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和普及。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微信平台、慕课平台、虚拟现实技术(VR)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微信平台公众号虽有教师开通运用,但只是一些新闻、图片和视频,不能及时更新或者维护;慕课平台对视频的质量要求较高,只有较少的体育理论和技能课,具有普适性特点,缺乏针对性,只能选择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因其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普及还需要时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些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课堂的应用将逐渐普及,因此,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是高校体育教师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校;体育课堂;互联网技术;应用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在高校体育课课堂中的应用像一场“蝴蝶效应”,正以一种无法抗拒的态势改变着现在和未来的教育常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模式[1]。分析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以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改变教育落后的局面,为实现教育强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近些年来,高校体育课堂的改革从未停止过脚步,从微信公众号到慕课平台,再到未来有可能普及的虚拟现实技术课堂平台,是高等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这种结合,将会给高等教育中体育课堂改革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1.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1.1微信公众平台概述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8月推出的一项微信订阅服务,主要针对名人、政府、企业、媒体、草根一族等扩大自身影响力、开展自媒体活动的需要[2]。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主要服务项目,发展迅速,成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新渠道。据腾讯披露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微信公众平台申请数量接近1000万个,每天仍以2万个的规模在递增。有近80%的微信用户关注了微信公众平台,73.4%的企业与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是主要的被关注对象;关注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方便生活与学习知识,其中获取资讯排在首位,占比为41.1%;在服务号与企业号中,有53%的运营主体对其运营与开发高级功能投入了资金[3]。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推送信息的一种自媒体分为三种: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从这些可以看出微信公众平台越来越被接受,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1.2微信平台在体育课堂中的功能与运用

微信公众平台在体育课堂中主要起推送信息、资源整合的功能,这些功能使微信公众平台与传统体育课堂相结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训练。学生在上课前观看教师将要讲解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微信公众号中标出这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有关这节课的视频引导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复习方面,学生根据教师在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进行知识点巩固,教师根据课堂学生的表现,对本节课的难点,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课外训练,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合作进行录制视频,对在课堂上学习地动作进行讲解,然后将视频上传。微信公众平台在体育课堂的运用,把相关知识点的文字表达和相关视频、动作分析相结合,让体育的理论与实践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学生在课上学习理论和技术,在课下也可以通过公众号观看视频对老师标注的重点内容去学习。

1.3微信平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应用的优点与弊端

微信平台应用在高校体育课堂中可以做到教学资源的整合,在学生关注了微信公众号后,教师把课件、教学视频以及作业等传到上面,学生可以共享这些资源,把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教师对微信公众号的资源进行重新优化,学生更容易获取这些优质资源,有序的知识点推送,由简单到复杂,动作分解到完整动作,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自主学习更方便。微信平台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学习,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体育理论与技能。体育的动作教学可以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模仿,而且时间更零碎,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公众号内推送的内容精简,重点推送重点、难点、要点、突破点等动作要领以及纠错方法,篇幅控制在300字符左右,视频控制在3分钟左右,符合人类的认知负荷理论,不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学生在公众号上学习,会比传统的教学更感兴趣,现在的学生乐于尝试新的事物,微信公众号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响应。但是,微信公众平台在体育教学模式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微信公众平台对于推送消息的数量有着限制,订阅号一天只能推送一次消息,而服务号一个月仅能推送四次消息,大大限制了消息的传播广度和效率,体育运动时刻有比赛,教师不能第一时间把有关视频上传到公众号;第二,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监管不到位,而微信公众平台门槛又低,在运用公众号教学时,应注意防范,加强对隐私的保护。

2.慕课平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2.1慕课平台的构成要素

慕课引发了教育的又一次革命,提高了大规模网络开放式学习的可能性,慕课的发展虽然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但是并未对它构成威胁,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家提供了一种终生学习的有效途径[4]。在我国现行的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的大环境下,慕课的优势彰显出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慕课进行学习。“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简称为MOOC。第一个字母“M”代表Massive(大规模),慕课的课程规模宏大,可容纳在线注册人数众多,其中每门课程最高容量可达数万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免费课,注册人数已达16万[5]。慕课的主要特点就是大规模、开放性的网络课程。慕课课程主要由教学视频、阅读材料、作业、小测试、讨论等几个部分组成[6]。

2.2慕课平台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实施及未来发展

2008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和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共同提出“慕课”这个概念[7]。从2013年开始,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一流大学陆续加入了慕课平台,接着211、一般院校都在加入或准备加入不同的慕课平台,高职院校也积极加入慕课平台之中[8]。短短几年,慕课在高校内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课程也以慕课的方式出现,体育课在高校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习它的人数是最多的,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体育都是必修课程。慕课在体育课堂中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一切体育运动都可以通过视频做出来,在不久的将来,慕课在体育课堂中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2.3慕课平台上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高校满校园被无线网络覆盖,智能手机也是每个大学生都必备品。慕课作为一种开放的网络课程,只需要学生注册一个账号,自己想学的知识,慕课里都会有。慕课平台在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中有很大的优点,首先,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慕课没有出现以前,我们的课程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习,并且每一位教师的技术动作不会完全一样,存在一定的差异,慕课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第二,每一位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去学习,学习的过程很容易,看完成某一动作的讲解,跟着学,避免了不同教师教学的差异性;第三,学生们可以学习很多体育知识与体育运动技术,因为高校课程中,每学期一个学生只能选一门体育课,这就限制学生的学习,慕课里有各种体育课程,弥补了这一现状。慕课在体育课堂中有很多优点,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慕课也不例外,慕课在体育课堂的中第一个弊端是它的制作过程,需要消耗教师的时间,高难度的技术也不是很容易做出来,并且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性,同样的视频教学,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不会,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第二个弊端,慕课教学没有教师亲自教学细腻,学生是无法与慕课交流的,自己遇到什么问题,慕课是不能为你解答的,教师却可以,你可以随时去问你存在的问题,教师都是一一为你解答;第三个弊端,高校中的所有学生,他们在课下是不会一直继续学习的,有打游戏的、玩手机的、逛街的、约会的等等。没有了课堂上教师地约束,学生很难做到每天通过慕课来学习。所以,即使慕课存在,也会有学生不去学习,这也是一大弊端。慕课的存在虽然方便了学生学习,但也会造成很多学生因惰性而不去学习的现象。

3.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3.1虚拟现实技术在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运用是多学科的综合利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课堂中利用有限的场所,能够呈现出无限的空间,能够为多个学科提供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利用虚拟软件的转换和控制中心的操作,可以提供理论或技术动作模拟场景。运动生理学虚拟模拟训练,能够让同学们看到类似真实的血液流动,能够看到肌肉的工作原理,骨骼肌的运动机制,能够观察到一个运动员做某个技术动作的整个生理机能变化过程。运动解剖学虚拟实验,能够使同学们看到生理结构的每一个地方,小到细胞结构,线粒体的机构和功能,血红蛋白的机理等。运动康复保健虚拟实验,能够使同学们了解到运动员从受伤到恢复的整个过程,并且在每一个恢复阶段,受伤部位的恢复状态和康复保健的效果等。运动技能虚拟现实实验课堂,同学们通过穿戴一定的装备,其中包括虚拟3D头盔,红外感应器,跟踪器,力反馈系统等。能够使同学们达到100%真实感觉的模拟某一运动项目。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验且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比如危险刺激的蹦极运动、跳伞、翼装飞行等。

3.2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高校体育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培养效率

虚拟现实学习环境可以融合游戏化的特征,贯彻“寓学于乐”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9]。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利用不同的3D场景,使同学们畅游在微观世界里,也能够利用空间转换技术,遨游在浩瀚的宇宙中。如果登上月球与嫦娥共舞,登上火星与外星人共餐都能在虚拟现实中实现,那还担心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吗?还用刻意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和想象能力吗?想象一下,我们在虚拟现实实验课堂上漫步,一会儿穿越撒哈拉沙漠,与丝绸之路上得驼队同行。一会儿奔跑在热带雨林,同鸟虫畜兽追逐。一会儿跑到了南极,与企鹅赛跑。一会儿奔跑在海底,同鲸鱼嬉戏。即使汗流浃背,恐怕也感觉不到辛苦,感觉不到劳累。不用教师要求和强迫,这一切都靠主观能动性实现。从而大大提高同学们学习的效率,同时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也就是达到了教师可以少教,同学们能够多学的目的。

3.3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体育课堂运用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虚拟现实技术体育课堂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种种挑战。机遇是,“互联网+”发展蓝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而给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2016年,被称为中国“VR”(虚拟现实)元年,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虚拟现实实验室如星罗密布般出现在了各大高校之中。这是时代给予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机遇。当然,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地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会经历羽化成蝶的过程,虚拟现实技术也不例外。由于技术所限,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力反馈灵敏度低,体感交互类不够精细等原因,造成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较为困难,这也是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

4.结语

从微信公众平台产生的微课到大规模在线课程的慕课平台,再到虚拟现实技术,是科学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课堂,势必会收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和影响。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学校体育课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能够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为“课堂革命”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立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1):113-114.

[2]柳玉婷.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2(10):91-93.

[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微信平台首份数据研究报告[EB/OL].[2015-01-27].

[4](美)M•米切尔•沃尔德洛普,郑奕宸.网络公开课改变高等教育[J].环球科学,2013(5):54-57.

[5]袁丽,StephenPowell,马红亮.MOOC与高等教育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3-5.

[6]张君阳,刘菲.慕课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2):174-175.

[7]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8]付莹.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高教学刊,2017,(20):98-100.

[9]丁楠,汪亚珉.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与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2):19-25.

作者:原颜东 郭坤 张志豪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