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信息技术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界对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上升,因此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从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出发,为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
引言
随着中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逐步开设,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相关的问题。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阻力,但同时也受到各方的关注。本文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此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尽管农村中学信息教育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农村地区,许多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但是课程所需的基础设施仍建设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为学生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及有限的机房,多媒体设备破旧且数量有限,很多学生使用同一台设备听讲课程,一节课下来教师讲课效率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学生也难以有操作的机会[1]。
(二)学生主体地位未被尊重在农村的授课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主,进行单方面授课。这也是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讲课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教师对课程进行讲解,再对相应的操作进行演示,最后由学生进行自主操作。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的积极性与主体性被忽视,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的创造性被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降低。这种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很难得到保证。
【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是当代初中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然而,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本文首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策略,望采纳。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1.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视程度低,师资力量弱。尽管在初中院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也有十多年历史,但是由于其不是中考必考科目,很多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不能贯彻新课程理念,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甚至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机房设备,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严重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第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如果过分的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则不满足时展需求。加上初中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较大,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则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三,课时少,影响教学的开展。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通常为68课时,但是很多初中院校往往采取每周一节,到初三阶段甚至会放弃这门课程,以至于信息技术课程课时严重不足,教学任务很难完成。第四,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往往采用理论+演示的方式,或者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引导较少,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缺乏,往往自己进行游戏等,影响教学效果。
2.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策略
2.1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初中生在初中信息课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困扰,则就会放弃继续深入研究。这就需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上机操作中,教师通过随堂作业、测试等模式,总结出学生目前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找出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而对于个别学生遇到的难题,则可以进行单独的辅导。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在课堂中形成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创建一些竞赛场景,包括打字速度比赛、网络浏览信息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出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让其爱上这门课程,重视这门课程,最终学好这门课程。
摘要:在信息社会新形式下,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我国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全新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但大多数乡镇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却出现了形式化。本文通过对乡镇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所遇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转变观念、强化师资队伍、加强基础建设等措施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师资队伍;基础建设;教学质量
1概述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及实施方案,通过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现了跨越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变革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但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在一些偏远的乡镇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或出现教学形式化的问题,导致教学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并没真正的地将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2-5]。本文通过对目前乡镇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教师水平等多种措施保证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2乡镇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2.1认识不足,意识不强
目前,面对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实,仍有很多乡镇学校出现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情况。首先,部分学校领导对相关信息技术教育不了解,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不是升学必考科目,因此出现了课程数量过少,课程规划不合理,甚至出现停课等现象。其次,大多数老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而且还比较片面,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教会学生能正常使用电脑,对学生知识的培养无较大作用。最后,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对升学没有什么帮助,也就采取一种无所谓态度。
美国信息技术教育委员会将信息技术定义为是“基于计算机的学习、设计、应用、管理的信息系统”。该定义采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了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认为人们是在有意识、有目的地应用和管理着信息系统。相对于将信息技术等同于物质实体,信息系统观从人的角度来理解信息技术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也只局限于用户对信息技术的单向使用层面,强调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却忽视了信息技术潜在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当信息技术在为我们带来便利和轻松的生活条件时,同样制造着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传递着它本身所固有的信息。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对技术的本质进行了剖析,指出“每种新技术的出现,无论其所传递信息的具体内容怎样,新技术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的革新变革,就这一意义而言,技术本身就代表着时代的信息”[3]。因此,生活在信息社会中如果只看到人对信息技术的掌控关系,低估了技术对人类的负面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高度程序化的发展,当人完全融入信息技术系统中时,人类也很有可能为技术所控制,乃至成为技术的“奴隶”。
信息生态观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整体理解信息技术、人与社会的关系。该观点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不再是简单地创造物质财富的技术工具和技术系统,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乃至改变着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德国学者昆特(ThorstenQuan-dt)依据“人的生存空间”理论,分析了技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过程,建立了“技术应用的三角模型”,认为“用户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对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不仅反映了用户需要的特征,同样会不自觉地把一些附属特征强加给用户,改变用户的特征;社会环境同样也影响着技术的应用的发展。三者中,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整响到整个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4]。由此可见,在复杂多样的信息社会中,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已不能只是“中性”的技术工具,还需要考虑技术、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如果只谈“信息技术发展,忽视信息技术的社会人文特征”或“只谈信息社会的表面问题,忽视引发问题的内在技术原因”都是不全面的,甚至还有可能会引发更复杂的社会问题。信息技术“工具观”“系统观”“生态观”是人们对信息技术认识的一个发展性连续体。这个连续体既反映着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程度,也表现出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层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信息教育的开展。
信息技术教育:历史的考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教育。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技术与社会关系认识的深入,它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目标多元、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的现代教育领域,成为许多国家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课程。考察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它大体经历了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应用、信息素养、信息生态等四个教育阶段。
1.计算机程序教育
20世纪70年代未,微型计算机的快速普及受到了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为占得信息化社会的先机,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将计算机设置为中小学教育内容。1980年,英国实行了“微电子教育计划”(MicroelectronicEducationProgram),投巨资帮助中小学配置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置,开发教学软件,进行教师培训,改造中小学教材,使之渗透计算机教育内容。1981年,前苏联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在题为《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程序设计文化的观点,他认为“是否具有编排与执行自己工作的程序的能力是人们能不能有效完成各种任务的关键。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能力以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育一种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5]。此观点清晰地反映出“算法思维”的理念,并希望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引发了计算机教育界的共鸣。随之,程序设计成为计算机教育的重要内容。受程序设计文化的影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在试点期也将“发展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1984年教育部(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就提出了“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从实施成效来看,程序设计教育为青少年创造了接触和了解计算机的机会,推动了计算机文化的普及。但是,从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来看,脱离了具体生活情境、忽视学生自身学习特点、抽象地向学生灌输计算机程序结构知识,无疑也是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的一种摧残,因此,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应社会需要就成为计算机教育的新挑战。
2.计算机应用教育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硬件资源限制
硬件资源是信息技术的前提和基础。截至2010年,全省中小学计算机数量达到了24.9万台。近年来虽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信息技术设备基本覆盖全县所有中小学,但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在硬件设备普及等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掌握信息工具、信息技术能力较差,尤其是绝大多数学生只会计算机的开关、文件与文字简单处理等最基本操作,尚不具备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比如基本的网络知识获取的能力等,就无法从网络上获得学习资源。因缺少计算机硬件这个实践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就失去可供支撑的平台,计算机教学也就失去了其基本的教学价值。
2资金不足
发展农村信息技术,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相关设备,而资金却是保障。虽然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不断加大资金和设备等资源的投入,但是还远远无法满足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学校资金紧缺,对于信息技术建设投入也就很少,加之计算机设备昂贵,机房维护等花销巨大,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来说,负担太重。近些年来只是在国家的资助下,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在缓慢发展之中才有了一些活力。
3师资短缺与师资队伍业务素质偏低
目前,由于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水平不高以及教育期望值偏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该项教育工作开展的困难偏大。尤其是绝大多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不知道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外加农村相比城市处于边远地带,人才流失也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