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策略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策略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策略浅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更加强调落实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落实发展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思想。本文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创设想象情境、引进实践活动、拓展创作空间、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和融入德育内容五方面着手,探究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和创新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美术教学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美术教育领域的改革一直稳步前行,素质教育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美术课程作为一门兼具技术与文化的学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觉美、欣赏美,并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美术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气氛低沉,且授课内容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导致美术教育功能单一,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难以发挥美术学科趣味性和美育价值。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精心研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了解美术教学对于促进学生智力和艺术修养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结合美术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美术教学的改革。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实践创作,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自主思考,发挥美术学科美育和德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对此,本文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简要阐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教学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学功能单一,忽视课程资源开发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更加强调运用优质新颖的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提升美术教学质量。但是,现阶段美术课程的功效仍旧停留在较为局限的范畴。首先,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感受、观察和体验,而忽视了拓展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忽视了引导学生表达和创新,难以有效地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其次,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惰性思维,更加重视展示教材内容,而忽视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进行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忽视了开发学生身边的美术资源,将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信息融入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发掘美术学习的实用价值。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落实新课程改革对于美术教学的新要求,教师应整合民间、社会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提升美术教学的多层功效,借助美术作品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和深入探究,并融合生活元素展示美术素材和原材料,开阔学生的综合视野,让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方式陈旧,自主探究能力薄弱

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促进多元化教学方法走入教师的视野,为美术教学创新提供了理论和方向支撑。但是,走进一线美术课堂可以发现美术教学效率较低成为了共性问题,究其原因,部分教师未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学中仍旧沿用传统的说教方式,无论是课程的生动性还是教学信息的丰富性都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忽视开展各类美术活动,没有有效运用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给予学生美的感受,导致美术课堂缺乏活动的支撑而枯燥乏味,也压缩了学生自主实践的空间。示范和模仿的方式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确美术探索的作用,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引导学生发掘和分析问题,在良性互动中塑造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思维品德。

二、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融入美育和德育,培养学生的艺术品质

新课改理念更加推崇生本思想,有效指导教师运用美术绘画的方法落实美育和德育,在启蒙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优良品行。并且,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更加重视构建合作、启发、探究式课堂,引导学生感知艺术与文化。实现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既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思维又锻炼其个性,发挥美术教育的启蒙作用。与此同时,以基础知识教育为主的小学美术教学更加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二)培养审美能力,保障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育更加重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美术学科不仅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也与德育和智力教育相关联。因此,在小学阶段落实美术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感知生活中的艺术美,并在实践应用中深入探究美术蕴含的文化内涵。由此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与此同时,美术能够让学生受到艺术和文化方面的启蒙,便于教师为学生构建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进行艺术创作,并融入传统文化和育人元素。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又能够发展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学生的综合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融入德育和美育的价值,深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艺术潜能,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素养和美术鉴赏能力。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创设想象和创作情境,丰富学生的审美艺术感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更应发挥基础教育和兴趣培养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基础知识创设更加契合学生认知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艺术思维,引导学生在综合性、开放性的情境中进行联想和创作。情境教学法能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借助情境再现的方式为学生演绎抽象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辅助手段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让他们在情境中进行想象和创造,感知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有机统一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创设更具真实性、趣味化的情境,通过直观的演示给予学生创作灵感,在趣味情境中引导学生尝试绘画,将想将自身的想象落实到绘画作品创作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我画的海洋怪兽》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海洋生物、怪兽等相关的绘画场景,又可以借助设问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情境,指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在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展示静谧的海洋,并提出:“你知道海洋深处有哪些动物吗?海洋有哪些有趣的、好看的东西呢?”引导学生回答,并配合学生的回答在视频中展示鲸鱼、乌贼、海百合等动植物。由此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借助多媒体视频展示学生的想象内容,激发学生绘画创作的积极性。借助真实情境给予学生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

(二)组织实践与合作活动,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教学更加需要培养和保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绘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演绎教材中展示的绘画内容,并提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绘制。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和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学生往往难以针对主题进行有效创作。长此以往,既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又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而美术与生活紧密相连,在小学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艺术美。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探究生活中的精神美,从而在体会美的过程中热爱生活,发现更多的美。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融合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显性外在美和隐性精神美,通过生活元素的融入给予学生创作的灵感,既借助丰富的生活资源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兴趣,又拓展学生自主创作和想象绘画空间,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借助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例如,在《花儿朵朵》一课的学习中,教师既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花朵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融合生活元素进行自由创作。在展示花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和艺术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展示相应的木雕、陶瓷和室内装饰花的使用,并阐述花卉绘制的美好寓意,引导学生了解花的表现美和寓意美。由此,融入生活中花卉的运用,拓展学生欣赏和探究的空间,能够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艺术美,结合生活素材给予学生创作的灵感,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

(三)构建联想和创作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常感叹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标新立异的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应重视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讲解绘画技巧,错误地认为画得越真实,水平就越高。导致示范和模仿的方式制约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在固定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属于儿童独有的纯真逐渐消散。优质美术作品产生离不开独特的想象和创作,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引导方法与活动构建学生联想和创作的空间,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新和创造。让学生将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愿呈现在纸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手印指印变变变》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本课联想内容给予学生新奇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学习中,教师可以展示学生熟悉的手型投影,模仿小狗、鸽子等动物,并引导学生对各种手型进行想象,并尝试描绘、涂色等,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感受手形绘画的乐趣。教师通过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制作手型画作品,借助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创作能力。

(四)鼓励学生思考和质疑,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综合性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美术想象和创造的特点,构建更具开放性的课堂,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意识和问题意识。与传统的说教方式不同,现代化小学美术教学更加重视强化师生互动,通过设问的方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支持学生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质疑空间。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更系统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联想,给予学生更加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解析问题中感知美术学习和创作的趣味性。例如,在《好大一幅画》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展示篇幅较大的绘画作品,并抛出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如在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简单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画的是哪里?这些人都在做什么?”等问题。借助趣味化问题引导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进行探索,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解析,将静态的绘画欣赏课变成动态的探究场景,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开发德育和美育内容,有序推进以美悟德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着重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德育,让美术课堂更加丰富和具有内涵。然而,在面对较为抽象的绘画作品时,教师运用口述式教学方法难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品情感。并且,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和思想情感,教师要融入学生更为熟知的生活情境,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美术艺术,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结合生活情境进行感知和体会,将美育和德育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思维品质,实现以美悟德、以德促美,在美术艺术的熏陶下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例如,在《成长的变化(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己以前的照片作为导入,帮助学生了解成长的变化,并通过展示慈祥的老奶奶、好妈妈、调皮的小丫头,展示人不同阶段的变化。并通过展示科学家、文学家、工程师等引导学生想象自身未来的变化,让学生将自身的发展目标绘制在纸上。实现美育和德育结合,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展现对自身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美术教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熏陶学生的情感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结合美育和德育,在美术作品的学习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其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四、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构建美术课堂,并融入更具实际意义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开发美育和德育元素,助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探索的过程,教师应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与时俱进,促进美术教学增质提效。

作者:强小鑫 单位:南京市六合区横梁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