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清末民初西方文化对城市发展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清末民初西方文化对城市发展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清末民初西方文化对城市发展影响分析

[提要]我国清朝末年民国之初时,西方国家经济发达,并不断对我国的文化、经济产生影响,在多方面影响的推动下,我国开始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甘肃位于我国西北部,虽地理位置偏远,但是在发展经济、传播文化等方面也在持续的进行研究,所以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西方文化的影子。通过对这一时期兰州所受到的西方城市文化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兰州受西方城市文化影响后城市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对西方城市文化对我国近代城市的影响研究,对兰州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化;清末民初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的爆发迫使我国人民开始注意到其他国家的发展成就,随着西方经济的大范围入侵,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政治和经济理念进入到中国。我国在清朝政府对于封建体制的艰难维持下,被迫踏上近现代文明之路。甘肃省在这个时期开始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西方城市文化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侵入到中国传统城市文化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兰州市也在不断地发展,从各个方面走向近代化,也产生了各种机构、工厂、城市设施及精英阶层。这都为兰州市的后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从农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逐渐转变为工业、商业、教育、金融等俱全的近代化城市。

一、近代教育和社会机构建立

从1905年开始,甘肃大部分学堂都开办在省会城市兰州,兰州也同时成为了创建新式教学场所、培育新式人才资源的主要阵地。在这些不同于中国传统学堂的新式学堂中,还设置有种类多样的文化课程,传授各种各样新知识,这些都让新式教育迅速在兰州传播,拓展了年轻人的眼界。这些年轻人同时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对兰州后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898~1907年,《群报辑要》和《甘肃官报》分别在兰州创刊;1912年,在兰州成立甘肃政报局;1909年,又开办甘肃舆图局;1916年,在兰州建立了公共图书馆。当近代教育的开办和普及后,使得贫瘠闭塞的甘肃也接收到了新文化的影响,而后期兰州市开始进行社会机构的创办和建立,使得兰州市产生越来越多的城市文化机构,这些文化机构和场所对传播新文化起到了载体作用,而西方城市文化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进入兰州,兰州便开始了漫长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二、城市通信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1890年,甘肃电报局在兰州市成立,这标志着甘肃省的电信行业正式进入近代化发展历程,电信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信息化发展。接下来,兰州市在1905年成立了甘肃省邮政总局。近代甘肃通信业的兴起,让甘肃地区的人民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渠道学习当代西方、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甘肃城市的近代化发展历程。1906年,甘肃官银钱局成立,这标志着甘肃地方银行开始兴起发展。当城市的现代金融业和通信业发展起来,也标志着城市的经济将会打破原有的经济体制,从而会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兰州的银行业使得更多的百姓接触到现代金融业,资金的来往融通使得产业得以发展,产业又会带动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产业,从而形成一个体系。而城市通信业的崛起和发展,对于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甘肃本身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使得信息不对等,通信业的发展使得这种信息不对等的差距在减少,但同时百姓也知道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快,许多人由于这个原因离开兰州去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城市人口反而流失了一部分,但是更多的是带来了更多更快的信息发展,城市本就是一个信息的集合体,而通信业的发展也加快了兰州的城市化发展。

三、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商业化

西方工业文化传播促使兰州近代工业发展,凭借着联系我国中西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西部的关键城市。民国初期,全省不同地区的私营商业数量和规模增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理念对我国的传统经济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促使我国的传统经济体制加速分解,我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商品经济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在城市建设方面,兰州市区的重点商业街道、公园等设施进行改造,让兰州市拥有了第一条水泥路和开放式公园。随后,商业化继续快速发展,建立了百货商店模式的数家综合商场,让兰州市不再只有摊点、传统店铺等商铺。综上可知,兰州市近代工业和商业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当时洋务运动发展的结果,在此发展期间,兰州市的城市功能、城市发展构造模式等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更新。同时,各种不同实业的建立,让土地广阔、物产丰富的甘肃地区在近代工业上初具规模,尤其是在当时的时的兰州地区,成立了很多规模不大、技术有限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兰州市转变为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型城市。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890年,外国传教士在兰州建立第一家西医医院,使用西医技术治疗当地病患,这也是兰州市发展社会福利的新探索,这家医院的建立标志着西方医学技术正式在甘肃发展。由于西方技术传播的影响,1914年兰州建立了第一个电厂,之后兰州又成立消防局。兰州作为联结西北各地区的交通枢纽点,由于受到黄河的地理位置影响,导致黄河两岸的交通问题一直在阻碍经济发展,仅有的一个镇远桥不能满足当地需要。在这样的现状下,结合西方的技术,在1906年开始修建兰州黄河铁桥,也就是现在的中山桥。从此,兰州在对外交通路网上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南北两岸的贸易也开始顺利建立联系。交通设施的完善,让城市的功能性越来越齐全,也促使更多的人口主动来到城市生活,从而使城市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充足,为城市的继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从西方城市文化进入中国以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利用西方技术建设城市,城市的结构和体系也开始不断地演进变化,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五、西方城市文化对兰州的推动和制约

(一)西方城市文化对兰州发展的推动

1、城市发展决策方向的转变。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很多国家开始了对我国的侵略,强迫我国政府和其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对此已经无力管理。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兰州城市的近代化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机会,西方统治阶级的决策开始产生影响,为兰州市的经济、工业、商业、教育的新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动力,相对而言是推动了城市的发展。2、本地自然经济解体。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时,西方各国开始了对我国本土资源的掠夺,同时将他们的很多产品输入到我国各地区。洋行在甘肃林立,传播了西方的商品经济文化,仅是德国的洋行就有数家。但是,兰州周边有很多工业生产原料被西方国家所抢夺,资源被掠夺。在这个时期,西方国家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也开始传入到兰州地区,并逐渐取代了当地原先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模式,兰州市的商品经济开始不断地发展,让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获得了更多的推力。3、对城市发展提供推动力。新式商业、银行和工业的发展,促使更多的人们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城市,开始在城市扎根、发展。在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时,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新文化和新的发展理念,并将这些新思想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兰州地区传播、发扬,引领了兰州当地的发展理念。

(二)西方城市文化对兰州的制约

1、西方城市文化强行嫁接本地发展。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后,影响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也使得本地人接触到西方文化后开始模仿学习西方城市发展的优点,但是本地的发展从十分落后猛然开始西方式的发展,使得本地的经济产生虚假繁荣的趋势,极其脆弱,不能够完全地扎根于此,受到外部条件制约。2、本地经济的两极分化。西方文化入侵中国后,使得城市逐步走向近代城市化,但是同时大部分财富被西方掠夺。西方从16世纪开始的霸权侵略主义在中国盛行,甘肃的商业虽然在这一时期有了进步,但是很多依然是西方人的财富,本地经济贫富差距更加巨大,反而遏制了近代化的进程。3、工业技术与本地教育水平不匹配。西方文化和技术虽然对兰州有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地处偏远,地方百姓的文化教育水平与西方的文化思想不匹配,缺少大量的内部人才。工厂等城市设施的建设来自西方多个国家的人员,与本地的人员不能开展密切合作,使得百姓不信任西方人员和设备,并且本地的落后使得一部分人去其他地区发展,造成城市部分发展停滞。

六、总体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在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时,新型教育、通信行业、交通行业等开始陆续在兰州市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城市,使得城市的知识分子力量更加壮大,从而推动城市的功能性越来越健全,推动当地商品经济模式越来越成熟,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对兰州而言,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兰州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也未能完全改变落后的局面。以往的制约因素目前依然对兰州城市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当时西方城市文化侵入时运输业不发达、教育水平不够、贫富差距大等问题在今天依然存在,我们需要利用和抓住现在交通强国、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及“一带一路”和脱贫攻坚的政策去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因地制宜,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地去完善城市功能的城市结构,使得兰州向现代化城市稳步推进。近代西方的文化入侵会影响一座城市的发展,而现今兰州有历史但是欠缺文化的局面依然存在,兰州城市发展中没有突出构建自己的文化,也没有保护好本地的文化,本地文化输出较弱,这样就使得本地人的文化自信度降低,进而产生本地人的归属感降低导致人口流失,兰州应该依托本地的地方特色进行文化构建。历史上,兰州本身是工业重镇,近代以前包括近现代时期也是军事重镇。再加上古老的黄河文化,所以本地的历史特色应该是有许多可以发掘和利用的,这样充分地构建文化特色才能使得兰州在西部众多城市中更有自身的价值和地位。七、结语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除了加速我国当时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解体,也推动了我国城市的近代化发展历程。对于兰州,现在依然存在很多历史遗留和未来发展的相关问题,也需要不断地跟进国家政策去完善城市的功能和格局,教育、交通、城市环境等都需要不断地去改进,同时可以将政策结合兰州本地的特色文化,使得兰州紧跟时代的步伐,逐步迈向更加现代化和历史文化并存的城市行列。

参考文献:

[1]蔡洪彬.面向可持续未来的城市乌托邦———《生产·生活·生态———城市“有农社区”研究》书评[J].中外建筑,2020(11).

[2]朱庆葆.传统城市的近代命运:清末民初安庆城市近代化研究[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3]李艳.清末民初甘肃的城市近代化[J].兰州学刊,2004(06).

[4]杨佳玉.清末民初兰州城市近代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5]王婷梅.近代甘宁青地区城市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6]甘肃省志(第一卷)[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里志胜 王立新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