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8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语言的形成,无不受文化特点的影响,反过来文化特征也左右语言的发展。一个民族因为自身的文化传统不同,致使形成的语言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别。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并在教学中予以重视。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功能;教学效果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语言传承着文化,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所以语言和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标志。语言的形成,无不受文化特点的影响,反过来文化特征也左右语言的发展。一个民族因为自身的文化传统不同,致使形成的语言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别。汉语和英语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相互间语言学习的障碍,那就是文化的差异产生的语言内涵的差异。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差异呢?
一、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英语是西方文化的集中体现。国情不同导致文化也不同,英语教学的最终结果是英语的运用。语言的交流功能是第一位的,对文化的传承也是第一位的。语言运用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交流的四大要素,在人际交往中的社会能力也是一项重要技能。所以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忽略了各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阻力。简单地说,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就是要让语言的运用者知道在什么背景下说什么话。
二、教学中文化差异的协调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时候是有文化差异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并且在实际中大力运用。比如我们国家向别人道歉时的语言表达和英语国家的道歉方式是不一样的,comrade是我们常用的称呼,而西方人则称呼sir或者madam。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这种差异,那么在交流中就可能会发生误会,影响交流的效果。比如在英语中,教师一词只作为一种职业,而在我们汉文化中,尊师是传统,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称谓,是尊称。这些文化的差异都反映在语言的运用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并进行协调,使学生顺利适应这种差异带来的不便。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文化的差异性,从而使语言学习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宋修臣.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协调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7(21)
作者:王玉娟 单位:甘肃省西和县第二中学
第二篇:包子和披萨中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包子的馅在里面,象征着中国人内敛的性格;包子总是一笼一笼的,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披萨的馅在饼的表面代表着外国人开放的性格;披萨又总是被切割成单独的小块,正如西方人对个人主义的偏爱。作者选择从饮食入手,首先了解西方和中方的饮食差异,再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于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文化沟通。
【关键词】包子;交流;披萨;文化差异;饮食文化
一、研究背景
饮食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食品原材料的选择,到烹饪工具、烹饪方法的确定,都需要认真甄选、慢慢研究。从狭义上说,饮食文化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们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吃都是有考量的。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交流的更加频繁。与此同时,中西方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了解文化差异,我们应该首先知晓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中国的代表食物是包子,而西方的却是披萨,本文将通过包子和披萨的对比来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怀特曾说过,除了满足生理需求,饮食还能彰显一定的文化认同性。也就是说,饮食不仅是满足人类一天三餐的需要,更能反映人类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差异。通过对饮食文化的观察,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传承、生活习惯、历史传统等等。
二、包子和披萨的比较
包子和披萨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各具代表性的食物,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中西方的文化。在中国,人们一日三餐都能吃包子,不同的烹饪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和口味的包子,如果你不咬一口包子,你很可能不知道他是什么馅和什么味道的。它像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如果你不深交就不能彻底了解他们。披萨是一种在发酵的圆面饼上面覆盖番茄酱、奶酪和其他配料经烤制而成的食物。披萨做为西方国家的代表饮食,只要一看披萨你就能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馅料的。西方人的性格也是如此,他们表达直截了当,从不拐弯抹角。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只通过观察你不可能知道包子是什么馅的,但你却能清楚地知道披萨是什么馅料做的。中国人通常保守,通过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言行举止,你一般很难猜到他们的真正含义。然而,西方人坦率真诚,他们正如披萨一样表现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呈现给你什么样的性格。
1.中西方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
不同的文化能衍生出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产物,表达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西方国家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独立。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关键所在,他们是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前者强调个人的利益得失,国家在做任何决策时要首先考虑到个人的利益,独立、平等、自由、隐私和民主等都是个人主义所提倡的。后者强调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只有集体的利益实现了,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满足。
2.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特点
集体文化强调国家和团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需求。当需要作出任何决定时,必须首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是否和国家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如果不一致应该以集体的利益为重,待实现集体的利益之后再考虑个人的利益。集体主义倾向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和亲人聚会还是出门和朋友小聚,中国人在吃饭时都喜欢分享食物。在外聚餐时,主人会首先让客人点菜,即使主人点菜也会考虑客人的喜好。用餐结束时,大家争先恐后的买单。分享的精髓从饭前贯穿到饭后,大家能很清楚地意识到集体主义在饮食中的作用。个人主义主要体现在美国和西欧国家,强调个人的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的得失,所以西方人有很强的竞争意识。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只有通过竞争才能确保个人利益的实现。像婚姻状况、年龄、收入这些都属于敏感话题,西方人不希望被提及自己私人范畴内的问题。在美国,政府鼓励大家勇于争取自己的利益,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天助自助者”能很好地表达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倾向。西方人喜欢吃自助餐,每人把菜盛到自己的餐盘里,而从不使用自己的餐具在公共的盘子里夹菜或者盛汤。“AA制”在西方国家很流行,聚餐时每人支付自己的用餐费用,从不给他人造成困扰。
四、中西方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的文化偏向保守,与其长期的闭关锁国有关,而西方的文化开放深受其殖民统治和航海运动的影响。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人大都谦逊礼让。这种性格使中国人说的少想的多。古语有云,“祸从口出”,“沉默是金”。中国人之所以保守和封闭,跟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人认为西方文化是开放的。西方文明是一部游牧文明发展的历史。西方人开阔的地理环境和传统工业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又带来了启明运动,人们开始摆脱宗教枷锁的束缚,着手追求自己的权利。所以西方人勇于直言自己的观点,跟披萨一样,能从其表面看到其材质,绝不有所隐藏。
1.保守和开放的对比分析
中西方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塑造了不同的性格。孔子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所提倡的大同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孔子的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里,造成了他们保守、礼貌、传统的个性。中国人同时又是含蓄的。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见证了中国人独特的性格,诗歌的发展更验证了中国人那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象征、隐喻、明喻和其他修辞方法借用间接和委婉的表达来抒发诗人的情感,避免因直抒胸臆带来不必要的尴尬和不便。西方国家的封建历史时期没有中国的长。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他们追求平等、自由、博爱。他们不被传统的和封建的思想所束缚,开始向其他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和先进文明来发展自己。跟其他国家的交流越频繁,他们能取得的进步越大,西方人变得也越来越开放和自由。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有时我们应该像包子一样保守,不随便表达自己的观点以防被卑劣的人伤害。有时我们又要像披萨一样勇于直言,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优势。
2.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比分析
所谓集体主义,简而言之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至上的文化价值观念。它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又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个人主义认为个人虽然不能离开集体存在,但正是因为个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所以在社会事务中应该优先考虑个人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满足个人私欲从而不考虑集体利益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前者提倡集体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后者呼吁个人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集体主义虽然代表的是一种集体荣誉思想,以实现集体的利益为最终目标,但偶尔也会出现为了实现集体利益而忽略个人利益的时候。同理,个人主义虽是代表普通百姓的利益,但也会出现为了盲目实现个人利益而视集体利益而不顾。所以,应该客观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及其所代表的国家文化,不应该片面的判断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的好坏。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待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一方面热爱自己的国家,捍卫国家的权益,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另一方面,人们应该学会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五、结语
通过对以上文章中包子和披萨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包子馅和披萨馅可以反映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从而彰显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其次,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饮食文化也丰富多彩。西方国家也有自己别具一格、高雅精致的饮食文明。本文主要侧重于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来比较文化的异同。随着中西方国家经济文化的交融,中国开始接受和引进异域文化,使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国际化。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开始认同中国的餐饮特色,面条、饺子深受西方国家的喜爱。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人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传播中国优良的传统,不遗余力的向外国人展示自己的文化。同时,每个中国人又有义务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以防自己的文化被他国文化所同化。
参考文献:
[1]Chang,K.C.FoodinChineseCulture:AnthropologicalandHistoricalPerspective[M].USA:TheVail-BallouPressInc.,1977:35~304.
[2]党冰花.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刍论[M].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5.
作者:王怡凡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助教
第三篇:中西方文化下动物词汇的隐喻差异
【摘要】隐喻性思维受到文化的制约作用,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采取的隐喻方式有所不同,本文以动物词汇为例进行分析,相同动物在中西方隐喻表达存在差异,研究不同文化下隐喻的差异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隐喻;文化;思维
隐喻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我们每天所产生的语言表达许多都是与隐喻相关的。我国隐喻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已得到各界学者广泛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一、隐喻的含义及特征
隐喻是一种很常见的比喻方式,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Lakoff&Johnson,1980)但隐喻又不只是语言问题,更是认知问题。各种思维活动,不管它是关于情感的、关于社会的、还是关于人格的、关于语言的或者是关于生与死的,都与隐喻有关。[1]隐喻对于想象和对于理性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Lakoff&Turner,1989)隐喻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的,即两个概念域之间存在相似的地方,人们通常用较熟悉的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即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隐喻的使用能够反映人们的思维方式。词语本身并不具有隐喻性,但是当人们使用隐喻性思维进行概念表达的时候,就将词语赋予隐喻意义,也就是说隐喻表达是人们思维的语言表征。思维方式不同产生的隐喻表达就不尽相同。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动物隐喻
中西方由于不同文化的影响,隐喻性思维存在差异,对同一个事物,会产生不同的隐喻表达。
(一)以狗为例
中国人喜欢用狗隐喻不好的东西,比如走狗用来隐喻那些趋炎附势的人,因为狗通常都会跟在主人后面,听主人的话,与那些趋炎附势的人跟在上级后面,巴结上司存在相似性,因此建构成走狗这个隐喻表达。再比如说:狗眼看人低,用来隐喻高傲自大,看不起别人的人,狗仗人势,字面意思是狗依仗主人的威势乱咬人,用来隐喻借权势欺凌弱小的行为,狗咬吕洞宾,用来隐喻不识好歹,诸如此类,狗在中国文化中用于贬义比较多。[2]但是相比之下,西方文化里面的“dog”通常都是褒义的。比如说:luckydog,用来隐喻幸运儿,loveme,lovemydog,就是爱屋及乌的意思,everydoghasitsday,意思是人皆有得意时,风水轮流转,dog就用来隐喻一个风光的人。同样是动物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这个词的隐喻使用大相径庭,中国人眼中狗是比较低贱的,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小动物,喜欢狗,也有越来越多的爱狗人士,可是即使这样,被别人称为狗还是不高兴的,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外国人通常把狗看作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倍加爱护,在西方文化里不存在狗低贱这一概念。可见文化差异性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影响着隐喻生成。
(二)以龙为例
龙是我国的神异动物,我们都喜欢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中国人的思维中龙是有灵性的物种,龙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出现了龙头老大这种表达,用来隐喻某个行业的领头人,两者存在能力强、力量大这个类空间,因此从龙的概念域映射到商业的概念域。除此之外,龙还被中国人看作是吉祥物,进而引出龙头虎跃、龙马精神、龙飞凤舞等隐喻表达,用龙来隐喻欢乐、吉祥等比较积极的概念。龙是中华民族的支柱,是中华人民所信奉的神灵,所以与龙相关的隐喻表达通常都是褒义的。在西方人的思维里面,dragon就是怪兽,所以会用来隐喻令人难以忍受之人,两者存在相似性—奇怪、不正常,进而通过概念整合,引出难以忍受这个概念。除此之外,龙在西方国家还被用来隐喻凶猛的人,专制的力量,凶恶的人等等。[3]因为在西方文化里dragon被看成是恶魔撒旦的化身,因此dragon的形象就被丑恶化,所以西方人常常用dragon隐喻一些消极的、可怕的东西。同一种动物在不同文化下隐喻表达大相径庭,可见文化对隐喻思维起到制约作用。
(三)以牛为例
牛在中国文化中给人的印象就是兢兢业业,谈到牛,人们总会最先想到吃苦能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会出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表达,用牛来隐喻兢兢业业、勤奋能干。有时牛还会被用来隐喻高傲自大,比如牛哄哄,牛气。但是在西方文化里却找不到这种相似的隐喻。西方文化里存在斗牛这种活动,牛在看到红色时会暴躁、窜跳,所以牛会用来隐喻冲动,鲁莽,急躁。而在中国文化里没有这项活动,自然就没有这种隐喻表达,当然两者也有相似之处,比如中西方文化中牛都是特别强壮的,因此都可以用来隐喻身体强壮,比如牛高马大,abullofman等等。总之文化影响着隐喻的表达,文化差异造成隐喻表达存在差异。[4]
(四)以鹰为例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认为鹰是特别勇敢的动物,所以会用来隐喻积极的事物,隐喻有气势,有力量,比如雄鹰展翅,鹰击长空,鹰的眼睛是特别明亮的,所以会用来隐喻某人眼光像鹰一样敏锐,但是相比之下,西方文化中的owl却大不相同,西方人会说asblindasaowl。
(五)以孔雀为例
在中国文化中,孔雀是美丽的象征,人们在进行概念投射的时候都集中在孔雀开屏这一角度,所以就形成了美丽、优雅这一类空间,通过概念整合用来隐喻人们的美好愿望。此外,孔雀开屏的瞬间令人感到惊喜,所以也会用来隐喻吉利的事情要发生。相比之下,孔雀在西方文化里就没有那么受欢迎,我们会听到asproudasapeacock这样的表达,用来形容像孔雀一样骄傲自大,爱慕虚荣的人。
(六)以老鼠为例
老鼠看见人就会跑掉,在中国文化中关于老鼠的隐喻就聚焦在这一点上,进而抽象出胆子小这个类空间,所以后来出现了胆小如鼠这种表达,用来隐喻胆子小的人。同时,老鼠通常会为了一点点食物而被人们设计捕捉到,所以会用来隐喻目光短浅的人,比如鼠目寸光。西方文化里,会用老鼠隐喻穷人,比如aspoorasachurchmouse.因为教堂里人们在虔诚地做礼拜,当然没有人在里面吃东西,自然就没有食品橱,所以老鼠想在教堂里找到吃的很不容易,所以教堂里的老鼠会挨饿,进而引申到穷这个概念。因为西方文化中的宗教活动相对于中国更普遍,所以西方人在建构隐喻表达时会聚焦在与宗教相关的地方,这就体现了文化对于隐喻建构的影响。还有许多动物相关的词语在中西方隐喻中存在很大差异,这里就不一一列举,除了动物外,其他词语的隐喻也会受到文化的制约而有所不同。隐喻方式的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相同事物的聚焦点不同,另一方面是文化遗留下来的概念不会轻易改变。[5]
三、结语
本文以动物词汇为例子,阐释东西方文化下隐喻思维的不同,体现在语言层面上就是语言表达的不同,隐喻是语言表达的一部分,我们在使用隐喻时是不需要下意识思考的。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对人类认知世界起到重要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隐喻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文化是经过人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每一种文化的精髓都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文化对隐喻思维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了解不同文化下隐喻思维的差异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Aristotle.Rhetoric[M].Trans.W.RhysRoberts.NewYork:NewYorkRandomHouse,1954.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3]LakoffG&TurnerM.MorethanCoolReason:AFieldGuidetoPoeticMetaphor.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4]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4):50.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史岩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第四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影响分析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结晶;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智慧瑰宝;翻译是指把一种已知的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即意义的传递),它需要译者熟悉掌握两种语言环境。想要翻译得准确且适宜,一定要明白这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一、启蒙教育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国家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心理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在认知方式和风格上就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差别。
(一)宗教信仰
中西方文化信仰的不同也对其思维方式有重大影响。中国宗教信仰主要是儒教、道教、佛教。西方国家则更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主宰世间万物,西方人在遇到困难时经常会说:"Godblessme."(上帝保佑我)。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精神实质的不同、汉语和英语间的协调转换,切不可失去原文的宗教色彩。
(二)教育方式
中国古时候的学校主要是私塾的形式,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为灌输式,即参照书本加以理解、举例、总结和归纳。这其中必定加入了老师个人的思想及情感,甚至会将个人喜好、偏见等传授于学生,较少注重学生对事物的主观思考和意见,而西方国家恰恰反对这种教学方式,老师们更加注重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信息的捕捉,给学生足够机会来自主探索,在思考中权衡利弊,斟酌反思,自主地进行体会领悟。
二、文化习俗的差异
(一)打招呼与道别
在中国,自古以来朋友见面打招呼都喜欢问“吃了吗?”,“去哪啊?”。而英美人的问候通常是”Howareyou?”,”How’sgoing?”或者谈论天气等等。且英美人更加注重隐私,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打个招呼而问他们”Whereareyougoingnow?”,”Didyouhavedinner?”,他们会想“难道是在邀请我共进晚餐?”很可能会引起双方不快,显得奇怪而唐突。在中国,道别的时候,如果你说“我该走了”,随即起身准备离开,那么主人一定会出来送客,并不断说“慢走,下次再来啊。”这时你也会告诉主人“好的,快回去吧。”这一情景放在英美国家,客人通常会提前表达准备离开的意思,十五或者二十分钟之后再起身离开,主人一般也不会将客人送出门外或者楼下,如果像中国人那样说”Donotcomeoutside.(别出来了)”,“Gobackquickly.(快回去吧)”则会显得滑稽搞笑。
(二)餐桌礼仪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饮食方面更是懂礼、讲礼、重礼,饮食文化、餐桌礼仪源远流长。据记载,早在周代饮食礼仪就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礼记》记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中国人对饮食非常重视,菜品讲究荤素搭配,色彩搭调,就连选材都很有讲究。西餐则注重效率和质量,不讲求数量。进餐的时候,中国的主人还会主动帮助客人夹菜,把碗装得满满的才能显示出盛情,用餐气氛要十分活跃。但这在西方是完全不可以的。
三、地理环境的差异
我国源远流长的几千年华夏文明与地理环境条件密不可分,人们各种活动都需要一个相对宜人温和的环境。西方的地理条件在早时候不适于农耕,土壤不肥沃,但是西方河、海很多,海洋运输方便,可以将周边国家连接起来,进行海外贸易,久而久之,西方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会了竞争与合作。所以,对于西方人来讲,与水有关的习语更多,例如:”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又如”allatsea(不知所措)”。而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大汉民族世世代代靠耕地、养牛来生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肥沃的土地,以当时的农耕水平来讲,牛与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中国人通常将牛加入语言交流之中,如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之多,用“九牛二虎之力”来形容力气之大。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有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说,人们对寒冷的感受越强,对愉悦的认知越少。西方国家的气候多寒冷,常年湿润,所以人们对愉悦的感受相对较少,这就使得英国人自我意识强烈,自信而勇敢。中国地处温带,人与人之间渴望相处融洽,家家户户和睦友好。但中国的商业并不发达,人们沉醉于自给自足安逸的生活状态之中,久而久之,中国人的奴性逐渐显露出来。且中国疆域辽阔,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就会施加一些残忍的手段,从而规范其子民的生活,这样一来,人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制。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总结,我们不难发现,英汉文化差异真的很大,这就需要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多加注意,在遇到具有源语言文化特点的句子时,应妥当处理,例如:”Heaven,earthandIco-existintheworldandeverythingisunitedinme,loveeverythingintheworldwithoutdistinction,becausetheyareone”1直译为“天地与我共存于世,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忽视差异,爱这个世上的一切,因为他们是一体的。”但这句话原译却为庄子的一句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各民族文化的形成都不是偶然,每一种文化都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传承,一个个阶段的衍变发展,我们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要注意细节的处理,注意原文的感情意境、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力求做到让译文不断接近原文,尊重原文的语言环境,建筑起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
作者:刘丽丽1 欧思佳2 单位: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英语系 2.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文理学院
第五篇: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差异研究
摘要: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非常丰富,不仅要注懂得它们的本身意义,更要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的崇尚和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约定俗成的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本文主要对中西文化中颜色的不同象征意义及引申义进行对比描述,进而从颜色词的差异探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内涵。
关键词:颜色词语;象征意义;语义对比
人们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人们每天都生活在五彩斑斓的环境中,蓝天(blue),白云(white),红花(red),绿叶(green),黑夜(black)等表述色彩的词汇在人们平日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物理属性外,色彩还具有极为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现代抽象派艺术的奠基人瓦西里•康定斯基指出:“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在英汉语言中,由于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代表着不同色彩的颜色词具体有着不一样的象征意义,能够体现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就中西文化中颜色的不同象征意义进行具体描述。
1.红色
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崇尚色,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与精神上的追求。内敛含蓄的汉民族之所以喜欢张扬的红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民族,刀耕火种、钻木取火的生活,加速了先民对火的认识,从此为他们对红色的喜爱奠定了历史基础。“红色”常让中国人联想到兴旺、喜庆、热烈,如“红灯高挂”“红包”“红榜”“红火”等。然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在英语中贬多褒少,西方文化源于古罗马文化,在《圣经》中,第一头出现的龙就是红色的(fieryreddragon),而它正是恶魔之首撒旦。它常使西方人联想到残忍、灾难、战争、死亡等,如“redbattle”血腥的战斗、“redvengeance”暴力复仇、“redalert”红色警戒。同时,在西方的金融和经济领域内,行家们总是用红色的水笔记录负债和亏损情况,在股票里,红色代表着下跌,因此红色对西方人意味着“赤字、亏损”,如“inthered”(经营亏本)、“redink”(赤字)、“redbalance”(赤字差额)。另外,红色在西方还有放荡、淫秽的含义,如“aredlightdistrict”(红灯区)。
2.白色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恰恰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厌恶与摒弃。在中国,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是大凶之兆。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办丧事,整个格调都是白色系。同时,白色在中国意味着什么都不懂或没有回报,如对刚步入某行对行业一无所知的人叫“小白”,用“白忙活”、“白干”来形容自己没有得到好处或者预先期待的效果。另外,白色也象征着失败,如人们用举“白旗”的方式来示意投降。但是西方文化中的白色更着眼于其本身色彩,像是新下的雪、新鲜牛奶颜色。《圣经》记载的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洁白的翅膀,头顶白色光环,因此白色有纯洁美丽、可爱动人的意思,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如awhitesoul纯洁的心灵;象征正直、诚实,“whitelight”白光表示公正无私的判断,“awhitespirit”高尚的精神。另外,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白色有不同的涵义,如(1)whitehope人们期望能大获成功的人,(2)whiteslavery将少女拐卖到国外做娼妓的行为,(3)whitetieaffair男士身着礼服的聚会,(4)whitefeather缺乏斗志和勇气,(5)whitesale大削价的床上用品。
3.黄色
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黄色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威严,如天子“黄袍”、“黄榜”等,这些词语中的“黄”无不体现出其尊荣的文化意义。但是,辛亥革命后,封建帝制被推翻,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人们对皇帝的盲从逐渐消失,传统黄色的象征意义在华夏人民的心目中逐渐淡去,甚至有了一些普通的引申意义,如“黄毛丫头”指的是不谙世事的少女,“黄口小儿”指幼稚无知的少年等。传入中国的美国一些淫秽、色情的书刊常用发黄的纸类印刷,使得黄色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了色情、淫秽等含义,如黄色电影、打黄扫非等。然而,英语中的“yellow”并没有这个涵义,英语中的色情与淫秽用了在中国并没有什么引申义的“blue”来表示。黄色西方文化中常常表示贬义,因为黄色往往令他们联想到《圣经》故事中,犹大为了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而他一直穿黄色的衣服,因此,黄色往往在西方象征着背叛、胆小、卑怯和病态。如:“yellowdog”卑劣小人、“yellowstreak”胆小,怯懦、“yellowalert”预备警备等。此外,yellowjournalism指的是通过不择手段地夸张、渲染来招揽读者的一种新闻编辑作风,也就是黄色编辑作风,“标题党”恐怕就是这样的一种作风。从上述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差异不难发现,各类颜色词已经远远超出它们本来的意义,它们蕴含着着深厚的文化气息,俨然成为一种代表中西方文化的标志。这些颜色词所体现出的不同内涵皆源于本区域的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不断沉淀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人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邓昊云 孙静鸿 史新宇 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第六篇:中职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因素影响分析
摘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中职英语学习必然会涉及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因素对于中职英语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职英语教学;影响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中职英语学习必然会涉及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因素对于中职英语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中西方文化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因素以及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如何的体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因素会对中职英语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现就多年来的中职英语教学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一、中西方节日的不同
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之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Halloween(万圣前夕)等,不同的节日由来不同,不同的国家庆祝节日的习俗也各不相同。
二、日常行为习惯的不同
1.称呼语,母语对长辈我们通常称称“UncleWang”“AuntieZhang(姓)”,而英语里我们却称“UncleTom”“AuntieAlice(名)”;又如把“王老师”“张护士”称为“TeacherWang”“NurseZhang”,而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英语中的brother既是哥又是弟,uncle是伯父、姨夫、叔父、姑父、舅父,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在英语中全用cousin等等。
2.问候语及礼貌用语的使用,英语中的问候语通常有“Goodmorning!”“Morning!”“Hello”“Hi!”等,而汉语中常见的问候语为“吃了吗?”“你上哪去?”;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只要说“Yes,please.”或“No,thanks.”就行了;中国人节日收到礼物时会客气一番,不当面打开礼物,而英美人士收到节日礼物会当面打开,并表示称赞和道谢:“Wow!Verybeautiful!”、“Thankyouforyourpresent.”;中国人在听到赞美之辞时,通常要对赞美之词否定或谦虚一番,而英语国家的人会用“Thankyou”来接受这种赞美和鼓励。
3.谈论的话题,中国人见面喜欢谈论年龄,家庭,收入等问题以表关心,而在英语国家中这些都是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尽量避免谈论,他们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等为话题。
三、饮食习惯的不同
西方国家的人正餐往往以汤开始,然后是以沙拉为主的开胃菜,接下来是主菜,主菜通常以牛排为主,还有汉堡、三明治之类,正餐之后还要上一些饭后的甜点,这是西方人的完整一餐,他们的餐具通常以刀叉为主。而中国的饮食则是以煎、煮、烹、炸、炖、蒸为主的各大菜系,主食以米饭、面食为主,使用的是中国特有的餐具—筷子。
四、对颜色的不同理解
在中国文化中通常把红色看做是一种吉祥、喜庆的象征,而把白色视为是一种禁忌色,比如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多喜欢穿红色的衣服,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等;在西方文化中的红色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而把白色看做是高雅、纯洁的颜色,代表着诚实、正直的品质,把它视为是一种崇尚色,比如人们结婚的时候穿白色的婚纱,喜欢过白色的圣诞节,“awhiteday”是“ahappyday”等等。此外,西方人不喜欢数字13,而中国人不喜欢数字4;西方人把黑猫看做是霉运的象征,而在中国它就是只黑猫而已;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而美国人将拇指朝上则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西方人见面亲吻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我们更习惯于握手;西方人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而中国家庭却对孩子有着更多的呵护和溺爱等等,这些都反映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是中职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因素,才能更加有利于我们对于中职英语学习的吸收和掌握,以及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使用英语。
参考文献:
[1]研究中西方家庭观文化差异的意义.
[2]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作者:温国红 单位:辽宁省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第七篇: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摘要:从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隔阂不可避免。如何打破这种隔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相互理解,让世界各国人民能够平等友好的交流,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入手,分析双方交际方式不同的深层次文化原因,最后从中提炼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人际关系
前言
中华文明孤悬于亚非欧世界岛的东侧,数千年以来建立了丰富多彩的独特文明,产生了特有的民族情感和思维方式。欧洲基督教文明则从罗马的辉煌中一路走来,在大陆的西侧书写了无数传奇的篇章。崛起于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文明为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桥梁。每一个文明都有着自己的一整套社会、宗教、文化习俗,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从很早便已开始,到了近代,这种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为了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深入研究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有必要的。
一、人际关系交往的差异
(一)交往原则的差异
中华文化安土重迁、聚族而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聚集在一处,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和宗法体系。同族之人要互相照顾,互相帮衬,家族是最便利最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基于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对于家庭、家族的观念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人。中国自古就有家族式集体主义的思想,每个人都需要为本家族做出贡献,甚至是做出牺牲,而家族也有义务维护本家族成员的利益。在中国文化中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有抱负的人实现自己理想的三个基本步骤。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家族,国家对平民有家长式的权威,同时也有关爱平民的义务,而平民则收到国家保护的同时,视国家为家长,自觉的维护本国利益。因此,中国人对家国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重视对对方隐私的保护,而是力求表现出亲热的关系,尤其对于本家族成员,喜欢对对方的各种事情“操心”。不照顾亲戚、只顾自己的个人主义是最大的禁忌[1]。而西方文明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家族利益转型为社会利益。因为一个运转良好的商业社会必然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和人人平等的社会原则。因此西方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倾向于“六亲不认”、“公事公办”。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共性,父母和子女可以直呼其名,与人交往不喜欢谈论个人问题,喜欢AA制,不太顾及人情。
(二)交际时间的差异
交际时间是最能够体现中西方交际思维的突破点之一。不同的文明对于时间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思维。对于天性严谨的民族,守时是最为人看重的美德之一,但在有些民族看来,准时的行为未免太过古板。有的习惯早到几分钟,有的甚至习惯晚到几分钟[2]。中国的时间观念是农耕文明的体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式生活方式,使得中国人建立了轮回式的时间观念。在上门拜访时,中国人一般倾向于早到一段时间,在正式拜访前先与主人寒暄一阵,女客要主动进厨房帮助主人,以体现双方亲近的关系。而在西方许多国家,在拜访别人时要晚到几分钟,留个女主人准备和化妆的时间,也显得拜会不会太仓促。但也有许多国家强调守时,在拜访时习惯准时到达,这是为人称赞的。
(三)交际方式的差异
以上这些理念的差异落实在具体的交往习惯上,能够更加明显的显出中西方文化差异。比如像朋友借钱,西方人会较为直接的开口说出自己的需求。而中国人,在借钱之前往往要先作一番铺垫,给出一些理由,有时还没等真的说出口,对方已经知道你的来意了。甚至不需要说出借钱的人,拜访的人对于对方是否愿意借钱已经心中有数。这样的交往方式在比较直接的西方人看来实在是很累,浪费时间、影响效率,但其实,这也体现了交往的智慧。
二、文化禁忌方面的差异
(一)礼仪禁忌
中西方在礼仪上的差别尤为明显,尤其是寒暄的方式。在中国,传统上寒暄时是不应该与对方有肢体接触的,所以自然而然产生了跪拜礼、拱手礼这样的习俗。而在西方,当朋友之间相见,一般要互相拥抱,行握手礼、贴面礼等较为亲密的见面礼仪[3]。这是因为在东方,伦理道德的束缚使得对对方的肢体接触是十分不礼貌的,所以只能隔空行礼。而在西方,用握住武器的手来和对方握手是表达自己善意的方式,这是两国历史文化不同造成的差别。
(二)饮食禁忌
一般来说,饮食禁忌与宗教有关。比如穆斯林不吃大肉,也就是猪肉,印度教的信徒不吃牛肉,正一道信徒不吃牛肉、不吃乌龟、不吃大雁、不吃狗肉,佛教徒不仅不能吃“五荤”,也就是大蒜、韭菜、薤、葱、花椒,汉传佛教还要禁各种肉食。在西方、肥肉、鸡皮、内脏被认为不干净,而狗则被视为宠物,不能食用。在进餐时,东西方普遍避免发出声音,显得不礼貌,但在日本,喝汤时发出声音代表了对主人招待的赞许。在中国,饭桌上的位置也有着很重要的讲究,地位最高,辈分最长的人应当位列主席,座位要长幼有序,不能随便安排[4]。
三、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启示
(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自身首先就要尊重各国学生的文化习惯,避免触犯禁忌。在教授汉语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各种文化习俗和习惯,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交往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二)在国家外交活动中的启示
在进行外交活动时,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学会通过设身处地来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以做到在国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在争取外交利益的同时,给世界人民留下一个求同存异、热情好客、善解人意的印象。
四、结论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确实存在的,也给双方的交流和理解设置了障碍。本文通过对双方人家关系交往方式、交往时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和总结,分析双方文化差异的深层次文化原因,来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2]赵彦.中西方餐桌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13.
[3]李楠楠.中西方禁忌文化差异及其造成的跨文化交际失误[D].黑龙江大学,2012.
[4]张彦鸽.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92-94.
作者:徐磊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大外部
第八篇:影片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西方的人文社科都呈现出交流融合的趋势。在电影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多元文化激荡出的美丽花朵,使电影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当前,大量好莱坞电影被引进中国,国人通过电影增进了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认可,因此,我们说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多部电影来管窥中西方文化因素在其中的差异体现。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交流融合;电影艺术
一、电影中呈现的文化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别的人出现冲突,导致误解或者价值观的冲撞。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制作人将人们的生活习性折合成为电影中的元素,将人们的现实生活通过艺术手段展现出来。因此,电影的本质便是架构人生,经具体人物的生活状态与行为方式,显现历史和文化的精髓,表演出人生百态,世间变故,沧海桑田。通过电影这种媒体形式,便可投射出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和摩擦冲突的过程,增加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领悟。从日常行为方式,生活习性,到人们的人生目标价值观、世界观,这些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电影元素。一些导演通过长期斟酌,反复思虑,将这些元素加以糅合拍出一些十分经典的艺术作品,这些电影无不取一些文化冲突与价值观冲撞来吸引观众眼球。将这种无法避免的、在文化交流中必然经历的矛盾冲突展现出来,使电影投射不同文化融合产生的艺术光芒。众所周知的电影《刮痧》中,深刻地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冲突致使人们生活的变质,一家人妻离子散,闻着恸哭。电影中的情景深深刻在人们脑海中,在美国生活的一家子遭受了国人觉得不可理喻的待遇,原因是美国人觉得不能理解的生活习惯。爷爷看不懂西药的英文说明书而给生病的小孙子刮痧,美国护士觉得这是虐童事件,证据就是孙子背上的青紫刮痕,因此被告上法庭;中国有“人前教子,人后相夫”传统,儿子就在朋友同事面前教训孙子,这被同事不能理解,故事最后以儿子为让自己的老父亲见到孙子最后一面,将孙子从福利院偷出引起美国警方的更大误解。这部电影夸大了华人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生活的尴尬场面,但这种电影手法也折射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民俗传统在美国这种迅速崛起,百年成就,文化清浅,井然有序的社会中被曲解被误会,揭开经济全球化下文化方面的难以一步跨越的鸿沟。2006年,王小燕导演所执导的电影《我晕了》则反其道而行之,它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射文化冲击给人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一个热爱花的中国女孩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争相出国的时期,专门慕名去美国旧金山深造,经历了背井离乡的艰辛,在美兼职做工,尝尽美国的世间百态,从餐厅服务员做到了医院护工,并且在异国经受了感情曲折,抛开旧传统,展望新时代,以崭新的、独立自主的姿态,成为外表温婉、内心刚强的新时代女性,一扫初来乍到之时的胆小怯懦、无知懵懂的东方弱女子形象。这让观众感到在文化浪潮冲击下的我们也可以这样的迎风傲立,展现新中国开放包容的姿态,同时展现新时代中我们自信昂扬的新形象。
二、电影中文化差异的成因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大国崛起》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在近代的发展历史。其中片中说到中国是以大陆为生成背景的文化,即大陆文化;而英国是西方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它是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即海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从抽象来看,就是一种农业文化,而西方则为商业文化,两种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当然水平是有所差别的。早先,人类只能在陆地从事生产与生活,所以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从陆地走向海洋,使陆地与陆地沟通,促进航海与商品贸易的发展,这就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产生西方文化。由于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导致中国人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陆地是稳定的,中国文化的传承一直是力求安稳与风调雨顺;而西方位于海洋之中,大多国家在岛上,海洋的广阔与一望无际而表现出大气与开放的姿态;又因海洋无法私人占有而形成平等观念,密切了人间关系。海洋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天风海涛,最能启迪人们想象与幻想;而险恶的风波,又能培养人们的冒险精神,使航海成为勇敢者的事业。海洋是流动的,变化的,宽容的,有较大自由度,较少狭隘观念与保守思想。海洋又是积极的,进取的,浪漫的,有广阔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开拓人的心灵世界。这些构成了海洋文化大气、强悍、机智、热情、浪漫、生气勃勃、充满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基本特征,也构建了海边人豪爽、旷达、灵活、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观念的心理素质。
(二)历史文化的差异
在《末代皇帝》这部影片中表现出明清实行“海禁”政策,也把海疆排除在外。安土重迁,安贫乐道,惜别怀乡,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封闭,保守,墨守成规,求稳求太平,害怕社会变动,这也就是封建社会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存在时间最长的缘故。这种深厚的封建社会文化氛围在今天仍有影响力,如孔子的儒家思想至今在中国仍受人追捧,这种历史传统构建了我们这种文化氛围,人人求安稳,求和平,安于传统的洗礼,以谦和包容的姿态面对全球化。史诗巨制的《哥伦布》表现出西方文化中的城市文化、市民文化,体现了人类文化的最新发展成果,有着鲜明的时代标志。其外延涵盖当代的科技发明、商业流通与社会进步;其内涵包含近代的民主理念、平民意识与自由思想,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总之,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更具有时代性与世界性,它的开放是我们当今时代所需的。
三、电影中呈现的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
(一)中西文化的碰撞
近些年,一些西方影片为了凸显或者张扬自己的民族价值观与世界观,将自己的文化精神注入中国元素,用其发生的文化冲撞来展现自己的文化意识,同时,中国导演也频频地将自己的电影元素深入西方文化氛围中,将产生的激荡的两者文化浪花作为自己电影的灵魂凸显。两种地区国家的文化的不同外观主要体现在家庭伦理、婚姻选择、法律道德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于婚姻,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礼仪赋予婚姻严肃而郑重的历史使命和传宗接代的责任。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休妻有“七出”之说,其中有“不孝出,无后出”;姻缘有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对于男女异性要发乎情止乎礼等。而西方对于婚姻,无关社会道德,仅仅与个人有关,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婚姻自由,这与西方的个人本位论不无关系。电影《喜宴》就在中国传统文化束缚的文化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家中独子为传宗接代放弃自己自由的故事。剧中的伟同是一个同性恋,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禁忌,西方文化以此为着重点,宣扬人格自由,天性解放的重要。在影片中,伟同在家庭传统的压迫下,为延续家族香火,娶一个女子为妻,为自己生子,这在西方文化中是泯灭人性的做法,对于伟同及其妻子都是不公平的。在极度开化的西方社会,性取向问题已得到解决,西方社会是认可同性恋的存在的,而中国深远悠长的传统必然是不能接受的,这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调和的也是必然存在的。这种碰撞我们必须承认,并且要学会互相接纳,对于这种开化物要报以理解,以平和态度看待这种激荡,而不是去抨击。
(二)中西文化的融合
从哲学的角度讲,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本身并不是坏事,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利用这些差异,怎么去理解这些文化上的差异。对于每一个想要长期发展并繁荣昌盛的民族,务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对于其他文化要以开放接受的姿态,包容博大的胸怀去迎接外来文化。上海电影制片公司与英国的莫吉安特—艾沃里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的《伯爵夫人》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中西合璧的佳作。故事是以20世纪30年代的旧上海为背景,一个来自美国的盲人外交官与一个来自俄国的伯爵夫人产生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相遇在乱世中的二人共同历经波折,日久生情。其不再像以往的影片一味痛斥国人对外国理事馆的低头哈腰,抽大烟,裹小脚的愚昧无知状态,而是客观的描述,不再以单一枯燥的人物现状再现客观事实,对于这两人爱情故事的背景也就是旧上海的文化元素把握得相当准确客观。片中,外国小女孩通过西方的玩具万花筒看到了一个水墨世界,其寓意着人物是通过西方文化视角来看中国美术艺术的,表现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融合。片尾,伯爵夫人在酒吧里配着中国古典而又悠扬的音乐品饮的样子散发出文化融合的特殊魅力,凸显了不同的文化融合的美好场景以及在跨越文化民族鸿沟之后的唯美爱情,令人向往。另外,从2008年开始上映的《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更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炉火纯青之作,它以动画的形式,将美国幽默风趣的典型语言,人物个性幽默消化于影片中,用动画将现代的电脑科技做得行云流水,又把好莱坞式的故事架构方式用得淋漓尽致,最终展现出中国武术的道义精髓。另一方面,电影将中国传统文化而对于其他文化独具风格的东西立体化,真正做到了三位一体的文化融合。
四、结语
依托于电影艺术形式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势必会长期存在,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我们这种交流也会更加频繁。在此趋势下,我们必须要将自己国家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传到世界各地,发扬深厚的文化积淀,以谦和的姿态包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中国电影风格竖立起来,让中国风的电影旗帜像好莱坞一样让世界为之喝彩,让文化为我们创收的同时,也让文化在交流融合中彰显民族特色。在不同文化交流中,以文化定势去公平合作,消除文化交流障碍,让存在的文化冲突以自身魅力合理存在,这就是我们对电影发展的希望,更是对文化交流的希望。
[参考文献]
[1]高琰.从电影文化差异中看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J].风格与特色,2014(20).
[2]汪丽.当代好莱坞电影中的中西文化融合[J].学术论坛,2015(22).
[3]童珊.电影中的中西文化撞击和融合[J].电影文学,2009(03).
[4]张慧.好莱坞电影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9).
[5]吴丽娜,肖桃华.试析好莱坞电影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6]赵元.从电影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从冲突走向交融[J].电影文学,2012(08).
作者:李春梅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