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化观点异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化观点异同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化观点异同

摘要:儒家和基督教作为中西方的重要代表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碰撞与摩擦。本文通过对比方式,研究两者文化异同,学习精髓,相互容纳补益,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儒家和基督教文化。

关键词:儒家;西方;文化观点

儒家和基督教是中西方思想的两个代表,在诸多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存在许不同观点甚至对立面。比如儒家以“仁”为核心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与基督教宣扬的“博爱主义”既有交叉点也有本质上的不同之处。除此而外,本文也列举了其中三个方面来进行对比。

1孝的根源与方式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孝”的描述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1]古代伦理学著作代表《孝经》指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意思是守孝,就是如同日月星辰在天地间的运行,如同大地万物生长衰败的自然规律,这是顺应天意。因此,是人最基本的品德。儒家著作《礼记·中庸》解释“为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意思是,所谓大孝之人,必善于继承发展前人的志向,并善于歌颂讲述前人的事迹。在此基础上,儒家学者总结出孝的本质含义有两点:第一,要尊敬前人;第二,要为祖先生儿育女,完成传宗接待的使命。在先秦儒家著作中,可以清晰的找到论据。如“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表达出儒家对于传宗接代的重视,此为孝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

对比基督教对孝的解释。首先,和儒家一样肯定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摩西十诫第五条,明确指示:“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得以长久。”这一条是放在了为人处世戒律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2]其次,对于忤逆父母的罪行,基督教表现出强烈的憎恨。《箴言》中有如下一段描述“戏笑父亲、藐视而不听从母亲的、他的眼睛、必为谷中的乌鸦啄出来、为鹰雏所吃。”但对比儒家思想,把子女视为父母的一部分,基督教是从人神关系来看待一切。神创造了人,但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背叛神的旨意,被驱逐伊甸园施以重罚。人的生老病死,都只能依靠信仰神来找到救赎,而非儒家所推崇的靠血脉延续而解决。除此之外,相较于儒家强调儿女对父母的行为态度的恭敬,基督教表明父母对儿女的管教也是神的心意,并提醒父母,对后代的教育培养,不能操之过急,要配合儿女的阶段性能力,不断鼓励。正如《圣经》中描述“我主知道孩子们年幼娇嫩,牛羊也正在乳养的时候,若是催赶一天,群畜都必死了。”

2贫富的差距

对于社会存在贫富差异的现象,如何对待,持何种态度,儒家和基督教在以下两点高度统一。第一,他们都认为,钱财并非为快乐的源头。《中庸》中“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君子应该满足于自己所处的地位,境况,乐天知命安守本分,这样才能随时随地悠然自得的快乐。此外,论语里孔子对颜渊的赞扬之词,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颜渊这样即使生活清苦贫穷,也没有丝毫影响自己的兴趣,每天自得其乐,这才是孔子所肯定的快乐的真谛。[3]对比基督教的贫富观,首先在摩西十诫最后一条戒律中明确指出不可窥视他人的财物。其次,在《箴言》中指出了什么是真正的富裕,“富足人的财物是他的坚城,在他心想,犹如高墙”。意思是真正使人富裕并非金钱俗物,而是心灵的充实和强大,这样的内心如同高墙一般坚硬结实不可摧毁。第二,在获得金钱方面,中西方的思想高度一致,用相似的方法表达出君子不获不义之财的态度。如孔子多次表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含义。与此同时,在基督教《诗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表达了一致的看法“不义之财毫无益处,惟有公义能救人脱离死亡”。最后,在解决贫富差异的措施上,儒家思想的见解相较于基督教站在更高的境界,因为孔子一直提倡“均安”的重要性,符合当下共产主义社会目标的理想状态。[4]而基督教,只是站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础上鼓励对穷人施以怜悯之心。

3言语力量的限制

人是喜欢表达的感性动物,尤其喜欢用言语炫耀自己的长处。但即使是再谨慎的人,也会言多必失。两部著作都不约而同的指出了对言语的约束。孔子不断告诫自己的弟子,谨言慎行,少说多做是最基本的原则。《论语·为政》中“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就是告诫弟子,要多听多想,有困惑的地方予以保留,没有困惑的地方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小心谨慎的行事,少说多想,才能减少犯错的机会,这样才有从政的基本品德。这样的品格要求,也同样符合如今现代生活与职场的生存之道。而这种“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观点,在《圣经》里也能找到类似的描述“未曾听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5]《圣经》里告诫大众,并非聪慧之人才懂得谨守言语的真理,对于愚昧之人闭口不说也是聪明之举。《圣经》还提出了言语的对象也需要区别对待,“你不要说话给愚昧人听,因他必藐视你智慧的言语”。说明人需要学会选择言语的对象,对于愚蠢的人无需多言,因为他非但不会理会好意,反而会用妄为的言语来攻击。最后,圣经还提出了恶言,“恶语出自恶人,恶人的心所值无几”,直接的表达了神对于“言必出于心、心口合一”的观点。

参考文献:

[1]董小川.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圣经》.《旧约·创世纪》[M],中国基督教协会,2005年版.

[3]石衡潭.《东风破》[M].山东出版集团,2009.5.

[4]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台北正中书局1953年版,第172页.

[5]杨克勤.孔子与保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张晓静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