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课改下中学物理教育与创新思维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课改下中学物理教育与创新思维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课改下中学物理教育与创新思维研究

引言

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需要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不仅要拥有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还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在教育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初中物理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的教育方式不足之处,提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为初中物理教育提供一些帮助,促使初中物理教育更进一步发展。初中物理具有较大的抽象性,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因此,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极大地增强物理教育效果。初中教师应在各个方面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加以培养,结合具体的物理知识,并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物理思考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目的。

1创新思维能力对初中物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由于物理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步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物理知识作为应用学科,其涉及的领域较多,物理知识的变化直接关系着人们对自然的了解程度。初中物理是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起始点,应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不断加深学生的物理知识认知。

1.2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知识所含有的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各个方面都会得到体现,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还需要不断让学生的物理知识贴近现实,进而让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这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提升。

1.3激发学生物理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断应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物理知识授课,学生在创新思维的推动下,不断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并在明确物理知识变化情况下,产生较强的优越感,进而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为首要工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快速掌握初中物理知识,提升学习兴趣。

2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2.1教学方式单一

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综合能力培养理念全面推广,教师不仅需要将核心能力作为主导目标,以此开展课程教育,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要地位。不过现阶段还有大部分物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还将应试教育放在首位,这也导致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许多物理知识的实验课程,教师仅仅依靠讲述、论证的方式,让学生展开理解,进而让学生缺少实际动手训练,同时,学生只能将物理知识中的原理与知识重点死记硬背,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无法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创新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2.2培养重视不足

在新课改理念中,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将素质教育结合在物理课程授课中,进而在多元化的教学中,学生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不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综合素质等。其中创新思维能力对于物理十分重要,是学生有效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基础。不过现阶段大部分初中院校的物理教学未将创新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培训课程,大部分物理教师只是将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质量标准,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存在严重偏差,这也造成学生降低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学习中,学生也不能全面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2.3实验过于流程

初中生由于存在一定的学习压力,物理学习过程大部分实验课程会精简为教师的讲述以及学生思维理解。这也导致学生无法有效认识到物理实验过程的实际重要点。另外,对于教师开展的实验教学,为了保障教学进度不受影响,教师往往会直接将实验的步骤与关键点给予学生,未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设计与认知了解。物理实验过于流程化,学生实验过程已经明确实验中下一环节即将发生的问题,初中学生的多动性与好奇心对物理实验缺失,便无法全身心投入实验观察中。此外,实验的流程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发展,物理实验的价值便无法凸显。

3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措施

3.1构建趣味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处于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好奇的年龄段,因此,物理教师在制定教学模式过程中,应重视课堂趣味性,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以及物理知识的接受程度。基于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应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情景教学的基础上,制定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初中物理知识《电压》一课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前提出相关问题,如小鸟为什么站在高压电线上不会产生触电情况?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不断开展相关思考。在此情况下,引入电压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会对电具有一些基础了解,在此基础上,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对问题开展深入探讨,进而便于教师进行电压教学。教师深入讲解后,学生在思考的前提下,会不断明确其中问题原因。此外,教师在开展电压教学时,还需要开展相关的小实验,促使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可以使用多个小灯泡、导线、电源、开关进行试验,在一个与多个灯泡的对比下,学生会对灯光的亮暗程度作出比较,明确电压的含义,并在学生对观察事物的深入思考下,不断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达到物理教学的根本效果。

3.2尊重学生个性品质

初中物理教学中,若要完善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与个性品质进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自身的信心、坚持、质疑等品质相关。学生良好的自信可以让其不断进行思维创新,对此展开相关活动,增强思维创新。坚持可以保障学生在创新思维过程受到阻碍与挫折时,不会轻易放弃。质疑让学生不会受到权威物理知识的限制,开展大胆的思维创新,作出他人想不到的质疑,在物理知识的束缚下,进行深入的创新发展。因此,物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每一种个性品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应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故意犯下相关知识错误,用来提升学生质疑。在学生的纠正过程中,明确正确的答案后,对教师的错误进行质疑,以此培养学生的质疑性格。例如:在《物理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举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在冬天被冻住的湿衣服,也会起到晾晒的作用,变为干衣服,促使学生对其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故意给予学生错误的解释,如晾晒过程是水分蒸发的过程,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在以往学习中了解蒸发是由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而思考后会明确衣服在干燥过程未出现液体情况,这时学生在质疑的推动下,教师应承认“错误”,并在课程的推进下,让学生明确衣服干燥过程是由固态直接转变为气体,这个过程叫升华,进而加深学生的物理变化印象,尊重学生的个性基础上,增强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3开展探究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与其他科目相比,更为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与理论知识讲述相比,实验教学的方式对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观察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在物理实验的作用下,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到物理教材的相关知识重点,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仔细观察提升思维创新能力。例如:初中物理的《声音》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前准备相关的实验道具,如:通明水杯、音叉、钢管等,在这些道具的作用下,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声音。在开展实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教师敲击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给出相关的答案,在此方式下,学生会对不同物体产生的声音具有更深的认知,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后,教师可以提出声音的相关问题,如:声音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声音怎样进行传播。在学生对其思考时,教师可以将敲击的音叉不断放进水中,水在音叉的作用下,不断激起波纹,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作出理解,并在创新思维作用下,明确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装满水、足够长的钢管一端进行敲击,让学生在另一端进行倾听,促使学生明确声音传播的条件与不同,教师对钢管实验产生的三次声音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明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固体传声快于液体传声快于空气传声。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在简单有趣的实验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3.4进行户外物理活动

初中物理的大部分知识来自生活中,如上述的电、声、光等物理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这也说明物理教学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要在课堂中进行,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深入探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有关的物理游戏或收集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物理知识认知,以及在生活中的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完成《压强》的课程,其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讲解,教师在完成授课后,在午休或其他时间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以游戏方式进行压强知识复习了解。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物理现象,将其作为“魔术表演”对于学生进行演示,学生在“魔术”吸引下,会增强相关兴趣,教师预先准备两个玻璃杯与一个塑料板。再将一个杯子中注满水,用塑料板将杯口盖住并压实,逐渐翻转过来,将杯口朝向下方,再将按住的塑料板的手慢慢放开,这时塑料板不会在重力作用下掉下去。学生在被吸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中关于压强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由于杯子外部空气压强大于内部压强,导致塑料板不会掉下。同时,告诉学生只要了解相关物理知识,所有的“魔术”都会解开,进而让学生不断探索魔术中的各个物理知识,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3.5合理利用教师评价

传统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方式,主要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以教学过程的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评价标准以知识为核心,对学生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所回答知识完整度与准确性,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实际理解想法,无法对学生创新能力做出准确判断与评价。对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应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问题答卷不应作出“对”或“错”的评价,还要了解学生具体的解答思路,明确学生的创新思维进展,教师再将学生的错误思维进行正确引导,避免造成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不断降低。例如:在简单机械的课程教育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提出相关疑问,并将学生分为不同学习小组进行知识讨论,分组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性格进行,如:内向与活泼一组,这样能够最大发挥出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开展知识内容讲解,同时结合身边不同的物品,开展相关实验,如:运用笔、弹簧测力计,钩码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实验,并在教师的问题促进下,如杠杆平衡基础是什么?学生会不断进行探讨研究,锻炼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对于学生做出的错误答案不应直接否定,应充分了解学生得出答案的思维方式,对其中的错误加以改正,促使学生在改正下,进一步开展问题探讨,注意过程中教师不应直接将问题答案传授给学生,即使学生做出正确答案,教师应保持足够神秘感,充分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课程即将结束时,给予正确答案:“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同时,教师还要将下一节的课程内容进行导入,例如提出一个有关的问题,或是讲述下一节课的相关故事,吸引学生的物理兴趣,进而在下一节课学生在课程开始时,便能够跟随教师的思维去了解物理知识点。

3.6科学设计探究活动

中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对于新鲜事物动手能力强。因此,在物理课堂中,科学设计出相关的探究活动对于教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还会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了增强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应在课程前设计出科学的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增强思维创新,提升物理教学质量。例如:在初中课堂讲解《透镜》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透镜进行收集,并设计出相关课题,如:拍照、看得更远、我很干净等等,开展相关实验,如显微镜,照相机、望远镜等,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照相机原理是什么?望远镜为什么那么远?显微镜与望远镜都是两个凸透镜,为什么看的不一样?等等。教师将预先准备的设备分放到不同的学习小组中,并开展各种相关实验。教师应在一旁对学生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条件允许下,教师可以将各类物品拆除,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其内部结构,了解透镜的实际应用,并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在直观与理念的推动下,让学生了解透镜的物理特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加以培养,进而更好掌握物理知识内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物理应不断转变教学方式,由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应不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培养,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身发展情况。根据学生发展特性,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为起点,逐渐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实际的教学目的,为社会发展提供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作者:王建军 单位:定西市岷县西寨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