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实施层次化教学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信息技术实施层次化教学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实施层次化教学实践

摘要:新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改变传统化教学方法,促使信息技术的教学逐渐与社会技术的发展进行有效融合。本文主要对小学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中层次化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促使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层次化;教学;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中,主要是对各种软件进行叠加学习,教师更注重对学生有关理论与软件应用的教学。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其更注重对时展所需的人才进行培养,其不仅是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教学的目标,而且还是时代实现良好发展的要求[1]。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性,其不仅需充分考虑到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学生学习基础,提倡多元化教学,而且还需要根据各类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设计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基于此,教师需因材施教,对教学课堂进行不断优化。在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更强调设置具有时代特点教学内容,充分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确保知识的构建、技能的培养、思维的发展都融入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工具对现实问题进行解决,最终成为具备高素质的时代人才。

一、备课中的层次化

小学信息技术的备课过程中运用层次化教学,通常需将教学计划分为三部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开展层次化分组,通常分为A组、B组、C组,其中,A组的学生基础较薄弱、B组学生能够基本完成学习任务、C组学生的理论与实践都较优秀,且能够实现更好学习目标。在层次化分组的时候,其通常不要求每组人数的均衡,而是依据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分层,同时,分层不要求高低判断,而要做出层次识别。层次化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动态化的管理过程,通常将一个学期作为周期进行重新分组。层次化教学的应用,不仅有利于班级授课制的开展,而且还具有促进学习与互相激励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层次化

小学信息技术的层次化教学开展,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而且还是学生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的要求。其具体包括:(1)基于学生的具体状况,制定层次化教学计划。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层次化教学中,需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分组,以此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依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对教学难度进行合理调整[2]。另外,层次化教学通常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教师在具体分层时,不能过于心急,认为层次化教学的实施能够迅速见效,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教师则需要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信,以此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兴趣。而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需注重从简到难,对学生学习的自信与兴趣进行不断培养,从而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有效提升。(2)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通常需划分层次不同的难度,教师需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教学层次进行清晰划分,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C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与进度,而对于学生成绩中等B组或者较差的A组学生,需要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并放缓教学的进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其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学生实现良好学习。例如,在对“word”课程开展教学中,A组学生主要学习些基础性知识,类似于文本移动、复制,设置字体格式与页面等;B组学生则是在A组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图文混排、分栏等的学习;C组学生则是在A、B两组的基础上,开展图形的综合处理相关内容的学习。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探究学习,尤其是A、B两组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一帮一学习,最后,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该部分知识。

三、教学任务的层次化

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开展教学中,任务驱动方法逐渐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化运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方法的运用,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到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中,教师通常很少关注学生自己设置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需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点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还能使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实现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现实践。在信息技术课的具体教学中,由于各小组学生都实施了分层,各个小组的学习难度以及完成的任务也会有所差异。基于此,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进行良好学习,并使学生具备的信息技术学习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对“数据的查询”开展教学时,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方法实施层次化教学,可根据划分的小组,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其中,A组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进行单表或者多表的查询,而B组学生的任务则是在A组的基础上,对约束条件进行查询,而C组的学习任务则是在A、B两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对参数查询相关内容进行查询。对于A组的学习任务而言,其属于全班学生都需要完成的,而B、C两组的任务则是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自主选择。学习任务的逐渐增加,其不仅能够使全班同学都完成考纲要求,而且还能使各层次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并逐渐实现知识难点的全部消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到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才能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在具体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运用,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通过教学时间的合理划分,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从而使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康学智.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

[2]隗晶晶.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

作者:常维明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