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数据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为了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展的需要,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深化和改革。本文基于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教学现状的研究,探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以达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素质及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专门的职业教育院校,高职院校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以满足大数据时代大部分岗位的需要。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大数据背景下的时代特征大数据是指由大量数据组成的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数据信息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了信息的融合和共享。虽然大数据的概念比较抽象,目前全世界也没有一个对大数据的统一定义,但这并没有影响大数据技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的变化。大数据技术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其所包含的海量信息,而在于其对有意义的数据的专业化处理和利用。在大数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当今时代,大数据是捕捉、管理和分析应用数据的方法和工具的集合。总体来讲,信息量大、数据类型多、传输速度快、价值增值大等是大数据时代特征的主要体现。受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影响,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方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如何适应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教学应用的状况
首先,课程内容不完善。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致使学生专业技能薄弱。同时,教师在编写教学内容时,没有考虑到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差异,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再加上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未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学习积极性降低。其次,教学方式仍然落后。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大行其道,教师根据教学程序备课、在多媒体教室中演示教学,学生在计算机上练习实际操作。表面看起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问题。但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演示,反复实践操作,实际上只是在提高熟练度,学生并没有进行自己的思考,也未举一反三地寻找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最后,课堂教学脱离了实际应用。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比较落后,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换代设备、安装最新版本的软件等,因此,学生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内并不能练习使用最新的专业软件和程序,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还有一部分教师甚至在理论教学中的一些内容中都没有及时更新,没有清晰地体现出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然无法得到培养和提高。
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策略
1.丰富创新教学内容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收集到的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来确定教学内容,从而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的需要,也有利于利用大数据思维模式促进基础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大数据,搜索查找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教师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并分析学生的网络浏览记录或是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兴趣点和疑难点等,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这些数据是教师今后开展教学工作的宝贵教学资源。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将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纳入到教学内容中,以最新最热门的技术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信息技术前沿知识,拓宽其专业视野。
2.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翻转课堂、微型课程等各种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起来。教师可以根据收集到的学生兴趣的大数据确定教学内容,制作教学短片,上传到学校教学平台,供学生用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下载浏览和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传授上,可以构建在线和离线联网的教学平台,网络授课是离线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网络授课,学生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合理安排和调节学习时间。
3.开展实训,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应用大数据解决专业问题的逻辑思维模式,增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在实践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自己独立收集信息、完成方案设计,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完成实训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和输出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还可以通过现场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现场教学中提高见识、开阔眼界。
4.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时代适应能力
大数据时代所需的开发思维需要高职院校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第一,教师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针对性的教学模式。第二,建立教学模式后,教师必须随时调整教学细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和记录教学信息,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扩大其学习范围,帮助其掌握大数据技术,为其将来迅速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教师的信息操作和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方便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一方面,可以组织师生通过网络平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比如进行电子投票;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征求教学建议和意见。教师还可以记录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并制作成视频供学生观看,帮助学生更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的学业成绩。此外,教师也可以广泛使用大数据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模块化考试,以此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科研、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是高校教师适应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大数据为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带来机遇,探索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发展规律,寻求未来教育的方向,从而将大数据技术引入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相关教师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思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促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纪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子世界,2020(09).
[2]陈军,张永刚,李文娟,等.大数据时代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梧州学院学报,2020(03).
[3]潘期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4).
[4]王权.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06).
[5]李文江.浅析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9(29).
[6]吴锦锦.浅析大数据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
作者:张永刚 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