自身素质,朝着成为拥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奋进。总而言之,高校党建发挥主导作用,帮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校园文化也作用于高校党建。高校要处理好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的关系,确保高校坚持正确的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小英.高校党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2]周彩根,刘锁娣.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作者:李丹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