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符号学下地铁视觉形象设计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符号学下地铁视觉形象设计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符号学下地铁视觉形象设计探究

摘要:地铁是都市人出行最常用的交通方式,文章旨在研究符号学理论下上海地铁交通视觉形象设计的特征与发展,探索地铁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新范式。本文以上海地铁15号线为例,实地调研15号线中地域文化较浓的两站公园地铁站——桂林公园与长风公园站,结合国内外成熟发展的地铁案例分析比较,对上海地铁15号线视觉形象设计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改善早期地铁的同质化设计,为未来地铁公共空间的多元化与创新性提供探索思路,由静态主题转变为沉浸式动态体验。地铁视觉差异化更利于促进上海城市海纳百川文化的积极传播与发展,从图形、字体与主题多方面凸显上海城市的价值取向,多维度形成视觉形象构建模式。

关键词:城市符号;上海地铁15号线;桂林公园站;长风公园站;视觉形象设计

引言

上海地铁建设截止至2021年初,已开通19条线路。目前,作为移动的大媒体,地铁承载着代表城市形象的广宣作用,承载着唤起都市人城市记忆、人文故事与未来生活的回忆与期盼。最初的地铁建设以线路规划为重,近年来,上海地铁逐步从功能性设计转向情感化设计,注重地铁视觉形象应用与地铁视觉形象设计的差异性,引入符号学理论呈现一站一色一图形的地铁交通视觉设计辅以情感化的空间,以便更好地传递城市人文精神。

一、符号学理论与地铁公共空间概述

(一)符号学理论概念

符号学产生于20世纪初,符号学的理论框架发展至今经历百余年,已基本成熟。符号学的定义首次在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1]中提到“符号可以分为语言与言语两部分”,罗兰巴特进一步解释语言的深层结构,提出“应当把一切的表达形式都堪称符号,符号意义取决于惯例、关系和系统”。[2]索绪尔指出“能指”与“所指”互为关联又相互对立的内部联系,前者指人可以视觉感受的元素,后者则指向符号所折射的深层次心理内涵需要通过多感官感受。应用于地铁公共空间的符号学,所指注重于地铁空间所带来的视觉享受与城市精神的缩影折射。例如波浪型铝制板给人直观的感受为海浪,带给人所指为夏天的清凉感与轻松的自然生活理念,这就是能指的视觉符号给人带来的信息传递能力。

(二)地铁公共空间概念

地铁交通的定位从2000年前至今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交通工具至艺术空间的功能性情感化转变,上海地铁从注重于线路规划至采用标准化车站设计至如今的公共艺术与地铁交通全面融合。在地铁交通网图建设基本成型后,上海地铁交通开始专向艺术空间的视觉传播效果,逐渐消除地铁特色危机,有效展示地铁空间艺术文化的情感关照。[3]站在符号学角度,地铁公共空间是文化传承符号的同时也需要符号化的呈现。地下公共空间由于功能属性,必备设计原则规范,例如:公共装置不可以阻碍乘客的通行,色彩不可以太过艳丽造成乘客的视觉疲劳,功能性不能被装饰所覆盖等基本原则规范。

二、符号学理论下地铁站设计价值取向

站在符号学视域下,以中国美学的“立象以尽意”的形象观点与西方符号学结构主义为切入点,从城市品牌、地域文化与人性化属性三部分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符号学理论下的地铁视觉形象的构建模式,分析富含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于一体的环境文化象征符号,从而得出“一站一形象”的系统性与多元化的思考,以下站在价值取向的角度具体分析符号学理论价值与视觉形象特征。

(一)塑造地铁品牌形象

目前中国地铁建设进入全速发展期,地铁线路建设综合考量城市地铁品牌形象的塑造,改善钢筋混凝土的地铁形象,逐渐使上海地铁成为上海多元化的城市名片。作为城市文明的缩影,上海地铁线路遍布上海的各个角落,统一的文化主题空间构建城市人文桥梁,站在可行性与地域性的文化立场上设计专属于上海的文化符号。作为“城市名片”,公共交通地铁空间提炼和凝固城市的文化意象转化为大众容易理解的视觉符号,便于发挥城市文化的窗口宣传功能。地铁视觉形象设计结合传统文脉意象,给予城市多元化发展动力来源,国外较早意识到地铁公共艺术的重要性与艺术性,例如以地铁公共空间艺术最发达的斯德哥尔摩地铁为例(图1),一百多位风格各异的艺术家使用视觉形象代表性强的独特元素符号例如绘画、壁画等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充分凸显城市鲜明形象,符合西方符号学结构主义理论,保留元素的基础形态,多元素相互融合,全方位地构建城市发展的沉浸式公共空间。介于视觉形象设计空间有限,站台的造型视觉是沉浸式公共空间的重要成分,是乘客接触地铁公共交通的第一眼印象,相较于上海的标准化站台,国外的完整视觉形象构建案例较多,以莫斯科地铁站(图2)为例,带有夏季邸宅所特有的建筑元素和斜坡屋顶与阳光相通,设计概念紧扣莫斯科环境与城市自然,使用原生木质结构应用于站台与内部空间,构建统一的“一站一形象”。地铁公共空间作为系列广告的载体能够增强乘客的参与度,通过符号学逻辑设计激发人们的内心情感,深入感受“艺术性”与“公共性”并存的城市品牌形象,缓解长源于长时间密闭空间的压抑情绪,创造地铁空间的城市品牌效应。利用地铁交通的载体使得乘客记住站点从而进行自发的推广,满足“打卡时代”的现代都市人的心理需求,网红打卡地被多维、叠加地进行传播,有利于城市地铁形象的情感化构建与国际化发展。

(二)维持可持续发展

视觉符号的社会性意义在于乘客、环境与社会的情感关照,地铁交通连接城市路径的同时,肩负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地铁交通发展情况一定程度反映城市的文明进程,是城市经济、社会、政治的正反向体现。地铁视觉形象的介入使得公共空间有专属的成熟历史底蕴,包括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历史故事,用符号概括人们心中的城市形象并通过现代科技与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例如最早重视建设地铁视觉形象的伦敦地铁,乘客通过全方位壁画纵观城市精神形象,生动描绘站台在十八世纪的状态。[4]城市文化与地铁视觉形象的共生关系的强化日趋显现,赋予城市更多的发展可能,在体验与互动中提升大众对城市的认同感。中国符号美学以“立象以尽意”的造物审美观为例,使用视觉符号激发人们的本能反应,西安地铁善于使用地域特色—壁画作为载体展现城市专属的非物质文化,《鼓颜欢天》(图3)选择使用暖色调辅以高饱和度的明亮色组合,运用剪纸的艺术表达,展现黄土高坡的生活场景,使用具有普遍认知性的壁画传承十三朝古都的城市传统精神与传统情感体验。从单一形式至全方面视觉形象构建,地铁公共交通视觉形象设计的价值与城市大环境紧密相连,乘客通过普遍认知性的图形、色彩与文字等视觉形象符号要素联想城市文化,公共环境无形中转化成城市文明的缩影,使乘客增强城市认同感,立于国际化与地域化的平衡点,保持地铁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人文关怀

在2020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图4),中国作为潜力城市,排名上升至12位得益于上海的品牌形象、商业活动与文化体验驱动。在物质充裕的现代,乘客在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寻求文化共鸣。地铁空间设计经历追求功能良好至功能完备至沉浸式体验的时代型功能转变,公共空间通过视觉符号传递地铁交通文化底蕴与增强地铁站点的识别度,可以避免上下班的烦闷情绪,打破视觉上单一重复而产生的陌生感与疲倦感。[5]结合唐纳德·A.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的情感化层次,从满足乘客视知觉本能,至满足乘客人性化行为层面,最高层次则是唤起乘客回忆与憧憬,三个层面相互递进互不可缺,视觉形象元素共同构建可以满足乘客审美需求的城市地铁视觉形象模式。[6]公共空间使用环境象征符号注入情感,彰显乘客与地铁公共空间乃至与城市文化的关系,“一站一色一图形”充分满足乘客的艺术审美需求,给乘客打造沉静式的艺术体验。地铁空间艺术承载乘客与设计师的双向情感。当代公共艺术已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化精神,需要结合城市情感、色彩情感、互动人情味。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地铁空间设计必须基于符号学意象呈现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大数据与5G技术,丰富呈现效果的多元户,全方位打造公共空间的情感化组织,朝全景式沉浸式动态体验的公共空间发展,将视觉层面体验上升至人文关怀。

三、上海地铁15号线公共空间视觉形象设计

地铁交通视觉形象设计是城市形象的缩影,基于海派上海的发展历史,各站点都有独特的站域文化与人文精神。大部分地铁线路分为枢纽站、换乘站与重点站,区别于早期线路地铁视觉设计的同质化,基于符号学理论下建设完工的十五号线的情感化视觉设计偏向于打造全线路的上海地铁艺术博物馆,各处尽显城市空间的艺术性与多元性。地铁视觉形象设计分为基础与应用两部分,以同属性定位的重点站视觉形象——桂林公园与长风公园,本文主要重点分析视觉形象的应用部分,站在符号学理论视角分析其色彩、字体、图形、主题等要素,以此激发人们内心情感体验。

(一)主题设计

城市形象塑造依赖于多种元素符号,上海地铁站于满足上海城市形象的大框架内,还需使用符号呈现各站点的站域文化。从视觉艺术的角度传播城市文化并与乘客沟通互动,丰富海派文化形象传播的输出途径。站在可行性角的文化立场上,视觉形象的符号呈现是地铁视觉形象构建的关键点,通过环境心理学与符号学理论的支撑使用视觉符号与载体体现“一站一色一图形”的理论模式。作为十五号线最为中式的站台,基于公园与上海之间的过去与未来时空联系,不同于吴中路的科技与华东理工的理智,桂林公园与长风公园是最为凸显上海生活日常的站点。继承我国园林艺术传统的长风公园站,作为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山水园林,是每个上海小孩童年的回忆,公园借鉴苏州园林风格大约有20余处园林景点,并且地处苏州河与华东师范大学周围,长风公园可以作为见证上海部分历史的园林公园。同样见证上海历史的桂林公园,前身是黄家私人别墅,园内湖石立峰见证见证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与上海起伏跌宕,各处凸显坚韧的人文精神。长风公园以综合性山水布局为主,桂林公园以各式桂花品种为主,两者都符合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大会提出的文创五十条[7],作为以金融为名的国际之都,上海近年来着重发展系列文化形态,在15号线空间视觉设计中,将园林文化非物质表达与物质形态相融合,向乘客传达出上海多元化的文脉传承。两站由于地处位置不同,与桂林公园站的“立象以尽意”的中方古典美学表现形式些许不同,长风公园站(图5)关注于现代生活理念,周围地标包含长风公园与长风景畔在内的综合性商圈,在整体氛围感突出园林文化的同时凸显慢生活的生活理念,整体风格使用木质材质与铝制板,表现力量的当代装置与特色线条感吊顶相呼应。与长风公园充满现代生活理念的视觉形象不同,桂林公园(图6)多维度全是“立象以尽意”的符号造物审美观念,以瓦片、壁画、木质中柱、屏风构成人文画卷,诉说桂林公园见证的上海历史。属性相同的两站公园站,风格形成夏与秋、今与古的对比。桂林公园站换乘电梯的吊顶设计完善了乘客的换乘体验,从下车至出入口,图形与材质统一匹配符合上海的人文精神。在导视系统上突出人性化需求,使用统一的无装饰字体向乘客展示信息的地铁信息。运用壁画、装置、灯光等多种形式增强艺术表现力,充分体现上海地铁视觉形象的文化性与时代性,体现东方美学的真善美,让乘客感受到古典与现代的交汇,深度体会“让城市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理念。

(二)图形设计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从吴国至上海镇至通商口岸至如今的直辖市的地域变迁,不断变化的是上海的范围边界,而不变的是海派文化的创作性与多元性,上海地铁交通作为日常载体承托城市精神,从10号线的新天地站的里弄视觉形象设计至多线路换乘的徐家汇站的公共长廊,公共艺术空间属性发生全发面功能性转变。地铁公共视觉形象设计由原先的统一标准转至简单的元素堆砌转向15号线的全主题设计。15号线线路与上海西部形成的古海岸线平行,设计师从岗身线元素出发,将15号线分为四段不同的特色主题,颜色方面选择棕、橙、金、蓝象征着海岸向大海的过渡,并结合各站点周边地域文化与历史底蕴进行设计,整条线构成凸显海纳百川的城市格调。地铁视觉形象是城市精神的凝练符号,有利于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同时也有利于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向全世界宣传城市精神。一个强记忆度的图形符号可以直接传达城市外貌特征与人文精神,经历岁月考验的符号永远留存于人们心中,替代于历史底蕴的图形缩影。从文化与功能层面来看,长风公园与桂林公园属性相同,使用不同的图形组合营造不同的氛围感,打造不同的环境象征符号,营造属于十五号线的夏与秋。桂林公园站走廊边的壁画与中式屏风造型展示桂林公园的大气磅礴,以地标性建筑“桂林公园”符号元素(如图7)为创作题材,与桂花、旗袍、蝴蝶穿插,彰显浑然天成与妙趣匠心。两边的壁画图形以岸边小桥流水、瓦片人文为主,站厅中柱运用中式窗格元素,与灯柱中桂花写实图案相融构成人文自然画面,让游客想停下脚步思考与欣赏上海的历史与人文。长风公园以公园内的“铁臂山”(如图8)为主符号,抽象的几何造型塑造山水宜人的代名词,与此起彼伏的吊顶相符,整体营造轻松舒适的夏天,向乘客输出轻松的氛围感,降低乘客高峰期的疲倦感。长风公园的换乘吊顶同样是木质网格,桂林公园是窗格造型,长风公园则是更为密集的波浪形网格,图形符号是主题理念的物质缩影。与莫斯科地铁的不同,上海地铁视觉设计大多仅停留在平面图形的堆砌,图形的科技感与多元性尚为不足。

(三)色彩设计

符号的色彩从视觉上直接划分公共空间的外貌特质并带给乘客视觉冲击力。色彩是感官视觉冲击中第一要素,早期的地铁以统一的颜色区别,例如黄色的三号线与紫色的四号线,15号线全线除重点站以外,剩余站以棕、橙、金、蓝为主。色彩规划根据符号心理学设计,以低饱和度的冷色调辅以暖色调,带给人们清新之意,结合地铁内的灯光,营造光亮都市生活之氛围。[8]公园站在十五号线颜色的基础上选择了代表站点元素的色彩符号,长风公园选用古铜色与岩石白,吊顶则是金属灰,整体色彩饱和度适中,色调舒适,以黄与白作标准色辅以中性色,使得环境整体协调。桂林公园在色彩上与长风公园无较大区别,增添桂花、绿叶等山水色彩,使整体符合人文山水色彩,营造满园飘香、桂花盛开之意。与早期地铁统一色彩区分,“一站一色一图形”更能营造地铁空间的专属感,色彩与主题的统一有序的突出视觉元素的系统性,让乘客看到色彩或图形符号联想到站域文化进而转向城市文化,符合中西方符号学色彩心理的人性化需求,改善乘客乘坐体验。

(四)字体设计

字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图形符号,文字可以有效增强信息传递,字体又氛围中文字体、英文字体与数字,数字与中文字体在上海地铁站使用更为频繁。长风公园与桂林公园站的站牌字体(图9)使用书法字体,赋予灵动的人文底蕴,书法字体只在站牌字体中使用,在导视字体中使用常见的无装饰黑体字体,以便于乘客识别重要信息。但单一的特殊字体无法突出站点的特征,乘客的沉浸式体验感不强。字体形式的多样化保证文字可读性的同时凸显“一站一主题”,符合功能与形式适度结合之视觉形象设计规范。数字与图片具有更强的信息传达能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上海地铁十五号线的数字字体(图10)使用统一的设计字体,在无装饰黑体字体的基础上做了简单的分割与切角,字号较大,给予人上海的科技与创新感。以单一站点视觉整体来看,科技感的数字字体与书法字体的站牌风格不符,可见上海地铁十五号线字体设计的整体性较弱,削弱了部分地铁视觉形象的差异化构建。

四、结语

综上所述,站在可行性与地域性的文化立场上,上海地铁公共空间的情感化视觉设计需要从色彩、主题、字体与图形全方位的展现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逐步解决上海地铁“特色危机”的问题。分析国内外优秀案例,多数站台通过符号与地域文化结合的方式展现城市精神,以壁画、吊顶等基本艺术形式占多数,少数使用互动装置与艺术装置。上海地铁十五号线视觉设计较早期地铁视觉设计来说发展成熟,已具备“一站一色一图形”的符号心理学原则,以桂林公园为代表的站点完美体现中国传统符号审美观念,与国际化理念的站点融合,打造全线路多文化的十五号线,赋予地铁品牌性、人情味与地域文化属性,链接地域环境与城市市民的沟通交流。在遵循视觉文化系统构建规范基础上,保证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统一。目前上海地铁视觉设计还存在单一形式的问题,在色彩、图形差异化较强的基础上,还需要完善字体、导视的符号统一度,以及结合5G下的特殊时代背景,使用多媒体技术更全面的凸显地域文化的显性价值,技术融合公共空间情感化组织,赋予地铁空间秩序感与多元化,将地域特征结合当代美学传达给乘客。打造沉浸式系统的地铁公共空间是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朱怡霏 杨明刚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