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技术课堂中批判性思维意识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为重要的主体性条件,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是批判性思维意识培养的重要阵地。可以从两个方面培养批判性思维意识:一是从研究挖掘教材、贴近学生生活、更新任务模式等方面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二是从反思和质疑两个关键入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信息技术课堂;设计教学任务;设计教学环节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欧阳康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最常规的人类思维,它与人的开放性、超越性联系在一起,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为重要的主体性条件。罗伯特·恩尼斯在谈到融合批判性思维的学科教学时,提出了反思(Reflection)、理由(Reason)和替代(Alternative)三个基本原则,这种思维原则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化、顺应不谋而合,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可以通过主动的反思和理由顺利同化新知,通过替代形成新知,最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被动的接受新知,人云亦云,不会积极主动地深入思考,对问题缺乏个性化的认识和解决方案,很难高效地同化知识,无法深入理解知识,难以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无法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应该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批判性思维分技能和习性两大方面,而习性,只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所以,基础教育是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第一战场。但现实教学中,由于批判性思维融合教学要求教师使用启发性、探究性和实证性的教学方法,例如苏格拉底问答法,讨论式、合作式学习方法,项目性研究学习等方法,对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处理、教学设计、教师素质、学生能力、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所以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开展难以为继。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压力小,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可采用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场所。而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经历了从单纯的计算机技能教育到信息素养教育再到提升信息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变化,对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要求更加凸显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堂,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开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工作。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分为激发批判性思维意识、形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性三个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任务是激发批判性思维意识,而后在高等教育中才能顺利形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和习性。
一、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诱发批判性思维意识
批判性思维融合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启发性、探究性和实证性的教学方法,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因此,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为批判性思维教育做到良好的铺垫。学习任务的设计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因素。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师的教学应该依据教材进行。要做好批判性思维与学科融合教学,教师不仅要充分理解、把握教材,还要进一步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因素。例如,《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一节,教材列举了“向电视说不”“网络成瘾症”和“网络犯罪”三则材料,这些内容对于目前的中学生来说距离较远,照本宣科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并不明显,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也无影响。通过研究可发现,教材其实是强调“技术的两面性”这一点,要“客观认识、合理而充分地发挥其作用”。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当前信息技术使用中的热点情况,如“电子竞技”“网红经济”以及“低头族”等现象,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现象,引导他们反思这些现象对自己、对社会的影响,最终不仅认识了技术的两面性,在活动中批判性思维意识也得到了发展。
2.密切关注学生,寻找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契机。教师在设计活动任务和话题的时候,应该密切关注学生,贴近学生生活,挠到学生的痒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活动积极性,才能为批判性思维教育寻找合适的契机。首先,依据学生兴趣来设计任务,可以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例如,《表格数据处理》一节,有的老师围绕“统计零花钱”来设计任务,有的老师围绕“营养膳食”统计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来设计任务,结果孩子们基本没什么兴趣,跟着老师的示范一步步完成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但是过程中思考和探究的动力明显不足。而用“身高体重bmi指数”来设计任务,现场统计学生身高、体重,引导学生求均值、求bmi指数、制作各标准bmi指数男女生比较图表、班级各标准bmi指数占比图表,学生反应极其热烈主动,经过引导,学生不仅完成了表格处理,更在过程中通过思考、对比,学会了电子表格“公式法”、“函数法”计算方法并且搞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学会了制作图表而且懂得了根据不同的目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批判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利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也便于我们适时引导,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其次,设计任务需贴近学生生活。依据来源于学生生活的话题而设计的任务,学生操作上才有真材实料,情感上才有触动,行动上才有动力,思维上才会真的想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做得好不好。
3.更新任务模式,激活学生批判性思维活动的动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突出任务驱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究的特点,甚至有的教师直接将过程讲解、演示一遍,学生照着做一遍,这样学生仅仅是操作技能得到锻炼,完全忽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融合式教学,主动思考和深入探究是必然的要求。所以,任务不仅要让学生做,更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做,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更好?这就要求任务要具有开放性,最终无论做法还是结果,都可能有不同的呈现,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思维特点,而不是亦步亦趋的机械性模仿操作,最后产生一个千篇一律的结果。例如,在《数字化音频的采集和加工》中,让学生自选文章朗读采集,在cooledit中处理、合成。录音工具、录音处理方法、素材选择和处理、节奏处理、强弱处理由学生自由选择。例如,在采集环节,往往有学生在录音时,在开头或两句话中间无意识地清清嗓子。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用多种方法消除这个噪声,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有的干脆重录了,有的在录音机中直接就把相关噪声清除了,有的在cooledit是选取再删除,有的是选取后不删除将音量调成零,可见,这种开放性的任务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操作技巧,还有探究学习的方法,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就设计任务这方面来说,需要教师在课前狠下功夫,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起来,行动起来,才能为批判性思维教育创造契机,将批判性思维教育融合在学科教学中顺利进行。
二、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促发批判性思维意识
1.巧挖坑,诱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强劲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思维活动,朝向一个未知的陷阱,在看似一切正常的情况突然出现一个意外的结果,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刺激学生思维快速运转,经过反思、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同时也养成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不盲目跟风,不被动接受,批判性思维意识得到发展。
2.促反思,在求精过程中增强批判性思维意识。信息技术课堂多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巩固知识。这一过程不仅应该是做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思的过程,这个思不仅有正向的,即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也应该有反向的,反思自己做的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是否有需改进优化的地方。在学习《数字化音频加工》一课音频合成相关内容时,部分学生仅仅在不同音轨中分别插入语音素材和音乐背景素材,就兴奋地混音合成、上传作业了。对一个初学者来说,给一段语音成功地配上音乐,听起来好听,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啊。但是这样就够了吗?有人给寓言故事,配了一段悠扬的音乐,而有人给抒情持《乡愁》配了一段诙谐的背景音乐,听着让人啼笑皆非。其他的音量对比、音乐卡点、出入场等细节问题比比皆是。对此,我先是肯定了学生的对音频合成知识的学习掌握,然后提供了几段网络下载的配乐朗诵让学生欣赏、口味,并让他们边细听、边比较,思考自己合成的音乐是否有待改进:所选音乐能否烘托所选语音情感?语音和音乐何时、怎样入场能让人感到自然不突兀?语音和配乐的音量大小是否合适?语音节奏和音乐节奏是否匹配?后来,学生经过反复尝试和修改,完成了让人满意的配乐作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省”即反思,经过反思才能明事理,知是非,从而不断进步,而反思是批判性思维意识的一种重要特征,让学生在任务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推敲,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增强了批判性思维意识。
3.引竞争,在思维碰撞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激发学生斗志,有效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在相互竞争中不仅能强化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还可以接触其他同学的思想,取长补短,获得新知。在编程课程中,可以让做得快且做得好的学生做小老师,让他们教编程过程中遇到困难卡壳的同学。渐渐地,同学们在布置任务后都能迅速地进入状态,形成了竞争的态势,以求尽快完成任务,当上小老师。而在小老师们辅导别的同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经过他们讨论、尝试依然无法解决,向教师求援。这时候,往往只需三言两语即可让他们恍然大悟,解决问题,这就是他们相互竞争、思维碰撞、深入思考的结果。除了在任务过程中的竞争,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最终作品相互评价,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竞争,经常从评述发展为辩论。老师只要及时做好评论和疏导,就能让他们在这种思维的剧烈碰撞中,不仅学习了别人的好的做法,还能在不断挑剌儿的过程中认识各种作品中的不足,并且促进他们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作品的优缺点。在质疑和反思中,批判性思维意识获得了发展。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更是一种良好品质,是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之一。而反思和质疑,又是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基础。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已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让学引思”已经成为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思是学习的核心,思是创新的基础,思是教育的目标,基础教育是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第一战场,我们必须重视批判性思维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海亮,杨光海.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2]董毓.角逐批判性思维[J].人民教育,2015年第9期.
作者:张宜和 单位:江苏省东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