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课缺失现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课缺失现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课缺失现象

摘要:信息技术历史学科整合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过分注重信息技术而遗忘整合的终极目的这一舍本逐末现象。课堂中出现学生有效思维的缺失、师生良性互动交流的缺失、教师指导作用的缺失和对信息技术的严重依赖等非正常现象,本文就这些现象进行粗浅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学科;整合;缺失

引言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让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了革命性变化,“活生生的历史教育”不再是空中楼阁。教育是为人服务的,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之间的整合应基于便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过分注重信息技术本身而遗忘了整合的终极目的,课堂中出现“只见技术不见人”这一舍本逐末的现象。

一、常见症问题分析

(一)学生有效思维缺失信息技术的应用扭转了以往历史教学暮气沉沉的现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犯矫枉过正的毛病,片面强调教学课件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忽视了对问题的设计和挖掘,整堂课完全是一场图片、视频、动画打造的“视觉盛宴”,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涣散,学习处于浅表式[1]。例如,在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某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海量图片、视频,整堂课非常热闹,课件制作得相当精美,但问题的设计基本上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如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一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并不能激活学生的有效思维。而思考普林西普这种行为,从而引导学生如何理国;思考德国所走的武力崛起道路最终给自身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这些深度思考有利于学生智慧和历史意识的养成。遗憾的是,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被庞大芜杂的课件侵占挤压了。学史使人明智,在沉默中方能发现真理,表面上繁荣热闹的历史课堂,是以学生有效思维的缺失作为代价的,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智慧的养成、情感的熏陶等,背后往往是深层的萧条。

(二)师生互动交流缺失在课堂上,不少教师凭借课件一劳永逸,只需点击鼠标,以少讲为荣,甚至连评价反馈也交给计算机。这种整合课不是教师一路点击鼠标就是学生一路狂敲键盘。而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如眼神肯定、语言激励、思维启迪等基本缺失,冷冰冰的“人机”关系取代了和谐、生动的师生关系。这样的课堂也完全违背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灵活性、生成性,与一些极具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擦肩而过,而课堂上产生的生成性资源恰恰是师生智慧火花的呈现,引导重要价值的闪光点,师生教学相长的契机。例如,在学习“战略大决战”时,教师把学生分为辽沈、淮海、平津、渡江四大战役指挥部,由学生代表扮演指挥员,轮番上台通过多媒体演绎如何领兵作战、运筹决策。平津战役“结束”后,学生们沉浸在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喜悦中,有位学生质疑傅作义的义举,但这个不和谐之音很快被“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强音淹没了。这本应是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智慧火花频现的时刻,是开展生命教育和树立正确战争观的绝佳契机,但教师忙着让多媒体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错失良机。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师生会产生心灵愉悦、执着进取的美好体验。缺失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交流的整合课,意味着扭曲了教育的本质,降低了最根本的教育价值。

(三)教师指导作用缺失教师在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进行网络学习时,只给出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后撒手不管,美其名曰体现学生主体性,学生在搜索资料、整理资料时,往往在网海中“沉醉不知归路”,费时费力,结果却是搜集到一大堆无效信息甚至偏离方向。比如,在“我看拿破仑”的活动课中,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在收集过程中,部分学生却对拿破仑的死因和感情生活津津乐道。这种整合课的效果可想而知。离了教师的指导,缺了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展的观察、比较、体验,学生的自主学习只会陷入“云深不知处”的迷茫。信息技术成了让学生头晕目眩的海市蜃楼,学生的各种能力、素养的培养也成了一纸空文,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无从谈起,更恶劣的影响是,学生很可能从中学会了敷衍塞责。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教师认识存在误区其一,很多教师孤立地看待信息技术和历史课堂教学。将整合简单视同为两者之间的简单叠加。其实,整合的目的应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在创新的技术上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其二,教师的线性思维导致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信赖,完全用信息技术来取代传统教学,难以做到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传统教学改进。部分教师未能充分理解信息技术仅是教学辅助的观点,总觉得信息技术应用是多多益善。

(二)政策执行存在误区当然,信息技术在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大力推动。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通常成为对教师课堂评价的最关键因素。部分地区甚至强行要求40岁以下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绝大部分课堂必须正常使用多媒体课件。另外,部分学校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花费较多的投资用于计算机硬件配套,忽视了对教师软件使用水平的提升。部分耗资巨大的多媒体教室也往往只是在一定级别的公开课中方能使用。教师认识层面上的误区和领导层面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量化、指标化,其结果是忽略了整合的丰富内涵,削平了整合的深度。无论是教师还是领导层面上的误区,其深层的原因殊途同归,即对课程改革理念的肤浅理解,也是对教育终极目标的背离。整合若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最终停留于形式,信息技术甚至会沦为“填鸭式”教育的新武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义也在一片花哨声和热闹声中渐行渐远[2]。

三、透过现象的几点思索

(1)学科课程目标也应是学科课程中信息技术设计的主要目的。历史教学首先应从历史学科本身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再考虑哪些环节会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而让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技术设计,寻找教学内容与教育技术的最佳切入点,激活学生的思维,适时、适量、适当地选用信息技术,删繁就简,避免信息的狂轰滥炸,确保学生有效的思维时间和空间。(2)整合中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的发展是整合的归宿,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制作精美的课件固然重要,但比这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在引导中如何不断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恰如其分的鼓励式的语言,恰到好处的个性化的表扬,灵活机智地处理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等。教师在整合中应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适当及时的指导,确保学生有效避免在网上“信息过量”和“信息迷航”。(3)整合不一定囿于课堂。课后的整合更具灵活性。历史文化网站和博客的涌现,因其即时性、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优点,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教师可在网站或者博客上进行在线测试,通过视频展示,提供电子书下载,进行学法指导,就某些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就某些观点进行探讨,对一些小型课题进行研究等,这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课中一切环节、一切手段、一切活动,无论教还是学,无论思想、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的目标,并在这一根本点上形成契合互动、和谐发展、与时俱进。背离了这一终极目标,整合课最终只能是“演《王子复仇记》却没有哈姆雷特”。

[参考文献]

[1]董亚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中学历史动态教学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2]李锋,王吉庆.信息技术教育:历史的考察与现实的追问[J].中国电化教育,2013(02):1-5.

作者:高利萍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元和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