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称谓语的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称谓语的差异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称谓语的差异

摘要: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起始于对彼此的称呼,如何称呼对方是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同的称呼用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语的不同,是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一种具体表现。现从文化角度对英汉称谓语进行分析,旨在分析其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称谓语;英汉文化;文化差异

一、伦理思想的不同

众所周知,中国经历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长期占有主导地位的传统中国伦理思想———儒家思想非常强调等级差异。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类社会特别重视血缘关系和地位差别。中国古代社会所提倡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序[1]都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常被人们提及的“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则是中国古代制约人们交往的一些礼制规范。这些规范使得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对于对方的身份、地位、甚至称呼都有了明确的定位。一般在一个家族中,由于受到尊卑有序、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男女有分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是有所禁忌的。比如说中国古代晚辈是不可以直呼长辈字号的,下级是不可以直呼上级字号的,否则轻则被视为不敬不孝或缺乏教养的行为,重则会被定罪。[2]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汉语中的称谓较为丰富,为的是以此来区分人际之间的关系与地位。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按中国的风俗习惯,一般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都是按着年龄来分,比如“大哥、三妹”等都是按照年龄的大小进行排序的。而说英语的国家则可以互相直呼其名,有的甚至对长辈也直呼其名,这样的例子在一些英文电影中经常能够见到。关于英语中亲属称呼这一现象的解释,与其伦理道德也是分不开的。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大力推行人文主义,其主要思想就是把人看作世界和命运的主人,正因为受到这一运动的影响,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在之后的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自由、平等”的思想也得到了相应的推广,这一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另外,以英国为主的欧洲伦理学传统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独特文化,随后美国文化受到影响,到19世纪,这种“自由、平等”的观念逐步渗透到英美文化的方方面面,自然在称呼方面也有所体现。比如在英美国家,长幼之间、上下级之间、师生之间等等都可以直呼其名。这是受到“自由、平等”观念影响的结果。在他们看来,这样做并不显得唐突不礼貌,反而是人际交流过程中彼此地位平等、关系密切的体现。[3]

二、生活方式的不同

称谓语是人们日常交际用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方式的不同对称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中国历展的进程中,“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以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一系列传统观念一直都是被人们所提倡的。时至今日,父母与孩子一起居住的生活方式也是仍然存在的。这种生活方式可以称之为“外延家庭”,即多代同堂的生活方式。采取这种生活方式生活的人们在思想上就会易于产生等级观念,其辈分之间就会产生等级,长幼有别,年龄的大小与地位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并扮演不同的角色,随之相应的称谓也就更加的具体和明确。因此,为了避免在言语交流的过程中人际间的亲属关系产生混淆,许多具有专用性语义特征的称谓就产生并保留了下来。比如现代汉语里许多亲属称谓都可以把家族成员的关系表达的清清楚楚。例如:“伯伯、叔叔、姑姑”指的是与父亲有血缘关系的长辈;“舅舅、姨母”则是与母亲有血缘关系的长辈。[4]另外直系或旁系关系也是有所区分的,比如说“外甥和侄子”指的就是不同的概念。与之相比,英语的亲属称谓就显得较为贫乏,英语中的称谓语指示的比较宽泛、简单,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也就相对比较笼统,这与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息息相关的。与“外延家庭”相对应的是“核心家庭”这一概念。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妻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生活成长的人们极大限度的摆脱了家族血缘的束缚,他们所热衷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崇尚个人自由,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这种生活方式使得亲属关系趋于简单,至于家人之间的内外、长幼关系都不是很重视。因此,英文中的亲属称谓语就体现出通用性的语义特征,比如“uncle”一词就可以指代汉语中的“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夫”等多种亲属关系;“brother”一词既可以指“哥哥”,也可以指“弟弟”,没有长幼之分。

三、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历来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所强调和推崇的是集体的力量和作用。具备这种价值观的人们会认为个人的利益应该服从集体的利益,也就是说,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们,在他们的脑海中会产生以下观念,即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应该服从于集体,个人的利益、价值等都是通过集体的利益、价值体现出来的,没有集体的利益就没有个人的利益。久而久之,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使得人们产生一种自我抑制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反映在日常活动中就使得行为表现的比较谦卑,从而使得汉语称谓中的敬语和谦语使用较多。比如汉语中,人们经常会以“老+姓氏”来称呼对方,这就是一种敬语的使用。众所周知,由于中华文化中有着“敬老尊老”的思想观念,因此,“老”字的使用能够使被称呼者感到一种尊重,同时也是称呼者表达谦卑的方式,通过抬高对方的社会地位来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此来抑制自身的价值。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崇尚的是年轻而又有活力的权力和能力,忌讳老字。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老”字意味着年龄偏大,身体衰弱,思想保守,能力减退,失去活力等多方面的含义。而贯穿于整个西方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念是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倡导的是独立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所以如果用“老”字来称呼某人会使对方感觉自己失去实现自我价值能力,这与西方价值体系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所提倡的观点是相违背的,从而“老”字也就成为了一种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或喜爱的称谓语。所以当他们在与非亲属个体进行交流时,对非亲属关系的人们所选用的称呼则以“Mr.”“Mrs.”等为主,这种称谓语的使用既能够很自然地引起对方的注意,同时也体现出了英美文化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念。综上所述,称谓语作为日常交际用语的一种,它既是语言,也是文化,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5]作为人们言语交际的先导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称谓语值得大家重视和研究,它所涉及的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只有通过发现称谓语的不同来理解文化的差异,同时,从文化的角度对称谓语的不同进行研究,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英汉称谓语差异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促进文化交流。

作者:潘新淮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