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学与技术分界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基于科学和技术的概念,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界定来引出对中西方文化现象的深层次思考,如文化差异的原因,文化差异的实质,如何对待文化差异。同时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思考中西文化碰撞的当今社会应如何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科学;技术;中西方文化;差异
随着科学和技术日益紧紧相连,尤其是二战以后,新的科技革命的发展和需要使得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科学为技术服务,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强劲趋势。科学与技术往往被合称科技,两者被视为一物,科学就是技术,技术就是科学。在海德格尔那里技术优先于科学,科学的本质就是技术,在邦格那里“技术就是科学”[1]454。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分界:本质VS制作
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2]3。事实上,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就将科学与技术相区分,技术出现在前,科学出现在后。技术的出现源于生活所需,技艺的纯熟,或者打发时间,为人类社会服务;而科学出于对知识的追求,不是为了满足主观的快乐和生活必需,科学的出现是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已具备的时候,在那些人们有了闲暇的地方”[3]3。换言之,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生活的需要之后,才会闲着没事去思考技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只是出于对自然界好奇心的驱使,却并不带有功利性的欲求。技术没有科学也会产生和出现,因为实践着的人出于生存本能偶然无意间会发现大自然的某些秘密,提高社会的生产力,但止步于此,因为技术就自身而言不会去解释这一现象,科学就是人们的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去观察、归纳、总结、探索技术产生的本质。
(一)科技内涵:纯粹知识体系VS人工操作体系
科学和技术都是特殊的知识体系,“发现增加了我们关于大自然的知识,而发明则建立了一个服务于某一得到承认的利益的新的操作规则”[4]189,两者对应的是不同的研究对象。科学对应的是自然界,而且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系统,没有人为参与的天然世界,是关于自然界自身运动变化发展的体系,侧重于揭示自然现象背后运行的原因及其实质。即使没有人为的参与,它也会按照生态系统独立运作,因而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破除愚昧无知的过程,是科学共同体采取经验理性的方法而获得的有关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性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技术“主要是人与自然能动关系的范畴,与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有关,与制造和利用工具有关”[4]188,从产生之初就与人密切关联着。没有人,就没有技术的产生,它是经人类加工作用于自然界劳动智慧的结晶,同时又独立于自然界打上人类印记的创造的人工世界,同时这一过程最终是为满足人类的主客观需要而进行的。技术的产生、发展、创新只有通过人为的操作才能显现,它来源于自然界,借助人的思维和智慧来展现,同时又反作用于自然界。因而,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使之服务人类社会的过程,更符合社会活动的领域,是由特殊的社会共同体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各种人工事物与人工过程的知识、方法与技能的体系。
(二)科技目标:求真VS致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作为研究自然实体和类的普遍性质与原因的知识,是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存在。科学为了追求真理而存在,探索关于宇宙世界的奥秘,主要体现在对世界更深层次的了解,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它更多地源于好奇心,对认知世界的渴望,它“来源于我们对某种合理性的领域,这种合理性能使我们肃然起敬,能引起我们沉思和仰慕”[5]420,因而科学源于内心的激情,也是对人类认识无限性的肯定,对人类自身的肯定。而技术作为“关于生产的知识”,目的在自身之外,不是为了生产而技术,而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如人类物质生活的便捷和物质财富的增长。科学致力于探求真理,弄清自然界或现实世界的事实与规律,求得人类知识的增长。技术则致力于通过设计与制造各种人工事物,以达到控制自然、改造世界、增长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社会福利的目的。“一切技术都等值于一个有条件的命令,因为至少从间接方面来看,不承认技术操作可能合理地追求利益而确定一门技术是不可能的”[5]422,在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看来,技术的目的正是出于获取利益的动机。现在往往将科学与技术同一化,科技密不可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误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要求科学为技术服务,尤其是二战及其以后,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不仅仅要求科学解释世界,更奢求科学造福人类社会。波兰尼认为根源在于“事实上,无论在何处,只要大自然所固有的一个过程因其结果而对科学有意义,这一性质就成立,与此同时,为了取得这一欲求的结果,它又是可以随意操作的”,在有些时候,科学的发现为人类社会创立了一条新的操作规则,因而人们便将技术视为科学或者应用科学,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如果经济关系的剧烈变化把它们的实用性摧毁的话,它们可能失去一切意义,并被遗忘”[6]263-264。技术会因为经济关系的剧烈变化而被遗忘失去价值,但是作为科学本身而言作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因而,科学求真,技术致用。
(三)科技实质:本质VS制作
H.A.Simon在他的著名著作《关于人工事物的科学》一书中讲到,“科学处理的问题是,事物是怎样的(howthingsare)”,而技术处理的问题,或“工程师及更一般的设计师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事物应当怎样做(howthingsoughttobe),即为了达到目的和发挥效力,应当怎样做”[7]132。科学探讨纯知识领域,还原事物本来面貌,事物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它追求的是个体背后的实质和形式上的普遍性,从而它之前的显现就不再是孤零零的偶然的产生,不再将其归结为上帝或神的恩赐,对自然愚昧无知的崇拜,破除内心对神学的依赖,对自然的敬畏。换言之,不是为了让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而是使人更好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接近自然,揭示自然的同时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类的无限潜能和激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技术更像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它是人类文明的展示,将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借助一定的手段发明出来。科学是将原本内在的东西挖掘并解释,技术在科学没有产生之前就已经运用业已存在的知识创造出新的事物,这是个体存在展开、发展并逐渐实现的过程,事物应该怎么操作才能实现想要达到的功用。科学“在于比别人更深入地看到事物的本质的能力”,而技术“则在于发明家把已知的事实转化为惊人的利益的创造力”[8]273。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关联性VS超越性
中国的文化本质上是关联性文化,体现在人与自然上是农耕文化,人与土地绑在一起,安居乐业,浓浓的乡土气息,体现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是血缘文化,血缘关系将人与人绑定在一起,不认识的陌生人通过称兄道弟、义结金兰、结亲等等攀亲的形式与亲情靠边。这就像是一座关系银行,无人不在其中,无人不往其中储存关系,而这银行赖以维系的是利益,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因而功利性又占据着主导地位。西方的文化本质是超越性文化,体现在人与自然上是科学和理性,勇于向外探索,变动不居,不断地观察、思考、推理、演绎,追求真理,理性代替冲动,体现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是信仰和宗教,祷告感恩,忏悔赎罪,就像康德“我头顶灿烂的星空和心中的黄金道德律”一样。接下来根据上文对科学和技术的界定来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差异体现:中国技术VS西方科学
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使得活着成为最核心的要求。对生存本能的自我保护欲,等级森严的阶层不等,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实用主义色彩浓烈。衣食住行不保,生老病死缠身,如何有闲暇追求生存以外的东西呢?“经世致用”“学而优则仕”“百无一用是书生”,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功利性,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展现出来了惊人的创造力和奇迹般的智慧。纵观中国的历史画卷(比如四大发明),令人叹为观止,这是西方远远所不能匹及的,尽管如此,科学并没有诞生在中国。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开篇引言中写道,“具有高度精确性的知识和观测,尤其是在印度、中国、巴比伦和埃及”,“中国的历史学虽然高度发达,却没有修昔底德的研究方法”,“我们建筑学的技术基础虽然源自东方,但东方却却对圆顶的问题束手无策,并且也缺少那种对所有艺术都具有经典意义的理性化类型……”。“中国虽然自古就有印刷术,但是那种专门为印刷出版而设计,并且只能通过印刷才能得以出版的印刷制品,特别是报纸和期刊这类印刷品,则只是在西欧诸国才得以问世。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有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这其中的一些机构甚至在表面上与我们的大学,至少是学院很是相似。但是理性化的、系统化的、专业化的科学以及与之配套的训练有素的专业科研人员只有西方具备,从而使科学在西方文化中占据了统治地位”[9]3。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中国古代并不存在科学,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存在博大精深的文化,举世瞩目的文明,源远流长的思想,科学是独属于西方的,因为西方人追求的就是科学真理和理性。
(二)差异原因:实用性VS无用性
古代中国没有科学,但有思想,有文化,有文明,器物层面远远领先。放眼西方,虽然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其他国家那样先进的文明和技术,但是科学的逻辑体系和理论建构却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从文化的某个角度来讲,源于中国古代实用主义的功利需求和生存所需和西方自由主义的非功利性的追求真理。在古代,对中国人而言,一个东西如果没有实际效益,不具利用价值,不能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和利益,往往会被遗忘和抛弃。在当今的宫廷剧中,人与人的关系似乎就是利用与被利用,一旦丧失利用价值,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活着似乎就是为了权势、金钱、财富、利益,因此封建专制在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以及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不高,备受伦理道德的束缚。西方人信仰宗教,这样一种与上帝之间的契约成为他们法律规则和内心道德约束的认同,做了错事备受良心谴责,会去教父那里努力乞求得到上帝的原谅,实现自我救赎。可是到了中国人这里,烧香拜佛往往是为了升官发财,带来更多的物质利益。实用性使得真理在中国被遮蔽了,而在西方无用性成为渴望真理之路的原因之一。他们相信科学越没有用就越纯粹、越绝对、越自由,对真理的追求只是为了证明真理本身,有用的知识对于他们而言反而是束缚,是奴役,只有纯粹的知识才会让他们自由。
(三)差异实质:关联性VS超越性
看似只是中国技术、西方科学,中国实用主义和西方科学主义精神的相互区分,这现象的背后反映的却是文化的本质。中国像一张关系网,每一个人无往不在其中,农耕文化、血缘文化无一不是关系文化的体现。人与土地紧紧捆绑,人与人相互牵制,这种亲密性的背后不是个体的独立自由和创造性的发挥,而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王权的服从,对祖先天地的深深依赖,这样一种内在的关联性也使得中国社会更加稳定有序,更加亲密和谐,实用主义需要也使得中国的工匠造诣更加精湛和完善。与此同时丧失的也是对科学真理认识的滞后和创造性潜在性的压抑,个体的独特性在王权的大一统下淹没而难以施展,因为生存是第一位的,因而没有闲暇的时间留给对自然的摸索,倘使有也会被抹杀殆尽。而西方却是超越性的文化,在他们的世界里有宗教的存在,有上帝的存在,人是有限性的生命存在,而上帝却作为无限性的永恒存在。个体通过与上帝订立契约,通过上帝自我救赎,这就超越了世俗层面的关系。个体的个性常常能够得到释放,去追求真理,理性地思考,不断地质疑,思考生命的本源,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而是为了知识而知识,用大量的闲暇时间去发现人生的意义,因为不出自个人的私利而更加投入充满激情,更能彰显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自己而活着,这样就超越了世俗生活的压抑,释放本真的张力。
如果根据前文对科学和技术的界定进而说明科学是西方的,认为中国只有文明和技术,从而否定中国、贬低中国的话那就完全曲解了本文的意图。人们一直在探讨中国有没有科学,有没有哲学,这些问题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席卷全球的今天,更加值得反思。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外来文化?都知道和全盘复古论是必须警惕的,都知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我们不能总处于思想的学徒状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指出:“这些政府由于现代各种关系,由于德国的形势,由于德国教育的立足点,最后,由于自己本身的良好本能,不得不把现代现代政治领域(它的长处我们不具备)的文明缺陷同旧制度(这种制度我们完整地保存着)的野蛮缺陷结合在一起。”[10]12那么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最应该避免出现“西方现代文明野蛮的缺陷与中国传统文明野蛮的缺陷两者结合”的糟糕结局。因而,必须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理性地对待文化结合的锻炼,思想任务的建构。
(一)承认差异,保护传统
我们必须看到中西化文化的差异以及其背后差异性的根源和实质所在。我们要勇于承认,从严谨的知识体系、理论建构来看,科学独属于西方,中国没有科学;但是不代表中国没有文化,没有文明,没有技术,我们依然为古代伟大而先进的文明成果而感到深深的自豪。不能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创造出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逻辑体系而刻意否定歪曲传统,而是通过对外来文化西方性的确认更好地审视本土文化,保护传统。
(二)透视本质,开放包容
透视文化差异背后的本质,发现中国传统文明野蛮的缺陷,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西方的外来文化,在看到其先进性优越性之时更要反思其背后深厚的文化根源,思考是否符合与中国国情相适应,避免西方现代文明野蛮的缺陷在中国的重现。在发展中国科学的同时,鼓励更多的科学家为求真理而献身。社会不要赋予科学界以求知以外更多创造财富的欲求,在社会上,破除知识无用论的错误倾向,在文化教育上,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更好地发展自己,塑造新型中国本土文化。
(三)坚守本色,兼收并蓄
在现代化科学与技术交叉进行、各种文明相互碰撞交叠的时代,保护传统很重要,因为那是我们的文化根,失去了本土性,就会像迷途的羔羊,不知所以。首先要认清自身的本土性所在,保护好本土性的重要养分,避免遗失本土性,闭关锁国终将导致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然而,在面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时候,不能只发现外来文化先进的物质层面,也要看到其劣根性,更要看到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一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基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四、结论
本文从科学与技术分界的视角切入引出中国技术、西方科学的文化差异现象,进一步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实质所在,从而进一步探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永远都是一个逾越不了的现实问题。中国历经文化结合的锻炼,思想任务的建构任重而道远,但是不能总处于思想的学徒状态,必须以更加清醒而理性的视角对待文化结合,避免西方现代文明野蛮的缺陷与中国传统文明野蛮的缺陷两者结合,实现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洪谦.逻辑经验主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POPPERK.UnendedQuest[M].NewYork:Collins,1976.
[5]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6]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M].舒炜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7]SIMONHA.TheSciencesoftheArtificial[M].Cam-bridge:MITPress,1981.
[8]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9]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马奇炎,陈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周春林 单位: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