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利用档案开展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注重档案编研工作
档案编研工作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深层开发利用档案的一个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档案编研工作作为一种常见的内部服务手段,往往更注重原始基础资料的整理和统计,甚至将目光局限在编史修志上面。如何将这种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出击,将这种简单的低层次服务转变为综合的高层次服务,将这种封闭状态下的自给自足转变为贴合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将这种边缘化的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的主流,更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这也要求我们在转变传统档案编研思路的同时,更要积极行动,想到就落实,为新型的档案编研提供更多的可能。档案资料包罗万象、浩瀚繁多,将这些珍贵的零散材料转换为一种统一的可利用的工具,不单是面向政府或单位组织提供服务,对普通个体也能产生吸引力,能主动面向公众,展现档案文化的魅力。
传统的档案展览,是为了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按照一定的专题,系统地揭示和介绍档案馆(室)内所保存档案的内容、成分的一种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和档案宣传工作方式。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档案展览的形象性、直观性及广泛性起到最大化的宣传教育作用,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据了解,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意义上的档案展览在借鉴博物馆、陈列所的经验后开始兴起。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档案展览应该在贴合百姓生活、了解百姓需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主题、形式、设计、宣传等方面做出更具创新的举措。诚然,档案展览可以选取的方式不一而足,馆藏档案的展览是常规,就地取材,征集百姓收藏的有价值的珍藏举办各种类型、不同主题的展览;针对全体群众的展览是常规,随机应变,开展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甚至不同性别的展览,也未为不可;有场地、时间等要求的展览是常规,不落俗流,刻录光盘,送档入户;展览的宣传主要靠文件是常规,登报纸、制作专门的海报乃至用电视做铺垫。开展丰富多变的展览,关键在于盘活资源,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被动地完成任务,走出档案馆的“深闺”,这是档案工作的“一小步”,却是档案文化宣传、档案文化教育的“一大步”。
3重视档案的文学创作
利用传统的、零散的档案资料创作文学作品,不仅对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今后的工作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文学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要素,而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戏剧产业,近几年的成长也长风破浪,档案是否可以直挂云帆,借船济沧海,假文学之舟以获得更大的一方天地呢?档案工作者在整理档案的时候是否可以记录自己整理档案的心得体会、意见看法,并将其归类整理以供借鉴呢?是否可以主动提供更多的历史、文学、政治等专题档案给作家、编剧以作创作文学产品的素材?是否可以征集、自制或提供原料制作关于档案及档案文化的电影、微电影以发掘档案文化的独特精神和魅力、增强档案文化的公众认知度?是否可以探究出更多大众能接受的文学性传播方式,产出更多具有社会影响力、读者关注度、风格多样化的产品?档案文化的推广除了“内化于心”,增强档案队伍自身的建设,档案工作者心中萌生宣扬档案文化的执念外,更关键在于“外化于行”,把无尽的创意实践在未来工作中,践行档案精神,展示档案文化的无限可能性。总之,档案作为社会文化的刻录者,因其记载的全面性、客观性、稳定性、独一性而与众不同。习指出:“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因此在收集、整理、利用更多档案的同时,我们应该将档案文化推入社会主流,让大众感受档案文化无穷韵味,让档案文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主义文化中独放异彩、常开不败!
作者:吕英敏 单位:公主岭市档案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