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越剧艺术及校园文化融合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推动越剧进校园,是丰富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的重要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上海市提出的“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号召,2016年12月,我校与上海越剧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为越剧教学传习基地,将越剧作为戏曲重点在学生中推广普及,不断创新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一、关于越剧
越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江南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中国第二国剧”之称,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它发源于中国的浙江嵊州,成熟于上海,繁荣于全国,逐渐拓展到世界各地。越剧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汲取了绍剧、昆曲等中国几大特色剧种的文化精髓,并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演变。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越剧形成了抒情优美、诗情画意的剧种风格。越剧的“越白”韵味醇厚、抑扬分明,声腔清丽婉转、优美动听,表演细腻朴实、真切感人,舞美清新秀丽、端庄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其优美的剧目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饱含浓浓的乡土气息,蓄积深沉的精神追求。从越剧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越剧的精神品质:坚忍不拔、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大胆变革、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扎根社会、服务大众的草根精神。越剧作为上海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体现着“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戏曲特征,在传唱表演中传播文明,传承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二、对“越剧进校园”的文化价值思考
我校积极开展“越剧进校园”活动,推动越剧艺2017/11A术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对越剧戏曲事业的振兴和学生精神文化培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1.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笃鼓声声百年风雨,越音袅袅梨园摧璨”,带着泥土的芬芳,伴着流水的清音而诞生的越剧是唯美的,越剧艺术融合了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形体塑造、口头文学、美术书法、舞美服饰、武术杂技、手工技艺等传统艺术精华,是富有特色的文化形式,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以其秀丽清雅的声腔曲调、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虚实结合的舞台造型、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使学生置身其中,在体验“生旦净丑”和学习“唱念做打”中体验美的魅力,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营造“向真、向善、向美”的校园艺术文化。
2.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越剧虽然起源于“路头戏”,但在袁雪芬等艺术家的倡导和推动下,通过一批批在思想、文化、艺术上有特色的作者们的再创作,出现了一大批蕴涵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讲述报效国家、追求爱情、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剧本,生动地传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正义、忠诚、仁爱、诚信、友善的崇高价值追求。比如《关汉卿》中的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对爱情的忠诚坚定、至死不渝,《秦香莲》中包拯的不徇私情、深明大义等,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和重大的教化意义。
3.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作为一门人文艺术,越剧具有不同时期文人集自身经历和智慧赋予的文学精神,体现了极高的文化水准,蕴涵了深刻的人文理念和哲学精神。在“越剧进校园”活动开展以前,绝大多数学生对越剧漠然无知,甚至认为是“老土”的东西,喜欢越剧的学生少之又少。“越剧进校园”就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成长经历,让他们从不知道、不喜欢越剧,到渐渐地喜欢聆听、喜欢演唱、喜欢表演,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越剧的魅力所吸引。这是“文以载道,乐以安德”的立德树人的过程,让我们的学生通过与越剧的“零距离”接触,牢记自己的文化根脉,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树立起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越剧艺术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
1.创设越剧氛围,让越剧艺术滋润学生心灵
与上海越剧院的合作,为我校开展越剧艺术的传播创设了平台。来自越剧院的专家将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经典越剧剧目,通过舞台演出、影视欣赏、场景再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他们,向学生宣扬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学校内营造积极的校园艺术氛围,在交流学习中培养学生对越剧的启蒙,将他们对越剧等戏曲的欣赏化为自己的一种文化生活习惯。我校每学期都会举办越剧的文化讲座,如“越剧的雅韵”“越剧的清构”等一个个专题,通过越剧专业指导专家的示范以及有关专家的解读,引导学生加强对越剧艺术的了解。我们还通过校园广播播放越剧经典唱段,通过黑板报和宣传栏介绍越剧艺术,组织学生参观越剧博物馆、越剧艺术学校和上海越剧院,参观幕后舞台的舞美和演员的化妆等,提高学生对越剧的认识。在这样潜移默化的润泽中,学生的艺术感知和文化探寻兴趣得到了培养。
2.开设越剧课程,让越剧艺术积淀人文底蕴
我们基于学生对越剧艺术的认识规律,制订了课程目标和校本课程内容进度计划,并列入学生日常的课程表,越剧教学成为我校课程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分年段提出越剧教学目标;高一上学期重兴趣,让学生感受越剧、喜欢越剧;高一下学期重鉴赏,让学生了解越剧发展史,赏析流派;高二重学唱经典名段,让学生体验舞台越剧,传承越剧文化。我们还制订了越剧课程考核指标,按“出勤率”“过程态度”“作业汇报”等方面,对学生的越剧学习进行考核,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越剧艺术重视学生体验,积极调动学生的多元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动觉等,提供丰富的体验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生动的越剧传习中,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化和积淀。
3.传播越剧文化,让越剧艺术唱响文化复兴
学生的越剧传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我校将越剧和学生活动进行结合,实现其和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我校在世界文化遗产日组织学生开展“越剧艺术文化活动周”,通过作品展示、主题班会、越剧服饰设计活动、越剧艺术知识竞赛等活动,实现对越剧文化的传播。我校越剧艺术教育积极走出校门,既可以为社区提供丰富的艺术文化,又可以宣传学校的特色,让社会了解学校、支持学校,更为越剧的社会传播提供平台。我校结合教师节、校庆等庆祝活动,对外展示学校越剧传习的成果;结合所在镇区一年一度的“中秋韵南社情”校园文化艺术节等重大社会活动,精心准备节目,展示越剧艺术,亮出学校特色,让越剧艺术在社区市民广场唱响舞台,传播四方。
4.组建越剧社团,让越剧艺术传承创新发展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越剧艺术,我校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挖掘有潜质和有艺术专长的学生,结合学生本人的发展意愿,及时将这类特长学生选拔出来组建学校越剧社团,上海越剧院也会派出专家团队定期来我校指导、排练。我们还利用暑假时间,组织越剧社团开展封闭式集训活动。社团活动安排有形体课、越白课和戏课,在“手、眼、身、法、步”的训练中,打磨学生对越剧的深层体验和对越剧艺术的感悟。当下的学生普遍青睐歌词易懂好记、节奏明快律动的音乐,传统戏曲由于存在节奏舒缓,唱词复杂难懂等特点,不受学生欢迎。如何架起一条沟通戏曲艺术和流行音乐的桥梁,让更多的学生“曲不离口”,是当前开展越剧传习需要思考的问题。越剧院的专家在社团教学中巧用《红楼梦》经典名段如《聪明泪》《枉凝眉》《题帕三绝》,以戏歌和颂唱等样式变化,拉近学生和越剧之间的距离,保持学生学习越剧的兴趣,弘扬创新变革的越剧精神,让传统越剧的种子在当代学生心田播撒绽放。越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越剧文化在校园的传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道路。正如一位学生在体会中所写的:“我一开始感觉越剧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学了跟没学是一个样子,但是通过近半年越剧的学习,我收获良多。我不仅结交了许多的朋友和老师,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越剧的韵味和乐趣。我既穿过越剧特有的服饰,也画过越剧的妆容。当你化上妆穿上戏服站上舞台,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会让你激昂亢奋。尽管我花的时间比别人多,流的汗比别人多,但是在越剧中学到的东西让我终身受益.
作者:胡建明 单位:上海市张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