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吉祥物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吉祥物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吉祥物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随着吉祥物文化的愈发活跃,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始拥有自己的专属吉祥物,并被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吉祥物;应用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各大高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强化校园文化在高校中的地位,有利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近年来,吉祥物文化越来越多地活跃在我国各大高校校园内,这种彰显校园精神与灵魂的吉祥物,不仅将学校的精神品格外化,更是作为一种“接地气”的方式成为连接全校师生及校友的纽带。吉祥物是人类原始文化的产物,比如我们祖先创造的龙、凤、麒麟等吉禽瑞兽,在赋予其特定的象征内容与意义基础上,用以表达人们对幸福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大学里出现吉祥物,主要起源于19世纪末的西方。最初,吉祥物往往出现在学校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如迎新生、文艺晚会、运动会、校庆等。目前,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高校中,校园吉祥物非常普遍,如斯坦福大学的吉祥物是“树”;密歇根大学的吉祥物是“棕熊”;麻省理工学院的吉祥物是“河狸”,最有意思的当属耶鲁大学的一只叫“英俊的丹”的牛头犬了,该吉祥物的诞生颇具偶然性。“英俊的丹”本来只是一家铁匠店的看门狗,因为经常被耶鲁大学足球队的队员带着参加各种赛事,所以逐渐成为该校的吉祥物。从第一只“英俊的丹”就任至今,耶鲁大学吉祥物已经有128年的历史了,这期间陆陆续续有17只牛头犬接班。这些“后继”的牛头犬有的是流浪狗,有的是宠物狗,但每只“英俊的丹”都有鲜明的耶鲁特色,那就是首先要忍受乐队和小孩的嘈杂吓唬,还得对代表哈佛大学的深红色和普林斯顿大学吉祥物——老虎表示反感。一百多年来,这个活生生的大学吉祥物轶事也成为了“耶鲁人”对于学校的回忆。高校吉祥物文化传入我国也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比较著名的有清华大学两只叫“菁菁”“小华”的蝴蝶、契合中山大学校训精神的“中大狮”、西安交通大学在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仪式上正式亮相的“欣欣”等,最有特点的当属北京语言大学的招生吉祥物“宝贝鱼”,同“报北语”的谐音,英文名字是“beiyuer”,意思是“北语人”。吉祥物的原型是“锦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锦鲤这种生物有着“吉祥”的寓意。另外,由于是北京语言大学的招生吉祥物,所以又寓意着国内外的莘莘学子们能够“鱼跃龙门”,成才成功,所以“宝贝鱼”在招生现场一亮相,就立刻吸引了报考家长和考生的注意,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目前,我国高校纷纷推出专属吉祥物,不外乎两方面原因,首先,对外来说,校园吉祥物作为统一、鲜明的标识,是高校精神面貌、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载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亲和力,是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形象大使,有助于学校品牌宣传与形象树立,尤其是大型活动的高曝光率,更能为学校的自身宣传锦上添花。其次,对内来讲,校园吉祥物是富有活力、受广大师生欢迎的独特艺术形象,其不但能够体现校园文化精神、传承校园历史文化、营造校园节日氛围,而且有助于全校师生增强对学校的记忆,自然而然地产生归属感和情感维系,是现代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校吉祥物及其动态表情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口,不仅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意义非凡。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关注校园吉祥物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其正确的使用。首先,高校吉祥物形象设定要紧扣高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贴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校而异”,这样才能为后期的动态表情设计、衍生产品开发的成功奠定基础,从而真正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其次,高校吉祥物在选择过程中尽量不要过于官方,注意“接地气”,选择受全校师生喜爱的形象作为吉祥物,以免引起师生的反感,从而起到负面效应。最后,高校吉祥物在内容的设定上要注意价值观导向,多宣传正能量的、有益于师生工作和学习生活的内容,从而真正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文,李梦蓉.视觉文化传播语境下的网络表情功能分析[J].新闻知识,2014,(04):57.

[2]叶云.网络表情符号的流变与延展空间[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余光武,秦云.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1):130.

[4]赵爽英,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J].新闻界,2013,(20):29.

[5]傅红秀.对网络即时通讯文本中表情符号的研究:符际互补视角[D].中南民族大学,2011.

作者:于振玺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